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庚:说“木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布衣木叶 于 2015-3-21 09:02 编辑

林庚: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来自群组: 【纯诗印象诗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2 02:01 | 只看该作者
是学者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22 08:3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有具体细致的思考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22 08:40 | 只看该作者
在文学作品中,树叶不如木叶,一则在前者出现两个象:树和叶,一大一小,如果是想强调“叶”,“树”就会喧宾夺主,出于诗人对语言的细腻体察应该留意到这点了。二则树叶过于通俗,不文雅,在古诗词中也是会遭到“排异”的。三则诗人都想有自己的独到词汇表,能发现和使用更符合艺术表现的词汇,是诗人对语言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0:49 | 只看该作者


布衣木叶问好编委张无为教授!谢谢诗歌评论为此文留一席之地!网络化时代,浅阅读中似乎成为人们的首选,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可是这种知识碎片化的趋势,会促使更多人生产出缺乏营养的精神快餐,美其名曰“心灵鸡汤”。而真正有营养的精神产品,却因为缺乏足够的耐性,静下心来去阅读品赏。林庚的《说“木叶”》,选择的切入点很小,却能从中看出其深厚的学养。木叶发此文,同发表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样,只是钱文更倾向于诗歌理论,林文更倾向于诗歌语言品析。用意不外乎前面所言:一是重温经典,二是树立样板,三是反思自省。诗歌评论与鉴赏文字,无须面面俱到,有一点真知灼见,深入进去,准确到位,成一家之言即可;多一些对诗歌文本的深入具体关照,甚至选择最具体的一两个点,真诚实在,对写作者有助推作用,对爱诗者也有启迪。若能如此,中国诗歌之大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1:01 | 只看该作者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3-22 08:35
喜欢有具体细致的思考文章

布衣木叶问好看山望水编辑老师!谢谢您的点评与交流。诗歌评论与鉴赏文字,跟理论水平与审美眼光密切相关。最近忙里偷闲读书,好多都是旧书旧文,但是越读越觉得味道醇厚,学养功力不凡。《说“木叶”》作为诗歌语言品赏类文章,选择的切入点很小,却能小中见大,归结到诗歌意象的两个艺术特征,“一字之中见精神”,让人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11:06 | 只看该作者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3-22 08:40
在文学作品中,树叶不如木叶,一则在前者出现两个象:树和叶,一大一小,如果是想强调“叶”,“树”就会喧 ...

木叶问好编辑老师!《说“木叶”》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诗歌评论若能下此番功夫,一定会推动当代汉语诗歌走向康庄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2 11:17 | 只看该作者
布衣木叶 发表于 2015-3-22 11:06
木叶问好编辑老师!《说“木叶”》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诗歌评论若能下此番功夫,一定会推动当代汉语诗歌走 ...

所言极是。诗评论既要有一般性阅读认识,又要有专业理论功夫,最好还要有写作实践,才能应对这种主性灵文本。好的诗评论应该发现文本的细微处,给出理论的论证和欣赏,而非大眼儿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林庚先生也是我尊敬的一位学者、诗人。早年曾找过他关于诗的主张文章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布衣木叶 发表于 2015-3-22 10:49
布衣木叶问好编委张无为教授!谢谢诗歌评论为此文留一席之地!网络化时代,浅阅读中似乎成为人们的首选 ...

诗歌评论与鉴赏文字,无须面面俱到,有一点真知灼见,深入进去,准确到位,成一家之言即可。——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06: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