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年诗人菩玉的长诗《神曲》有感
文/西木
我为菩玉能有《神曲》高兴!灵性之作!整个诗写如《圣经》般充满了智性和慧根,充满了浪漫的预言性、象征色彩和恢宏博大的隐喻意义。这使我想起但丁《神曲》之《天堂篇》,那充斥了各种光线的永恒之界,哪三种光圈彤红似火,那对于圣父、圣子和火一般仁爱的圣灵的“三位一体”的赞歌,其实正是对这宇宙、大地和人类生存精神要义的折射。我从菩玉《神曲》里看到的似曾正是这种智慧、精神和力量。
也许,当今诗坛还看不到菩玉这种“阿莱夫”小圆点的神奇效应,因为她及其她充满慧根的诗歌,还在这个时代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位和关注,她就像那个直径只有两三厘米,却能够将宇宙空间包括其中的“阿莱夫”;她是能用三棱镜的折射,审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一切事物的诗人;她是拿那些眼花缭乱的生命场景使人目眩神迷的诗人;她是“看到了世界上所有的镜子,但没有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我”的小诗人。但她的精神世界并没有被扭曲,她一如既往地观照这个自然、世界和宇宙,她的精神世界极其逼真完善,她的形象和欲望极其纯净和高远。
看来《神曲》注定要横空出世的,菩玉必然有其时代所指和社会隐射。我们说,没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写作,必然是颓废的,我不会相信菩玉倾注大量心血的《神曲》,将是茫然的抒情和没有思想曙光的物品。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的长诗《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作者以地狱、炼狱及天堂为坐标,通过与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传达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恩格斯评价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以自己为主人公,通过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地狱和炼狱中的伴行对话,以及到天堂里与他心爱的贝阿特丽切对话,完成了整个《神曲》跨时空的灵魂幻游,它是有鲜明的时代倾向,社会道义,宇宙境界的作品。
为此,我们看到一部长诗的宏篇构制,必然要解决好许多问题,其中抒情的线索和角色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菩玉的《神曲》它自然不是但丁的幻游形式,而是采取了“我”与“你”直线的对话式,在自哄式的絮叨甚至质问中平缓行进,这种单线路径式推进,便于涉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宇宙万象,表达出循序渐进的思想光芒,给人以“旧的言语刚在舌尖上死去,新的言语又从心上进来,旧辙方迷。新的田野又在前面奇妙的展开”(泰戈尔《吉檀迦利》之21)的感觉和联想。
那么,正确理解诗中的“我”与“你”的所指,就非常的重要。试看《神曲》(二)之九:
你用爱,写出了人,
我用苦,写出了人间,
我们,用苦中的爱,写了人间的诗歌。
诗中的“你”“我”“我们”究竟何指?他们是爱情双方的美体形象吗?但又不全是。是诗人心中的“神”像吧?似乎也不全然。如何正确理解她的精神内涵,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回到《神曲》这个题目上来进行思考。“神”是什么?神,指人的精神;也用于形容高深莫测;也指人死后所崇拜的神灵;同时也有基督教的上帝神意,儒教里的佛,道教里的道,印度教里的梵,天主教里的真主等意思。我更倾向于人的精神,神代表了人生的精神信仰,是人世伦理的一种精神秩序,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淀和结晶,更是人类优秀精神和财富的积累和浓缩,它是人类心理中遗传下来的普世性精神动机,而这种动机,尽管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尊崇图谱和符号,但在诗人的灵魂深处,倾诉和呼唤的正是这种倚助于信仰的人的精神动机。
那么,《神曲》倾诉和呼唤的究竟是什么?曲者,歌也。即有唱和、敬重、颂扬之意。《神曲》不仅是对于一个个体灵魂的书写,而且是对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宇宙灵魂。以创造性冲动的新注入,艺术变形的表现着集体性的生活新体验,新的意识觉醒和新的能量释放。而这种体验,觉醒和能量的释放,正是诗人不断采用变动甚至变形的艺术手段得以实现的。在诗人眼里,变形手段是诗人实现完美幸福的强烈而崇高的回响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运用,必须要靠诗人神奇的幻想做保障。从这个角度说,菩玉在《神曲》里让灵魂触及了尘世浊界里一切纯物质的为浊形态;触及了萌动心界里一切纯种子的为变形态;触及了追求精界里一切纯能量的为善形态。无时不刻地沿着生命进化的进程,追求着宇宙智慧发展的最高意识形态。且看《神曲》(二)之十:
当我在暮鼓晨钟的古塔下,你是否看到我的眼神,
当我在霓虹璀璨的古城中,你是否看到我的眼神,
当我在风吹白鬓的时光里,你是否看到我的眼神,
当我从你娑婆爱恨的世界里离去时,你是否看到我的眼神。
情重的娑婆,邂逅重重只是前世的一念,
相聚是分离的开始,分离是相聚的重新。
这种复沓排比的结构力学中,随时空的转化,隐含很大的变动或变形,触及了尘世体验、心界体验以及精界体验,最终发展到智慧意识的形态——生命轮回,聚散相倚 。这正如菩玉自己所言:“人类的肉体降临世界的时刻,必将是意识和灵魂得以修复和趋于圆满的过程,我们不是神,我们所写的简单称作诗歌,其实暗流涌动又神秘莫测的独白是全体人类对宇宙的向往解密,我们的思想不属于科技,不属于绝对的艺术,不属于社会经济,应该是宇宙本性的融合一致性。”
从她的这种解释中,追求“梵我如一”的境界,这是菩玉《神曲》的一个理念。《梵经》认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只是印度教派前身中的吠檀多派,它是为了唯心的制控于人类肉体和灵魂的宗教思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迷信神论。但我在这里所指的菩玉《神曲》中的“梵”,它是从人类的感觉经验上体验出来的,宇宙各种现象产生、维持和毁灭的精神动因。是“生命我”与“宇宙我”(普遍我及“梵”)的融合,是子料因对自然生命动力因的敬畏和推崇。这也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继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论断后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观点一样,文学,尤其诗歌更要理解人性应有的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存在,怎样超越于诗人个人的情愫意识,上升到人性集体的无意识状态,继而代言了整个人类的人格面具、阿尼玛(男性心理中的女性印象)和阿尼姆斯(女性心理中的男性印象)情结、阴影、自性等。才有望成为一个“集体的人”,才有望走进人类的集体内心世界,才能完成探索人类心灵的重任。实质上,菩玉在《神曲》里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践行着这样的路径。
追求于物性、人性与天性的融会贯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与共,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菩玉《神曲》的另一特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讲天地人之间的存依关系,天“始万物”,地“生万物”,人“成万物”,实质上,这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能量和基础,相互共生,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菩玉在《神曲》(一)的题记中写道:“你的凝视,造就了文字,我是笔者,你是诗人;一切的诗歌只为灵魂相遇!”
我们看到“你—我—灵魂”与“文字—诗人—诗歌”的三维角度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一种“物性—人性—天性”的宇宙循环,而这种循环是互为依存的闭合线路,虽不可断链,但终极目标要达到“灵魂相遇”,这真是神性的感悟。 怎样才能达到“灵魂相遇”?正如她在《神曲》(一)之2中写道:
当月光和湖水在对话时,我尽量安静,
用神水清洗我的眼睛·思维,和一切对于现实的谄媚。
宁静致远,也许就是一种相融于自然宇宙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宇宙境界,唯其这样,我们才能克服“现实的谄媚”,清洗干净“我的眼睛和思维”。
再看《神曲》(一)之5节:
飞鸟的羽毛和树叶相爱,我的笔和星球相爱,
一切的灵感便如同夜幕中永不凋零的光树,
它饱满的果实会让肉体发光,灵魂飞翔。
使“肉体发光,灵魂飞翔”的真正原因是热爱给了我们生命的大自然,那些飞鸟、树木、星球和夜幕,一样是我们灵魂的温床,一样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我们既然相信宇宙万有的基本精神是和谐与协调,我们就应该用“爱”来实现“互相依赖”“互相关联”“互信互助”的精神主流。世界的真相存在于万物的关联性中,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皆不存在着关联。诗歌倡导以“爱”维护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融化消解矛盾的二元对立性,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这种普世的精神动机,也许还是幻想或不一定能够实现,但诗歌不是哲学,理性的提出未必就是哲理,但它却是优秀的精神动机,要知道人类崇拜的是真爱。
像如此抒写自然,追求诗歌的真情流露,克制于人性的世俗浮躁,超越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达到社会道德境界和天人宇宙境界,这是诗歌能否成就一个诗人能否成为真正诗人的标准。余秋雨先生在一次与北大学子对话时说:诗人有两种:一种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比它写出来的诗更像诗,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一团让人痴迷的天籁。而达到这样高的境界,谈何容易。我们看到菩玉朝向的精神高地正在于此,我常看到网络诗写蒸蒸日上,这是好事,但从更多诗写中,让你看到的是假虚空的东西,造像的稀奇古怪,抒情的空虚造作,理性的颓废无趣,那么多所谓的名诗名作,究竞“名”在哪里?是名人标签下的违心操作,是部分诗选编撰者的一叶障目和骨子里的奴颜所使,那是出不了好诗的,那些权威性的刊物编辑,造就了那么多当代著名诗人,但他们极具时代里程碑的代表作品在哪里呢?我们还是放弃恭维和吹墟,来正视像菩玉《神曲》这样的作品吧。
作品必须要有思想灵魂,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往往我们看到有些作品却不疼不痒,隔靴搔痒,就像余秋雨所说的第一种“写诗的人”,但菩玉及其《神曲》证明了她不是那种“写诗的人”,而是后一种有天籁之趣的诗人。且看《神曲》第三部里的部分诗章诗句:
我的血液里的女人,发出吟喃的哭泣,
她在脚印里成熟,也在脚印中发着牢骚,
城市的光,刁钻地射入我孤独的身躯缝隙,
在喧嚣中无处可躲,
我用黑暗淹没的身体,
叩响未来陌生的房门,
仍然是另一个精灵提前布置过的....
——《神曲》第三部之《淹没》
诗人为何“哭泣”“发牢骚”?诗人的脚印,追求,人生探索究竟朝向何处?我们看到了一种处于黑暗处境下的、缺失自我灵魂的影子。诗人肯定是受到一种特殊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的诱发,产生了一种天人互动的思考和担待而月夜独吟她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本身就是诗人生命整体上充满着的诗意,是她的思想和情感的主流。
生存地上的铜锁锈迹斑斑,
被捆锁的咽喉发出刺耳的挣扎之音,
蓝色天籁之境的女神,只赐予人类【水】【爱】【空气】,
没有钥匙;
裸体的模仿者,模仿猫的眼神,
用赤裸的腹部迎接霓虹的孕育,
用伪装无辜的眼神迎接金币的洗礼,
用高贵的乳房,哺育“地位”的承袭,
用单纯的唇齿,亲吻“污秽之词”的衣襟;
一万只模仿九命猫的心,
在人间繁华的路上,
用爪子占满宝石,堆往地狱。
——《神曲》第三部之《生存地》
树叶振动,微落下世界的幻想,
有人抱着死亡而活,
有人抱着起伏的音乐而活,
有人抱着麻痹的自然而活,
有人,成为了战士,
有人,成为了诗人。
——《神曲》第三部之《幻想》
——读着这样的诗章,说实话,有一种民族诗情的宏伟性和“以诗为经”的整体抒情性。也许有人不主张这种现实悲欢的直抒与呐喊,但诗歌本事就是感情的艺术,寻找恰当的角度和方式,真情实感的表达诗人人格的魅力,这必然与个体的孤独、痛苦、分裂,叛逆等分不开来。我们无需为伟大和杰作寻找什么理由和借口,诗人的敏感和坚强,造就了作品的主流倾向,并非就是诗人真的处于莫大的黑暗痛苦和灾难中,才有如此的痛定思痛的抒情。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人是诗人;在光明里看到黑暗的人更是伟大的诗人,因为争取光明并不容易,而黑暗却来得非常容易。我想,菩玉正是后一种诗人。
读着《神曲》,我感到莫大的精神共振,也有许多感想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我真的不知道在以后的阅读中,还会说些什么,包括菩玉其人,《神曲》其语言特色,写法特色等等。但愿我的感触不要触及菩玉纯善的灵性,把《神曲》发扬光大。
2014年2月间于凉州,西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