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V' i. |0 C0 f# V$ m. m( Y2 k$ s( f
" K v8 v4 P: L' E( z
诗配画:《思想者》(外二首); V2 U' t$ D- C/ r, t# @6 }
# T, k, {- J9 R) Y. C8 x0 a
雕塑/罗丹
9 ~& `2 B: t2 j配诗/胡有琪6 Z; E3 J' |' _- y+ c; h d
8 I, F- w* t y7 ^7 I' \/ B8 U/ {# E
思想者的沉思很轻3 L1 c9 K- `( e5 ~% e9 p* P N R
轻到一只腿就可以托起头颅
7 j' D" U/ s; p* a) F" |思想者的沉思很重
& X* |; B+ f) V( ], J* u, d2 F+ Q重量压得地狱黑上加黑( C& y S& T( e
思想者总是跟自己角力 W: k2 o$ r T
把自己一刀一刀的解剖 体无完肤
' }! q: z4 ]: x1 j0 }. c思想者总是种植叫灵魂燃烧的话题
& v% B- f" P5 N# `( o最终 燃烧自己
$ Y( p6 ?0 U' b. \1 P思想者一解放思想
9 ?' H4 g$ n5 }" V我就听到了深沉的雷声
0 O# M7 I# w( [& p1 p3 C$ D3 I0 ]6 k- N) O5 N" o2 V( J
注:《思想者》沉浸在全神贯注地冥思苦想之中,这件作品也是罗丹享誉世界的代表。雕像是一个强壮的巨人弓背坐在石头上,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右肘支撑在左腿上托着下巴,而且左臂也轻搭膝盖,上身前倾,造型看起来简单合理,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如果摆出这样的姿势是极其不舒服的,但正是这点不舒服悄然体现罗丹强调的主题。巨人的目光注视着下面,独自一人愁眉苦脸地孤坐,别扭的身体形态,传神地表达出他愁肠百结的苦闷心情。这件作品是以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为题材的《地狱之门》中的一尊坐像,罗丹力图在这件宏伟雕刻中表现但丁的形象,使他居高临下,观看世界,人物形象全然内在的紧张体现出思想者浮想联翩的创造压力。! z& T8 \. n2 [, s. }5 w2 r! z; ]6 z
. G: c4 x# ]: S
+ ~# e, v4 Q# C2 P
' r' s F/ U( i8 x9 Z" X& V' K* q! h1 R- v: L
: ~7 L( ~- V7 _
《地狱之门》: m1 D6 `- M6 T! X+ e, c0 J: y8 O
" B6 D e3 V+ c1 v' a+ \
雕塑/罗丹
, k+ Z+ T3 I0 N0 V配诗/胡有琪8 Q6 q" w) A2 h' G3 y( C9 |: N
# n" x7 I& `* B7 F8 o
这是地狱的舞台: w# M4 d" {7 a2 m
红尘的一切伪装都将剥去面具
( Z$ p, i. i; N6 M/ E' Z能够进去的只有赤裸的罪恶7 D; c; ]: N6 m4 g
万劫不复 没有归途9 E( y, d) j! _1 z- V+ x( W2 `
污渎神灵的灵魂将受到最后的审判
! g3 q7 @9 ^9 w9 A地狱不认金钱 不认权贵8 h0 o' g1 X" o% n$ h, y
- l' m$ d# g( G9 Z [$ T善恶如镜
' f7 R! h. }. D8 O谁也无法逃脱冥冥之中神的安排/ @+ f |" Z9 O# E
挣扎也是徒劳. N Y' |0 \+ k L
地狱之门 随时为邪恶者开启
- M! v9 y8 O! ~4 U5 u0 e$ Z6 F M
+ r" A0 M+ ~) x" @! j! x
1 |1 _$ u6 C4 J( k7 m. u
. Q) N5 f' Z4 Z1 W0 _
+ Y! b7 F* g9 `5 E+ ~( N4 o《三个影子》
% R0 V! h3 r' B, I0 l' J' I
; \. G2 X$ i+ h1 r" m雕塑/罗丹3 {+ b3 m) _ ]0 d& D
配诗/胡有琪" U8 p9 _' ]6 A2 n! {$ E
4 B; g d% y" a8 G% O0 p& Y他是你的影子 你是我的影子
; C) q* Z7 y" q: N% @2 d我是他的影子( x7 U( Y. v& v2 h
* B% G1 t% N5 F. U
我们是无法解开心结的影子9 d0 @. W {' a( Y$ B
捆绑在一起
( \+ C" U, K7 \7 o, j一代 一代 无数代纠缠不清
" Y- Y: }9 a! t" s, R" I: y- v我们都是亚当的影子4 q$ a0 Y, q+ u
2 a) { R5 ~$ Q1 Z$ F# k7 b亚当是我们的父亲1 m/ R& E: M3 Q
亚当也是我们罪孽和苦难的影子$ \% @3 j- b& M3 c$ B$ F2 q! o' Z! u
我们在还影子的债
8 o) R% y& F6 D& a, ?/ I' D: E我们还得清吗 我们是否会从影子中走出来9 ?& {8 ]2 T8 c4 i/ ]7 I
8 u5 g* z$ Y& C- z( {, v. Q注:《三个影子》是地狱之门顶端的一组群雕,这三个人像实际上是一个人,身姿和动态完全一样,每一个都似乎是另一个的影子,胸腰扭曲着,站立在一起。三人的头部接触于中心,每人的左手也都垂伸下来,互相触碰在一起,好似在寻找什么,或者是雕刻家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手势,引导着观众注视三个人脚下所发生的地狱情节。他们表现出一种充满痛苦的挣扎,走近地狱的边缘。组雕左边一个是亚当,其他两个自然就是亚当的影子,但谁又能说得清到底哪一个是亚当,谁又是谁的影子呢?他的姿态倾斜,好似摇摇欲坠。他曾遭上帝的惩罚,因为他同妻子夏娃偷吃了上帝唯一禁止人吃的“知善恶之果”,被逐出乐园,并使这种人类的痛苦世代相传--人类犯下的第一个罪行,正是因为追求智慧和光明的到来!亚当,这是人类的父亲,是一个健美雄壮的男人,为自己的孩子辛勤的劳动。而一代又一代的父亲们,这些在构造上重复着亚当的影子们,在精神上也仍然是他的影子。他们在肉体上如此强有力,却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分离的罪孽和苦难面前,他们低垂着头,他们大幅度歪扭的身躯和向一边使劲歪倒的头,显示了精神和肉体的重压是如此艰巨。但宽厚的肩胸和健美的肌体,却显示着内在的生命与力量。他们那沉冥的表情带着忏悔后的宁静和甘愿自食其果、忍辱负重的勇气,仿佛坚信自己肉体的力量,足可以承受无尽的磨难。) e% |/ I3 E, }7 g
罗丹作品的寓意; G3 T5 a0 j/ B- e' R+ B
罗丹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但他却得出一个悲剧性的结论:一种不可克服的欲望,对智慧和光明的追求,而且是第一次追求,却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劫难,使之不得不落入痛苦的深渊。罗丹在表现手法上,以掌握“艺术中的运动”来传达人文的内在情感。亚当的形象虽被称为“影子”,但他具有活人的生命,而这生命正是罗丹所赋予的。
4 n' d: A, u8 e, v! r; s
9 w: C f# o G8 ]4 t7 P& g,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