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
新经典导读
总第6期/刊《特区文学》2017年第6期
徐 江导读:庄 生《感恩》
世 宾导读:罗 羽《沿淮一带》
西 渡导读:吴友财《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
吴投文导读:李 浩《在林中》
敬文东导读:李海鹏《在人民大学》
赵思运导读:江 雪《除夕的抒情方式》
向卫国导读:西 渡《同舟——为森子而作》
韩庆成导读:我是阿色《隆裕皇后》
其 川《白芦镇》
杨小滨导读:胡 冬《给任何人》
徐敬亚导读:姜诗元《真正的秋风自七夕吹起》
徐 江导读
徐江:诗人、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91年创办著名诗歌选本《葵》。著有诗集《徐江的诗》《雨前寂静》《雾》(中韩双语)《杂事诗》《杂事与花火》《我斜视》等,诗学论著《这就是诗》《现代诗物语》,文化史《启蒙年代的秋千》等多种。编选有跨世纪选本《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近年致力于《汉语现代诗史》撰述。
感恩
■ 庄生
结婚时
向表弟阿义借过钱
向表哥阿萍借过钱
向高中同学锦耀借过钱
向好友马金山借过钱
在人生最艰难时
素未谋面的
浙江诗人余跃华
前后给我打过两次钱
我跑到银行取款机
取出来
递给母亲
欺骗她说
这是我年底的奖金
徐 江:感恩是一种亟需的品质
读本诗,我想起了我最初买商品房的经历。
那时家里没有住房,借助在朋友单位即将拆迁的筒子楼,公积金也指不上,起念买房的时候杂志社还因为领导层失势大家都做了鸟兽散。记得去交首付的时候,心想别遇见劫道的,拿了个破布兜子打掩护,毕竟里面每一块钱都是从朋友处借来的……
时隔多年回想,对那些当时同样缺钱却伸出援手的老友,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我写出的每一篇文字的背后,都有着他们的这种恩情支撑着。后来也就每每因此,不敢像那些洞悉职业乞丐骗术的人们,对乞讨者生出轻慢,哪怕明知自己是可笑的。
“感恩”的话题自古在人们口中一直有,落实到诗中的却不多,有限的也多落在仕途感遇、对亲人的感念这类,对寻常的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产生的感恩之心,倒很少涉及,这是本诗出现的第一个难得。本诗的第二个难得在于把感恩的具体内容放到了钱财往来。这在当代诗歌里恐怕又是件填补空白的事。
文化人口头忌谈钱,但私下却与市井人无异,有些网上上了“大V”级的作者,甚至通过“助理”之类的角色来演绎自己穷凶极恶的贪婪,此类活剧在近年的流媒体时有曝光。这种背景下,人们的金钱往来以及由此而发的感恩,可就是一个既朴素又庄严的话题了。庄生敏锐地抓到了,祝贺他。
世宾导读
世宾:诗人、批评家。1969年生。东荡子诗歌奖评委。著有诗集《文明路一带》、《大海的沉默》、《迟疑》;诗合集《如此固执地爱着》;评论集《批评的尺度》;诗论《梦想及其通知的世界》;主编《完整性写作》(上下卷)。“完整性写作”和“境界美学”主要倡导者和理论阐述人。
沿淮一带
■ 罗羽
消极是我的泡桐,我的亲人
在河南任何一个地方,它都不会
破坏我说出的话
从驻马店到息县,消极是冬天
一座座新坟
是艾滋病围住的麦田,水塘
沿淮一带,消极是低飞的白鹭
平原边的石头山
它有脸一样的豁口,往来的不是
法兰西妇女
是被拖出水的娃娃鱼
运黄沙的卡车
(如果来不及消极,会有什么样的平房
居住?伤心的县城,餐具,性爱,谁折磨谁)
消极是我的黎明,我的雪,洛阳,郑州
是我崩溃后剩余的沉默
再一次的平静
消极是我的工作,我恢复的视觉
恐惧的一切,狡滑的一切,新鲜的一切
我不曾忘记的
我已经回想不起来的
世宾点评:消极:是此地,是割不断的疼痛
消极在罗羽的诗歌写作中,仿佛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他的消极是此地的,是疼痛的,是他生活的土地和时代馈赠给他的,“我不曾忘记的/我已经回想不起来的”,都统统是属于他的。
与罗羽众多的诗歌相比,这首诗是很好理解的。罗羽的诗歌意象运用是一种扩展性很强的思维,它的跳跃性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他不使用格言,甚至逻辑性的句子,但他诗歌的内在逻辑却是非常严密的,对事物的认识和揭示也是深邃和透彻的。在这首诗中“往来的不是/法兰西妇女/是被拖出水的娃娃鱼/运黄沙的卡车”是否有理解难度?但如果他写“往来的不是/巴黎,法兰西妇女/是驻马店被拖出水的娃娃鱼/息县运黄沙的卡车”,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罗羽的写作正是在追求一种语言的极简,他把语言的枝蔓和说明性的定义不断地剔除,他只服从诗的内在逻辑。这无疑给阅读增加了难度。
消极作为土地和时代的馈赠,罗羽把它当做亲人全部接受了。对于这种馈赠,但你有没有、或者能不能不接受呢?不能,这是醒着的人,这是诗人必须接纳的命运;“如果来不及消极,会有怎么样的平房居住?”没有其它的平房可以居住,你只能带着这馈赠的消极在“一座座新坟”、“艾滋病包围的麦田”、沿淮一带行走。从简单的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面对这溃败的景象,唤起我们情感的可能是愤怒、批判和改变的行动召唤,但在诗学里,它所要呈现的是心灵世界的广大。诗人有没社会学和政治学所拥有的伦理呢?有没有面对这现实所产生的正常人的情绪呢?有!但诗歌并不到此为止,诗歌不仅仅要表达这些;或者说表达这些还是浅层次的,诗人还要面对和表达“崩溃后剩余的沉默/再一次的平静”。
诗人写作的任务是关于存在,是把那个隐秘、晦暗、广大的存在世界呈现出来,它不是简单的抒情和观念的表达。而语言,是那世界的光。
西渡导读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1967年生于浙江浦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鸟语林》;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
■ 吴友财
在这座英格兰腹地的美丽小镇
异乡人为什么会孤独呢?
火车一到下雪天就晚点
天空还保留着创世纪时候的蔚蓝
街道上不仅有酒鬼和酒瓶
还有刺猬和狐狸
他们一起
构成了小镇夜晚的全部内容
教堂是所有居民的原乡
他们在这里祈祷内心的平静
和遇见一个人以后的幸福
直到他们中的其中一个
从这里离开后再也无法回来了
祈祷也不会停止
夏季是最美好的时光
青草地在生长
几百年的石头房子也在生长
松鼠也在生长只是你看不见
南来北往的车辆和游客也在生长
你也看不见
你看见了什么呢?你这个异乡人
难道是孤独吗?
在这个宁静而美好的上帝的果园里
休憩的人为什么会孤独呢?
西渡:异乡人为什么会孤独?
孤独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也是生存着的人最强烈的内心体验之一。不过这一生命体验平日通常被日常生活的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但在特定的背离日常经验的时空中会被瞬间激发出来。处理孤独主题的名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因为受到“不遇”和“登高”的双重刺激,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因远离城市的高原环境的刺激,昌耀的《斯人》则给自己想象了一种陌生化的类神的处境,等等。这首诗的刺激源是一段异乡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脱离日常生活的状态。但作者处理主题的方式明显不同于陈子昂、昌耀、西川那种崇高化的方式,他把孤独的主题经验化、日常化了,并以一种叙述的方式代替了上述诗人的抒情方式。作者开篇就直入主题,“异乡人为什么会孤独呢?”但接下来却绕了一点弯去叙述他所看到美尔顿•莫布雷,它的天空、酒鬼和酒瓶、刺猬和狐狸,以及教堂。“夏季是最美好的时光”以下专述对这座小镇的夏天印象,并抓住其一切都在生长的突出特征。然而,作者偏强调其“看不见”的那些东西的生长,最后以一个疑问句“你看见了什么”,转入对孤独主题的二次呈现。“难道是孤独吗”“为什么孤独呢”,孤独之感已然喷薄,却又强行压下,在风格上和心灵上都保持了某种高贵的克制。适应于对孤独主题的经验化处理方式,在叙述语调上,作者也采用了一种亲切的口语方式,而没有采用上述三位诗人的高昂语调,然而此诗感人的程度也许并不亚于上述三位诗人的名作。
吴投文导读
吴投文:1968年生,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发表论文与评论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有学术著作《沈从文的生命诗学》和诗集《土地的家谱》等。发表诗歌三百余首,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在林中
■ 李浩
我在林中漫步,这片树林跟我在梦中所见一样。
这个场景,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盛开的星空。
我赤脚走在树林间,这些树好像大地的使者,
他们站立着,正在工作。这里是我最后的住所,
可是,死者的嗓音和怨恨,同时隐藏在树林当中。
当你走在他们中时,你会认为我们如同大风
卷起的沙石,在时间中流逝,我就是这样来到
这片树林里的;我的命运:剧院,油画,电影……
即将重新颁布。这片树林,林中的每一棵树,
好像每一颗星。一闪一闪的;他们:一闪一闪的。
我认为,他们是一些耀眼的人。当你的亲人
在谈论死去的时候,你说“确实有死去的幽灵”。
2009年
吴投文:林中漫步的隐喻迷宫
王家新在谈到李浩的诗歌时说,“李浩在写作上的进展令许多人惊异,但在我看来又出自必然。他投身于诗,进入他每天的祷告,面对他灵魂的功课,同时他专注于锤炼语言,如同锤炼他的人生。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愈来愈富有定力,也愈来愈富有个性和创造力。”我亦有同感,觉得李浩确实是在做一门“灵魂的功课”,他的诗就是他“每天的祷告”。《在林中》充满祷告的气息,诗人掩饰着人世间的悲伤,倾心于一种至善至美的生命形式。诗人把个人的经历融汇到充满幻觉性的语言和修辞中,显得真实又漂浮着某种神秘的情采。读此诗,整体情境的恍惚如林中的风扑打着树叶,每一片树叶都被月光洗过,在哗啦啦的响动中却又似乎寂静无声,侧耳倾听,原来是梦境照着一个人的脚步,又真实又虚幻,当你俯身其中,又被拉回到现实的边界。
林中漫步的普通生活情景在诗中写得如梦如幻,“我在林中漫步,这片树林跟我在梦中所见一样”,诗中的想象都由此展开,联结着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人生何为?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困惑吧,诗人的困惑可能更深刻一些,也更敏感于人生中的某种仓皇状态。诗人在林中漫步,恰恰是置身于一个反思的空间,宁静、安逸,也有淡淡的疲倦感,这一切都是一片丛林在诗人心中的投射。此时,他的想象异常活跃,丛林幻化为一片星空,树木幻化为大地的使者,“他们站立着,正在工作”。树木被人格化,大概对应诗人的某种生存状态,或者是对应人生的某种普遍状态。诗中的冥想都建立在一个和谐意境的达成上,但诗中隐隐地有一种紧张。“可是,死者的嗓音和怨恨,同时隐藏在树林当中”,诗中的宁静并未打破,却使林中的氛围变得更加幽暗。在此,死者与生者对称于林中神秘的气息,生与死的对立消泯无痕,但在诗人的心中却有风暴乍起,内心的冲突转向对命运的叩问。自然,诗人的叩问不会得到回应,然而,这正是命运赋予的实质,也是生存的沉痛启示吧。
诗中这突然的一转实际上来得颇为恰当,死者实际上是生者的化身,当死者开口说话,表达他们的怨恨,生者就要闭口,对死者保持恰当的敬仰。在冥想中,死亡总是靠近诗人的真实体验,却暗示着命运的不确定性。生存的苦难被抑制在美的幻影中,显得苍凉而又令人迷醉。此诗篇幅甚短,只有十二行,却有起伏跌宕的韵律感,一切却又是近乎无言。这就是一首诗对读者心灵的迫近,在无言的坦诚中露出幽灵般犹豫的眼神。这里要特别注意到诗中人称的变换,人称的变换在此意味着生与死的切换,说到底,也是由真实到虚幻,由虚幻到虚无的意义转换。“当你走在他们中时,你会认为我们如同大风/卷起的沙石,在时间中流逝,我就是这样来到/这片树林里的;我的命运:剧院,油画,电影……”,诗中的“你”又是谁?这是一个莫名的角色,可能是“我”的一个对话者,也可能是“我”的一个化身。当然,也可能是诗人意念中的读者,也可能只是命运的某种模糊启示。“你”注定要来到这里,使“我”不显得过于孤单。诗中的人称转化,“我”、“你”、“他们”,带有不确定性的意义指向,这大概也是命运的某种隐喻。人生而孤独,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当“我”认为,“他们是一些耀眼的人”,“你”却意识到“确实有死去的幽灵”,这就是生与死循环的实质,也是人生而孤独的实质。
诗人在林中漫步,却被心中的幽灵困扰,而诗人的解脱大概亦在命运的蒙昧之中。因此,解脱说到底是一种虚妄,心灵的安稳实际上终不可得。林中漫步只是心灵片刻的安歇,诗人终究要回到现实的喧嚣中来。“死去的幽灵”会再一次复活吗?可能会吧。当诗人再一次在林中漫步,他会再一次邂逅“死去的幽灵”。李浩的诗特别重视语言和修辞的造境,他极其敏感于语言和修辞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变异性转化,通过语言和修辞建立包含着宗教气质的隐喻迷宫,此诗就颇能说明他的语言能力。
敬文东导读
敬文东: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有学术著作、诗歌、小说集随笔集多部。曾获得第二届唐弢文学研究奖(2013年)、第二届西部文学奖•小说奖(2012年)等。
在人民大学
■ 李海鹏
一
一场噩梦的消散,魂接另一场
黄褐色的晨雾。惊醒以后
女凶手的眉眼已如远山般模糊。
推开共同被囚的温暖,他出门
拐进小路,穿过那排中毒的树。
落叶清除已久,枝干疾患已深
托体于树影,恐怖之物在咳动中
铺满道路。 呼吸终于变成冒险
旧的肺也已经太虚弱,疼痛中
呼出的热气无法将光的棱镜色散。
那么快,就随人群消失进教学楼的
入口,而他多想被囚禁于室外
致命的新气候:就像污染之匣中
一道光微弱颤抖,他渴望着起死回生。
二
究竟是假问题,还是尚无答案?
他的座位靠近密闭的窗口,匆忙中
一瞥浑浊的云层正与自己遥相争辩。
像阴暗的牢房渴望被阳光洗劫,
他渴望窗外呛人的嗓音闯入,带来
刻薄的挚友,落在鼻尖上,喋喋不休。
没有闯入者:人们在顺从中抄写
孤岛的考号;也没有空座位:仿佛
平日里缺课的只是无神论者的幽灵!
窗口阴郁,真理的铁丝网,粘满灰尘。
究竟该听天命,还是迷信气象学?
他像雾霾一样痛苦。升温让冬日消融。
窗台潮湿如政治:一小块幸存的冰
搂抱光的锁链,跌宕着,跳起末日探戈。
三
午后,他想重新虚构一种晴朗,高于
秋天皂荚树下的仰望,高于
时代的喧嚷——蓝,涌出神的静脉。
横穿过一片开阔的幻景,他静止在
大草坪中央。教学楼和藏书馆
相对而视。时间像纸页在风中翻动。
寒风啊,需要神圣的花草匠,才能
梳出它飘逸的血脉,比火焰更热
仿佛万物都在燃烧中茁壮:让永恒幽禁中
仰望蓝天的人,瞳孔绽放成红蔷薇。
人境即圣境,但只在蔚蓝中。天空
飘满中世纪谋杀的阴翳。远处加固的
高楼,在风暴中摧毁:工人擎着电焊
像教堂的废墟下,照常劳作的圣像画家。
四
他的新学校,他的风暴眼,躲在这里
平静度日。愉悦也未曾过时。尽管
他等待的仍在凶险中亡命:旧日的相识。
没有闯入者:风景是一面虚弱的镜子
缺乏破碎的勇气。只有豪车偶尔提速
反光镜里的美人,像蛋糕切块上甜蜜的樱桃。
傍晚的冷风中,他如路边的铜像,聆听
体内空心的信使。未来仍在校外
藏匿,伺机闯入,像他身上不可告人的
隐疾。女学生骑着单车,在危险的平衡中
返回过去。脱下冉阿让脏污的外套
黄昏,流淌殷红的丝绸。永恒即一日。
广播的嗓音从剧烈咳嗽的密林中传来——
遇故友如换新衣:他渴望天气好转的消息。
五
黑夜里高悬的风声:图书馆被读成
一座消失的陵寝。他终于结束了
阅读,返回宿舍:从一种死返回另一种
从一个梦返回另一个。雾霾依旧浓重
漆黑的林荫路上,他穿过内心狭长的
阴暗,源自孩童的恐惧多年后被再次唤醒。
从那些病树枯索的阴影,霾,释放出
囚禁的鬼魂,(拼命挣脱萎缩的年轮)
疯狂中,它们渴饮饱涨的弦月,难道
那沙漏里黄金的汁液真能为最好的年龄解毒?
那么快,他就在梦中的学校里迷路:
道旁死去已久的骷髅,是否还渴望复生?
女凶手眉眼模糊,在蝶影挣扎的树林深处
恍若远山,失传的使命,或者——新的一天。
敬文东:在象牙塔与内心之间
凭借《在人民大学》,李海鹏讲述了一个关于迷失与寻找的故事。迷失的原因与寻找的行为都无关乎外物,而是关乎自身,更准确地说是关乎内心。诗人把内心的迷茫与纠结具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比如噩梦、女凶手、中毒的树、恐怖之物、污染之匣等等,诉说着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诗人害怕一切可能成为思想牢笼的刻板之物,渴望超越与突围,渴望起死回生。在诗歌的第三节,黑、灰、乌的主色调开始出现变化,蓝天、红蔷薇之类明亮之物仿佛带来一丝光亮和希望,尽管仍然只是虚构之中的澄明与豁然开朗。李海鹏将内心的盘诘、纠缠和争辩的过程毫无保留地以诗歌的方式呈示出来,这是人作为人,诗人作为诗人,自身存在的一种有意义的确认方式——“我思故我在”。当诗人对自我和写作产生怀疑时,在内心进行一场自我否定/肯定,怀疑/确认,辩驳/说服的思想斗争很有必要,而李海鹏将这一习见的命题以个性化的语言和场景重新言说,且令人铭记,这本身就很不容易。
赵思运导读
赵思运:1967年生于山东郓城,文学博士,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出版专著《何其芳人格解码》、《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诗人陆志韦研究及其诗作考证》等5部,诗集《我的墓志铭》、《六十四首》、《丽丽传》、《不耻》、《一本正经》等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诗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现象的发生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当代汉诗的本土性反思与实践”等。
除夕的抒情方式
■ 江雪
木色书架上的青藤
遮蔽、纠缠哲学家的窗口
那些来自德国和法兰西的
大师,在岁末问候一个中国诗人
问候土地的屈辱
问候人们在星光下的沉默
寒冷,早已成为节日的幽暗传统
温良,呈现遁世者的本性
除夕降临,抒情的鬼神
在哀思中激活僵硬的祈祷词
我们围坐在餐桌旁
说谎者继续说谎,饕餮者继续
饕餮,疯癫者继续
疯癫
我们围坐在墓碑旁
观察、抚摸那些失传的碑铭
一股青烟从墓孔冒出
那一刻,我们回溯一个王朝的简史
包括墓中人,灵魂出窍的
绝响……
赵思运:告别温情主义
今年8月中旬,我在一个青年诗歌研讨会上,提出一个观点,要想把诗写好,一定要抛弃把诗歌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论。历史上的“诗缘情”和“诗言志”都已经无法进入现代诗的内部。我的观点有点绝对,招致了其他诗人的一致控诉!但是,事实上,你环顾一下诗坛,就会发现,廉价的抒情和言志议论,充斥着、污染者读者的视野。我并不是笼统地反对抒情诗,而是主张告别廉价的温情主义。我之所以推荐江雪的《除夕的抒情方式》,大概是由于比较符合我的抒情诗理念。
江雪的诗心是炽热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温情主义,而是专注于生存的冷硬荒寒状态。关于除夕,关于春节,已经构成了国人的抒情原型,成为抒发温情、憧憬、希望等乐观主义情感的载体。而江雪反其意而用之,写道:“寒冷,早已成为节日的幽暗传统/温良,呈现遁世者的本性”。“围坐在餐桌旁”这一经典性家庭情境,江雪并没有赋予传统的家庭伦理之温情,而是无情地揭穿了每个个体的荒谬:“说谎者继续说谎,饕餮者继续/饕餮,疯癫者继续/疯癫”。他从“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召唤出另外一个极富象征性的场景:“我们围坐在墓碑旁”。他不是像一般作者那样抒发关于未来的美好臆想,而是把视线投向过去,审视“一个王朝的简史”,在历史的检视中,唤醒墓中的灵魂。
艾略特认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其实,艾略特并不是刻意将抒发情感与逃避理性、表现个性与逃避个性作二元对立性的规定,而是避免将现代诗沦为个体抒情和言志的工具论,进而从诗人的精神世界拓展出更为扩大的空间。因此说,本诗开头所写“那些来自德国和法兰西的/大师,在岁末问候一个中国诗人/问候土地的屈辱”并非闲笔,而是为本诗涂上一层现实底色和精神哲思。
向卫国导读
向卫国:土家族。湖北长阳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供职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兼任南方诗歌研究所所长,从事文学理论和现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同舟
——为森子而作
■ 西渡
我热爱无人看守的风景
甚于人见人爱。我乐山,也乐水
最好是,山水相连。
谁渡我百年?谁家女子与我同船?
我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划手。
且听春风载我于水上。
水波不勉力,也不尽责,
水波的一生只自如;如果我们的爱也如此,
否则它就是一支反向的桨。
执着的人不堪自渡。
我的船只信任波浪的势力,
从此岸到彼岸,从春到秋。
春秋,我们在此岸反复写信
给宠爱我们的梅花;在彼岸
我们的自我悬在雨丝风片,一只鹤飞跃的弧形。
风景是我的一只桨,诗是另一只。
有时我们写出的比我们高贵,
但我们写出的也叫我们高贵。
比起我们的先辈,我们穷酸,地位卑微,
但说起灵魂的自由,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无羁,
宇宙之大放不下我们一生的心事?
最得力的一支桨,不要误认爱情,
叫友谊;不信我的人会撞到南墙,
回头也不见岸。
比起舵手或桨手,我更爱靠近舷窗的位置。
翻动的酒帘如我的心动。
你说,风给我们的自由已经足够
向卫国:灵魂自由的第三支桨
诗人互相写诗酬答,也算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吧!但诗人们还是愿意乐此不疲地写下去,因为这就是诗歌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所有时代的诗人们特别愿意营造的一种诗歌生态。而在中国,诗歌友谊甚至是超越于爱情之上的,李白杜甫如此,西渡和森子也是如此。
那么,当代诗人为表达友谊而互赠的诗歌与古代的诗人有没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古代诗人单纯地互相表达友谊,而当代诗人在表达友谊本身的同时,还思考这种友谊的诗歌意义或生命价值。在西渡这里,这种诗歌友谊直接与灵魂的自由相关,真是兹事体大。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一个诗人与另一个诗人有缘“同舟”,更加成为一件关乎灵魂的大事。这是因为“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划手”,不管“谁家女子与我同船”,都无法“渡我百年”;另一方面,还因为“执着的人不堪自渡”,哪怕在此岸“反复写信”,彼岸的自我还是“悬在雨丝风片”,茫然无所依傍,犹如“一只鹤飞跃的弧形”。既如此地无知于生命的归处,又何谈生命的“高贵”和“灵魂的自由”?
于是诗人找到了两支桨“风景是我的一支桨,诗是另一支”。这个意思当然很明确,前者如“春风”和“水波”,代表着自然;后者是文明、文化以及一切人类意志可能的产物。但即便有了这两者,单凭任何个体的意志和力量,终究还是不够的,它可能会死于孤寂、无助,以及任何可能的绝望。所以,第三支桨,也是“最得力的一支桨”,成为必须,它的名字叫“友谊”。于一个诗人而言,指的就是诗歌友谊了。
诗歌的友谊并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所说的两个人的情感,它实际上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集体感和归宿感。所谓自由,不可能是针对绝对个体而言,它恰恰是起源于这种集体感,否则无所谓自由的需求;因而获取自由的力量,也就反过来仍然来源于此。在这个意义上讲,纯粹的个人写作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任何时代的写作,其意义恰恰源自于写作的集体性,也就是一种写作共同体的相互欣赏与相互谅解,它不是一般意义的相互激励问题,而是写作最隐秘的动力,关乎写作的存在论。因而,友谊在此上升为写作的存在哲学命题之一。
就此而言,友谊的意义高于爱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韩庆成导读
韩庆成:诗人、批评家。1965年生于安徽宣城,干预诗歌理论提出者,代表诗人。五年来致力于新媒体诗歌的发展与传播。诗歌作品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新诗百年大系》等选本,入选《今天》网“今天推荐”。著有诗集《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主编《诗歌周刊》、《诗日历》、《华语诗歌年鉴》。获首届滴撒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系海子诗歌奖、昌耀诗歌奖提名评委,中国好诗榜、华语诗赛终审评委。
隆裕皇后
■ 我是阿色
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月
孙文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民国成立后的第二个月
清帝的退位诏书昭告天下
之前之后的事儿
不消细说
这位满族的皇室女子
能记住就把她记住
韩庆成:诗人的民国情结
民国情结,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新世纪以后的当代诗歌中。情结的由来,那部民国专题片《先生》似乎说到了痛处:“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蔡元培、胡适、晏阳初、梁漱溟、陈寅恪……伴随先生们离去的不是如雷贯耳的名字,而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精神。阿色的民国情结诗作,正是通过不同场景、不同角色、不同事件的冷静叙述,再现了一幅晚清-民国-当下的蒙太奇式画卷,并以这种超时空的对比穿越,意图唤醒读者对这种“精神”的应有缅怀。
同样是写民国题材,阿色能在一个更为宏大、深刻的背景上,表现诗人的冷静思考和淡淡忧伤。无论是通过小人物表现大题材的《历史的天空》、《民国》,所写的封建性/奴性之未变、生产/社会秩序之未变;还是把大事件融入小场景的《中药铺之1908》、《镜像》,所写的朝代之变、民心之变,这种似变未变、未变有变的微妙情景,是晚清变民国最初时分的社会境况,这是有别于民国变共和国的残酷和血腥的一种平和境况,这也是我把《隆裕皇后》放在韩选阿色诗第一首的原因。
隆裕皇后称为隆裕太后似乎更准确些,这个昔日的皇后无所作为,当太后以后也只有这么一件事被诗人“记住”。但历史往往就这么“偏心”,有人一辈子处心积虑要做伟人而不得,有人只做一件事就已名垂青史,隆裕正是以她关键时刻顺应民心、敢于放弃的决绝,以她不陷生民于水火的大悲悯而被“记住”。在我看来,她比那些个加冕或自诩的“民国之父”,要宽厚得多,仁慈得多,也伟大得多。因为有她,民国以及由“先生”们所代表的对自由、民主、科学、包容的不懈追求得以提前到来,人们得以提前感受到“唯理想至老不灭……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的大家风采。
白芦镇
■其川
那少妇,抱着孩子,那
抽烟的中年男子,眯着眼睛,那
戴着鸭舌帽的老人蹲在门框边,他们
都有一张苍茫的脸,在白芦镇
这个上午被定格了,陈旧的铺子,闲散
的居民,他们
有自己的一天,十年,一辈子
此刻,这些波澜不惊的人,各怀心思,捱着
各自的光阴,在9点一刻,在
中部某省,秋天缓缓降临
在那些盛世的树枝、瓦楞和灰铁皮雨篷上
韩庆成导读:盛世遗弃的部分
起笔是纯白描的手法,远看是粗线条——少妇,孩子,中年男,老人。四个人物,代表从生到死的不同年龄;近看有细节——少妇抱着孩子,中年男在抽烟,老人蹲在门框边。孩子被抱着,年龄最小但此时可能最高,老人蹲着,年龄最大但一定最矮,似乎是暗示不同年龄的人在当下社会的不同位置;定格以后放大看——“都有一张苍茫的脸”。好了,在这个中部某省的白芦镇,作者不是以游客而是以画家的眼光观察到了这个时代特征。
诗的前五行半,证明作者是个好画家,画家的使命到“陈旧的铺子,闲散/的居民”为止,接下来,作者恢复了他擅长的诗人身份。在白芦镇,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站着蹲着,“他们/有自己的一天,十年,一辈子/此刻,这些波澜不惊的人,各怀心思,捱着/各自的光阴”。各怀心思、各捱光阴,是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普遍心态和行为,从中看不出什么“万众一梦”的迹象。这种抒情,是画家无法直接表达的,它让前面画布上的粗线条、细线条,瞬间有了色彩。这色彩将白芦镇所代表的小地方和少妇、孩子、男人、老人所代表的普通人鲜活而悲情地展示于读者面前。
接下来这节,诗人收尾,“盛世”二字,使这幅画陡然明亮起来,这不是煤油灯的光,不是白炽灯的光,这是LED发出的光,在“秋天缓缓降临”之际(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它让盛世纤毫毕现,也让这被盛世遗弃的部分无以遁形。
杨小滨导读
杨小滨:生于上海,耶鲁大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政治大学台文所教授,《两岸诗》总编辑。著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为女太阳干杯》、《杨小滨诗X3》、《到海巢去》等,论著《否定的美学》、《历史与修辞》、《中国后现代》、《无调性文化瞬间》、《语言的放逐》、《迷宫•杂耍•乱弹》、《感性的形式》、《欲望与绝爽》等。
给任何人(节选)
■ 胡冬
二
那么,这是童年,手术的推车嘀咕
又嘀咕。这是你在南北遁走,
揪着日月遁走的阴阳头。你,造反的脚伕,
担当起了碣石、谷神,三百斤的死。
十二
童年的穹庐浑圆。童年非得看看马戏团:
虎豹精铁的困吼。三条腿男青年滑稽兮兮。
大力士憋足蟾蜍难看的沉默,
痛苦沉重的鳄鱼摔到地面。
十三
匿名信:关于帝国。我在它暴露的巨细上泄欲。
它乱搞的开发区——麻将偏要绝对,
高楼偏要耸起。我,大哥哥!
赢来喝彩,世界塞进我鼓囊的旅行袋。
十四
那么,这是不。“不”是我们的局限。
我深知我早已容就在里面——
居所的寥廓得从底部兜着,从身边写起。
旷世的麻烦赋予我离奇的闲散。
二十八
童年错了,我写下反标。今天错了,
我写我的处境:笨拙的献艺。错是否也像
鳄鱼?我们改着,改着,
主要是改着。错饱噎着盲区和死角。
三十
匿名信:关于时间。谁赛过了谁?
太极拳太慢,龙舟太快。健身器械的仙鹤
导引,它阴影的飞机吐纳我——
对立面移向边缘。对立面说不清楚。
三十一
那么,这是死,父亲突然在信中写到——
但它已不算什么,死不过是活着,直到散架。
他陷进碑帖、汤头歌诀,用狼毫勾,
羊毫划。药酒的玄晦掠过他凹陷的脸颊。
三十三
灰烬。夜黑色的丝绸压住一个黑色的时代。
电缆穿越的深海,越洋电话的出入口,
我们的能量在寒暄中灼燃、
湮没,象正反的粒子撞到一起。
四十一
它将题献给暴虐,抗议,虚假和流亡,
献给庸才,无赖,偷工减料者,我们周围的
掮客,女骗子。如果足够,还将
题献给父亲,那傲然的宸极,我们冒昧的不。
杨小滨:四处突击的多声部呼啸
胡冬是八十年代第三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1990年代后旅居英国至今,虽长期以来远离大陆诗坛,但一直保持着汉语诗写作的旺盛创造力。《给任何人》这组诗被不少同行认为是胡冬近年的代表作,在四十三节短诗中,胡冬触及了回忆、历史、传统、现实等主题,而写作风格跳脱了所有的现存模式,自由进出于过去与现在、文言与白话、写实与隐喻、雅致与鄙俗……,对个体与集体的精神史作了冷峻的诗性梳理。标题《给任何人》不是“给所有人”,暗示了接受者自身的作为接受条件的必要性。从一开始就出现并多次提示的“匿名信”则标明了在写作中作者的缺失或许是必要和必然的,写作很可能证明了主体的空缺,以呼应那个他的诉说对象——那个更高存在的空缺。诗中还频繁出现了对“不”的多重思考,因为“不”既是现代史上的主流革命逻辑,也是当代现实中社会批判的逻辑,几乎构成了当代诗辩证修辞模式的基本动力。但胡冬的语言策略绝不局限于“旷世的麻烦赋予我离奇的闲散”这样的辩证陈述,而更多地依赖于“揪着日月遁走的阴阳头”这类来自于当年“莽汉”传统的近乎邪门的武断表达方式。天人合一的古老理念在这里的“日月”与“阴阳头”之间的应和中获得了解构意义上的光大:历史与现实不断冲击着抒情意绪,使得整首诗成为一组四处突击的多声部呼啸。
徐敬亚导读
徐敬亚:诗人、批评家。著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重新做一个批评家》、《不原谅历史》等。
真正的秋风自七夕吹起
■ 姜诗元
真正的秋风自七夕吹起
在这说爱的日子里
我听到了些许肃杀的风声
我端详着这些树木
就像我端详这
纷扰的人群
我要看看
是哪一片树叶
率先飘零
我矢志做一个
敲钟的人
蝉声日渐稀落
仅存的力气,留给闭幕前
最后的嘶鸣
蚁群们
守着微薄的收成
它们吐出最后的黄土
关闭门洞,准备冬眠
劳累,已经摧毁了
它们消耗的一生
我不知道
当它们闭上了眼睛
明天早上
还能不能再次苏醒
徐敬亚:他狠心地规定了秋风提前吹来
在温度无常、季节失衡、甚至测量数据紊乱、信息传播颠倒的年代,一个人怎样划分与坚守内心的季节感?——当这个无比虚无、却又十分现实的问题被姜诗元提出后,立刻显得格外重要。
简单地说,秋天从何时开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古人的八月,自然指是农历。而姜诗元内心中的居所,居然比岑参的胡地更北而达一月有余。正如秋风起于青萍之末——他竟然冷酷地规定了一个准确无误的日子——七夕!
天哪,太残酷了。
分明是最甜蜜的盛夏爱恋之节,诗人的内心,却如同战士一样骤然飘雪。他端详着树木如同端详着每个人同类的人群。他要看一看肃杀的风声率先杀死哪一片叶子,他要倾听越来越消残的蝉鸣怎样一声声嘶叫着闭幕。他内心的阴阳鱼,已经寒暑易节、周而复始了。
这是一位莫名的斗士情怀。当一个人的身躯与一片不甘飘零的叶子相通相容,当他的喉鲠与一只不甘喑哑的鸣蝉瞬间心照不宣,他,就是秋风的死敌。即使他只是枉然地仰天长叹,那长叹也是战士的呼吸。
诗的后半部分,姜氏之秋的节奏忽然快速闪动!仿佛古怪季节,递进速度也必须从重、从快——收成、黄土门洞之后,竟然直达冬眠了。诗人的目光最后落到了这些由秋到冬的、数量众多的蚁群:
当它们闭上了眼睛
明天早上
还能不能再次苏醒
这是在问蚁群,何尝不是在问同样死去的自己,在问同样死去的我们……
进而,如果当“苏醒”成为问题,那么,春天这个词是不是已经暗藏在诗中了。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首暗藏了春夏秋冬的、反季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