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过桥去,是更大的水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0: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拙集《走过桥去,是更大的水面》         

                                                                                 周塬  自序


    诗歌对于我是一次修行,也是追随艺术之梦——美的探索。她陪伴我走过军营的青春岁月,在我艰难蹉跎的日子里不离不弃。她塑造了我,也拯救了我,从懂得思考人生,就再没有离开她,她是我的欢乐,我的泪水,是我的骄傲我的卑微。她是灯塔,在苍茫航行的天际;是佛祖,化我于真于善;是禅思,醒悟生命;是智慧与桥梁,与世界深刻地联系在一起;她是美神,不容亵渎一分的爱情,让生命渐老,青春不去......
    因为爱去追求,爱而不得而思索;因为美去欣赏,追随美而表现。是生命原始的律动,是活着以美的形式表达立场。
    开悟是一个过程,每一扇门需要亲手打开。体验与感悟是生命赋予的意义,“灵感”只是意识运动过程中能量的骤然释放,所有的“神”都朴素自然,存在于生命一息。
    情感与思想是生命存在另一种本质的形式,与物质的肉体一起诞生,而活着的意义恰恰超越了生命客观物的存在,就是“性”——人的精神。诗综合呈现出人类的精神活动,没有其他任何一门科学与艺术能这样丰富而完美。
美具备人类文明的基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短暂的生命之旅,伊始就注定接受与鉴别。欣赏就是审美的开始,读《诗经》《离骚》,读汉代诗赋,唐诗宋词元曲,唐传奇元戏剧明清小说,国学百家,山水画,书法,音乐......惠下的熏陶,就会建立起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这是精神的本源,生命的内涵;从接受与判断到探索创作,艺术是自觉的,其次才是训练。
    几乎每个人的青春都与诗有关,梦想与激情,洞见与探险,世界的门一扇扇打开,生命一天天丰满,情感与日俱增,渴望了解生命和世界与渴望被接受和了解,浪漫与幻想,不安与躁动,只有诗能安抚激越如野马的心灵。最美不过青春之歌,就是一首美丽的诗,给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怀念。
中学时一本牡丹牌的红皮笔记本,至今留在我的书箱里,那时开始记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感觉一种押韵对仗的美吧,一些似懂非懂的道理。自然也会学着对句,不过什么“天涯,海角,芳草,石泉,永恒,海阔天空......”一类不着边际的辞藻堆砌。小有领会便沾沾自喜,感觉自己也是李白杜甫似的。幸运的是当时中学有了图书室,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竟然借读《神曲》《吉檀迦利》,还读了歌德,海涅诗选。我有一本很厚的《唐诗三百首》,读过多遍,连同注释都不放过,至今是我珍爱的一部书。少年时的梦想是想当个医生,或像鲁迅那样弃医从文的人,拯救社会与人生,后来的现实真得走上这样一条道路。部队六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炮营一连,那时却是在青岛一个叫金口的警备区农场,挖虾池。我的班长是东平的李传久,知道我从学校验兵的,在新兵连让我出板报,在农场也是负责板报,开始了我文字的锻炼,开始抒情的文字。直到有一个晚上,班长问我是想学开车还是卫生员,我脱口而出:学卫生员。我的第一个梦想就开始了,青岛大尧沟卫训队结束后我被留在团部医院,竟然用自学的针灸神奇的治疗好一位村民的面瘫,用点穴的方法让一位不知如何昏迷军医束手无策的病人瞬间醒来。父亲好医影响了我,看了他不少中医书。写信给上海古籍出版社,不久就寄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贵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中医书,因为都是文言,搁置了很久,真正细读的就是《针灸甲乙经》。国家开展成人高教自学后,抱着提高自己的想法,报考山师大的汉语言文学。身边的战友多因为一次次不能过关都放弃了,我参加了四次考试全部课程都一次过关,同时也开始了我的第二个梦想。一次到济南段店送修火炮,在火车上与一位神情严肃的“大胡子”坐对面。我随手带有《梁实秋散文选》,自己翻阅,“大胡子”竟然拿过书问我:你喜欢文学?写东西吗?我点点头又摇头。那时是羞涩的,向《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投稿诗歌,都石沉大海,不好意说“写诗”。他在我书的扉页留下名字——刘学江和《青岛文学》编辑部的地址,说可以投稿。回到团里我写了几篇“杂文”,寄过去,编辑刘传进回信说这不适合刊物发,就开始了写诗,一切懵懵懂懂,写了就随意寄出去。后来,竟然收到《青岛文学》的样刊,还有稿费;竟然接到警备区政治部宣传科的电话,询问我是不是参加了《时代文学》的诗歌比赛,告诉我,作品“爹”获得二等奖,有150元奖金。这给我莫大的鼓励,原来我也可以写出能让人欣赏的诗歌!
      我的学习来自于喜欢书籍,也是父亲影响的。父亲骑自行车把凌晨与母亲“打”的烧饼,驮到四周乡镇集市买完回来,常常舍不得吃什么东西,也会去书店找他喜欢的书籍,爱书如命!我也是,诗词,古典文学是我藏书的主要部分。《柳宗元全集》《韩愈全集》《李太白集》《李贺全集》《千家诗》,李商隐,李清照,唐诗宋词元曲欣赏词典,泰戈尔的《飞鸟集》《吉檀迦利》,兰波,惠特曼,艾略特,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海涅,歌德,莎士比亚,波德莱尔,《沫与沙》《醉舟》《十四行诗》《神曲》《闻一多名作欣赏》《艾青名作欣赏》《戴望舒名作欣赏》《徐志摩名作欣赏》......都是我爱不释手的书。记得在团部图书馆看到《八十年代朦胧诗》,那时就想到寻找一条把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结合起来的路子,这影响着我的诗歌创作。古典诗词以外我喜欢艾青的诗歌,特别是他的小诗,诗中有画,情感深沉,表达含蓄,而又色彩鲜明,清新自然,富有韵的优美,意境的构建,感觉艾青的诗融化了中国古诗与西方诗歌和绘画的艺术;语言表达上我喜欢李金发的诗,象征意味给人联想,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当然我喜欢泰戈尔的诗,沉静深远纯净如梵,像一位老人温暖的吟唱,特别是神韵与哲理的意味,是我诗中保持思想,“言之有物”追求美感的心得。
生活造就诗人,是时代的影响。诗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意识。精神的自足,心灵的自由,和谐的生活,几乎是我对社会与人生的理想。骨子里寻找社会,人生,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完美,对物资的需求仅限于生存的需要,无疑这是中国诗人的悲剧,处处碰壁,甚至在诗歌里都难以自立。纯真与善良,多情与悲悯,必飞蛾寻火。生活现实中是永远失败的形象,从自伤的吟唱,对社会残缺的愤懑和底层生活的嗟叹,在生活的破碎中,留下的都是感伤。网络诗歌兴起之后,在交流与阅读中,我对诗歌的理解也不断地得到校正,没有弥灭掉最初的梦想。特别是从天涯诗会到中诗网,更清醒地认识到诗歌不是个人的伤感与苦闷,她有艺术的魅力,有真善美的规律,有诗歌精神和诗里的世界,会影响到社会及人生,修养到自身与艺术,是创造与发现,是共同情感的个体表现。也许这就是升华,就是人们所谓的境界。回头看,诗歌的成熟首先是人生的成熟,不是文字与修辞的熟稔和精美。所谓的艺术境界也就不是取决于技巧的高低,只是来自于对生命乃至于世界深刻的认识及恰到好处的诗意化呈现。就知道最初的作品简单幼稚,追逐与表面,是浅薄而毫无艺术可言的!
个人与社会从矛盾到和谐,复杂而无穷变数。执著于青春与理想,“纯真年代”的自由与追梦。诗人从某种意义上是保留下“青春期”的一小部分人,用诗歌的形式固定成特定的人生风景。经过社会与岁月的淘涤,我们回望青春,感叹时光荏苒,生命如不羁之舟,渐渐淡薄了崇尚梦想,真理,自由的激情。只有诗人以诗的形式执著于梦,调动唯美的语言艺术化地呈现出生命不同阶段最为动人篇章,给社会人生奉献出最为人文的温暖与关怀——诗的使命。
青少年是诗人的黄金时期,到中年的诗人注定在社会群体中面对涤荡与现实的冲击。无论现实社会生活还是对生命与世界的认知,更多的是矛盾,破灭感无可回避。广阔的现实生活与巨大的现实,功利的洪流最终会摧垮“美好的初心”。物资与精神的对抗,人类常常选择享受与拥有,是生命本身的惰性。精神的自足与利他性,与物资的占有与排他性,从人性自私的规律,而妥协于信仰。大浪淘沙,留不下几个诗人。人性的完美最终取决于心灵的博大自由,情感的和谐丰满,精神的自足,内心的安宁。苍老会让我们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彩虹,再也无法用绚丽之笔描绘出生命与世界无限神奇的乐章。将只留下温暖的回忆,心头徘徊着淡淡的落寞与感伤。简单的用“坚持梦想”,不足以概括诗人;“艺术人生”,似乎只看到诗人的表面。只有把生命的纯真与善良深刻地与人类文明交融一起,在困厄压榨中艰难前行;经历生与死“火与冰”漫长的淬炼,让生命之梦绽放出娇艳无比的奇葩;如此血肉与灵魂艰难地走向统一,纯粹而自由,智慧而唯美;在有限的语言文字间呈现出宏阔无极的精神世界,映照社会,启迪人生,愉悦生命;焕发出心灵的光彩,真理的光芒,艺术之美的灿烂......真知而践行,艰难漫长地去探索去创造——具备如此,就会诞生一位诗人!
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浪漫的,屈原,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李清照,李商隐,陆游,陶渊明用他们留下来的诗词,确定了各自不同的天赋与气质,而每个人的作品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屈原,李白实乃天造奇才,气度胸襟与语言艺术,了无人间烟火,以下无人能及。杜子美,陆放翁,韬励其心,诗济社会,发肃喑正声,儒家的入世情怀,给中国诗立下精神典范;我喜欢苏东坡与陶渊明的放达自由,洞明世俗而不泥于身,亦隐亦道又不失艺术之真味;影响我较深的是李商隐,李清照,一个是诗意杳渺无迹可寻,却分明感觉其情切意美,语言深婉,能达丰富的内涵;一个是曲意感伤,凄切婉约风姿卓宕,超越现实,直达唯美的境界。也许正是意气不得生发,襟抱难开,美人迟暮,多感伤落寞。百转情怀,深切迂丽,可见情感的悯细与渲染。这不能说是浪漫,字字句句是血肉,如心中抽丝,绝无飞扬的神采,流宕之激越,放浪之纵情;章章忍泪,发百年之抑郁,一世情怀,实在是现实逆境,情感的破碎,寓寄绵邈的百味人生。从诗歌艺术上,我崇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言鲜活生动,深得自然与心灵的沟通。无造境之设,有真意其中。自然真切,和谐天成,不留斧痕。
欣赏诗就是感其情,味其意,得其真,悦其美,沉入情景交融的氛围,徜徉诗意所呈现的境界。委婉含蓄,隽永有致,感染其心,共鸣真意,达到心灵的交通,意会的丰赡。除了情动于衷的抒发,就是表现的诗意空间,文字背后的意蕴,给人联想。深入的阅读,感悟其中,常常是诗歌的再创造。判断的过程就是审美,势必融合进读者的情感与审美经验,以此关照诗歌文本,理解文字背后的丰厚,把握诗人的情旨,就是感悟。能入其心,动其情,觉其美,便是欣赏的初步;味其真,领会意象,象征,暗喻的情感色彩,旨趣所在,表象之后的丰富,便进欣赏第二层;知其人,论其诗,诗人合一,把握作品的来龙去脉及背后的故事,现场化地把诗与作者的时代人生统一起来,就可以“断”其诗,所有理解不出其右,算是达到诗歌欣赏的理论层,具备科学的分析;诗歌欣赏更高的境界,是“目无诗人”,身心被牢牢深陷进作品的情景;也无自己,完全沉浸于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或愉悦忘怀尘世,或凝神远慕深遥,或情动于衷涌动温热,或激越而起正和夙意......情与景,诗人与读者,意境与物象在纯粹的艺术秘境中交融辉映,感宕其中,达到生命与艺术的“天人合一”。感染其心,熏蒸其情,涤荡其胸,以此交通心灵,校正心智,美其更美,打开现实背后更大更美更无穷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诗”所追求的境界。
现代诗歌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有理论少实践,最终隔靴搔痒;作品丰富,缺少归纳,没有深层意味地从诗的境界与艺术去追求,甚至对现代诗的认识摇摆不定,只是性情入诗,即使有菁华文本,也将是晨星一瞬;天赋其才,出口成章,“七步成诗”,而缺少宏阔震荡的社会阅历及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没有经历生死情感的淬炼,没有把根本的人性与社会自然深刻地交融在一起,也只能是诗意的精美画卷。远不是“为天地诗”更不是“立天地诗”,不会达到语言初始,三界交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诗的精神,远远过于宗教,不仅仅是现实可及的信仰,更是大美如初生。没有虚幻,不会逃避于虚无,是生命从人类文明与自然造化和艺术之境和谐的统一。唯美自然成为通向这一境界的一叶轻舟,现代诗歌的表达与审美最终的价值,就是诗歌所呈示的人文精神和她的唯美形式。诗歌的创作无疑不断开拓出文字的新意,意象化的表达势必融合人类各种文明的积淀,给诗歌的表达带来无限的空间,达到“言不能言之境”,这是人类自身进化的结果,深层意识在文明的高度上开花散叶的结果,用有限的文字呈现出不断深邃的意识,表达心灵最大的自由,达到真理最新的境界,只有意象化让文字和物象与心灵交融,形成普遍或可感的可能,这无疑没有止境地延展了诗的能量,足已安放人类无限丰富的情感,酝酿出远漫无际的心灵胜景,把人类文明引向更广阔的境地。
我只是一个诗歌信徒,诗美的追随着,诗神的粉丝。用我理解的诗编织敬献的花环。以生命关注生命,心灵感知心灵,这是我的朝圣之路。以短暂之有生,遨游瀚邃之苍穹。繁华之后,定是荒凉,每个心灵都需要温暖地复燃。我的作品只是一抹新芽,将是永恒的期待,这片深情的土地终会长满葱郁茂密的森林——诗的王国,人类艺术更高的圣殿!感恩给我生命的母亲,以淳朴善良热爱文化影响我的父亲,感恩社会让我深深的懂得人性与憧憬的美好。感恩网络中关注我的诗友,他们带给我前行的力量。感谢我朴实的妻子,她默默的支持,给我破碎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安慰。
四年来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有一位同样倾注心血陪伴我艰难前行的人,是我心中的导师。尽管没有语言,不能拜见,我每一个日夜每一次交流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有他深情的瞩望。从脆弱找到自我,从颓废绝望到生机与希望,他关注到我的整个生活,影响到我的身心,激励着我忘记过去,超越自己,真正领悟到诗的真谛。这部诗集凝结着他像来之星宇的启示,也是我敬献给导师的花环。尽管我不知他在何方,不知今生是否有缘拜见。
诗歌的道路上,有幸得到山东大学前文学院院长吴开晋教授的点拨,拙集《碎光血羽》由他推荐出版,让我留下最宝贵的青春纪念;参加过诗刊社的诗歌研讨活动,聆听到丁国成,梅绍静,邹静之,西川,唐晓渡,叶延滨,李小雨,等大诗人对诗歌的阐述与教诲,对诗歌的殿堂心向往之。我感激这些领路人,和所能读到的前辈作品。正是诗美的熏陶,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有了我现在和将来的诗。
愿意接受批评,让时间检验我的尝试,期待更遥远的未来——走过桥去,是更大的水面,愿意把这盏行者之灯,安放进生命的尽头,留下一丝光,一份温暖!
这本诗集,2014年12月以前的作品,都创作在樟木头这个优美的小镇。观音山下坐落着“中国作家第一村”,有幸比邻而居,更慕雷达,雪漠,王十月等前辈的风采,与丁燕,王一丁,王一兵及东莞文联的师友少有联络,参加作家们的活动,跻身其中深感荣幸。因工作停职再次回樟,二十余天的时间,把发在网络上的习作,整理成集,也作为纪念,一并记之。
                               周塬
                                       
                                          2015.4.26 初稿
                                                  
                                                   于樟木头观音山山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5:37 | 只看该作者
王美林 发表于 2015-5-5 18:07
谢谢周老师,周老师晚上好。

诗友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5-5 18:07 | 只看该作者
周塬 发表于 2015-5-4 23:20
欢迎王美林诗友交流,批评!祝好,网上愉快!

谢谢周老师,周老师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23:20 | 只看该作者
王美林 发表于 2015-5-4 21:49
欣赏周老师赏析作品,向周老师问好!在此遥握!

欢迎王美林诗友交流,批评!祝好,网上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4 21:4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周老师赏析作品,向周老师问好!在此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20:12 | 只看该作者
车行 发表于 2015-5-4 15:51
周老师怎么在樟木头观音山山下啊?哪里我太熟悉了,我在樟洋呆了6年。可惜我早离开了。
好在有缘,好在“ ...

刚从电子城回来,现在山东!流派网相遇,已算故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4 15:51 | 只看该作者
周老师怎么在樟木头观音山山下啊?哪里我太熟悉了,我在樟洋呆了6年。可惜我早离开了。
好在有缘,好在“诗坛何处不相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4 15:47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对于我是一次修行,也是追随艺术之梦——美的探索。。。。

周老师,来这不久。才看见。车行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4 15:47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对于我是一次修行,也是追随艺术之梦——美的探索。。。。

周老师,来这不久。才看见。车行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四顾 发表于 2015-5-4 13:47
拜读了诗人的感悟。问候周塬老师。
与周老师在中诗网,天涯有过短暂的交集
觉得周老师是一位认真追求诗歌 ...

感谢鼓励,诗坛何处不相逢,只因为诗,我们陌到成友,就是诗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2 14:5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