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月的回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意阑珊 于 2016-1-30 15:06 编辑

岁月的回响

刀郎翻唱的一曲《映山红》,牵动着我思乡的心弦,使我泪流满面;
公交车上偶尔听到的久违的乡音,使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故乡。

我出生的村庄,是上帝丢弃在大山的一颗小石子,竟然生根发芽。
小石子,给了我生存的钙质和诗歌的火苗。有人采石取火,形成燎原之势。
而我离开故土,一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来回游荡,比一颗尘埃还轻。

记忆中的故乡,村子小,村里放不起电影,也没有大戏。
晚上洗涮完毕,不是数星星,玩字牌,就是钻进被窝。
冬天一家人围炉而坐,听奶奶反复咀嚼陈芝麻烂谷子。
直到奶奶讲到大爷爷长征,北上抗日无音讯时泣不成声,我才想起山的那边,也许不是山。

记忆中的故乡,过年只有鞭炮,没有烟花。
半夜尾随父亲起来开财门,能捡到几个未燃烧的鞭炮,就像捡到金元宝一样兴奋不已。
爬在树上,看着邻村的龙灯,在夜色中摇头摆尾,手心里拽着的鞭炮,就像我的梦想一样,变得又潮又冷。

小时候,我曾经走十里山路,独自去乡里看露天电影《小花》,害得全村人,点着火把,上山找了整整一夜。第二天,赵大叔便弄来一个铁家伙,放在村后的小河里。
我惊喜地发现,他家的灯,不用火柴点燃,自己就亮了。
几天后,我们就在村口的空地上,心花怒放地看赵大叔演皮影戏。
赵大叔去世后,又看他儿子演。直到八十年代末,村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

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只办了两桌酒席,没有收任何贺礼。
父亲出钱在村里连放了两场露天电影,让小小的村庄,第一次扬眉吐气。
那天黄昏,方圆十里的村民,就像蚂蚁迁徙,从四面八方涌向我们村子。
父亲自豪地笑了;而我,却泪流满面。并告诉自己:
精美的石头,一定有温度,一定会唱歌。而且,歌声,会越传越远。
而我,就是那个怀抱石头,到处流浪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3:13 | 只看该作者
多梦的江南 发表于 2016-1-31 09:37
质朴感人。欣赏问好!

问好江南老师。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3:12 | 只看该作者

祝翔鹰老师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3:1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翔鹰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31 09:37 | 只看该作者
质朴感人。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31 09:36 | 只看该作者
精美的石头,一定有温度,一定会唱歌。而且,歌声,会越传越远。
而我,就是那个怀抱石头,到处流浪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30 23:57 | 只看该作者
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30 23: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30 23:57 | 只看该作者
提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23:27 | 只看该作者
叶枫林 发表于 2016-1-30 21:31
温馨的乡村,点燃记忆!

点评精彩。
问好枫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18: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