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7|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诗的意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论诗的意境

文/周光文

诗者,言志也。诗人,或念山水之秀,或感人生之慨,或书豪迈之风,或叙婉约之柔,等等,无一不是境由生出、心由感起。

名诗总让人拍案而起,惊诧不已,如马头琴悠扬、动听,陶然其中;名诗人总有佳句偶成令人五体投地,疑为天人,如白兰地愈久弥香,回味无穷。

名诗之所以留芳于世,共鸣开道,境界普存,浸生活何其深,叹道路何其同,感意境何其真。

名诗人扬名千古,行其路,寻其迹,察其事,交其人,个人才情际遇、社会风气标向、政治清正标新、经济繁荣标立,方有异人出没,故唐朝多诗人,纵情山水之间,沉静时代之颠,感怀旅途之壮,咏叹情境之妙;宋代多名词,有情爱之律韵,有娟秀之流畅,有激荡之心动,有声歆之雄伟。

生于盛世,文化开明,实为幸事,生逢其时,还有才气,道可不同,历不同异,也可肆意而为,想不立名都难挡其势。

生于乱世,非翘楚之人不能展志,芸芸众生,意境不开,非情势所逼,何以闻达?

大千世界,百物共生,唯人有诗意,方有情致境遇,故名诗可久传,诗人可遐迩。

诗之意境,变化莫测,非本人无以所察,而同境同人或同境不同人,无当时之心情、意远,留不下名篇;故李白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而崔护能留下“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

据传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发投鞭渡江之争;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能震动朝野,声名鹊起;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招来杀身之祸。皆为意境所致。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留下了“推敲”之佳话,“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道出了雕琢之苦,亦从反向论证了意境的重要。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道出迟暮的悲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突出了将士坚定、深沉的誓言,意境开阔,身临其境,脍炙人口。

清代王夫之曰“情、境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无穷,此二句有化机之妙也。

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眼,莹然掌中,了然境象。文心雕龙中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写心而徘徊”大抵言艺术画面立体感,实为意境之妙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9-2-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回归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9-2-25 13: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9-2-23 2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9-2-22 18:35 | 只看该作者
上提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9-2-21 13: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上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9-2-21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9-2-21 08:38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08:11 | 只看该作者
姚世鹏 发表于 2019-2-20 13:25
欣赏,祝新春快乐!

祝你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02: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