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说禅' A2 _" }, Y2 K R) ?/ h+ j
" z" t6 g& n1 r# Q作者: 南北7 T5 q5 S0 Z0 Y3 k1 ], _
& r4 g8 z# Q/ T/ k1 k; a+ H2 M; S (从哪里说起呢?)还是慧能老和尚说得好:人分南北,佛性岂有南北?渐修顿悟,是每个行者的必须过程。犹如登山,如果不借助飞升之术,就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上一路的攀登。而所谓的飞升之术,也是要有所凭借的。; K# V7 E8 x, Z% D, n
3 Z! V" L# j- M1 D2 d 所以,抑北褒南,只是禅宗发展过程中个别禅僧为了所谓的“江湖地位”而人为挖掘的一条界沟,历来为真正禅修者所拒斥。因此不是真正禅者见识,亦有违禅意佛心。- t4 Z4 x( g! m" l: g# _1 N# F
}) V& t, r+ X+ }
很多人以为读了《金刚经》或《六祖坛经》,就完全掌握了真理,就开悟了。但真理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凡事一旦绝对化,就走向了它的反面。更有偏执者,依凭着世俗中“依强不依弱”的潜规则,总是站在胜利者一方说话。但这种执念,离开事物真相,又是十万八千了。/ P' ?, a9 M$ g7 D
胜利者就是拥有了绝对话语权的一方,可以左右舆论导向,但那与事物的真相,不是一回事。( W8 f! w" p2 h
u" u; e! _( ^$ f3 I/ |! L7 j
所谓“禅修”,就是让自己逐渐的脱离蒙蔽,打开真相之门。如果侥幸进入真相之门,越往里走,就会离得真理越近些。# q. Y# S& |' a- E# u5 p6 \9 A
. g, u: [5 ~3 L, o. x g0 N
为什么佛陀在《金刚经》里的最后部分,一直强调自己“什么法也没说”,其实就是他认为自己也仅仅是说了一些事物的常识而已。常识接近真理,所以真理并没有多么的神秘。将真理神秘化,也就远离了常识。(小勺子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