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评:泸州曾一《面对自己》 (作者: 东流到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评:泸州曾一《面对自己》 (作者: 东流到海){:soso_e164:}




          面对自己

  作者:泸州曾一
  
  我必须面对自己
  面对自己意味着
  我不是别人
  放逐自我的苦痛
  镜中的影子略知一二
  
  我在城中生活
  这座城什么都有
  但缺少骨头
  往上爬或者
  隨波逐流
  都可能成为我
  背叛骨头的理由
  
  一个押韵的诗人
  被韵脚押着
  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一个贫血的写手
  等于蚊子
  在皮肤上写作
  
  是火葬的方式
  使我活着时
  不再看重骨头
  还是生存的压力
  要我肚子腆起
  垂下头颅
  
  影子比我活得自尊
  影子在黑暗中
  与我合二为一
  在光照中与我形影不离
  却从不看我的脸色
  影子不可捉摸
  只活给自己看
  
  当我从黑色外套下
  亮出我的
  也是祖传的骨头
  一个爱我的女人跑开了
  她以为是荊轲的匕首
  
  
  读评:
  
  好诗有文化传承的、有语言意象的、也有流派态度的,种种模样各有千秋。如果仅仅是模样上各有千秋,那也容易辨认,并且各取所爱就行了,读者的爱憎可是异常分明的。难就难在,还有很多人心里要把这些好诗比较出高下来。他们没有一种欣赏的态度。因为没有欣赏的态度,所以写诗的,包括读诗的,就开始肆意批评,甚至相互论战,最后抢夺那一块谩骂的高地。
  也许是当前或者过去想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文化体制和诗歌阵地,受到了太多非文学化的制约,所以很多诗人都患上了一种时代文化焦虑症,迫切地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甚至迫切地想挤进现代诗歌的历史。这种文化焦虑症,撇开其它非诗的行为,单就诗歌文本中的反映来看,求新求奇求变,成为了所谓先锋诗歌的主流,等而下之的,更有求下求邪求怪的诗风,鼓噪一时。事实上,再先锋的诗人,死了之后,不过是圈子同仁的一些悼念文章和作品研讨会上各说各话的,模棱两可的溢美之词。如果说现代汉语诗歌是在现代汉语这个庞大东方人种精神栖息的原野上开拓出的一条大道,那么,所谓先锋诗人,只不过是这条大道上最先牺牲的一块小小的铺路石。最多也是一根被凿成了粗粗人形的,横着铺在路上的条石。要想成为竖起来的那个,我们还得看看他的人生到底有多少诗歌榜样的力量,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需要被打倒才能让我们看到方向的诗歌阴影。所有竖起来的,多少都遮蔽了一部分道路,都有无法消除的浓重的阴影。难道不是吗?
  相对于这些先锋铺路石,后面在压路机下平整、光滑的精致路面,也许他们,才有可能看到繁荣和见证辉煌。泸州曾一的这首《面对自己》,就有这些平整和光滑的特质,而且还用心雕刻出了精致的花纹。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这是一首短句组成的六节诗。短句含义简洁、清晰,不需要我饶舌,关键意象的发散自然、妥帖,恰到好处,也不需要我废话。结构上,启承转合,圆转自如,最后有意外的照耀升起,光彩流遍全诗。
  这首诗的好处,首先不是技巧上的,虽然这首诗的技巧也相当纯熟,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首诗的题材。
  《面对自己》,这种深刻自省的对自我的体察,是现代诗歌最广泛的,也是最具现代性、最贴近诗人个体和现代读者的一个命题。今天派以来,这种题材的诗歌可谓层出不穷,北岛的《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舒婷的《自画像》等等,都是把笔触伸向自我。甚至可以说,这类题材的现代诗歌是完全区别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具现代魅力的题材之一。我们很难想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能够读到像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这样动人心魄的诗歌。
  但是,这类题材的诗歌是有时效性的,它的变化可谓与时俱进。三十多年之后,我们已经对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北岛诗歌产生了事过境迁的想法,而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已经让我们身边的世界物是人非。所以,曾一所面对的自己,也已经和北岛大大地不同。而这个不同,正是我们现在感受到的东西,曾一的任务是要把它表现出来。问题是,这个“它”是“我们”感受到的,这个“我们”的所指已经失去了广泛的社会群体,仅仅指向那群依然热爱诗歌执着于精神修养与品位的人。因此,曾一的这首自省之作,天生地有了受众的局限。在这个意识形态僵化为体制的多元化以物质至上为箭头的时代里,这种自省的局限,注定了这首诗歌默默无闻。
  尽管如此,但我想,现代汉语诗歌的精华部分,正是那样一种不为人所知的存在,它们不需要主流的宣传和媒体的鼓噪,它们只为那些当下或未来的读者汲取生命的营养,在不知不觉中延续着它们的传承。因为真正入心的事物,那种滋味只能在心头,而无法宣讲于口舌之间。而能将此滋味传递出来的发现者,也许,大多在未来。
  没有发现者一样的真正读者的诗歌,永远是沉寂的,而且,永远是即时有效、长期无效的。
  由于受众的局限,这首诗歌的题材时效性就显的尤为重要。我发现,这首诗歌的题材时效性体现在以下这些词汇里——城里,诗人,写手,火葬,肚子腆起,影子,骨头和荊轲的匕首。这些词汇,概括出一个在现代城市里的精神工作者的形象(火葬,肚子腆起)和内在品质(影子,骨头和荊轲的匕首)。就形象而言,肚子腆起,是现代人物质过剩的普遍模样和标志,火葬,是现代人口过剩导致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死亡方式。一个存在方式,一个死亡方式,这在现代社会中都是长期存在的方式,因此,这个时效性很长。影子和骨头,属于人体范畴的意象,这个时效性不言而喻。荊轲的匕首,这里惯穿的是历史和文化的时效,是一种时空的延伸和精神隐喻的未来性传递。
  因此,在我看来,如此面对自己的审视,比北岛的《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更有实效性,或者说,它具有更长久的未来。
  
  我在城中生活
  这座城什么都有
  但缺少骨头
  往上爬或者
  隨波逐流
  都可能成为我
  背叛骨头的理由
  ——这是每一个正直的现代人所处的道德困境。具有广大的普遍性。
  
  是火葬的方式
  使我活着时
  不再看重骨头
  还是生存的压力
  要我肚子腆起
  垂下头颅
  ——这种自我拷问,是对生命意义、生存意义的拷问。每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前,体会到那种残酷。
  
  影子比我活得自尊
  影子在黑暗中
  与我合二为一
  在光照中与我形影不离
  却从不看我的脸色
  影子不可捉摸
  只活给自己看
  ——这样的思考,可以扩大为每一个个体,可以自由诘问,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上到底还
有多少人的尊严。在现代社会唤醒广大民众的个体觉悟之后,在民主和自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社会体制的不断滞后(总是赶不上人们意识的觉醒速度!这不单单是一国的问题!),究竟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多少精神的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是不是我们都是以丧失自我的一部分尊严,来求得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平衡?
  
  当我从黑色外套下
  亮出我的
  也是祖传的骨头
  一个爱我的女人跑开了
  她以为是荊轲的匕首
  ——这样的精神坚持与误会误读,是不是我们个别的现象?还是普遍的、长期的存在?传统道德和精神的延续,是不是一个长期的、永远无法解决的人类思考命题?
  当我们用这样的思考来阅读这一首诗,你能说这样一首诗歌所揭示的现代人的思考,不是对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概括和总结而具备经典意义吗?
  
  2010-9
  2010-11-01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5 20:06 | 只看该作者
佳作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9-6 10: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认真欣赏过。颇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1: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西沈,鹤兄留言{: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9 07:48 | 只看该作者
最好请东流到海发布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3 20:04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9-9 07:48
最好请东流到海发布哦

九月“我的第一次”征文,冠军初选于10月4日——10月6日由评委人员投票胜出,望您在百忙之中投上珍贵的一票。
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21:38 | 只看该作者
早经东流君认可转帖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07: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