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2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牛汉先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早年作为知青返城回到北京后,一段时间衣食无着落,找到“牛伯伯”,牛汉毫不犹豫地安排他在自己主持的《中国》文学杂志当个不上班的编辑,按月发给生活费。多年后北岛成为一代名诗人,忘不了常去“牛伯伯”那儿坐坐,后来出国远去他乡时,也是抹着眼泪同“牛伯伯”告别的。
2、记得有一次我与他谈到有“后现代诗人”之称的伊沙的创作,牛汉坦率直言:我不懂什么后现代这些新名词,但伊沙的诗我还是喜欢看,读了不少他的作品。他看起来写得很随便,没有那么多讲究,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硬的东西存在的,是他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发言。我为老先生的这份理解颇感震动,要知道,连许多青年诗人都非常排斥伊沙的作品的,我却在一位横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老人这里,听到了颇为中肯的评价。
3、当年整牛汉时,周扬有相当大的份。周扬病危时托儿子叫牛汉到病房,拉住手道歉,牛汉凄然劝慰:“我们不都是受害者吗?”随后还出席了周扬的追悼会。望着他那高大苍凉的身影,到场的人都感佩牛汉的心胸仁厚宽广。
4、当代中国诗坛,多年来,一直以“生命写作”和“现代诗性”为其突进的旨归,但在实际的创作中,真正能深入这一境地者,并不多见。于“生命写作”,大都或误读为青春激情的快意宣泄,或变异为诗意人生的简单“提货单”;于“现代诗性”,则多以投影西方观念为能事,或囿于技术/语言层面的引进与复制。显然,生命体验的深浅与主体人格的强弱,是能否真正企及这一旨归的关键所在。
5、牛汉的诗,从早年到晚近,一以贯之:立足脚下这块土地,取源本真生命的真情实感,“写出我们中国人现时空下自己的现代感”(牛汉语)。潜心研究牛汉作品者都不难发现,从一开始,诗人的写作重心就未被所谓的“艺术修养”所游离,而完全投放于对生存的质疑和对生命的叩寻中去,虽然粗粝却充满质感;以生命的体验去求艺术的创造,而非以艺术的修养去网生命的体验,这是牛汉区别于其他诗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一句话,牛汉的诗来自他的骨头、发自他的灵魂、源自他以血与火铸就的中国式的现代文化精神,是在岁月莫测的苦难与创痛中,一个永不为时代所驯化的独立人格所发出的呐喊与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冰 于 2013-10-2 14:32 编辑

1、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早年作为知青返城回到北京后,一段时间衣食无着落,找到“牛伯伯”,牛汉毫不犹豫地安排他在自己主持的《中国》文学杂志当个不上班的编辑,按月发给生活费。多年后北岛成为一代名诗人,忘不了常去“牛伯伯”那儿坐坐,后来出国远去他乡时,也是抹着眼泪同“牛伯伯”告别的。
2、记得有一次我与他谈到有“后现代诗人”之称的伊沙的创作,牛汉坦率直言:我不懂什么后现代这些新名词,但伊沙的诗我还是喜欢看,读了不少他的作品。他看起来写得很随便,没有那么多讲究,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硬的东西存在的,是他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发言。我为老先生的这份理解颇感震动,要知道,连许多青年诗人都非常排斥伊沙的作品的,我却在一位横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老人这里,听到了颇为中肯的评价。
3、当年整牛汉时,周扬有相当大的份。周扬病危时托儿子叫牛汉到病房,拉住手道歉,牛汉凄然劝慰:“我们不都是受害者吗?”随后还出席了周扬的追悼会。望着他那高大苍凉的身影,到场的人都感佩牛汉的心胸仁厚宽广。
4、当代中国诗坛,多年来,一直以“生命写作”和“现代诗性”为其突进的旨归,但在实际的创作中,真正能深入这一境地者,并不多见。于“生命写作”,大都或误读为青春激情的快意宣泄,或变异为诗意人生的简单“提货单”;于“现代诗性”,则多以投影西方观念为能事,或囿于技术/语言层面的引进与复制。显然,生命体验的深浅与主体人格的强弱,是能否真正企及这一旨归的关键所在。
5、牛汉的诗,从早年到晚近,一以贯之:立足脚下这块土地,取源本真生命的真情实感,“写出我们中国人现时空下自己的现代感”(牛汉语)。潜心研究牛汉作品者都不难发现,从一开始,诗人的写作重心就未被所谓的“艺术修养”所游离,而完全投放于对生存的质疑和对生命的叩寻中去,虽然粗粝却充满质感;以生命的体验去求艺术的创造,而非以艺术的修养去网生命的体验,这是牛汉区别于其他诗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一句话,牛汉的诗来自他的骨头、发自他的灵魂、源自他以血与火铸就的中国式的现代文化精神,是在岁月莫测的苦难与创痛中,一个永不为时代所驯化的独立人格所发出的呐喊与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6 20: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