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落晚星沉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1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穿越死亡,起死回生

已有 649 次阅读2012-3-12 11:46 |个人分类:诗文随笔

                                          《穿越死亡,起死回生》

                                                                      ——短评托马斯.特朗斯托罗姆

                                                                     
作者:落晚星沉
  

20111011,当诺贝尔文学奖花落80高龄的老诗人特朗斯托罗姆身上时,老人慧心的微笑,有太多的含义,有太多对诗歌的孜孜不弃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有幸福,有艰辛,有对于诗歌的执着,我们不禁佩服那些几十年不弃诗歌的诗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诗人,为世界而歌的歌者。
      
诺贝尔文学奖表彰词这样说:“通过精炼而朦胧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现实生活”。这是对诗人诗歌的定位,我们不妨通过他的诗歌做以解读,一探诗人的诗歌特色。语言的精炼与诗意的朦胧,神秘,吸引读者去解读,探究内在更加广阔的诗歌空间。对于特朗斯托罗姆的诗歌,短诗尤能体会其语言的精炼,如诗歌《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奔腾,奔腾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 闪耀/我紧紧抓住桥栏/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大铁鸟”。
     
在用词上,“奔腾”一词,反复出现两次,意动回环,视觉可见,不显重复,反而更现精练。如果“奔腾”在视觉造势,那么“轰响”,就在声觉上加强了其气魄。而“轰响”一词又有连接“古老催眠”,一举两得,可谓巧妙。
      
在意象上创新,独树旗帜。如“大铁鸟”一词可谓新颖独特。在《果戈理》一诗中,人群摇晃的桌子/看,外面,黑暗正烙着一条灵魂的银河/登上你的火马车吧……“火马车”这一意象,“火马车”何其丰富,任人想象。又显示诗人的独创,与思维的卓然不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诗人思想的体现。读过他诗歌的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对于意象的独创性,功不可没,是他诗歌成功的标志之一。而现今诗歌,对于诗人来说,缺少意象的创新,诗歌的陌生化缺失。诗人反复自己的意象,走不出固步自封的意象圈子。容易使熟悉他的读者产生厌倦之感,不熟悉的可能嗤之以鼻。这就像看电影,看到前面,后面的情节,观者已知,就没意思了。诗人应该走出自有的意象圈子,创造更新更多的意象,锤炼诗意,这也是瑞典诗人特朗斯托罗姆秉持的诗歌理念。
      
有人说,特朗斯托罗姆的诗歌,有时只在表现小我上做文章。如果一个小我,都不能呈现给读者,何以体现大我。地基不稳,何以筑大厦,即使筑起大厦也不过是虚空之物。正因为小我的酸甜苦乐,嬉笑怒骂,才彰显一个时代的真实与鲜活,这也正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的原因。
    
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短短四行诗,似有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之气魄。意境开阔,深远。虽然此一时,彼一时,不似陈子昂怀才不遇的悲愤抑郁。似有对万事万物的释怀。面对奔腾消融的河水,或者事物,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诗人,向读者涌来,谁不会说这不是春的前奏呢?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废车场,一切废弃的事物,将被河岔的水淹没,这不足然,但更加闪耀的光辉,在照耀着一切。面对汹涌而来的一切,诗人还是有些紧张,他紧紧抓住了桥栏。这种感觉真实,人物形象塑立于眼前。桥——这大铁鸟,庞然大物,将载着他穿越死亡,又一次起死回生。
      
读过十余篇特朗斯托罗姆的诗歌,体会不深,仓促作此文。相信他的诗歌还会有更加优秀的品质,有待发掘与学习。
                                     

 2011-10-14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6 07: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