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五星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2623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1。

已有 90 次阅读2018-12-11 22:26 |个人分类:行为现象

    1。在行文起始,我将用逆向的方式来试探群体行为的源头。支撑起现在高级文明的全部外现是工具,人类如此高频率的使用并已高度依赖,这在全人类中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可,如出行工具、家用工具,劳作工具;再则是保持较为一致扎根在个我脑中的知识,不同于那些陈述的真理存在着类划分,这些知识有着一般通用的特征,包含着生产效率的方法与物理认知。通用知识与工具互为因果,不断的码高人类文明的触发点,使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成果得以出现。除了毁灭,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人对于改善生存环境的进取呢?这一切都将落实到个我的行为上,是为己所用的环节延伸。将通讯工具拿掉,个我就只能在耳听目视的范围内获得信息,要想获得较为远些的信息,只能靠口耳相传,那是要以天以上的计量单位才能收到消息。将交通工具拿掉,个我将对远距离行程做出更多的考量。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在无负重的情况下只能每小时徒步行走四五公里的路程。将平坦的交通设施还原初值,无疑对个我的行程产生障碍后,单一群体就处在了半封闭状态,只要必需品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不受外来发生事件及群体内在冲突的冲击,那么必然完全的进入封闭状态,只剩下一成不变的生存方式与群体活动的结构。只要有对资源匮乏的忧虑,必需品有多样需求而不能自给自足,那么这样的群居体的封闭程度就不会使用到与世隔绝的情境来描述,因为交易或掠夺会应时而生。将现时中那些理所当然的曾经经久探索的生产经验与方法拿掉,那人类的效率劳作降低后直接结果是人口存活比例只能和产出食物的量相匹配。把农作物与饲养动物的发现退原到零,那么人口数量要取决于环境及上天的眷顾。
  2。世界的开启自有她相应匹配的钥匙,其中的偶然是需漫长的时间酝酿,多少次交集后才具备了唤醒生命的条件。世界是否具有意义只有生命才能体现,只有能够表达的生命体才能对世界这一载体注入无限可能的非凡一面。她有朝一日的孵化是有着太久无意义的孕育,好像无数次物质的撞击、裂变,只是为了筹备意识时代的来临,只是为了一个称为“人”的种类能够独立的按照思考来改造这个世界的在外形式。世界从偌大的范围浓缩到一个个体的意识中,他们判断、行为、语言。人秉承于所有兽类那些固有的本能外,多出了行为前的思考,吸取失败经验的能力,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应证同一答案的实现,可以运用一系列的预谋去征服或者杀戮,或体积、或力量、或速度远超于他们的物体,并包括人的同类。因而世界的编年注定由人来写,这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敬畏,尽管这种生命之间的关系源于俘食而非尊重。
  3。在有限的回望物种起始的轮廓中唯有不停的假设,类的部分走到现在所消亡、衰弱或繁盛。今天,无数个今天接壤。各种发生在它们中的事件消匿了,但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始终贯穿,就是目的。在智能还未主导这个星球之前,酝酿每一次的主宰他类的强者都与征服有关。在诸多并存的物种中必然要有胜出者,它处于食物链顶层,也只能是它强大的威慑力赋予自身自然死亡的荣誉。而弱者应对的是隐忍、逃避,它除了不抗拒自然死亡外,谨慎的躲避猎食者是终身的事业,任何外在力量有意图取走其的性命时,挣扎绝非出于反抗的目的,那样的情景是宿命而非出自选择。
  4。在动物类物种中,同类集群与组织是有选择的利己。集群与组织不是出于有无必要的选择,而是单一生命体弱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生存困难,无时不被“危险的悬念”所困扰,以及类的延续的考虑。如果生存困难与生命危险是不存在,那么集群中的组织就不会形成。比如食物链顶层的猎食者,它们会划定各自的地盘单独出没于各物种之间,它们只会在物种延续方面做出某种选择。完全可以想象生命体集中活跃的地方都是资源丰饶之处,有时并不排除有某种幸运,某个时间段中特殊区域,生存条件优渥,几乎没有天敌,直接的后果是无节制的繁殖,促使生存环境价值化(价值化的通常定义是:当某物为一时,据为己有者为二以上,该物就具备了价值化),同类之间的强弱差异就在价值化条件中呈示出来了。有强弱就存在支配,支配是组织化的特征(这也是人类产生政府的前提条件,后面详述)。天敌的存在促使物种在长时间上形成了生存行为的特定特征,这种自然赋予的行为一贯性,隔代沿传。除非环境放弃它们,除非天敌的数量多于它们的繁殖周期,每一种有节制的物种相互牵制所制造的平衡是生存环境的黄金期。然而这一前提的条件不会一直平稳的展开,某种看似固化的黄金期都将被不期而遇的偶然外在力量所打破。当一种固有的平衡被打破,对现时而言是一种灾难,但对建立新的秩序则是契机。只要不是毁灭性的,新的平衡将自行逐时建立,这是生命最具张力的地方,更替食物链顶层仿佛就操持在时间序列之手。届时最隐蔽的危险就在同类之中,其可以如此集中的释放突然陌生化的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指引它们只能渐次的在试探中适应新环境。这时对于未知的谨慎是对假定危险的防范。趋利避害不是一种选择的结果,而是物种的本能。
  5。在所有已知的生命体的存在中,都需要通过摄入它物来保证生命的维持。是必须要以行动才能获得的资源,任何生命体都将想法设法的去获得,以满足持续的需求。人作为其中的有限生命体一类,食物也将是第一行为条件。假设人类在一处优渥的生存环境中发源,食物源丰富,自然所馈于这样的天然生存条件给生命体无需进行任何改造而能收获的便利。人们无障碍的各取所需,除了繁殖,病老死将遵从自然法则。除了嬉戏排遣太多的空暇外,各行其是应是人们集群环境中唯一有的行为。正是基于天然资源的丰富,才从未意识要通过协作的方式获得什么。平行的群体结构里平庸且安详着日复一日。如果就此非要挖掘出领导者,那也仅是非正式的,其不会有行为支配权,最多的会在生存经验方面被模仿或起到引导作用,这会在年龄最长者那里出现。如果此时有个健硕好斗的者出现,想要用武力让其他人受到其支配是很难实现,因为其给不出他人所需的资源而使他人有所听命,即使其使用了健硕的躯体占有了一片资源,在丰富的资源背景下那毫无意义,即使不引致众怒而群起攻击他,也会让其被孤立在社交圈外,这是一种简单集群中严重的风险。但资源的丰富不等于无限。万物的活力在于消长,随地表被太阳照射的时间长短出现了气候的温差中物种生成了季节条件,并伴随着不确定的自然灾难破坏了天然的食物源,或人口的增殖造成食物源的紧张,使原本平行的行为发生了交错,竟食出现了。生命的能动性在于出现维续困难时将自行寻找出路,迁徙与扩大食谱打开了人的地表活动面积与人口容纳极限。同一时期与人并存的多物种纳入了食物选项,而这往往是动物(这里只能先假定起初的人类是素食者,同其他摄食植物类的物种一样是肉食类物种猎食的目标。为了使自身得到安全,躲避到天敌不能企及的位置是首要选择,因而人类的起源地只能在茂密的森林)。
  6。资源供给平衡的打破,给静止的集群环境投入了动态的催化剂。人们不得不离开安全地带,暴露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寻求生存的机会。这一转变时期,危险与不确定极大的刺激着人的心智,与任何物种一样要么消亡要么适应新环境。面对随时都将来临的饥饿,天敌的袭击,并且感受到了来自同类的竟食的压力,排他现象与协作开始了。强弱的意义附加到利己的行为中,强者占有了有限的资源,作为交换资源的必要,一些渴望获得相类物品的人并被资源占有者强大所威慑时就交出了相应的行动自主权(当然这只是其中被支配与支配的一项)。不被接纳的一部分弱者被驱赶出沿栖的传统之地去往他处另辟生存空间(此时假设还可以温和的发生,由于资源的失衡早期人类的协作顺应的发生,可能和今天的文明组织化的社会一样进行资源配给,并协商着组成自愿的向外开拓者以期在寻获适宜环境后再进行移民。或自行离开。这里的假设描述不倾向早期人类的发源地遭受毁灭性的食物失衡,那样早期人类就没有足够的数量遭受天敌与自然现象的侵蚀。这里不接受多地起源,那样就是认同人是地外智慧的试验品。基于为什么类人猿没有开发出深层次的意识,这里只能假设在猿的这一类中人因为生存环境恶劣的缘故要不断的刺激脑细胞使自己存活下来并异化成杂食者)。由此不断的重复繁衍,一部分人各种原因的移民。人类形成了更广阔的地域分布。
  7。危险与不确定产生了强大的生理压力与物理感知。面对危险要么组织起来自我保护,要么听天由命任由宰割。面对不确定要么提早做着准备,或者在不那么有主见时,依从有经验者的指导,要么在受到冲击时付出代价。不论在获取资源(食物)还是防御危险,协作增加了持续获得物资的概率,从中相应的增加了心理上的安全感,继而增强了对未知领域开拓的勇气。早期人类协作毫无疑问是从把动物纳入食谱开始,工具也从中诞生。相比于静止的素食时期,只要时间周期的等待,在同一地点人就能得到所需的物资。动物的空间移换速度通常是超过人类奔跑,其中包括着大型动物与肉食动物。从一味的追赶开始到围猎到设置障碍、陷阱;从随意拾起掷出的石块到精心挑选、打磨的石器;从无意折断的树枝可以刺入皮肉造成猎物的伤害到刻意择选应手的尺寸并把之前端削成尖锐;从生存环境的条件吸引而集群到能动的制造生存环境的组织;这些都是漫长的时间中为改善生存状态点滴累积而来。
  8。涉及组织就回避不了领袖或主导者。当一个组织处在单一状态时,其的构造是不具有职能细分,其更像报团取暖的弱势集众,个我主动的配合团体行为的一致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式,在单独无法克服的困难中,共享了群体力量的成果。人们需要有能力有经验者主导,以便提高成功的概率,需要更强壮更敏捷者完成预期的实现。体能的强弱分分了群体中的核心成员与辅助成员,这样的自然形态的分工,有着依附的基础。更多的人相信听从并服从某个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预期。为了可预见的所得,个我将行动方向完全的交付给自然领袖。此时个我唯一惊恐的不是肉体的惩罚,而是单独的被驱逐出群体自生自灭。此时人们所有的获得物都是大自然中的现成,不能对食物进行长时间置放,因为一旦食物脱离活体就会很快的腐败。因而没有更多余的食物可供一个独立的群体较长时间没有收获,人们只能不停的依靠连续的行动来获得新鲜的事物。因此财产概念遥不可及,即使是团体财产也是从不去意识。有的只是地盘意识,防范着同类不同群体的竟食者的过界。没有人需要受特殊保护,互助是必不可少的,可视为共同持有的群体向心力的诚意。
  9。当人始终处于为第二次饥饿而奔劳的状态时,社会性的全部就是生老病死机械的发生,人们会按照最有效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完成固有的情景中所发生。新方法会在反复操作的一些事情中被偶然发现,然后被列入反复操作的事列中。自然的,非自然的死亡在发生,新的生命要哺育,暂时丧失劳动的或丧失的老者要照顾。这种关联式的互助既有血缘的纽带,又有着新老回馈愿景所包含。血缘一定程度上被单向模糊,起因于处在发情阶段的某个时点刚好某个是相近的接触。婴幼需要一段哺乳时间,通常只有母亲被确认,而男性提供食物养活他们共同的儿女,之后再由这些共同的儿女养活丧失劳动的共同的长辈。
  附:以个人的一生为人类的意识发展缩略来作为参考,刚出生到襁褓阶段是无意识状态,只能本能的表达需求。由监护人不离左右的照顾,成为完成初期的外界信息刺激的第一环境。到能够独立行走时,意识也随着逐渐打开,渴望与同龄人相处,类意识比较模糊,只要监护人不是有意的干涉儿童对于其他种类动物零距离接触,只要愿意与其近距离接触的动物没有惊吓到其,儿童会有很强的交流意愿,虽然只是自言自语,其不会理会是否存在双向信息交汇(即使在玩玩具与不同母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相处时不存在语言障碍一样,他们各自的言语从来不是破坏同一游戏情境的因素,而是其中一个人突然不配合才使得游戏结束,期间或者有人离开或者发生肢体冲突)。肢体行为在儿童尚未健全语言系统时,在不需要心智完善的年长者教授其间所包含的意思都能大致明白对方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在两个以上的儿童游戏中,会产生一个天然的主导者,这个主导者往往是会玩的那个成为其他儿童模仿的对象,其他儿童也愿意其成为中心而左右了该情境发展的氛围。以上的情景只能出现在单项游戏时。在有众多儿童的场地中,游戏是多项进行时,起先他们会自然的形成小团体。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没能产生氛围的团体会自行解散,被氛围渐浓的团体所吸引或成为旁观者或融入其中(只要原先成员不排斥)。后来加入者多以从属自居,但后来的参与者会因为表现的效果而发生情景位置改变。在自然情景中,角色认同会自发的产生,有主导者有从属者,但他们不特意强调级层作用。除非在儿童们的游戏中有了监护人的干预,以类似任命的形式指定谁为主导者,会导致被指定者强调自我角色。在儿童诸多类型的游戏中,交配游戏普遍出现在人类中。这种无意识游戏会在单独相处的两个异性儿童中出现,其间不需要较为复杂的目的因与情感基础,也不需要后天习得的过程。这与现代人的视点来看为乱婚的早期人类有着依循的根据。当然以当下固有文明成型的价值观,儿童所受的环境熏陶也是或多或少的带入他们的社交中。这些范例我将尽量在所谓的文明边缘寻找,在通讯还未开始时,社会功能教育尚未普及时的中国农村普遍现象中。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17: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