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妮:每个人都可以有诗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小妮:每个人都可以有诗意 2011-12-22


--------------------------------------------------------------------------------



1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

刚收到的大二学生作业中,有一个同学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

是啊,假如那位常驻于我们的“ 诗人”能经常溜出来,也许我们的言行和内心里美妙会增多,暴戾会减少。对于一个曾经上千年以诗书传家为本的族群,诗歌曾经被赋予了类似宗教的位置。虽然现在它离实际的生活渐渐远了,却还潜在着,虽然它的“应用性”几乎丧尽,但也因而可能更紧密地连接每一个生命,得以自然绵长的延续。

诗意可以停留在每个人那儿,我的一个学生把“相信未来”当成一句励志的口号。他每天大清早都跑到大草地中间大声背诵十遍《相信未来》。这时候,《相信未来》已经不再属于郭路生,变成了一个必须日日从诗句中获得激励的大学生。

那种一闪而过的思维灵动,其实和学问资历都无关。看看陕西乡村的妇女们蒸出来的花馒头,从那五彩缤纷和奇异的造型里,人人都能感受到超越了馒头的美,我想,这时候的诗意正在被那位心灵手巧的妇女表达着,她和我们都会忘了馒头是食物,我们都会舍不得去吃它。做花馒头的妇女不一定识字,更不一定会押韵修辞这些书本上的套路,她只要跟着她的心走。所以诗意不是写出来的,是存于我们自身的。

很多时候看见花馒头的美,已经很好了,用不用诗的方式来表达其实不重要。

很多人以为诗是高高在上的,是文化的。我们试试换个角度,不带任何前提,只说说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的感受,我相信这才是原初和最本质的诗意。

  2

  关于“朗诵”和“演诵”的故事

  曾经,我们大学里的作业,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诗歌记忆”。有位叫何超同学写到:刚上初中时,他所在的农村学校要办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他很兴奋,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活动。他从小学三年级课本中选了一首诗:革命烈士诗抄中叶挺的《囚歌》,连着几天背诵,比赛前夜还在洗澡的小房子里大声练习。轮到他正式朗诵了,激动紧张,走到台前说:“我要为大家演诵的诗歌是《囚歌》”,在他短促的经历里,从没朗诵过,所以把“朗诵”错说成了“演诵”。没想到当时他的老师喝住了他说:“你连朗诵都说错了,别念了,下去吧。”就因为读错了一个字,这个孩子退回座位,他被剥夺了读出《囚歌》的机会。后来这场诗歌比赛进入全校的决赛阶段,他们班的一个同学上台,给全校学生老师朗诵的也是《囚歌》,还获得名次。很多年过去了,大学生何超在作业中说:始终觉得那首《囚歌》是自己的,是被那个进入决赛又获了奖的学生给“偷”了。何超作业的结尾,工工整整地全文抄写了一遍《囚歌》,还斜飘着画出一团云朵的框,框里写着:

  “谢谢老师,重新开启了我对现代诗歌的那份最初的原始激情,今夜我开始读诗,以我自己的方式,以最原始的萌动。”

  过去我从没想到,一个孩子受伤,伤口是这样至深和难以愈合。

  这事发生在去年,何超已经大四了,一定得给他一个读诗的机会,几个月后他将离开校园,今后怕再不能朗诵诗歌了。期末的最后一课是请大家读诗,我请何超上台来给大家读《囚歌》。他先郑重地对大家讲了他和《囚歌》的故事,然后说:让我先用当年一个初中生的高亢的“官腔”给大家读一遍,这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尽量模仿宣传机器的声音。然后我要再重读一遍,用我现在一个成年的声音和理解,读一次我家乡方言版的《囚歌》。

  何超是安徽宣城人。我第一次听人用这种方言读这首老诗,轻快急促而细密。

  常常,作为教师和家长可能完全没意识到一个孩子的感受,似乎他们没有自尊,没有内心,而忽视遗留在他们身上的阴影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事情如此重要,轻慢不得,随意不得。

  珍爱每一个孩子,就是珍爱诗,珍爱理想和未来。

  3

  遇到一个热爱诗歌的老师

  能遇到一个曾经或始终喜爱着诗歌的老师,是他的学生和这位老师双方的福分。很可能双方都还没有意识,但是那潜行着的某种东西按照它自己的流动蔓延行走。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曾经有一次,我们的诗歌课下课铃响后,一个学生过来说,他中学有位老师很喜欢诗歌,经常请学生读诗歌,也给他们讲诗,还曾鼓励学生们站到书桌上大声把诗歌朗读出来。我说:那不是《死亡诗社》吗?他说,可能跟那电影有关。

  这位同学叫徐飞,过了几天,又是下课铃响后,他又过来跟我说,他中学老师的丈夫也很喜欢诗歌。哦,我想原来那是位女老师。徐飞说:中学时候,我们学生的教室在三楼,我们老师的家就住四楼,经常能听到老师和她的丈夫在家里大声朗诵诗歌,他们一读,我们就静静地听。

  在大学里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都是从那些我素不相识的中小学老师身边走出来的,再贫困的环境,再僵硬刻板的教学,都没扼杀得了这些老师对诗歌的喜爱,他们把这份喜爱传达给了学生,现在这些通了灵气的学生走到了我面前,听课的时候眼睛闪着光,我真很感激这些不相识的老师。

  我请徐飞把他读书的学校和这位老师的名字写在我的本子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元通中学 吕淑英。

  可能这位老师并没想到那么远,她只是由衷地不掩饰地跟孩子们表达自己所爱,但这种不来自外在压力和指令的喜爱才是人的真喜爱,才不用任何灌输,最自然地被他身边的孩子们接受和铭记。这才叫耳濡目染,润物无声,这才是传承我们这悠久汉字和语言的好办法。

  谁离诗最近?

  可能有人会说,当然诗人离诗歌最近,我想这是误解,这是文化优势论调的作怪。

  近来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大四的学生,她有个观点可能高于很多撰写文学史的教授,她的大意是说:未来诗人将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有诗,因为诗是关于人心的。

  学究们钻研所谓学术攻陷什么科研题目,被一个大学生一言以蔽之。我赞同这位大学生的说法。今天已经不是科举考试的时代,再不用死记苦练诗书经纶获得进取的途径,那么,诗歌就应当回归它自然的存在,而不再是故作姿态的学问和技术,不再用承载本来不是该它承载的东西。它的所有沉重都应该是人内心的重量,而非外在的附加。

  如果把这个作为前提,离诗歌最近的当然就是孩子,或者那些有孩子般心态的那些纯真的常有“傻气”的人。

  有个朋友的女儿现在长大了,已经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了,没听说她写诗。就是这女孩在小时候,在夜间的月影下和她妈妈一起走路,走着走着停下了,拒绝再走,她发现她每走一步都是踩着自己的影子,那自己的影子一定会疼,所以说什么她也不走了。今天的大人,包括大诗人们恐怕都难有这样的“幼稚天真”的想法,我们只顾大步流星地奔忙,踩到什么根本不顾,赶路很重要很急迫,恰恰这些时候,我们身边溜过的诗意太多了,我们完全不顾及,我们有目的而失去了感觉,而孩子们身上还有。

  每个学龄前的儿童都是诗人,天生的,闪烁灵动的,出其不意的,没被格式化了的,坏了他们身体里最原初诗意的恰恰是长大,是老师,是教科书,是过多的成人附加的成分。

  常看到中学生大学生有小本子,专门记录好词好句,成语和排比句,总之就是“陈词滥调”,他们当宝贝,存在身边以备应用。其实,所有的好词好句一经过使用和流传,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被僵化掉,被凝固成为了死语言,再照搬使用,就是再次僵化凝固一次而已。这种经久不衰的习惯,可能应付考试有用,华丽虚幻,远离人的真感受,破坏着原始的纯洁干净灵动的诗意的存在,它的直接恶果就是使得现在的学生们一听说诗意就认为是“肉麻”。

  4

  适合诗的环境状态

  自然,自由,随意,松弛。

  这四个词写下来容易,做到很难。现在大学生们都是成人了,一上前台都怵得很,颤颤地,带动台上的麦克都随着抖动。因为他们之前的20年里,很少上台说话,没人给他这机会,讲台只属于滔滔不绝,似乎永远正确的老师,他们就是唯唯诺诺的听众,被呵斥的,背书考试的。有的大学生站到前台自告奋勇要读一首诗歌,但是面对那么多人会捂着嘴,发不出声音来。其实,他们的心里清楚什么是好和坏,真和假,如果说真话的机会少得可怜,诗意哪里还在?

  曾经在课上讲到“诗意”,过去总是我讲,他们是听者。后来有一次,我准备用一节课的时间听听他们怎么说,题目是“你心中的诗意是什么”。其实,我早先入为主,甚至准备了适当时候纠正偏差想“扭转乾坤”的。因为过去在课上讨论过“诗意”,感觉新一代人所理解的诗意就是“消失了的”,“古典诗歌中才有的”,或者,诗意就是“特没劲特装”,“酸溜溜的文艺腔”,“虚假做作”,一提诗意,或排斥或不屑或轻蔑。

  是自愿发言,可以在座位上说,可以坐在座位上说,也可以上讲台,第一个同学选择上台前来,后面的跟着都上台了。渐渐地,讲台前的同学还在讲着,将要轮到的下一个已经坐不住,脸在发红,身子攒动,已经站起身来等待了,台上的发言还没结束,下一个已经离座直接奔上来了。

  有人说自己在天桥上看见个迎风吹笛子的,觉得那画面很有诗意,再向前走几步,发现演奏者身后立着小广告牌子写着“教人吹笛子”,诗意一下子全没了。

  有人说诗意就是一个人观察到了别人观察不到的。

  诗意是人心或自然中的美。

  诗意就是心里暖一下,亮一下。

  什么都可以带有诗意,有人穿一双拖鞋站在这儿是诗意,老师穿着白衬衫坐在那儿也是诗意。

  那天,我当了个很好的听客,他们把我覆盖了,是这些不满20岁的孩子们创造了这温暖的一次课,是他们的踊跃把本来的两节课拖到了第三节,如果不延时,就会有人没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全同意他们的说法,但是,我更看重的是眼前这些小动物身上鼓动起来的纯情和天真的能量。

  本来,类似的讨论应该是由小学甚至幼儿园完成的,我们的教育把它拖延滞后,使他们到大学才补上了这一课。

  下面是学生写的两条微博:

  1.我觉得我就是被这种教育搞得分裂了,每次我写的都不是我想的,但是我能在写和想之间区分……真不知道我小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功利的想法的,唉,所以现在枯竭了。

  2.我从小到大,写作都特别差。我真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可后来我写微博多了,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好像只要是应试的,或者老师出了限定的题目,就一句都憋不出来,还有那些没有感情的华丽排比罗列,真一句都写不出。反而自己有感而发的某些句子还能把自己“吓到”。

  有个同学叫周凤婷,一次课上考试,铃响后,她大叫一声:终于能写自己想写的了!

  只有藏在心里的才最靠近诗意,这本该谁都懂,但是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究竟诗歌有什么用呢?

  在当今这个应用的时代、实际的时代,人们总忍不住要问一件东西有什么用。比如读书有用,以前上千年,读书做官,当然很有用。现在,读书不能直达晋升通道,立刻就被质疑了。过去,作为科举考试的重头要习练诗歌,到了今天,所有的老师都拎着学生的耳朵说:考试不能写诗啊,写诗就是脑子坏了。

  必须明确断然地告诉人们,从功利的角度说,诗在今天一无所用。我的一个学生曾经说:写诗是个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是我们一生都要找“讨好的事情”去做吗?

  一无所用,对于诗歌是最大的好事,最大的解放。幸亏高考不许写诗歌,不然,诗歌就真的没救了。幸亏。

  一件东西完全无用,而人们又发现它并不会因此而离开,它时刻萦绕,人要借助它来释怀和自言自语,这时候它才正变成了好东西和真东西。

  告诉一个小孩子说诗歌没有用,比告诉他这个东西很有用,反而重要多了。热爱是人本能去做它的前提,不然诗歌早就消亡了。

  当然,人们难以克服对有用的期待和依恋。曾经我跟学生说到,他们的一个学姐在考研时候被问到什么是诗意,她忽然想到在我们这里读到过一首雷平阳的诗《亲人》中的一句:“我的爱像针尖上的蜂蜜”,她赶紧猛讲了一阵她的感受。听到我说这个句子,下面很多人都拿起笔在写,可能觉得这个实例说不准未来会有用吧。

  5

  孩子的诗歌最怕功利性

  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相关联,但是感觉它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被强调。成人身上的功利性越晚传给孩子越好,不然,我们将看不到诗歌了,我们已经消灭掉了这世上的很多物种和我们人间很多的精神留存,再没有诗歌,就彻底无望了。

  比赛啊,评奖啊,名次和荣誉,这些带“破坏力”的东西越晚被孩子认识越好。诗歌该自然日常地存在发生,而不是过早地披红挂绿变成获取点什么的途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随口说出诗意的句子,会自愿地接触诗歌,他们干净的心会受到真正的滋润,而那深奥的更专业的诗,由他们长大后自行选择离开或完成。

  最后,用三首诗歌来结尾。第一首是个叫胡若羽的小姑娘在四岁时候说的,被她妈妈诗人蓝蓝记录下来的。另一个是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的美国人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don Alan Silverstein,)的《孩子和老人》。最后一首是顾城25岁时候写的一首短诗——

  1.胡若羽的诗

  妈妈把灯拉灭了。

  我去哪儿了?

  我找不到我了,我不见了,呜呜!

  妈妈把灯拉亮了,

  哈哈,我又回来了!

  2.孩子和老人

  孩子说:“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

  老人说:“我也一样。”

  孩子悄悄地说:“我尿裤子。”

  老人笑了:“我也是。”

  孩子又说:“我总是哭鼻子。”

  老人点点头:“我也如此。”

  “最糟糕的是,”孩子说,

  “大人们对我从不注意。”

  这时他感觉到那手又皱又暖。

  老人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3.初夏

  我脱去草帽

  脱去习惯的外鞘

  变成一个

  绿色的知了

  是的,我要叫了。



作者:王小妮  编辑:NS  来源:南方日报




本消息由诗生活通讯社发布,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2-23 08:5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具有指导性的文章使我倍感亲切。谢谢严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2-23 0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1-12-23 08:59 编辑

只说说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的感受,我相信这才是原初和最本质的诗意。


——是这样的,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17:56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1-12-23 08:52
这篇具有指导性的文章使我倍感亲切。谢谢严主。

只说说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的感受,我相信这才是原初和最本质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杨立 发表于 2011-12-23 08:59
只说说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的感受,我相信这才是原初和最本质的诗意。

只说说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的感受,我相信这才是原初和最本质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26 21:42 | 只看该作者
认同,她的教学笔记非常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庞清明 发表于 2011-12-26 21:42
认同,她的教学笔记非常现场。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7 11: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楼主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2:47 | 只看该作者
常进之光 发表于 2012-1-7 11:26
呵呵,谢谢楼主了~~~~~~~~~~~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5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大空 于 2012-1-15 19:59 编辑

谢严老的荐。致礼。收藏,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8 01: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