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无处不在 介子平 落魄书生孔子,痛而不言,述而不作,笑而不语,信而好古,众弟子好事,录而为《论语》。孔子距今已2500年了,仍有人拿他说事。尤其是近百年来,“五四”打倒孔家店,“文革”批林批孔,如今天安门广场塑孔像,世界各地设孔子学院。有道是理无常是,久是必非,久非必是,有道是圣愚之间,愚是圣非,愚非圣是。无论正面的意义,抑或反面的效果,孔子已非孔子本人,已然成为一个持恒的文化符号。就这个虚拟的象征,“文革”中,谭厚兰之流带领红卫兵小将,实实在在掘了孔墓,砸了孔碑。我上世纪80年代初游历曲阜时,孔林狼藉如故,扑碑断碑随处可见,孔庙里残墙断壁,匾额俱毁。 我早先接触《论语》,是在批林批孔的当间,那时年岁尚少,听一耳朵便能记个大概,但篇幅毕竟有限。后来得到一本中华书局1974年版的《论语批注》,由北大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编写。虽曰批判,属反面教材,但大要都解释得清楚。这本书舍不得淘汰,至今仍格格不入地插在我的书架上。想不到读孔,竟是从批孔开始的。 没有读过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五经”,终归是个缺憾,底气欠足矣,而这些经典,岩岩山高,湛湛水深,恰是中国文化的脉搏频率,根本所在。正因如此,历史上注释《论语》、解析《论语》的著作,汗牛充栋,不计其数。后著虽多,各有各的解说,各有各的立论。任何历史皆当代史,任何《论语》,皆当代视野下的解析,张石山先生的《被误读的<<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亦然。从书名上理解,“被误读”者两重意,一重指谬别人的误读,一重自己还在误读。话已说尽,事无可为,凡经典焉有不被误读者,否则何来如此多的哈姆雷特。常人以嗜欲杀身,以财货害子孙,以政事杀民,以学术杀天下后世,玄之又玄,忘无可忘,杀后世的学术,一定包括诸多误读。周作人云:“鄙人最不喜史论及咏史诗,不特千百年前事不能详知,未便武断下褒贬语,且更怕养成文人习气,轻易裁判别人,以刻薄为能,非细故也。”误读无处不在,看张先生的误读,可读出什么? 张先生天上取样人间织,以文本为基础,或分离,或撷取,顺手拈来,所用自如,“六经注我”的同时,亦“我注六经”。从此中片解,可读出其心路历程、人生轨迹,可读出一个民间学者曲折的成长之路。人或怪而问焉,无非借《论语》之酒,浇己之胸中块垒也。文章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况窈窕深谷,真的时见美人。然如此撰述,也会不乏异议,但其具有的强烈当代特色,后人定能从中读出当代文化乱纷纷的头绪。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吓一跳者绝非有教无类的孔子,而是将孔子为我所用,且欲垄断真理的投机者。黑格尔曾言:“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张先生虽说依旧生龙活虎,动若脱兔,却已退休数年,赋闲而有为,其实自半部《论语》,便可窥得其全套人生。 再者,张先生扬长避短,示朴藏拙,没有陷入故纸,免却窠臼考据。包括张先生在内的当代文化人,多有恶补的经历,补是补了,却猪肉贴在羊身上,难以溶入血液,这话是当年韦君宜评述梁晓声等知情作家时说的。但这代人所处的时代极为特别,“文革”邮票、“文革”标志物品,已然成为收藏界的一大热门,其珍贵程度超过了比之久远的50年代,甚至民国,因为那是个不正常的时期。张先生这代人所亲历者,所参与者,足以让人时而对比,不竭反思,从他的书中,也能看得出此中之困惑。 张先生一念成执,以小说安身,且以小说名世,最终能转而学术,嗜所文史,庾郎从此愁多,虽曰迟晚了些,也难能可贵。这条路子许多人走过,证明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与人的年龄有关,与文化的自觉有关。小说比不上杂文直截了当,当然杂文比不上孙传芳的大炮孔武有力。作家而学者,这样的路线图,张先生也践行了,此书可作见证。书中表述,具有浓郁的小说意味,此乃既往经验留给作者的性征,也是本书趣在阿堵中,可读性强的原因之一。 《许倬云谈话录》云:“我们读到中国的《论语》、《孟子》、李白、杜甫,这书本上的东西,民间没有了。中国的五伦在某种打击之后不存在了,读经的人是在寻找认同,不是寻找内涵。”张先生写作此书的本真初旨,是否也不脱认同的寻找,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