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朦胧诗资料存档:令人气闷的“朦胧”——反面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1-11-13 18:05 编辑

                                                                      令人气闷的“朦胧”
                                                                          《诗刊》1980年第08期
                                                                                                                      章明
      编者按:最近一个时期,编辑部收到不少来稿、来信,对近一二年来《诗刊》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的某些诗作,作出不同的评价。有的反映这些诗不易读懂,甚至读不懂,认为这是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一种不良倾向,应该批评;有的认为这种诗标志着“诗歌现代化”的开始,是促进诗歌发展的创新与探索,应予肯定。我们感到,这个分歧涉及如何看待诗歌的社会功能,也涉及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其他问题,有必要展开讨论。广大关心诗歌的同志在刊物上就有关问题各抒已见,百家争鸣,取长补短,使认识逐步深入,将有助于繁荣我们的诗歌创作。
      本期发表章明、晓呜同志的两篇文章,作为讨论的开始,欢迎大家踊跃参加讨论。


       诗,应该含蓄,切忌浅露;应该深刻,切忌浮泛,应该新颖,切忌落套。诗人应当有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天地去驰骋想象,抒发感情,追求独特的构思,运用新奇的表现手法。这些都是众所公认的常识,没有什么争议的。
      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败坏了我们的文风和诗风,许多标语口号式的、廉价大话式的“诗”充斥报刊,倒了读者的胃口,影响了新诗的声誉。经过拨乱反正,如今诗风大好,出现了不少感情真挚、思想深刻、形象鲜明、语言警策的好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欢迎。但是,也有少数作者大概是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歌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痔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同志认为若是写文章就不应如此,写诗则“倒还罢了”。但我觉得即使是诗,也不能“罢了”,而是可以商榷、应该讨论的。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一说自己的一孔之见。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我对上述一类的诗不用别的形容词,只用“朦胧”二字;这种诗体,也就姑且名之为“朦胧体”吧。
比如《诗刊》今年第一期有一首题名为《秋》的短诗,似乎可以归人这一体之内: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呵,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吊车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这首诗初看一两遍是很难理解的。我担心问题出在自己的低能,于是向一位经常写诗的同志请教,他读了也摇头说不懂。我们两个经过一个来小时的共同研究,这才仿佛地猜到作者的用意(而且不知猜得对不对)是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比作“阵雨喧闹的夏季”,而现在,一切都像秋天一样的明净爽朗了。如果我们猜得不错,这首诗的立意和构思都是很好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又何必写得这样深奥难懂呢?“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开头一句就叫人捉摸不透。初打鸣的小公鸡可能发出不成熟的音调,大公鸡的声调就成熟了。可鸽哨是一种发声的器具,它的音调很难有什么成熟与不成熟之分。天空用“平易”来形容,是很希奇的。“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说气流发酵,不知道是不是用以比喻气流膨胀,但膨胀的气流酿出“透明的好酒”又是什么意思呢?“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信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它能被扫描出来呀?再说,既然是用酷暑来比喻十年动乱,那为什么第二节又扯到春天,使读者产生思想紊乱呢?“经历春天萌芽的破土,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这样的句子读来也觉得别扭,不像是中国话,仿佛作者是先用外文写出来,然后再把它译成汉语似的。
      如果说这首诗还不算十分“朦胧”的话,那么,今年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副刊上一组题为《海南情思》的短诗就更进一步了,而尤其是当中的第三首,《夜》:
  岛在棕榈叶下闭着眼睛,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家乡……
我不否认,作者是很有想象力的。梦中的岛抖动着肩膀,抖落了青色的椰子,震动了月光下的海水,这很有意境,而且很美。但是,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作者究竟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什么思想,那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来的。一个椰子掉进海里,不管你赋予它什么样的想象的或感情的重量,恐怕也不能“使所有的心荡漾”起来吧?“轻雷”指的是什么?椰子落水的声音能和雷声(哪怕是“轻雷”)相比拟吗?海南岛并非热带,椰子也没有离开故土,它为什么要、又向谁去讲述“绿的家乡”?讲述的目的和意义又何在呢?
我举上述的两首诗为例,并不是说它们是“朦胧体”的代表作,比这更朦胧的还大有诗在,它们简直是梦幻,是永远难以索解的“谜”。
      “朦胧”并不是含蓄,而只是含混;费解也不等于深刻,而只能叫人觉得“高深莫测”。我猜想,这些诗之所以写得“朦胧”,其原因可能是作者本来就没有想得清楚。我们再看近几年来出现的以艾青的《在浪尖上》为代表的许多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好诗,尽管它们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却毫无例外都是不晦涩的、读得懂的。初读一遍,立即在心里引起共鸣,细读几回,越觉得“此中有真意”。请举《小草在歌唱》中的一段为例:
  我曾苦恼
我曾惆怅,
  专制下,吓破过胆子,
  风暴里,迷失过方向!
如丝如缕的小草哟,
你在骄傲地歌唱,
感谢你用鞭子
抽在我的心上,
让我清醒!
让我清醒!
昏睡的生活,
比死更可悲,
愚昧的日子,
比猪更肮脏!
真减深切的感情,明快晓畅的浯言,像清风一样,在读者心中唤起波澜。我决不是主张所有的诗都必须这样写,要求风格的划一,那是再愚蠢不过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请问有哪一首“朦胧体”的诗曾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过反响,得到过好评?写诗是为了给人读的,诗人总得有些群众观点吧?         
       也许有的同志会提出反驳:古人也曾有过“诗无达诂”,“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说法。诗人的想象、抒发、比喻、寄托等等,往往是奇特的,不可以用常理来衡量的。要是都像你这样“较真”起来,那么诗就没法子写了。我觉得这个反驳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我完全拥护:诗人可以跨上感情的骏马自由奔驰,可以采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夸张、突兀的联想、深沉的寄托……就像李白可以写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绝无此理而又不失为“真”的句子来。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做到贴切和自然,遣字造句也要照顾到中国话的语法规律,否则就会流于怪诞、玄虚、生涩。连读都读不懂,怎能指望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呢?

       也许又有的同志会表示异议:读不懂,不一定就不是好诗。比如李贺的诗被人称为“奇诡”,有一些也是十分难懂的。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诗,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解不开,但他们都不失为大名家,他们的诗不也传诵至今吗?对于这种说法我也不能完全同意,这里需要具体分析。李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于他大胆标新立异,追求奇意警句,决不落前人窠臼的精神。而他的缺点却正是过分雕琢,弄得晦涩难解。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数并无“朦胧”之处,相反地读来给人以明丽深情的印象。例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五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里并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句子。它们之所以被认为“隐晦”,焦点是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有人认为是借写爱情而另有政治上的寄托,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实,因此引起争论。这种情况是不能作为给“朦胧体”辩护的理由的。
       当然,很可能还有的同志会提出责难:姑且承认近来的诗作里有你所谓的“朦胧”一体吧,但是,我们今天贯彻“双百”方针,大力提倡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朦胧体”不也是百花中的一朵花吗,又何劳你喋喋不休地加以反对呢?首先,我必须声明我并没有“扼杀”任何一种风格的意图。谁愿意写“朦胧体”的诗悉听尊便,而且我还相信可能有少数读者会欣赏这种诗体。但我仍然要说:固然,一看就懂的诗不一定就是好诗,但叫人看不懂的诗却决不是好诗,也决受不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如果这种诗体占了上风,新诗的声誉也会由此受到影响甚至给败坏掉的。我们需要向世界各国的好诗汲取营养,决不能闭目塞听;但千万不能因此丢掉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再说,在全国人民紧张努力奔四化的今天,大家都很忙。“人间要好诗”,读一首好诗当然不会像吃冰棍那样容易,但我也希望不要像读天书那样难。猜来猜去猜了半天而仍无所获或所获甚微,就像苏轼《读孟郊诗》里说的:“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蝤,竟日持空螯”,这实在是一种人力和精神的浪费。  
       有的诗,读了令人神往;有的诗,读了发人深思;有的诗,读了叫人得到美的享受。而“朦胧体”的诗呢?读了只能使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气闷。——所以我这篇短文的题目就叫做“令人气闷的‘朦胧’”。
                                                                                                                         一九八0年二月五日于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3 20:21 | 只看该作者
事实证明了作者观点的局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30 | 只看该作者
韩庆成 发表于 2011-11-13 20:21
事实证明了作者观点的局限性。

是的。他竟然能接受古诗的朦胧而拒绝现代诗,有病。虽然习惯了古诗,但肯定也是亦步亦趋的笨蛋!当然,好在这篇文章还没有上纲上线。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12-26 21:34 | 只看该作者
仅朦胧不足以概括当代诗歌的特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23:31 | 只看该作者
庞清明 发表于 2011-12-26 21:34
仅朦胧不足以概括当代诗歌的特质。

没错,况且朦胧与诗质只是交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29 16:41 | 只看该作者
,《夜》:

  岛在棕榈叶下闭着眼睛,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家乡……
这首诗并不多么朦胧。并且完全可以读懂,想象力是有,但实在没有多特出难懂。就是形象化写法,写了南门夜色的美好,令人陶醉。在写法上,不管受没有受刘延陵影响,都与他的《水手》在结尾上有相仿。其中的轻雷就是实指,当然,也可以看作是联想或幻觉,并不影响文意的连贯。不一定非得与椰子掉入水里联系。正好与下文讲述呼应。不存在难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29 16:52 | 只看该作者
《秋》那首不用看完,还再看几遍,看前几句就知道全文是在用夏季比喻一个特殊时段,动荡年代。春天并不晦涩,是在讲狂热错乱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思。“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这是夸张。“天空用“平易”来形容,是很希奇的。”这是对那位特定读者,这是一种移就手法,是写动荡之后的平静与实在,普通。可以看作是与动荡对比的错觉。““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说气流发酵,不知道是不是用以比喻气流膨胀,但膨胀的气流酿出“透明的好酒”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也不用看得那么复杂,就进写出一种浓重气氛,是拟物。““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信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它能被扫描出来呀?”这也很简单,秋阳在上面扫描大地上庄稼、果园、其他作物等物质实体,想扫描出丰收的信息。不行吗。这首诗不是代表作,的确,因为平面化意象罗列太多,立意与表现都有些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29 17:08 | 只看该作者
《北岛》不是早产生了影响吗。群众也许不知道北岛。那是因为没有充分发动。诗歌与群众的关系,好像都是与群众运动有关。而群众运动能不断的搞吗,可以,但是恐怕很有局限吧。在一个被认为是安全的范围,在一些许可的领域,那诗歌又能起多大作用。还想让群众家喻户晓吗,那只能是毛主席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2:0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刺客 发表于 2012-4-29 17:08
《北岛》不是早产生了影响吗。群众也许不知道北岛。那是因为没有充分发动。诗歌与群众的关系,好像都是与群 ...

是的,30年前,那些焦点问题现在看来都十分可笑。但那竟然是事实,由此可见中国诗在现代发展中有过多么可怜的阶段。这也能说明许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7-27 20:00 | 只看该作者
厚古薄今的人多的是。

他们的特点是,没有创新能力。但有欣赏古人的趣味。

就像那些能欣赏美女,但性无能的人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8 07: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