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点评】(声明:本人新学写诗,其实不会评诗,只能说是一点读后感而已,说错之处敬请大家海涵!)20130109
/ J5 b# F9 s# u. J3 J, E- `$ n
001#作品:书剑飘零《农民》:老实说,书剑这首如果撇开图来说,是我个人较喜欢的类型:简单易懂、字里行间如絮絮之语,却又是那么地实实在在。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些留守在乡村的纯朴的农民。* a5 Z9 A* s; c/ W0 a/ Y' J
' U l- N& ~2 o" H' |( W# r
002#作品:丁延清《农业临时工》:排比句式的运用可以为主题起到加强作用,如果是层层递进式的排比,个人以为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可惜的是这首诗通篇读来,如平铺直叙,未能让我读出高潮。而且“农业临时工”这一说法似乎也值得商榷。
% l F$ V% U. a8 f' V6 C$ V
003#作品:子青悠然《麦客的忧虑》:诗如名,麦客的忧虑可见一斑。在四节中,个人最喜欢第三节的表达,诗中的语气与农民的语气很是形象!
, B; u7 [& U5 z% i T
004#作品:文颂《丰实的镰刀》(外二首):从创作手记来看,文颂这首诗的切入点应该说是可以的,遗憾的是整体不够简洁,用词措句可以更好些的。另外,“如旧的悲悯”让人不是很好理解哦。我试着将第一节略改一下:果实收割一地/悲悯满地/麦客的手里/一把镰刀怒视着/与火火的金币对峙。
《咬碎的期待》:窃以为,引人的诗名是可以为诗的成功增色的。这首诗的名字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令我有了一种急于看下去的渴望。“撬开日子的壳”,起笔也很不错。“可恨总是闻到/生活咀嚼着人心的味道”可谓不俗了,但为何不在“可恨”后加个标点符号或与后面的字做一个分隔呢,虽然仅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添加,或仅仅是一个空格键的相隔,读起这一节来,感觉是会有所不同的。
《主人公》:这首同上一首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首节精彩!
- C5 ?; F+ ~' b; L& m! @005#作品:夜风《麦子熟了》:前两节的表达充满了诗意,可是到了第三节风格却发生了变化了。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用通俗的词语入诗的,因为这样容易被大多数人读懂,可是为何这一首里的末节却让我有一种排斥感呢,或许就是由于前后风格的突变吧。
7 `1 E: M6 ^) H3 R+ Z0 J0 ?------------------------
+ {6 ?* i. V. @/ _ E4 A# T
006#作品:笔墨行者《邂逅》: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夕阳下的农民收工图,末节两句不仅像是在向自己发问,也像是在问读者,以问句作结能让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这一点来说,这首诗有成功之处。整体说来,个人以为诗名与诗文似乎不是很恰当,对画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 P7 ~( a& p$ M
3 e& ^" s, S6 c0 e' [- L
007#作品:林浪平《题画诗》:很欣赏这首诗,首节寥寥数笔就把“付出”与“所得”的不对等性很好地表达了出来。但个人不是很习惯第二节前两句的表达,虽然这很可能是作者刻意为之。5 Y* g7 r8 k& J! r' X9 q
j& p- b) l- p$ P
008#作品:金陵一片云《茫然》:【创作手记】:如果问我“这幅图上最吸引我的是什么?”,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大大的镰刀!”通看整幅图,我就觉得作此画者是想通过描绘一种“付出”与“所得”的不对等性,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评价,同时也是一种反抗意识的泄露。持大镰刀的麦客的表情其实看上去是一片茫然的,但如果我是作画者,我一定知道在这茫然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所以我决定以“茫然”为题,以大镰刀为切入点展开来写。几个“足够”的运用与诗末的“薄凉”、“点点”相互对应,并以问的形式作结,旨为引起读者更深的思考。
8 |- U$ b3 O& C. v! _" Q
* y+ o; P4 T4 C% B- U2 b L009#作品:刘元明《肋骨》:再读,依然想说:“嘶鸣”一词感觉不当,且诗末不是很好。倒不如直接以这几句“当所有的成熟/都扬起浑浊时/神的咒语迟钝了”作结,读来意犹未尽,令人思绪不止。
/ w% a/ v( Y# W" t8 A# j
010#走:空也静《一把镰刀》:“割倒一茬茬季节”和第二节里所表达出的阳光性是我个人对这首诗比较欣赏的地方。
-------------------------
2 e8 l8 I' Q$ U+ I# X( R) d
011#作品:朱汉明《镰刀的愤怒》,整首诗不仅扣图而写并有所展开,而且读来流畅自如,押韵方面也做得很好,结合作者的创作手记来看,我读出了愤怒,也读出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1 n5 w9 D# ] G M4 G+ {/ e
012#作品:汤斌昌《麦客》:从起始到“命运,尽管舔着锋刃走过”给我的感觉都很不错,之后就不是很理解了。虽然关于“露膏”一词,我也曾在回复中问过,但很遗憾的是,作者的解释不能将我说服。
2 C3 V* ?4 g6 J( j- U, P) G1 r
& S' y+ b2 \/ e# F, S7 j
013#作品:刘加军《麦客》: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这首诗我在回复时说过“第二节有点小卡的感觉”,但我不得不说第三节的表达令我喜欢,提个小小的建议,能否把“好在久违的篝火晚会上鲜艳的登场”去掉吗?直接以“……”作结更好些。
- N* C! Z2 d% Z- B1 \ |2 _- I$ q
- x8 O. O! c0 M) L& b
014#作品:望月《这丰硕的季节》:望月这首显然把握住了画面所表达出的对比性,可以说是此首诗成功了一部分。三四两节的表达不仅充满了诗意,而且对创作思图表达到位,只是觉得前两节欠缺些。3 C+ _& z1 }) M
" o5 q3 x) j5 N# i" ^6 ?
015#作品:荒原猛士《收割季节》:作者将“好不容易”、“又到了”、“正等着”、“只有”进行了巧妙地联接,向读者表述出收割季节的“不丰”。
------------------
+ Y4 G, D( O0 n* F9 Z& g* e: T016#作品:那年那月《石的见证》:这首名字是比较吸引我的,因为它的切入点新颖,更有一种深入读下去的意识。虽说没有华美的词藻,但通篇流畅自如,对照其创作思路来看,表达到位。尤其喜欢“今天又将是悲叹了/我听到钱币当啷一响 如旧/却看到镰刀明光一闪 愤怒”,转接自然到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0 ~( L/ a- W. z; k" Y" _4 l
017#作品:云一凡《过客》:再读,依然对这几句很是欣赏-----“田野摆满了餐桌/喂不饱镰刀的饥饿/汗水浇不熄/麦芒里的火”!前两句和“割下落日”不是很好理解。
6 w$ F0 @* |. i) s( v; a4 b! `
018#作品:半纳《麦客》:佳句连连,如:“穗芒锥心”、“谁说麦客不幸福”、“幸福一片片放倒又一车车驮走……”、“口袋与肚皮延续周期之吻”、“割伤的阳光”,可谓精彩不断。只是觉得诗句中有些地方如果能用标点,或者用空格隔开会更好。
+ ^/ g/ G( _, `& W. \
019#作品:浮光《收获季节》:整首诗中,偏喜前三行和末三行,尤其是末三行将作者善良的愿望寄予诗行,欣赏!
( r; Q( U& J$ |7 `
020#作品:北岸《麦客》,修改稿比起原稿更好了。虽说这首诗名字并不独特,但我却要说,这首不仅写出了新意,而且整首诗中意象的运用比较娴熟,欣赏!
-------------------
0 t% h( W- ~* t4 r" z8 _7 N0 y021#作品:浪迹天涯《疑似思考》:天涯这首诗的名字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为什么要以“疑似思考”作为诗的名字呢?认真读下去,起首两句就引起人的思考了,此两句是不是画面主角在思考的问题呢?答案: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成功地与诗名相对应起来。接下去的第二节笔峰一转,以旁观者的口吻进行的诗意描述,又何尝不能理解为“疑似”画面主角的思考呢?再看第三节,效果与第一节相同。我曾说过,读这首诗要用心思考。表面上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地写作,同时却暗含着作者更深的思考。整首诗疑似在思考问题,然而实际上答案却已暗含在诗行。
8 d/ l9 }$ Z, D/ v# k9 [022#作品:鸣蝉识谱秋声远《尊严》:偏喜前两节和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暖色调”,但仍然想说,这容易让人觉得作者未能深入理解该图画。
, \5 d! U4 v- x/ Z# x+ W! @) c2 {023#作品:陈秋《出嫁的麦子》:不得不说:作者的思绪拉得很大,给人一种离图远的感觉。与文颂同感,不重复了。
0 V$ e% f! Q0 E+ F! P- K8 o1 {7 [
024#作品:夜1969《麦客》:“幸福的日子像根麦芒/扎在目光深处 隐隐作痛/想一想 除了这把镰刀/我还拥有什么?…… ”很喜欢这一节,其表现出来的深刻,不仅告诉了读者:作者已潜到画面深处,同时也极易引起读者进一步的思考。(我甚至觉得只以此节作为一首小诗也不错呢!)个感:前两节的跳跃乍一读,感觉有些突然。虽然可以理解,但如果能避免这一感觉,岂不更好?0 B v) A# v2 U) a2 i1 i
y* K! I( Q$ O; s
025#作品:水木《镰刀与席位》:角度新颖,且简短有力,掷地有声!
----------------------
2 T, j8 H- ?. N: ]; K
026#作品:挥鞭流浪《纯朴的麦客》:即使麦客再多么地纯朴,也不至于撇开生活而生活吧?“所向披靡”用得太火了些。
《高翘的镰刀》:比起上首,偏喜欢这首。“梵高”、“亮剑”、“控诉”这三个词串在诗中让人的目光不得不多作些停留。但遗憾的是:第三、四节的描述似乎与图不符吧?- c2 R% E0 E ~. P
- p" P1 F. p' m# X D$ [
027#作品:顺其自然《麦客》:“耿直的头颅/与镰刀 对语/躺倒了的麦子/想要 揭竿而起”多么引人的开头啊!“给力的斜阳/鼓动 汲乳的幼儿”有哗众取宠之嫌了。
F! A% M" A8 Q; G& i$ d
# A- v; f7 ^, r$ T4 p) y m' i
028#作品:亚拉索《镰刀的锋利割不掉我的忧伤》:充满了诗意的名字!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现在看到的三小节作者都作出了修改,第一节较原作要好,二三两节,个人还是觉得原作稍好些,尤其是第二节。第三节的末尾则是修改后的稍好。
9 M1 |1 Y4 ~, E
, t' ]4 f8 _- j9 H: H029#作品:林妹妹《麦客》:“太阳,将刀锋上的叹息炙烤”、“被麦芒洗过的刀峰/试图割下一片金色的阳光”、“用锐利的长镰,割尽阴霾”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句子。记得原作是以“战士”作为诗名的,我曾建议以“麦田斗士”为名,没想到改成了“麦客”。另外,个人以为全诗以4344的格式,不如直接以4444的格式,那样显得结构更整齐些。
6 S S) ]$ |5 P( ^% S
030#作品:幽幽马《麦熟》:前半部分诗意强,且诗文流畅,后半部分欠缺了些。“用孩子喂饱乳房”很别致的表达。6 Q5 j1 |/ ]% E) ?' k
-------------------------------
4 J3 ^; ] n6 z0 S, Z; B
031#作品:江南山民《麦客》:记得在作者初稿发上来时,我曾说过“偏口语化也有其优势的,看上去就显得纯朴自然.这就是亮点吧.”,遗憾的是在修改稿中这一亮点也削弱了。
6 k( s$ O, A+ O# c! Z! l' p, @
" ?3 I: `# `- [/ o9 z
最近事情太多,可能来得时间更少了,请各位见谅!
' p. O5 @/ E& }$ ?) ^" O2 _0 `! v
6 I) Q+ L- w4 R/ B1 x) x0 l" F$ |; u1 I
0 n' J8 ?$ J% y( | k8 K6 h2 m3 x- l
Q/ s: s% ]7 a* i1 e
) }, j( e8 E# m3 h# v
. g4 c. ~) p; v$ j7 m5 f1 b/ R, Z/ k, Z& F) C: L, S+ |% u
2 ~2 [1 ~/ j7 J% ~( W5 d3 A& [
# _1 `# e& s4 X4 _! N( F# ?% D* o8 a0 q, y' i0 d3 R# f
9 D% x! z& l* H# D, z% 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