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象派的产生 意象主义带有东西方诗歌交流的印记,而且其东方色彩比现代主义更浓,这次东方对欧美诗歌的影响来自中国古典诗和日本徘句。 意象派诗歌于1908-1909年间最初出现于英国,后传入美国和苏联。英美意象派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休姆阶段,英国哲学家兼诗人休姆是意象派的创始人,他在伦敦组织了一个诗人俱乐部(随后又成为“艾菲尔铁塔”聚会)。他主张诗人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创造意象,他认为“散文是表现理智的工具,诗是表现直观的工具”,他宣告充满多愁善感之泪水的“湿而泥泞的诗结束”,“干而硬的诗到来”。弗林特、奥尔丁顿、庞德、杜立特尔等英美青年诗人都是休姆集团的成员。通过休姆阶段的酝酿和发展,意象主义走向了成熟的庞德阶段。 2.庞德阶段。1912年美国创办了(诗刊)(Poetry:A Magazine of Verse.),标志着美国新诗运动的开始,庞德应邀担任国外供稿人,给《诗刊》提供了奥尔丁顿和杜立特尔的诗,以及庞德、弗林特作的意象派纲领。意象派诗歌从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庞德成了意象派的领袖,他主编的第一本《意象派诗集》(Des Imagistes—一因新思潮大都来自法国,所以庞德用法语称呼意象派)于1914年出版,1915年又出版了他翻译的中国诗集《华夏集》(Cathay),为意象派和新诗运动从中国古典诗寻找营养。庞德树起了意象派的旗帜,提出了富于论战性的意象派纲领,成为该派的理论家。 3.庞德之后的阶段或艾米阶段。在意象派运动吸引下,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厄尔于19 14年来到伦敦,并开始接管庞德的领导权。在她主持下于1915至1917年连续编印了三本《意象派诗集》。1915年的诗集刊登了意象派宣言。这时艾米。洛厄尔成了意象派的领袖,她的诗歌主张缺乏庞德的那种挑战性,所以庞德指责她“冲淡‘了意象主义,并讽刺说如今的意象主义变成了”艾米主义“。庞德这时退出了意象派,另外去从事他的”旋涡主义“了。 意象派的重心起初在英国,到艾米阶段转到了美国,1918年英美意象主义运动解体。 继之而起的是苏联意象主义运动,于19I9年初成立了苏联意象派,主要成员有叶赛宁等人。他们曾以“意象派出版社”名义出版过二十多本诗,还办了名为《美乡游客的旅店》的刊物。后来叶赛宁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上与其他成员发生分歧,于1924年退出意象派并声言解散意象派。但苏联意象派在形式上继续存在到1927年。 在美国,艾米。洛厄尔去世后,老意象派同人于1930年还出了最后一本《意象派诗集》作为意象主义的尾声。意象主义对二十世纪英美诗歌有广泛的影响,虽然当时的一些诗人和诗作后来名声有所下降,但意象派的开创功绩不可忽视,其回声也至今不绝。 意象主义的背景意象主义是在法国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开辟的道路上产生的;美国诗人狄金森也被意象派奉为前驱,她简朴、直接的表现形式给了意象派很大启发。但意象主义的出现,还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1.对英国维多利亚-乔治时代诗风的反拨。维多利亚诗风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余韵,虽在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已有先拉斐尔派出现,但其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成分仍与明显的浪漫主义成分结合在一起,故有新浪漫主义之称。维多利亚时代之后的乔治时代(指二十世纪初年)传统诗歌已无多大发展,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了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于是庞德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诗形容成“一大堆对济慈和华兹华斯的模仿的模仿”。所以意象派的口号首先是“反常规”与“革新”。 2.中国诗和日本诗的影响。为了对抗浪漫主义诗风,意象派找到了中国诗作为武器,以中国诗的淳朴、自然、含蓄来对抗浪漫主义诗的滥情、雄辩、灌输。其实意象派最初学的是日本徘句,后来发现中国诗是日本俳句之源,而且其含蓄比日本徘句更深厚,又转而学中国诗。庞德和艾米。洛厄尔都是中国诗的译者和热心推崇者。意象派认为中国汉唐诗人有表现意象而不加评论的独到才能,称中国诗是经过几千年时间而仍富有活力的意象诗。 3.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意象派诗歌与象征派一样,受到从叔本华以来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影响,但以受柏格森的影响最为直接而显著。正是在二十世纪初年,柏格森哲学风靡欧洲,形成了“伯格森热”,爱好哲学的休姆直接听过柏格森的报告。意象派的诗学主张正是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因此特别突出了意象和直觉的功能。此外,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在意象主义诗中也有体现。 意象主义的主张根据意象派发表的文章,他们的诗歌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具体,客观,直接处理事物,创造出能直接传达给读者的意象。主张用雕塑和绘画手段来构成意象诗,而不是用音乐和感伤来构成抒情诗。“不要说教”,“不要夹叙夹议‘,”只展现而不加评论“。这一主张接近巴那斯派。 2.简洁,不用无助于表现的词,不用过剩的词,不用不揭示什么的形容词,去掉装饰性的花边,“最大限度地离开卖弄词藻”。在“简洁”这一点上,意象派深受日本俳句和中国绝句影响。在指导思想上,休姆还认为古代诗表现的对象偏于宏大,浪漫主义更是无限扩张,而现代诗人应当认识到“人是非常有限的动物”。 3.在诗律上,强调诗的内在节奏,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反对按固定音步写诗,尤其反对英语诗传统的抑扬格五音步。意象派把这种均匀的格律说成是等时性的、起催眠作用的“节拍器”。他们自己写的诗不太规则,接近于自由诗。意象派发现日本诗是不押韵的,由于他们译中国诗是通过汉学家的逐字注释稿译的,未能直接了解中国诗的音律,误以为中国古典诗也是自由诗。意象派在英语国家中起了推广自由诗的作用。 4.使诗接近日常语言,表现日常生活。不仅表现诗意的。优美的意象,也表现现代城市生活的现实。“象我看见的那样描绘事物,”甚至“敢于到垃圾箱里去寻找题材。”这使意象主义诗歌离开“纯诗”,接触现实,并使其唯美倾向带上了现代色彩,表现出一些现代的心态。诚然,在他们的唯美倾向和接触现实之间,也往往有不协调之处。 意象主义这些主张的核心是直觉主义,意象派诗中〔“意”是作为“象”表现出来并被感受到的,这与中国诗学的“意境”说相似。意象就是诗人直觉所见之象,其中融汇着诗人的“意”,包括智性与情感。这是“意‘与”境“的契合,情和景的交融。所以意象主义诗学与中国诗比较接近,而与浪漫主义不同,与象征主义也不大相同。其不同于浪漫主义的是,意象主义反对直接抒情,认为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把诗变成了情感的运载工具,变成了”牛车马车“。意象主义也反对浪漫主义的滔滔雄辩,主张诗人固然要有情感,同时还要有对情感的控制力。 在主客观契合方面,意象主义与象征主义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使用意象,主要是用作符号,用作“能指”,重点放在诗背后的“抽象”和“神秘”,而意象主义却把重点放在诗本身的意象即具象性上,让意象自然而然地蕴含着情感和意境。庞德批评象征派说:象征派苦心经营的是联想、暗示、寓言,从而把诗句贬成了符号和密码;意象派则“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意象派诗人用意象是因为他看见了它,感到了它,而不是为了利用它来证明某种教义,伦理或理念。 当然,意象并不就是普普通通的物象,意象派诗歌也并不排斥智性、情感或象征,只不过这些因素都应与意象融合,而不足以诗作“意义”的运载工具罢了。 庞德为“意象”(image)下的定义是:“能在瞬间展现智性与情感之复合物者,称为意象。”这个复合物是直觉的产物,是浑然一体不能分割的。 要说明的是:意象派诗人的创作风格并不一致,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倾向。倾向静态的如杜立特尔(H.D.)、奥尔丁顿、艾米。洛厄尔等人崇尚古典美,有巴那斯派风格或印象派风格,写了不少雕塑式、风景画式的诗。倾向动态的如庞德、叶赛宁、还有与意象派关系密切的艾略特(他的“非个人化”与意象主义一致),他们不满足雕塑式、画片式的诗,倾向于意象“流”,追求多意象的跳跃性的复杂效果。由于意象派排除抒情、排除叙述,使自己的框框过于狭窄,所以许多意象派诗人后来离开了意象主义,突破了他们自己设置的法规。 以上讲的主要是英美意象派的主张。苏联意象派在强调直觉、突出意象等基本观点上都与此一致,但比英美意象派更重视潜意识,非理性色彩更浓,他们的口号是“为意象而意象”,“意象就是一切”。按照庞德的理论,意象可以产生于主观,然后渗入客观,也可以产生于客观,然后渗入主观;苏联意象派却带有表现主义因素,他们的意象更多地产生于主观世界。所以在他们诗中,意象与意象间跳跃性较大,动态较强,诗变成了一串断了线的意象,缺乏英美意象派的“意象并置”中那样清晰的联系。 二、意象派的主张 1912年春末或夏初,庞德与H.D、理查德·奥尔丁顿(RichardAldington)经过商量,一致同意奉行诗歌创作三原则:(1)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事物”。(2)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3)至于节奏:创作要依照乐句(musical phrase)的排列,而不是依照节拍器的机械重复。1913年,《诗刊》第六期发表了F.S.弗林特(F. S. Flint)撰写的《意象主义》,正式宣布了意象派的这三条主要原则。 庞德后来提出了“几点禁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不要用多余的形容词,不要将事物抽象化;不要抄袭,不要在诗中陈述、描绘;不要夸张、追求气派;不要略前人之美,要有所创新;不要追求别人的吹捧;不要死守格律,要有音乐感但不要死填韵脚,要表达地简洁明确;不要搞不自然的对称、铺陈以求表面的完整;不要按照节拍器的死板拍子写诗。这些显然是为了新诗的准确、凝炼、形象化、有弹性,以避免冗长、陈旧、模糊、抽象等时弊。 庞德把“意象”称为“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情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层缺一不可。在内层方面,庞德接受了表现主义的某些观点,把诗看成主要是思想感情的表现,特别是感情的表现。当然他并不只关注感情,也关注思想(理性)的表达,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艺术给人们提供有关“人性”和“思想”的“资料”。可见,庞德关于诗的内在方面,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在外层方面,庞德认为思想感情的“复合体”要在瞬间呈现为“象”(形象),才构成完整的意象。“象”即“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对于“象”的要求,庞德倾向于提倡一种精确描写物象的主张,使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外在形象精确地符合于生活实际。可见,庞德对诗歌形象的要求是在描写外物或表达内心两方面都要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真实。 在意象派这一运动的词汇中,最常用的涵盖最广的概念是“坚实”。在浅显的层次上,意象主义者的“坚实”可以单纯表示他们在材料选择上的偏爱。“坚实”适用于风格、节奏和情感。从意象主义者的声明判断,诗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变得坚实起来:(1)削弱一切虚饰,使它臻于简练;(2)接近日常语言,传达日常生活的某些坚实性;(3)倾向具体的客观事物,避免感情泛滥;(4)在提供主题的准确报道时,采取类似科学家的“坚实”方法,对事实细节作严密的观察;(5)敢于到垃圾箱里寻找主题;(6)避开匀称的等时格律,这种格律被斥为柔软、单调、令人昏昏欲睡,相反,诗的节奏应摹写“事物”的“粗糙”(即不规则)轮廓。甚至把意象放到中心地位这一点,也可用追求有抵抗力的坚实性来解释,因为意象本身就是诗歌最不容易改变的要素之一。意象主义全神贯注于坚实性,这使它成为一种真正的二十世纪的运动。在这点上,意象主义既接近未来主义(二者分享某些共同的基本信条),又接近印象主义(二者在不少紧要的方面有分歧)。 意象主义还受了许多外来的影响:首先是法国的高蹈派和象征主义的美学理论,重视隐蔽的象征,无逻辑的隐喻和自由联想等,其次是东方中国的旧体诗词和日本俳句中的意象方法和技巧。意象派还崇尚“自由诗”,认为这是表现“世界混乱性”的手段。 三、意象派的影响 意象主义运动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是美国新诗运动的开端,它在“意象”和自由体诗方面所做的试验改变了许多美国读者的欣赏趣味,影响了美国现代诗歌的进程。 意象主义运动结束后,有少数诗人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意象主义的某些原则,扩大意象主义的成果,威廉·C·威廉斯(William C.Williams)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他是在庞德的引导下走上意象主义道路的,后来,他把意象主义的技巧同美国的题材、语言风格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直白”诗,这种诗对美国50、60年代的诗歌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意象派本身存在时间很短,但放出了很大的能量,影响着诗的世界。它像一块跳板,使诗跃入现代化时代。它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与现代西方文化紧密相连。它的意象在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后起到了表达浓缩的现代思想感情的作用。它的特点:含蓄、集中、凝炼、富感性,为现代派诗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尤其是他们关于意象的理论,被现代派诗人接过来,加以改造和运用,使得现代派诗和历来的诗都不一样,具有很独特的时代特征。具体来说,意象派对现代派诗歌在以下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意象的派生。意象本身可以发展,又可以产生派生意象。在W.C.威廉斯和哈特·克莱恩(Hart Crane)等人的诗中可以找到这类派生意象的例子。现代派诗中派生的意象很能说明诗人思想感情的流动和所构成的意识之流。 (2)意象的重叠交溶。意象的重叠交溶,就是在一个意象之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两个意象互相渗透成一个新的意象,这新的意象保持两个意象的特征和功能。在现代派诗中,这种技巧被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繁忙的20世纪的生活中,各种印象相继投影在人们的思想银幕上,成了“蒙太奇”式画面的情景。这是现代派诗从意象派诗那里继承到的一种手法。 (3)心理的时空。后期意象派和现代派诗往往不受传统的时空观念约束,这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柏格森对于时间空间的特殊理解。在他们看来,时间空间是一种障碍,但当诗人形成某一个意象时,诗人就突然从这种时空的障碍中解放出来。按照柏格森的理论,生命生存在真正的时间里,这种时间能将过去未来溶成一个有机整体。记忆贯穿这个整体。因此在诗中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过去的事物与现在的事物、未来的事物穿插交溶。 四、意象派的局限 意象派作为一个流派寿命很短。这是与它自身有许多弱点和局限性分不开的,如只注意事物引起的感觉,单纯在感官印象层次上展开,而不去发掘事物的深层结构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式短小,覆盖范围狭窄,不适于表现重大的社会和人生主题。意象派的理论,如果过于狭窄地加以理解,就可能束缚诗人的创造,使其只能写一些虽然精美但单调贫乏的小诗,尤其因为限制发表议论,限制抒发主观感情,使诗缺乏丰富的社会内容。他们强调“以情绪串接意象”,因而限制了作品的长度和深度。这也使得意象派缺乏生命力。另外,意象派片面强调所谓“客观”和意象的绝对清晰、明确,使得很多丰富的诗情和朦胧的情景都被排除在外。由于不能放手表达主观感情,又不能单独写客观,不允许任何叙述,结果写出的诗很少有宏大的气魄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很多早期意象派诗歌存在着小题大做的缺点,有些诗追求新颖,到了唯美的地步。1917年的意象派诗人作品年集出版后不久,意象主义运动终于由于约束过多、诗人各奔东西等原因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