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
2012年,诗歌最大的热点,无疑是新媒体、新机制对诗歌产生、传播方式的介入。
传统纸媒特别是文学和诗歌期刊日渐式微是这些年来不争的事实,尽管文学纸刊在守护诗歌的纯正性、高雅品质上依然有着自身不可忽略的作用,但由于发行量有限,很难对更大范围的诗歌爱好者产生影响,故而近年诗歌圈子化益发凸显,读诗写诗似乎成了诗人之间的事情。
可喜的是,社会综合力量特别是传媒和网络对诗的关注和提供平台支持,使诗歌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开始恢复诗歌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提升国民审美力的功能。以“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为例,主办方囊括了宣传、教育、新闻、文学有关部门,2012年投稿作品超过3.5万首,选手覆盖全国。还为几百所小学的诗教老师开了诗歌讲座,挂牌了五十所“诗歌教育示范学校”。
微博让诗再度脍炙人口
微博等新媒体之所以能够成为诗歌火热的微现场,是因为年轻人里不乏用手机写诗读诗的人。微博是数字时代迄今为止文字最少的传播媒介,诗歌是古老岁月语言最精炼的文学体裁,而诗歌与手机短信段子这样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发生隐秘联系,能再度恢复脍炙人口的功能。
诗人伊沙推出的《新世纪诗典》,继续他的“经典主义、好诗立场”,让诗人的佳作通过微博每天都传播出去并转发互动,最后再落地纸质出版,是与时俱进的成功范例。微博上的诗歌爱好者十分庞大,据我所知,仅腾讯微博的“微诗体学会”就多达3000人,其中广东70后诗人高世现主持的《新诗经》,通过腾讯微博推了近1000位诗人,可以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汉语诗歌联展”。其中以诗歌爱好者为主体,当然也囊括了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诗人。
期间有记者曾以《2012,我们以微博的方式影响中国诗歌》在腾讯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数十家网站做了报道。这类注重开放性多元化的诗歌活动还有深圳的“诗歌人间”和“第一朗读者”,前者让与会诗人在书城等大庭广众朗诵,由报纸大篇幅推荐;后者强调面向圈子而不止于圈子,面对公众,让参与活动的诗歌的阅读者和聆听者上台成为朗读者,还通过唱诗、演诗来展现诗歌。以上这些“全民阅读”意味的诗歌活动都是跨部门联手打造的,突破了过去单一由文学、文化部门主办诗歌活动的模式。
纸刊与网站同“秀”诗歌
诗歌纸刊也纷纷注入“网络元素”,如《诗刊》的“博客秀”,《诗歌月刊》的“E网诗选”,《中国诗歌》的“网络专号”等,都体现了纸刊与网络互动的另一种形式。但过去十余年曾经风靡网络的诗歌论坛已几乎全数凋敝。《诗生活》依旧挺立,在于综合性;“诗通社”全年发布了大大小小各种诗事特别是民间的诗歌消息,而非凭借论坛上的作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中国诗歌流派网”,它正式上线也不过1年零1个月,其会员发展到二万五千余人,帖子总数超过64万,最高在线会员日纪录是3606人同时在线。此外,2012年4月10日创刊的《诗歌周刊》,更是国内首家发稿酬的诗歌网刊。另一个异数是《网络诗选》,它只是一个博客,点击已超过300万。
《中国诗歌通史》正式出版
传统方式的诗歌机制依旧坚守。官方、民间举办的各种诗会、诗歌朗诵会不下百场,各种奖项不胜枚举。比较有特点而“鹤立鸡群”的事件我以为有:由赵敏俐、吴思敬担任总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出版,该诗歌史历经8年精心编撰,共11卷、总计817万字,不仅包容了汉民族诗歌,也纳入了少数民族诗歌,填补了以往的空白。《作品》杂志每月都发表长诗,已是第三年。在浅阅读成为时尚、小说为尊的当下,长诗在众多报刊几近绝迹,《作品》坚持每期连续刊发具有专业眼光和艺术纯粹性的长诗,唯此为大。
此外,我还想推荐本年度的“新锐批评家”,他们是:霍俊明、罗振亚、赵思运、何言宏、刘波、钱文亮、张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