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鸿《海的解释》试析
朱荣兴
全诗分成八节
第一节:风景不是海的内涵,是海之色彩,海的表征;诗人看见海这个整体,或者说欲揭示海的本质,由海而及至思索人生与社会等哲学命题三个字看见海,辽阔深邃之意境凸显。
第二节:冷抒情,不完全...,不适合...,也不适合,这三不系列渐次增浓诗情,加深诗意,随之掀起一笔: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这退去又复来简单循环当然不适合做梦也不适合弹奏,但这与你想象的不完全
一样:此浪非前浪,今天的浪有别于昨日的浪,姿态相同但浪级可能不同,时间不同,尤其看海的人感触不
同,解释不同。
第三节:只看风景的人不会去尝海水的咸味[这咸味是盐和苦,经由海浪作中介调制而成],也嗅不出血的
气味,那诗人除了与一般人一样不去饮用海水外,又为什么独独闻出那血的气味呢?
第四节:写出海的本质属性,自说自话,哪儿也不去,自身就是目的,大海的沉默与辽阔和深邃以极简单通
俗的几笔揭示出演绎出来,读来反而觉出极深刻深沉幽远,而"它只说给自已听"这笔极易触发读者遐思,浮
想联翩,这里面蕴含哲思,映照出诗人的思想光芒,然又含蓄别致而深藏不露。
第五节:海的元素,包括海水的化学元素,等等,不一而足,而"海的必需元素"即海之所以成为海的元素,太丰富了,深厚而广阔,不仅仅是水吧,那千溪万涧汇聚来的,地壳内冲出来的,那地壳板块运动时原来是海今为陆地颠覆过来的,还有海礁,海鱼...,"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大海极大,人极小,但极小的人就是加不进这极大之中,换谁都一样,都成不了鱼儿,都没有鱼儿自由,那样地自在翔海,那样地富有,舒坦安祥,那样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即便游泳时学一会鱼儿,"也仅仅是泡在海里",深入不到大海深处,猜度不出适合大海的鱼与适应尘世的人之
间有什么区别要类比什么和在自由度上有多大差距。
第六七节:《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我们"饥馑与渴望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保存或者保存不
了物质的及剩余的物质,一方面是说2002年时物质条件不富足,相对海的丰富与多彩而言,对比虚实相对,却倍
觉真实真切,悬殊大张力,另一方面,在于诗人反抒情的,恰好揭示出或昭示着我们唯能保存精神和纯粹的精神内核,颜色象大海那样湛蓝,气度象大海般海归百川有容乃大,胸襟似大海一样宽广,又象鱼儿享受大海那样享受人世社会之海,并奢望鱼儿那样自由自在翔翱,这样的一个海之境界,这就是诗人相对于海真正要说的另一部分主要的话,这也是我们"饥馑与渴望的原因",当然,造成这原因的深层次的背后潜台词太过繁复沈重这里也说不了,再一部资本论也说不了,所以"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诗人应是说:诗歌要哲思,嵌入哲言,简单语言中激出深邃,简单就是美,因为简单所以通俗,所以有许多人看和想,因为简单所以可以象几何公理那样演绎成一个世界,简单得象0与1制造出电脑上的万紫千红,所以这简单的诗语是那样地复杂,因为简单才可以更加灵活灵动,沈天鸿的诗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而"很少人懂得这一点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滴中也包含反抒情即冷抒
情,这远比正面直放空气得力,逆向思维是一种锐利"武器",执果索因常常比由因导果省力,醒悟快,效果明显,在科学发现上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哲学上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意义,在诗歌创作上特色鲜明,语言显得生动别致,弹性张力十足,同时也使诗句简洁而美。
笫八节:单句"海没有赝品。"东海不能复制,地中海也不能复制,也没有赝品。这不仅是有地理的因素在内,就大时空而言,若干亿年后地壳板块变动也是海陆互变,地球的磁力拉着的水不会少吧,这东海也至多挪个窝变了形
但决不是哪里多出个赝品,诗人也在说由于海之博大丰富而不会有赝品,而诗歌却不然,千篇一律是不是有赝品,百诗类似无独特性呢?诗人这句在告诉我们写诗要创新,否则虽不视之为赝品,但也乏味。
整体:
《海的解释》时下重读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首先要学习沈天鸿诗人的探索精神和首创精神,他的诗中有新元素新的诗艺观点和新理念新概念且实践中行之有效得力放彩。沈天鸿诗歌创作始于朦胧诗鼎盛时代。他率先界定了现代诗的“现代概念”:反抒情(冷抒情),哲学式思考。此概念影响了当年的“先锋”诗人,至今仍具生命力。《海的解释》确是此概念在诗歌创作实践上的集大成作。
沈诗人之海的解释,以冷峻的思考回答自己人生观世界观诗观上的一些基本看法,哲思深厚,简洁而深邃,诗中以海作镜映照现实以及以海的元素之属性类比人性,此诗外延博大,意境空旷辽远,穿透时空,使人能勾联起对人生社会诗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而诗人的反抒情法及基础哲学思考又恰如其份地突显出了矛盾。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诗人凭籍其反抒情法及基础哲学思考这"两条腿",从而找到了以最小篇幅提出最基础问题[如:饥馑与渴望而又收到尽可能最大效果[事半功倍的这样一条诗歌创作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