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和象征的诱惑》 (文论/随笔/杂谈)作者: 篓子, 发表于 扬子鳄: 星期三, 一月 11, 2012, 08:14 (7天前)
意象写作者甚众,要想写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那真的是太难,到底是什么,
使如此众多的诗人一直以来被意象或象征诱惑?
这个问题太具有挑战性,从学力和才力那一方面讲,都实非我能阐释清楚。但
念头甫起,心痒难熬,总是按捺不住,于是退而求其次,缩小释疑的范围,隔
靴挠几下,聊以自慰。 西方符号论哲学认为,如果没有名称(语言符号),人的感受和体验就不可能
有地方储存,就失去一个住所,内在的力量就无法转化为类似实体的东西,当
然也不能转化为某种意义。
但是语言符号原始意义已被现代文明剥夺殆尽,而诗总是渴望着使语言成为可
能,渴望与事物面对面,重新命名。那么什么是重新命名呢?
诗人之所以很难拒绝意象和象征的诱惑,这决不是技艺层面的癖好,而是意象
和象征具有这祥一种悖反的特征,即同时纳入有限与无限。人做为有限的个体却渴望
无限,这种渴望使他迷狂,如一寸土却渴望大地的全部支持。它已经是了,但
它并不知道,一切经历就是为了有如此这般蓦然回首的那一刻,从而一寸泥土
才获得安宁,第一次从形而下的层面感知形而上大地的全部。
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他对意义的丰富渴求远胜于对意义明晰的要求,他通过
意象的纷至沓来感受着语言的欢乐。这是远古篝火的巫祝仪式,这也是一种尼
采式的沉醉。
经验的有限性不能满足人对无限的渴望。从古至今人被这种深层次的需要折磨
着。这种对立冲突使酒鬼沉溺于恍兮惚兮,却被尼采提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即酒
神原则,使有限沉醉消融于无限,解除一切束缚和所有的对立,在反求诸己中
得到一种高度统一。从而使诗人从经验的有限性中体味到无限性,并借助意象
和象征来表达。
尽管事物的存在是完整而丰沛的,但在篝火熄灭,酒醉醒来之后,人必须进入
意义狭窄的途径。唯有诗人的感受和体验能补意义之不足。这是诗之外的语言
所难以做到的,也是诗至今仍魅惑人的原因之一。事物一如旷野那般敞开着,
允许并接纳不同方向的途径的进入,而诗人在进入的途中渴望拥有旷野的全部
,而诗天赋有这种可能性。纯粹的思维是不可能抵达本体论意义上的无限,它
必须借助意象和象征,因为一个意象或一个象征可以聚合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
性,成为既形象又抽象的综合体。
75次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