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埙羽 于 2012-1-29 16:34 编辑
【出师】(随笔)
中午,隔壁小学柳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师傅说:“跟人一样,天热,它在喝水。树大,养几个知了过一个夏天有什么关系。让它叫吧,要不,知了要喝死的。”今天,我的心情反正很好。知了叫得慌,我听了一点也不烦。
我打铁满了三年,今天出师。天热,铁匠这个行当,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赶早工。上午十一点收拾完活计家什,洗把澡,海吃一顿饭,徒弟们便寻有趣的地方玩去了。师傅则弄一二个适口小菜,就着地干酒,便喝边海吹。地干酒,六角六分一斤,纯地干酿的,无色素,无酒精,不晕头。这酒,现在可能没有了。就是有,现在一般人也不喝,低档,没品味。喝这酒,被别人看见多没面子。
酒至半酣,师傅斜一斜眼望望我:“小群哪!今天出师啊……”
我好象听到话里面有股怪异的味道。我笑了笑回答:“有什么咐咐的,师傅?”
他叽叭叽叭嘴巴:“还有一个关键的活儿你还没有学呢?”
师傅的意思很明了,徒弟出师后要请师傅师兄弟们吃一顿。这个当然。也许,师傅满着、隐着,可能真有一个拿手活儿没教我。晚上饭桌上,乘他酒后讨教一番。我想,出师酒总归要请,省不了的。其实,师傅对我在技术上面一点也不保守:选钢、下料、煮火、出样、淬火和各式农具家什的名称和技术,我认为他已经倾心而尽。
晚饭菜是师傅点得。小集镇上也没丰富的食物。不过,师傅的菜点得还真有特色:青椒肉丝、醋溜皮蛋、红烧肉、鸡蛋西红柿汤;酒呢,是青梅煮酒。我还记得酒的色泽有如芭蕉的春叶,斟在小杯里,酽酽的,一口饮下,杯内的四围仍然是翠翠的。青梅煮酒这个词儿源远流长,具说在三国时期,有一次曹孟德请刘备的客,那酒,就是用青梅煮得。这个故事师傅己经对我们说乱了。今天饭桌上千万再不要引起他说起这个陈芝麻乱谷子的故事。
洒过三巡,师傅眉开眼笑。我说:“师傅……”
“什么事?徒弟,嘿嘿!”他把一杯酒一口饮进,我慌忙又给他斟满。
他向我招招手,贴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这个活儿呢?不能让你的师弟知道了,就是铁烧红了,不能用手拿。哈哈……”
这一番耳语,旁边的师弟们睁大眼睛对我望着,至今对他们是个秘密,怎么也不知道师傅教给我什么绝活。哈,我也得保密。此时,师傅脸红得象个关公。他瞅了瞅酒尽了的瓶子,眼光慢慢移到酒的名字上面。不好,他又要说起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了。
夜幕降临,学校的那棵古柳,挂着一弯新月。知了们喝足了水,也许睡着了?铁匠铺院外的篱笆边,牵牛花的花瓣好像开着!明天早晨,师娘又会拧着一竹篮我们换下的脏衣服去河边洗。她从幽蓝的、大开的牵牛花旁边走过,总是看见她笑微微的。
(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