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山问答》(修改稿)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2-2 09:02 | 只看该作者
“徒儿微笑 /空山无语”已经道出了佛家的一种境界,我认为这个结尾很好。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9:04 | 只看该作者
张黎 发表于 2012-2-2 08:59
我认为,诗没有统一的标准,说理也性,表达韵味也行,关键在于整体是否和谐、完整、精练。
苏轼有论说, ...

亦能让更多读者“读出共鸣”,二者合一,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9:07 | 只看该作者
江南 发表于 2012-2-2 09:02
“徒儿微笑 /空山无语”已经道出了佛家的一种境界,我认为这个结尾很好。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理解。

谢您惠教。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2-2 0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大空 于 2012-2-2 14:15 编辑

改来又改去,只说明,诗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认识还处于摇摆状态,处于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等什么时候自己不被外界左右,却能够清晰地明白别人意见的出发点和价值的时候,就真悟了,就真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禅理。(大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2-2 09:11 | 只看该作者
张黎 发表于 2012-2-2 08:59
我认为,诗没有统一的标准,说理也性,表达韵味也行,关键在于整体是否和谐、完整、精练。
苏轼有论说, ...

说得好,说得是,领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9:25 | 只看该作者
张黎 发表于 2012-2-2 09:09
改来又改去,只说明,诗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认识还处于摇摆状态,处于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等什么时候自己不被 ...

甚是。领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2-2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2-2 09:41 编辑

空山无语
惟徒儿微笑

—— 这尾二句还是未脱窠臼。
      “无语”,“微笑”。此类词几乎已烂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杨立 发表于 2012-2-2 09:34
空山无语
惟徒儿微笑

谢杨编的“期许”
  
待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2-2 09:44 | 只看该作者
法大空 发表于 2012-2-2 08:55
谢您——待酌。

呵呵,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2-2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2-2 09:54 编辑
法大空 发表于 2012-2-2 09:43
谢杨编的“期许”
  
待改。


从没看法老写过此类。
首先,我要说:我不懂佛、禅。
但据我观察:凡与此有关的文字中, 像“无语”,“微笑”此类词几乎已烂熟,人人都在用。似乎只有这二词才能证明作者表达的是佛理和禅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6 14: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