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09|回复: 63

【徐敬亚日常笔记】之七:鄙视“引经据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4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敬亚08笔记】之七:鄙视“引经据典”

鄙视“引经据典”
——标题自注:弱化动词“鄙视”15%

     写出“引经据典”4个字后,我立刻想到阅读中遭受过二道贩子们的无数次借鸡生蛋的戏弄。我决定用一个恶狠狠的大词儿:“鄙视”!转念一想,“学养深厚”的我,应该减缓一下“鄙视”这个词的力度,以便准确击敌。
   实在令人遗憾,历史上并没有中外文豪巨匠为此举发表名言,无资引用之后——我无奈想到当代著名伪批评家徐敬亚先生此时此刻说的一句名言:“人们在写作时常常无法绕过某个可爱而恶毒的词语,正如我们无法绕过某个致命的穴位……”徐还说:“世界上有两类作家,A类总是记录过去发生过什么?另类则想今后可能出现些什么……”
   有“伪著名者”在前面为我开路,假虎假威,我立刻斗胆在标题前发明了“标题自注”之创举:哈哈弱化首席动词若干。
   谢天地,我终于泄私愤一样地完成了本文第一自然段,又仿效先贤学霸及当代英雄们,祭起伪学术大旗,顺利完成了“伪引文”。

世界上第一个写作者引用什么
      我们有幸成为大师巨匠们的徒子徒孙,或者反过来说他们有幸接受我们的顶礼膜拜,只是由于那帮家伙早于我们出生且早于我们死亡。
   不能征服我的人,我当然不佩服。而一般来说我比较难于被征服——都是人。都是匆匆过客。平凡的骨头外面附着一些肉。都是绞尽脑汁从辞典里找出一些词,都试图说出个体的感受,直至思想,直至伟大。
   早,并不一定正确。早,也并不意味着惟一。
   我们不是一截一截死去了又生出来的绳子。人类繁殖生息,并不是为了一代代连接肢体,以捞取水中之月。同样,向上“摸高”,我们也不必肩膀踩着肩膀,因为我们只是一棵大树上不相关的枝长,杂乱地向外部无限度生长。
   我们也并不是数学家,并不是在证明一个前有因后有果的线性推理公式,我们完全可以擦掉老师们一层层的“因为所以”,只填写自己或卓或劣的答案。
   人类,只是在延续这个暂时还没有结束的群体智慧游戏。谁的想法多一点,谁想得妙一点,谁写得好一点,都不超过“正常”范围。只不过写一些字而已。多大个事儿啊!
   当然,说到大树时,一定会有人会嘲笑我自相矛盾。我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关于“传承”范畴的漏洞——的确,也许我们暗中在传递着一场无形的接力。然而我们承接的,一定是交棒者曾经跑过的道路,而不是那一根煞有介事的傻木头。
   恰恰相反,我强调的是遗漏,是忽略:一代一代人聪明的人,一次一次妙手偶得的人,99%或者更多,都在经过一个更大的筛子时无情地、永久地落入了尘埃——那,可能是一个个足以漏得下整个时代全部聪明总量的巨型网孔!有幸被像彩票一样的横线拦挡下来的粗大晶体——只能是思想,而不是碎片。
   连智慧碎片纷落时都目不暇接,都双膝跪下捧收膜拜的人,足见他们比碎片还要小。
   即便是思想,其伟大,也总是不完善的,短暂的。今天他们留下,明天他们也将整体或部分地落去。没有什么能够永世万用地指导时空下不断移动的灵魂。任何一摘牛奶,都不可能被贴上一个向右无限延伸的箭头而永无过期。而过期的牛奶,就是比水还可怕的牛奶。
   世界上第一个思考者肯定无法引用任何名言。但世界正是从他那里出发——反过来,难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将一生埋头抄写全班同学的全部作业?

我写出来的,全都是“卓文”
      在我全部的文章中,我从来不使用“拙文”的说法——不得不自我夸赞地指出本人这一优良自信品质,只是由于我看到了太多的卑躬屈膝,而不得不强力迫使自己做出的一种变态“反腰”。把自我吹嘘这个词组弱化49%后,徐敬亚一反那些酸文人而自豪地说: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全是“卓文”。
    30年前,我还在东北的一所大学里读书。看着眼前走过一位位眼镜深深面孔深深的假文豪、真学究,心里充满了不服与鄙视。正是从那青春的狭隘之气出发,我开始了大厚本学术著作的阅读。我的阅读总是不安、零碎而一目十行。只有当深深打动我、击中我的著作偶尔出现时,才能使我安宁与沉寂。
    在并肩阅读的课堂上,一本正经的文豪与学究们,总是伏案疾书,他们收获了大学4年中一本本工整的“读书笔记”。而我其实只认真地读了一本书,那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的《美学原理》。是它打动了我,然后影响了我,再然后形成了我一生略带感悟式批评的美学倾向。我感到那本书仿佛是为我而写,或者是另一个更高明的我所写。我总是不顾图书馆的规则在那本书上乱划乱画,我也总是奋笔疾书,我没有抄写克罗奇的语录,而是把我不断被激发出来的想法记到笔记上。那些被子弹击中后兴奋零乱的读后感,后来构成了《崛起的诗群》中很多诗学观点的雏型。
    本文并不是一篇自夸其德的文章,我的方法与习惯只属于我一个人。我全部优点的界限只有效到我全身皮肤的最外层部分为止。我深懂得:我因偶然美丽而带来的特定丑陋,一点也不少于我的优点。
    还是举刀伐异吧。嘲弄别人的缺点比自我欣赏更有刺激。

每次引用,都是另一种投降
       “四海翻腾,腾腾腾……”是第一种装潢门面式的引文,也是最笨最酸的一类。出于某种戏剧模式的开场习俗,它相当于侯宝林口中“亢戚雷呔—亢戚雷呔”之类的过门套式。一心想诈做劫路强人斜刺杀出,却缺少贼人之气度,心中无话可说,便只好先敲打一阵开场锣鼓。这是平庸套路,是无聊者的扯闲篇儿。
    第二种引文,则由于涉嫌“傍大款”而带上了奴才与劫持的双重意味——我不得不再次引用徐敬亚先生12年前的一段讥讽“卓文”:“……由别人先哼出一段“过门儿”,或唱上一段‘二黄导板’,书的主角才亮相出场。得了那‘穿林海跨雪原’的气势,便仿佛增加了某种忽然而至的身份与气势。那身份,那气势,是前面唱‘二黄’的那个身影中透出来的。他,肯定是个老唱曲儿的。他的老味儿之曲,把人带入一座豪门大宅,迎面一扇朱红大门,便令听者身心猛然一震。未饮甘霖之前,便已先被熏得酒气扑鼻。有老醍醐前面灌顶,书中每一句话的仙气,就沛然而生了。还用得着蹲在一个个字缝里苦苦思忖吗……下面一幅现代版的《狐假虎威》不是经常在我们眼前频频演出吗!……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在前面开路,有人便迈着文静小生那彬彬有礼的狐步,款款出场了。人们听说林中某只巨虎出了山,顿时齐刷刷围拢过来。他们或耳中听过虎尾之鞭的呼啸,或身上留着虎齿之印痕。那虎,只是佯装早晨起来散步或打打太极拳之类,与大家点点头。它不必像介绍嘉宾那样替后面的人掏出名片。它那多年征战山林的身份,使它的出现不必说明任何理由,它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散步。它,似乎只是在清晨的空气中非常偶尔地走在了某只小动物的前面。”(徐卓文《拒绝为人写序》)
    第三种引文,正是我的矛枪所向。正是大量深刻无比者,学术满盈者篇篇所为,年年所为!——他们,分明有话可说。但是他们像小公务员大会发言一样,他们的小眼睛要首先溜一溜身旁人的眼色。他们小心翼翼,心胸无比谦逊,唯恐忤逆了无限敬仰的前辈。同时,他们的目光也无比宽广,学问无比深深。当扫描了全人类大师巨匠之后,他们傻啦。原来,关于人类任何物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领域,早已被大师们全部占领!
    投降,其实是一件十分聪明的举动。它,既是对双方实力差距最明智的认同,也是“从善如流”君子风度的优雅体现。在以投降者角度拍摄的镜头中,人们并没有感到双膝跪倒的屈辱,相反,人们可能承认了一种机智的化敌为友、扩大战果的“反向收编”!一只蛔虫进入大师体内,也可能构成一件伟大的事情——世人看到,它的阵阵蠕动,总是恰巧与大师演讲的手势无比混淆……

诗人,请不要让我看低你
      任何一位公务员,哪怕他是排名前几位的巨头,当他抄写了或者宣读了一段名言之后,我们都不会对他产生丁点儿的鄙视。相反,我们说,这是一位多么尊敬知识、多么热爱文化的人啊。在繁忙的非人公务中,这个可怜的人尚能拧开台灯阅读……哪怕他只是想了一秒钟,然后微笑着告诉秘书去借一本书……我们的尊敬总是有限度的。怜悯式的尊敬其实是躲在我们自我高傲自我尊严之光的背后。
   没有任何理由地、不断地产生内心高傲——这就是当代无耻的诗人们。
   是狮子,就去捕猎。是鬣狗……那也没有办法。这也是我这篇怎么写也没用的文章最可怜之处!

神啊,请赋给我原创的才华和胆量
       我并不100%地反对引用经典。
    我只能说人们对于经典的认识存在着多么大的不同。
    多年以来,值得我大段引用的,大概只有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的一段话。他说:“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我在引文之后,无奈地说:“尽管我是一个最不愿引文的人,但是我忍不住。我甚至嫉妒地希望这段话不是由他,而是由我说出……”
    神啊,请赐给我……

       最后,我也要模仿着本文对象引用大师,以挥舞多学博览、正面论述之类的幌子,并以此洗涮由于充满嘲讽、充满缠绕而带来的某些嘻皮笑脸色彩——
    全世界最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读书逾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2008-4-29 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前两天马云说,读书太多没多大用,看来是借用了叔本华的观点。
经典只能用于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炫耀读书多。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大都是引用来的,不如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2-24 07:04 编辑

一篇现实感超强的大作,读时的感觉——极富现场感。读到结尾有点傻——竟然是【2008-4-29北京】的旧作?————书,还是要读的。读书的目的至关重要。真有这种感觉——各别人的引经据典确有羊头狗肉之嫌。

【 是狮子,就去捕猎。是鬣狗……】

【神啊,请赋给我原创的才华和胆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达人老黑学识浅薄,对徐敬亚先生的评价:硬骨头。活动家,对现代诗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遭遇大于诗歌成就, 朗朗上口的诗作有,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篇现实感超强的大作,读时的感觉——极富现场感。读到结尾有点傻——竟然是【2008-4-29北京】的旧作?————书,还是要读的。读书的目的至关重要。真有这种感觉——各别人的引经据典确有羊头狗肉之嫌。

【 是狮子,就去捕猎。是鬣狗……】

【神啊,请赋给我原创的才华和胆量】

——顶。问好徐先生。一直以诗为尚,以诗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荒原猛士极度赞同鄙视引经据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世界上第一个思考者肯定无法引用任何名言。但世界正是从他那里出发——反过来,难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将一生埋头抄写全班同学的全部作业?”——这很赞同,我个人认为写诗就是“寇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引经据典。就像韩庆成老师说的——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大都是引用来的,不如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人读过的书我都没有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如若不是;宁可不写,那怕是没有人去读。

引用过多无疑就是复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3-28 20: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