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0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第2期:多多《在英格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00: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
《在英格兰》

作者
多多

创作时间
1989-1990

推介词
指甲缝中的泥土隐藏多深,诗人内心对祖国的赤诚,就有多深。
那些把“爱”天天挂在嘴上的“爱国者”们,对这种流亡的赤诚,
永远无法理解。

重读
徐敬亚:现代汉诗史上最辛酸的流亡诗歌
张无为:我看《在英格兰》
中年人: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方程:寻找语言的划痕
楚天之云:这不是流浪,是流亡!

推介时间
2012年3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3-4 01:07 | 只看该作者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这么早,诗歌就写得如此好!{: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4 01:08 | 只看该作者
我感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4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读经典,献花{: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4 11:46 | 只看该作者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4 11:47 | 只看该作者
再来重读经典!感悟诗人深沉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4 14:15 | 只看该作者
特定的诗歌 只有结合特定的背景来读  理解会更深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4 15:24 | 只看该作者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一种爱国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4 1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澜水微静 于 2012-3-5 21:21 编辑

 甲缝里的祖国
  
  这首诗看来是多多于1989年出国后所写。虽然短小,可我也总能捡拾三两片风中的落叶。我细察其纹理,在纵横交错之间,获得生命的经脉和满满的感动。
  这是多多在欧洲期间写的一首爱国诗。上个世纪中期,因为历史原因,一部分诗人辗转在世界各地。他们的诗作中充满浓浓的眷恋之情。远在大洋彼岸,多多对英格兰的民主,自由以及生活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里教堂的钟声低沉,天空阴暗。记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看来,即便英格兰再繁华,绚烂,也终究被阴郁的心境覆盖,而呈现出晦暗阴霾之象。
  诗歌前两节把笔墨重点放在对英格兰的观察上。观察的结果是,英格兰是令人感到沉闷而压抑的。第一小节从诗作内容上来看,不算晦涩。细读下面两句: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弦外之音是,如果没有流浪,就没有思乡的情结。而一想到流浪这个词,诗人的心便被深深刺痛了。低视脚下的土地,那不属于诗人。新栽的苹果树,它们生存的环境是陌生的。于是,诗人便用苹果树来自况了。一个猝不及防的意象陡然冲击着我们的视觉,苹果树原本和诗人毫无关联,更是和英格兰毫无关联。但诗人却巧妙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不能不感叹诗人独具匠心。人和物,谁是谁已经分不清了。那些摇曳着的枝叶,也只能在风中悲哀的,沙沙作响。苹果树刺痛了诗人的心,诗人的句子又何尝不刺痛了读者的心!
  总体来看,诗歌的第一二两小节,诗人叙述的基调是冷静的。但下面紧跟着的,便是浓郁的抒情。可以这么说,“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是下文抒情的引子。
  新栽的苹果,为什么会移居在英格兰。哦!原来“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这里的意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的翅膀”自然指的是诗人自身的才华。可,这些才华却将诗人带到遥远的彼岸,于是,祖国从此便在诗人心底魂牵梦萦了。
  “是英格兰/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这句有点拗口。是英格兰,让诗人失去祖国的宠爱,失去母亲的怀抱,到达一个他被遗忘了的地方。我试着为多多这句修改一下,用两个短句表达这一层意思。
  “抵达英格兰/我成了孤儿,被母亲失去/——遗忘。”
  可是,改来改去,总觉得不妥。自此,我们也再次感受到多多诗歌语言的魅力了!
  查找了一些关于对多多这首诗的评论,有人认为,这里“被失去”有迷失的意味。是诗人迷失在英格兰的绮靡世界中。自然,这种说法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诗人说“被失去”正如一个母亲失去孩子一样。祖国,母亲,在诗人心中是无可替代的。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千千万万个淳朴的农民。他们立足于原野,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演绎着幸福。“犁沟”一词中隐约透露出诗人的失落和辛酸。它们,还有他们,只能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被风化褪色了。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英格兰,不论是诗歌中的某一种意象存在,还是作为现实中的具体所在,带给诗人的都是失落和阴郁。可是,“耻辱”具体指什么,我们还应细细辨别。按照我的理解,诗人因为某种历史原因东躲西藏,这也应该是一种耻辱。而诗人站在英格兰的天空下,看女人亲嘴,看浮躁丑陋的人性扭曲圣洁,也是一种耻辱。英格兰的女人们只会亲嘴,暧昧。整个英格兰容纳不下一个诗人的骄傲。这是没有诗意的国土。背井离乡的失落中更融进了诗歌漂浮的悲哀。诗和诗人,都如无根的浮萍,在异乡土地上踽踽独行,愈发令人觉得凄凉无助。
  全诗最后一节,可以看做是诗歌情感的高度升华,也最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诚如徐敬亚先生所说,“甲缝里的祖国,现代汉诗史上最辛酸的流亡诗歌”。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
  祖国,母亲。“祖国”这个词分量太重了!在多多的句子中,这个词具有迷人的光芒,拥有迷人的魔力。
  母爱是伟大的,可母亲也常常令我们处于尴尬之境。多多对于祖国的态度可谓是复杂的。既有对错误历史的痛心,也有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种矛盾挥之不去。因为祖国,所以远离,又因为远离,所以渴念。而且,抛弃了一切痛心和愤恨,把自己打进一个小小的包裹,远远寄走……爱和恨都扎根在诗人心底。突然觉得,这首诗和多多的另一首《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一月入夜的城市/惟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秋雨过后/那爬满蜗牛的屋顶
  ——我的祖国/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一样的深沉,隽永,平淡,却一样地紧紧扣住读者的情绪,意蕴悠长。
  同时,我们分析多多《在英格兰》,觉得他对诗的一些句法和结构把握精准,这要算是多多特立独行的诗歌素质了,无可复制,无可模仿。
  
  《在英格兰》
  多多
  
  当教堂的尖顶与城市的烟囱沉下地平线后
  英格兰的天空,比情人的低语声还要阴暗
  两个盲人手风琴演奏者,垂首走过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整个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
  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1989-19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5:45 | 只看该作者
澜水微静 发表于 2012-3-4 15:36
 甲缝里的祖国
  
  这首诗看来是多多于1989年出国后所写。虽然短小,可我也总能捡拾三两片风中的落 ...

微静出手很快,请单独发到诗歌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5 06: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