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本周诵响光明新区
探讨“诗与自然” 共赴缪斯之约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
5月9日至12日,第七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将在刚刚获得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光明新区举行。周亚平、刘立杆、张执浩、小引、陈陌、乌青、韩梅、叶辉、杜绿绿、杨兰、旋覆等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将齐聚深圳,展开一系列诗歌吟诵、征文评审和文学采风等活动,在浓浓诗意中共赴缪斯之约。
主题紧扣“诗与自然”
自2012年起,“诗歌人间”活动推陈出新,将每年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举行的“诗歌人间”活动扩展到全年,推出季度活动,结合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进深圳基层街道和社区,使“诗歌人间”活动成为常态化的文化品牌。
第七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特区报、光明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承办。本次活动将以“诗与自然”为主题,探讨诗歌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简约、朴素、亲切、诗意的风格,让诗歌的光芒播撒到更多角落。
每年“诗歌人间”的主题总是紧贴诗歌发展脉搏,致力探求当代诗歌的发展方向。生机无穷的大自然,一直是古今中外诗歌表现的重要客体,也是诗人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此次“诗歌人间”春季活动确立“诗与自然”的主题,旨在回溯诗歌的本源,倡导清新、自然、活泼、灵动的诗风,充分讨论和阐释诗歌与自然万物、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以自然为师,向传统致敬,重拾属于诗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诗歌征文反响热烈
此次诗歌活动的举办地光明新区生态环境优美,风景旖旎秀丽,绿地覆盖面积达53%。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光明新区在建区之初就选择了绿色发展的道路,全力以赴建设“绿色生态新城”。不久前,光明新区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代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
大自然是诗人讴歌、寄情、描绘的第一对象,而诗歌的升华又使大自然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与姿态。围绕这一主题,本次“诗歌人间”活动特别发起了“光明杯——诗与自然”网络诗歌征文。征文已于5月5日截止,并于昨日进行了初评。
此次征文获得了海内外诗人和业余诗歌爱好者的热烈反响。广大诗友、网友踊跃创作投稿,参与诗歌人间这项国内诗坛盛事。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征集到近千人三千余首原创诗歌,其中多数是紧扣“诗与自然”主题的绿色生态诗歌,紧扣生态文明主题,以诗歌的形式状写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体现了人与自然、诗歌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荣。
李元胜、李成恩、沙克、秀实、阿翔、程鹏以及多名曾参加“青春诗会”的知名诗人都纷纷响应活动,投来了自己的诗作。这些作品以诗意涂抹绿色,让诗歌回归山林,重拾属于诗与自然的美好,体现出较为上乘的艺术水准。5月10日下午,前来参加“诗歌人间”的11位嘉宾将以评委身份对这些作品进行终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诗歌将在深圳特区报《人文天地》刊登。
春季诗会最受瞩目
本次“诗歌人间”春季活动邀得的11位诗坛名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广州、长沙等不同的城市。其中,七零后、八零后诗人成为绝对主力,他们以自己各具个性的创作,彰显着中国当代诗歌的多元化方向。引人瞩目的是,11人中有5位女诗人,是“诗歌人间”创立7年来所邀女诗人比例最大的一次。陈陌、韩梅、杜绿绿、杨兰、旋覆都是国内女性诗歌的新锐力量,笔触细腻敏锐,在诗歌创作领域显示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势头。
诗歌朗诵会历来都是每年“诗歌人间”最受瞩目的重头戏,也深受深圳诗歌爱好者们的期待。5月10日晚,诗人们将在光明新区实验学校演艺厅登台,朗诵自己的代表诗作,并与光明新区的市民和青少年观众就诗歌创作经验、作品风格和诗歌界现状等话题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
当晚,光明新区文艺工作者也将献上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并诵响“光明杯——诗与自然”网络诗歌征文的获奖诗歌,赋予这些诗歌最生动的表情、最动人的音节,为此次诗歌盛事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