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艾草 于 2013-5-10 17:54 编辑  
 
“吃饭”,还是“谢天谢地”  
 
       中国诗歌流派网诗人121看了艾草的诗《谢天谢地》后,发信息说:艾草好。从文中我读到的是,吃饭的人把快乐建立在油菜之类的痛苦之上。而吃饭的人恰恰刚经历了伤痛。浅显地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深一点说就是我们对滋养我们的万物没有怜悯心同情心爱心。这是诗人的大爱情怀。我这样读后,就觉得诗体不太好。觉得用《吃饭》更有意味儿。 
       艾草回答:你的理解是对的。感谢你点评,你说将标题改为“吃饭”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是想表达人的一种直觉,地震过后,感谢存活自己,但对别人的关怀摆在第二步,所以,我在诗中提醒当事者,不要忘记事间万物。我们在庆幸的同时,头顶的“天”,脚踩的“地”还没有度过难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谢天谢地”。 
       诗人张智文:看图作诗,我们首要的是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图片给我们反映了什么?特别是作为摄影作品,它更加忠实的给我们反映了如实的生活画面。但对于我们作为观众而言,对于图片的理解却脱离不开我们的主观意向!这也就决定了同样的图片,一定会有不同的反映心态与观后感。 
       所以,从这方面而言,没有对错和是非之分,而只有观察者的心境与心态之差别。 
       从艾草的这首作品来看,感恩的立意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取向上也是坚持了正能量的原则。所以说,这首作品是成功的。 
       编辑戴永成:地震能摧毁房屋,世俗能摧毁灵魂。地震过后,另一种磨难就是,谁来拯救灵魂与信仰?阐释草根的生存。诗才有生命。拜读。问好! 
 
      感谢诗人朋友的交流指导,也希望更多朋友加入讨论。 
 
  
 
附:艾草的原作: 
 
谢天谢地 
 
/艾草 
 
 
 
这是一片被风吹过的田野 
 
土地完好,我要呵护 
 
头顶蓝天,多么美好 
 
我还活着,多么美好 
 
  
 
扯蓝天为被 
 
绿荫为席 
 
来,每个人请淘出心底最真的粮食 
 
一起享用,好好生活 
 
  
 
这是一块农事被荒废的土地 
 
我在这里用餐 
 
远离城市喧嚣,仿佛更加美好 
 
  
 
为了生存,脚踩土地 
 
可油菜花是否生疼,我忽略了 
 
芦山过后,这里经历着另一场磨难 
 
  
 
当一种身体被另一种身体压迫 
 
也许无奈 
 
但是,我们先不要动用手中的筷子 
 
即使筷子简明 
 
完全夹不出碗碟里惊天动地的劫难 
 
  
 
2013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