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真实的文学创作致敬
——读《深圳青年诗选》随感
唐陈鹏
接触到打工文学完全属于偶然。自邓建楚先生赠予我李晃先生主编的《深圳青年诗选》至今,我才开始留意这种最真实的文学创作。这本书让我始终感受到无论在多么喧闹的城市的寂寞之夜,还是在古老乡村长满苔藓、青草的垄道之中,都有一个最温馨的诗歌的伊甸园供我憩息、有一颗最真实的心在聆听我的倾诉。我从乡村的瞳眸里寻觅城市昏黄的灯光和灯光下平凡朴质、勤劳不息、坚韧如青山上栖息着的岩鹰一样的人。我敬仰他们的真实,这是属于生活的纯粹、属于生命的真淳。这种岩鹰般的人格能够击破一切用黄金白银加固浇筑的“现代人性”的壁垒,能够成为浮躁世风下整个社会心脏的律动之源。
我们从“现代化”、“商业化”、“机械化”等组成的“现代文化泥石流”的泥浆下探出头来,却只能看见一座座朝天耸立的钢筋混泥土大厦、囚禁着一个个毫无察觉的“现代人”的高级轿车和头顶上四方的灰蒙蒙如同抹布一般的天空,单一的物质进步抛下了人类精神的进步。每一个从乡村第一次走入城市的人都会震慑于它物质的高度繁荣,他们热切梦想着幸福的生活,单纯地认为这一座座高高耸立的建筑物能够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金字塔。接着,他们十分主动地钻入到城市的囚笼当中。这个无形的囚笼充满了诱惑、惊喜、期盼、失望、彷徨与苦难,当然,也会给一部分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让他们成为这个囚笼的下一班看守人和维护者。这个囚笼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挫败的是人们的尊严;这个囚笼麻痹着人们的神经,控制着人们的头脑。从乡村奔向城市的人们忍受了超过乡村数倍的辛酸仍不觉得是辛酸,反而纷纷踩上高跟鞋、抹上腻腻的脂粉儿、套上不合体的西装或超短裙,“以豹子一样的速度”冲向一辆辆公交车、一个个工厂,毫无优雅地、兴奋地数着几张薄薄的沁着汗臭与腥臊的红票子。然而,对物质的迷恋所引发的后果如冰山一角,渐趋显现。在利益的引诱下,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冷漠已近普遍,一部分人的心灵已近残破,社会的阴暗面迅速的覆盖开来。曾有人预言:物质的绝对胜利就是精神道德的绝对败坏。当钞票的大潮汹涌而来时,我们已不敢奢望还有谁能空下右手拾起一支笔来勾勒自身的画像。毫无悬念,只需一瞬间,精神道德的稻草就被咆哮的物质大潮卷入污秽的淤泥中了。
然而,总有一些生命能自发地维持人的性灵的完整。就当我们误以为这场物质浪潮能击垮一切自然的生命的时候,有一群人,却用笔筏着方舟驶来。他们站立在舟头,如同数千年前另一个伟大的诗人一样,蹙紧了双眉,从南方的车流楼群中,唱出了古老楚人的原音。当极大多数的人投入物质的怀抱而在酒林色池中如痴如醉时,这一群人却正在和汹涌的物质浪潮做着殊死的抵抗,他们不断地挥舞着笔刀墨盾,扩大着精神的根据地,纵使他们已衣衫褴褛,纵使他们在权钱的世界中跋前踬后四处碰壁,纵使他们只能是孤独的抵抗,但是,仍有一首首沉淀着生命的质感的文作涓涓而来,流向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流向一个个迷茫者的心头。
这一群坚守着精神领地的特殊的人,便是当年众多打工者中的一员。他们从乡村的青山碧水中跋涉而来,抹不掉大地的厚重、泥土的质朴、山林田野的自然。或许,他们中的有些人曾经也沦入物质的漩涡,最终在某一瞬间猛地惊醒,跃上精神的沙滩。他们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扩音喇叭,向一个个社会生灵发出最真实的呼唤。
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真实的社会,也可以相识一些最真纯的灵魂。底层人物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朴质心灵的坚守,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对黑暗势力的憎恨……他们有信仰、有原则,却一次次倒在权力、金钱、地位等搅拌在一起的圆滑社会的潜规则下,他们奋力的抗争,宁愿做一个不言败不妥协的骆驼祥子,却一次次的被物质社会的浪潮打趴在地上,嘴唇已血流不止了,仍在声嘶力竭地呼唤着人性精神。我从他们的诗中也读出了价值观的迷茫与欲望的压抑。纷繁复杂的物质社会毁灭了乡村青年的朴素的价值观,无情地给青年们灌入了以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位子至上为代表的物欲观,直接导致了他们价值取向的混乱迷茫。但这些大山之子们忘不了家乡的清溪明月,也挥不去城市中的霓虹艳影。而价值观的混乱便使有些人的欲望得到了爆发性的释放点,但身处贫寒的打工青年们却无处舒怀,这就造成了他们人性欲望的压抑,这是物质文明对自然人的一种戕害。
他们的诗作,从诗艺上来讲,具有很突出的特点。对信仰的追求、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的迷茫、对社会的失望……一切打工者的情感都在他们的诗歌里汹涌澎湃。真感情真性情跃然显露于文字间,这是诗歌的财富。他们对于诗艺之园地深入探索使得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诗歌形式、语言方面独创一格,深厚的功底、睿智的哲思赋予了诗作极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而从诗作中溢沁出来的阵阵生活的清香又能让诗歌立足于社会现实,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建造着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同时也创造着植根于乡村的朴质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这是他们诗作的深刻之处。
当这个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时,我邂逅了打工文学。我不认识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创作者,但是我却铭记了这些最为朴实的心灵中所发出的最真实的号召与呼唤。他们在执着的抗争着。然而,我清楚的知道,在这一群打工者们辛勤的耕耘时,一批批名牌大学的名牌学者们正在给一个个娱乐节目津津有味地做着评委,奔走在一个个盛大的仪式上,手握金剪刀,一手接钱,一手剪彩;我更知道,在这一群打工者们奋不顾身的深入到文字的岩洞之中时,一位位显贵的政要、商界精英却毫不费力的笑盈盈地接受着名牌大学呈交上来的学历证书;当然我也知道……这一群追逐信仰的人,将永远被铭记在信仰的笔记本上。
我喜欢最真实的文学创作,更喜欢真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