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1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区文学·读诗》专栏: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区文学·刊中刊《读诗》
专栏: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总第3期)
2013年6月集稿 / 将刊于《特区文学》2013年第4期



王征珂评荐:第1首  程洪飞《降落》评荐语:理想和现实的情景剧
第2首  法清《这一串钥匙》评荐语:打开市井生活的钥匙
方文竹评荐:第3首  霍俊明《第一次知道平原如此平坦》评荐语:一首有重量的诗
第4首  陈美明《哦,尊重有毒》评荐语:一首充满理趣的诗
北  残评荐:第5首  何骋《谷雨,谷雨》评荐语:诗可以埋伏
第6首  流泉《草字头的春天》评荐语:“草民”的诗与诗的“草民”
许多余评荐:第7首  王西平《模拟生活》评 荐 语:诗,模拟宗教般的生活
第8首  余幼幼《我长大了》评 荐 语:成长的获得与丧失
阳  村评:第 9首  夕染《小小小的性幻想》(评荐语:异质的诗)
第10首  小易大人《炊烟》(评荐语:物欲时代的乡土悲歌)
杨四平评荐:第11首  皮旦《我特别喜欢驴叫》评荐语:口语的力量
第12首  林溪《鱼骨》评荐语:失声的疼痛
宫白云评荐:第13首  白希群《法源寺后街》评荐语:深入与透视
第14首  西娃《定数》评荐语:寂然不动的内质
张无为评荐:第15首  马永波《信》评荐语:感悟日常诗性解构“书信文化”
第16首  琪轩《炊烟的呢喃》评荐语:平民化爱情也神圣
周瑟瑟评荐:第17首  李荣《省博物馆》评荐语:诗是坚硬的存在,在你靠近它时却消失
第18首  汤胜林《写诗以来》评荐语:诗有病,诗人却下落不明
木  叶评荐:第19首  李亚伟《河西走廊抒情》第十八首评荐语:辽阔的抒情
第20首  青铜在南:致死难者评荐语:微澜中的湖面“倒影”:美如神,生如蚁
盛  敏评荐:第21首  天随子(曾入龙)《四月来了》评荐语:由内向外营造的香味记忆
第22首  王法《农民兄弟》评荐语:将要消失的土地主体
脚踢鸟评荐:第23首  黄灿然《消逝》评荐语:每一个瞬间,都残酷消逝
第24首  黄灿然《光》评荐语:诗的“最简告诉”


王征珂评荐

王征珂:1969年生。诗人。著有诗集《蝴蝶和钢铁》。现居湖北十堰。



第1首
评荐作品:程洪飞《降落》
评 荐 人:王征珂
评 荐 语:理想和现实的情景剧

降落
程洪飞

你嘱咐我,老时降落要缓缓的。羽毛稀疏
风柔柔浮过。不要回首,身后飘飞的羽毛
描夕阳美。我裸身降落,生我养我的尘埃

记得那年执意飞走,门倏地“哐啷”关闭
我又听见:门“吱呀”打开。瞅天高云淡
你自语那地方凤翔鸾鸣?我听后偷偷而回
屋后沉默老杏树,荆杈布裙,你风清月白

谁也不后悔。飞时风过雨过,男人也哭过
想象中泪是星子,隐入睛空,不让你听见
更不让你看见。我飞之后,展羽滑过天际
曾揽月盈怀,她一剎那缺,碎屑散入众树

飞不动也没有告诉你。杏花树,年年地开
落叶,晚春挽留不住。来时也没有告诉谁
风刮过江南,落花是结果。能留的是什么

王征珂:理想和现实的情景剧
程洪飞的诗歌,感情深邃而潜隐,意象绵密而跳脱,诗意迷蒙而诡秘。《降落》一诗,犹如情景喜剧,亦如两人话剧,演绎着关于爱情和家庭、理想和现实、前生和今世、身体和性灵的悲欢苦乐。
叙事风格:朦朦胧胧,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隐隐约约。故事地点:百姓家中。出场人物:欢喜冤家。演员造型:男人身插羽翅,女人荆杈布裙。音响设计:“哐啷”的关门声,“吱呀”的开门声。故事情节:两个欢喜冤家,爱打嘴巴官司,却又难舍难分、不离不弃。
满脑子幻想的男一号,仿佛刘德华歌中所唱的——“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他想搂楼月亮宝贝,想把月光的“碎屑散入众树”,甚至当他老了,羽毛已经稀疏,他还想用“身后飘飞的羽毛/描夕阳美”。
满眼睛现实的女一号,安于粗衣布服,乐于柴米油盐,她不是金玉其外的贵妇人,也不是锦衣玉食的娇太太,她只晓得宽容和慈悲、安抚和疼爱。她的官人在凌空高蹈,而她疑窦丛生:那地方凤翔鸾鸣?
这里的“凤翔鸾鸣”,语词不是实指,语意具有暗示性,“凤翔鸾鸣”暗寓着喜庆,男欢女爱不在形而上的云霄,而在形而下的人世。而当她的官人老了,飞累了,她会柔肠转动,细声叮嘱,说出这场“情景剧”的经典台词:老时降落要缓缓的。


第2首
评荐作品:法清《这一串钥匙》
评 荐 人:王征珂
评 荐 语:打开市井生活的钥匙

这一串钥匙
法清

这一串钥匙
其中的一枚
能打开办公室
我一周在办公室里枯坐五天
和坐牢没什么区别
这一串钥匙
其中的一枚
能打开家门
如果我回家晚了
老婆总是为我打开楼道的灯
躺在床上织毛线,等我
这一串钥匙
其中的一枚
年长日久了
我也不记得它是开哪把锁的了
我之所以还没有丢掉它
是因为我把它忘了
这一串钥匙
都挂在我的裤腰上
拍打着我的屁股
有时候它们会发出轻响
听起来也很好听

王征珂:打开市井生活的钥匙
《这一串钥匙》,可以打开认知、理解法清诗歌的若干通道:淡化“复杂”、淡化“博大”、淡化“盛气”、淡化“深刻”。
伴随着这一串钥匙的“叮叮当当”,我看见了法清的内心世界:对生活,抱以“和光同尘”的包容态度。
这一串钥匙,打开的是:市井生活、平民意趣、老百姓心理。
这一串钥匙,引领你看见了刻板无奇的时日,“我一周在办公室里枯坐五天/和坐牢没什么区别”。
这一串钥匙,引领你感受到了平淡生活中的些许慰籍、些许暖意,“老婆总是为我打开楼道的灯/躺在床上织毛线,等我”。喔,贫贱夫妻,百事哀也,糟糠之妻,不可抛也。
这一串钥匙,还引领你学会苦中作乐、知足长乐,“有时候它们会发出轻响/听起来也很好听”。


方文竹评荐

方文竹:1961年生。诗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著有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等各类著作19部。现居安徽宣城。



第3首
评荐作品:霍俊明《第一次知道平原如此平坦》
评荐人:方文竹
评荐语:一首有重量的诗

第一次知道平原如此平坦
霍俊明

第一次知道  平原如此平坦
刚生长的玉米也并未增加它的高度
“动车加速向前,平原加速向后”
远处的燕山并不高大
开采过度的断壁像极了遗漏精液的廉价床单
白色的墓碑在车窗外闪现
废脚料的石碑对应一个个廉价的死者
“日子仍将继续”
“夏夜仍将漫长”

方文竹:一首有重量的诗
由于理论储备和诗与思的一气运化,批评家的优秀诗作往往带有一种重量,重得你搬不动。霍俊明的这首就是这样!
“第一次知道”就是数年来的“突然知道”,有了“颖悟”。而“平原”来自于诗人对多年来乡土经验的一个思考。诗人的故乡冀东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北部的燕山山脉低矮而光秃,被严重的过度采矿而丑陋不堪。这也正是这首诗运用的奇特意象:遗漏精液的“床单”——皱褶、光秃、丑陋、疲惫——精当而有高度的概括力。平原的平坦和低矮与动车和时代之间形成了张力和焦虑,诗人的内心一定装纳的更多。
以上试析的只是此诗的个人(动车上)和历史层面(墓碑)。我还想做点引伸,“重量”必须上升到哲学层面:平原的“平坦”让我想起了庄子《逍遥游》中北海若对“大海”的描述,大海和平原似乎都是世界的一个常数,超越了时空的变异,因此,“日子仍将继续”,“夏夜仍将漫长”。在这样的背景中,加入诗人的个人经验就有一种张力——对称、对抗和平衡,它表达的是一种宿命。
我不追究诗中三个引号的来源,反正它造成了间距、间离、间杂、“文本干涉”而又和谐一体无间的效果,使得全诗显示出一种多声部,激活了诗意的扩张。


第4首
评荐作品:陈美明《哦,尊重有毒》
评荐人:方文竹
评荐语:一首充满理趣的诗

哦,尊重有毒
陈美明

华尔街铜牛最火,在于天才设计师
莫迪卡嵌入铜牛传统品质与现代的元素
狼与人能同在各自的高傲额头
招展生命旗帜。并同插地球生物链最上游
在于狼善用人的优秀品质,嫁接时尚新形体
邂逅一群羊后,嫁接新形体一心向善的狼
参悟圣人之理喻,尊称羊为老师
我看到狼每次谦卑,都在消解羊敬畏的垒块
羊被尊重成狼眼中骨骼拔节
狼对羊敬重成羊眼中形体枯萎
日无狼之尊崇羊便焦躁。羊与狼齐肩后
羊以狼的名义蔑视羊一样的狼
狼不再尊称虚伪的羊为老师,躁狂的羊疯掉
尿液呈阳性,结论是吸食大量毒品
毒手是比牧羊人还善良的狼。哦,尊重有毒

方文竹:一首充满理趣的诗
哲理入诗是陈美明诗美创造的特点。在一些人垢病的哲理其实只是诗的一块“材料”,关键看诗人如何使用(熔铸),哲理完全可以成为诗的炼金术。陈美明的《哦,尊重有毒》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
世界万物是其所是为何如此之难?因为文化的创造与形成(诗的开头即拉开了一场文化的背景),而文化往往是多维的动态的。在文化的交锋与对阵中如何保持住自己则更难!诗人似乎赞成“狼善用人的优秀品质,嫁接时尚新形体”,可是事态的发展呈现出文化的错位——与“狼”对称的“羊”被“狼”“尊重”坏了,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将“羊”与“狼”的关系演绎得如此充满理趣,恐怕只有陈美明做得到。
“尊重”何为“有毒”?它考验的正是自己,而解毒剂则是自然本性。这是一首言此及彼、寓意深刻的诗。全诗具有较强烈的比附性和影射性,由于它的现实社会意义而达致人类学本体论,或说,这首诗本质即“人类学寓言”。当然,诗就是诗!在诗美的技艺表现上,内在节奏和抽象具象一体化解了语言的硬,点石成金。



北  残评荐

北残:原名赵目珍,1981年生。诗人,文学博士。选编《80后朦胧诗选》。现居深圳。


第5首
评荐作品:何骋《谷雨,谷雨》
评 荐 人:北残
评 荐 语:诗可以埋伏

谷雨,谷雨
何骋

此刻,我舒展视野所要叙述的
和候鸟昭示天空的,没什么不同。
这是万物,终于找回夕阳的喜悦。当然
你也可以把它称作春天。

清晨白茫茫的雾,正好用来
隐瞒孤独。我走在安静的小路上,
沾染了喧哗的泥土。
又想起风中摇曳的,故乡的槐树。

花言巧语早于晚霞盛开
对此,农谚和民谣都从未提及。
我时常在空旷的夜里低语
谷雨,谷雨。为何你总是姗姗来迟

谷雨,谷雨。我热爱的生活啊,
它究竟在哪里。

北残:诗可以埋伏
读此诗,我读出其间弥漫着一个少年莫名的隐忧。那少年,他“在空旷的夜里低语”,他孤独、惊恐,而又迷茫地前行,实践着对理想和精神的一种追求。
诗一开篇,就将人的思维抓住。我相信作者绝非故意创造此一种独特的表达,来吸引人。你还是一无所俘。实质上,它在为季节中隐忧的过渡打了“埋伏”。作者埋伏在谷雨中的隐忧,主要是对个人精神的,虽然“故乡的槐树”在诗中也出现,但故乡只是一种陪附。此诗内蕴一直在字里行间潜行,比如诗中所云“隐瞒孤独”、“沾染了喧哗的泥土”、“花言巧语早于晚霞盛开”,作者欲言又止,止于所止,让人捉摸不透。读之,再读之,你欲罢不能。诗的结语二句,分量甚重,那是一个少年沉重的叹息。读至此,应注意此结语之问与前一个问句是怎样一种联系,诗意才可更加分明。
最后值得一提,此诗的作者尚是在读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必再细言当今教育制度的弊端如何如何,或许正由于感受到那些潜在的隐忧,他对生活倍感沉重,于是酿就此诗。《通纬•孝经援神契》:谷雨“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亦谓:“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作者也许正在试图找回万物已经找回的“夕阳的喜悦”——那属于他自己的“春天”。否则,诗人不至于无助地呼唤:“谷雨,谷雨。为何你总是姗姗来迟”,“谷雨,谷雨。我热爱的生活啊,/它究竟在哪里。”为此,我更加相信“谷雨”在题目中的重复,更有深意。
《谷雨,谷雨》这首诗被选中,与前面所选《草字头的春天》一样,题目占了一定比重。在我看来,单一的“谷雨”作诗题,其美感及其所昭示的意蕴,与重复的“谷雨”所组成的诗题相比,迥然不同,似有天壤之别。


第6首
评荐作品:流泉《草字头的春天》
评 荐 人:北残
评 荐 语:“草民”的诗与诗的“草民”

草字头的春天
流泉

赞美过梅花的人,同样赞美桃花
赞美过桃花的人
也一定在赞美着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油菜花……
而春之美并非就由鲜花铺就
我看到了青草无边
青青的草色,在蔓延

我原本一芥草民,在草字头的春天里
保持草的本色
不花哨,不潦草,不油头粉面
不与春风为伍
我懂得如何去歌颂,静默中
写就尘世的隐忍和宽容

万紫千红不过一时绚烂,而青草无边
则是一世向往
我是草民,草字头里贴地而行
没有什么比草根坚硬
春天,生长在青青的草色里
岁月带不走我的欢颜

北残:“草民”的诗与诗的“草民”
此诗得被选中,首先得益于它的题目,吸引人。
读此诗,一下子就读出草民本色,草根阶层的本色。这本色,低调,坚硬,隐忍,宽容,掷地有声。
有些人赞美花朵,有些人看到青草无边。在诗人的眼中,这或许就是非草根与草根的区别。然而这只是感官上的区别,而其根本的实在于二者的精神不同。
草民的本色,如作者所云:“不花哨,不潦草,不油头粉面/不与春风为伍”。它正如道家的圣人老子所主张的那样,返璞,虚静,与世无争,而正因为它为而不争,所以赢得诗人“一世向往”。
草民在静默中“写就尘世的隐忍与宽容”,但这隐忍与宽容之中更带着“坚硬”的本色。这本色无疑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正是因为自然的本能意志所逼迫,他们的生命才显得更广阔,更有尊严。
正如诗人对草民本色的梗概,此诗在语言上也保持了草民色彩,素朴柔和,一如草芥,“不花哨,不潦草,不油头粉面”, 带着自然、本色的美,我喜欢这样的语言。
不过,诗的起三句和末二句我略感不足,虽然作者意有所图,或起对比烘托之效,或表现“草根阶层”生命力的顽强,但是略俗的语言让诗歌的整体美感打了点折扣。


许多余评荐

许多余:1983年生。诗人,小说家。著有《远方》、《最后的盛典》、《笔尖的舞蹈》、《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现居合肥。


第7首
评荐作品:王西平《模拟生活》
评 荐 人:许多余
评 荐 语:诗,模拟宗教般的生活


模拟生活
王西平

看见过天气吗,那停靠在玻璃上的
冷暖反射在晴空里
那闪闪发光的,钵,满满的黑色嗡响
突然溢出

僧侣,和他身体上的凌波
越过古老的经卷。香火缭绕
绿萝之花诱其上歪梁
野猫蹲守在斋饭深处,或吟诵那单音节的佛翅
和复杂的苍蝇之眼

没有净地,却紧挨着这个世界
布帘上一对秃顶鸳鸯戏水。女人要分娩
下面是灌木,周围是不幸
你就像那个抢先咳出的婴孩
过着模拟生活

许多余:诗,模拟宗教般的生活
在诗与生活愈加遥远的年代,我们更多的时候所听到的,只有赞歌与哀歌。底层被碾压的惨剧时刻上演,情感变得麻木,几乎令人无悲悯之力——与此同时,无耻而虚空的赞歌却大行其道,屡唱不爽,经久不衰。一个民族的心灵从未有过如此苍白。我们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它们如此荒诞,如同虚构。
可它们就是我们的生活!
诗人不能适应,又无法拒绝。正如玻璃上反射的天气,从钵里溢出的黑色嗡响,它们呆板而宿命。
在没有净地的地方,低处充满不幸;香火被绿萝诱因,高高在上,好似诠释着宗教的虚无。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好似注定过着不真实的、模拟的生活。现实等同于假设,如果不在内心模拟出诗意和宗教的纯净,我们几乎将无法存活。


第8首
评荐作品:余幼幼《我长大了》
评 荐 人:许多余
评 荐 语:成长的获得与丧失

我长大了
余幼幼

我长大了,可以嘲笑自己
手中的笔戳不死一个坏蛋
可以嘲笑自己是女人
不能随便爆粗口,动手打人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挖一个坑将自己埋了
把思想保留在骨灰盒里
传染给不能思考的木头  

我长大了,开始嫉恶如仇
面对大是大非
我鄙视小人,鄙视污浊
鄙视在阴沟里翻船的人还自称舵手
我鄙视国界线,缩小了我们的历史
我了解了圈子,鄙视圈子
了解了坛子,鄙视坛子
了解了人性,鄙视人性  
我长大了,以前高的都变矮了
神圣的被各种人的手摸来摸去
屁股被摸翘了
平胸摸成了巨乳
肛门摸成了菊花
地位摸高了,名声摸黑了
孩子被摸脏了,耻辱摸没了
政治摸高了,生活被摸得难以企及
我鄙视我自己 在这样的和平年代
不能被一颗子弹解决掉
不能被呐喊的刀刺死

我活着做了一名诗人
在自杀者的面前朗诵赞美生命的诗
而不是伸出手拯救
我鄙视诗人
语言的无能
加大了对身外之物的掠夺
白纸黑字将出卖那些丑陋的身体
任由他们扭动
像蛆虫一样爬满彼此的床

我长大了,母亲要老了
诞生我的房子也旧了
我真想回去睡一睡,感受最初的温暖
仿佛我不曾来过这个世界

我长大了,尾随我而去的人
都变成了我的尾巴

  
许多余:成长的获得与丧失
近期流行浅薄的煽情,致青春的小说和电影打动了无数泪点低的人……90后女诗人余幼幼的《我长大了》也算是一首“致青春”的诗,但这青春致得坦荡、明确、彻底,直接有力且鲜血淋淋。
长大了之后,我们逐渐认清了一些历史和真相。“开始嫉恶如仇/面对大是大非/我鄙视小人,鄙视污浊/鄙视在阴沟里翻船的人还自称舵手/我鄙视国界线,缩小了我们的历史”
在了解进入了诗歌圈和诗坛(或许不仅仅是诗歌圈和诗坛)后,我们“了解了圈子,鄙视圈子/了解了坛子,鄙视坛子/了解了人性,鄙视人性”。 所有的东西都仿佛变得更加现实。“白纸黑字将出卖那些丑陋的身体/任由他们扭动/像蛆虫一样爬满彼此的床”。
长大了之后,我们发现很多高大和神圣,其实都不那么高大神圣,甚至还很猥琐。“以前高的都变矮了/神圣的被各种人的手摸来摸去/屁股被摸翘了/平胸摸成了巨乳/肛门摸成了菊花/地位摸高了,名声摸黑了/孩子被摸脏了,耻辱摸没了/政治摸高了,生活被摸得难以企及”。
我们长大了,伴随这过程的是父母亲人们的衰老。这无法回避的悲伤,让人不想长大。有时“不曾长大”的错觉,让人觉得自己“仿佛不曾来过这个世界”。


阳  村评荐

阳  村:1965年生。诗人。著有诗集《城市和乡村的边缘》、报告文学集《桂冠与荆棘》等。现居合肥。


第9首
评荐作品:夕染《小小小的性幻想》
评 荐 人:阳村
评 荐 语:异质的诗

小小小的性幻想
夕染

如果你剥开一只橘子
青色的。
里面有个被折叠好的女人

你要放她出来吗

小小的女人。你以为你醉了
又怀疑,她是否是酸的
是否。发育完全

阳村:异质的诗
对诗歌的感觉如何,直接决定一位诗人的诗能走多远。构成“感觉”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它与先天的颖悟、后天的观察、语言的素养、出新的功力有关,这几个方面构成诗的个性,有了个性,才能从浩瀚的同质化诗歌中突围出来,展现属于自己的异质。
在我读过的90后诗人中,夕染对诗歌的感觉应属上乘。《小小小的性幻想》是她发到中国诗歌流派网一组诗中的一首。这组诗因为都不错,所以在选择上费了一点时间。最终选评这首,就是因为它在极易同质化的题材中展现出了异质,这种异质是小的,天然的,是难以复制的。


第10首
评荐作品:小易大人《炊烟》
评 荐 人:阳村
评 荐 语:物欲时代的乡土悲歌

炊烟
小易大人

那是真正的炊烟,燃烧的木柴
诞下的精灵
能飘很远,飘到多年以后
在冰冷的城市夜空
与我相遇,我们像老朋友一样对望
那些破败的灶膛,被岁月燃烧得
越来越小的乡亲们
我们谁也没提及

阳村:物欲时代的乡土悲歌
诗的起句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绪。“燃烧的木柴”,乡村的灶膛,揭开木锅盖的祖母,一同“诞下”“真正的炊烟”。而在“冰冷的城市”,炊烟早已被油烟取代。所以,作者在“城市夜空”看到的炊烟,只能来自记忆的深处,来自暮色中袅袅升起的乡村。但这种“相遇”已不堪“对望”——“破败的灶膛”所揭示的乡村现状,“被岁月燃烧得/越来越小的乡亲们”的痛苦内蕴,让这八行小诗有了很多大诗难以企及的感染力,从“90后诗歌”栏目脱颖而出。
乡土的悲歌在以物欲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声显。权力背景的圈地运动蚕食着农民的利益,并在各地造成农民与“开发商+政府利益共同体”的矛盾冲突。弱势一方的失地农民往往以灶膛破败、背井离乡为结局,告别炊烟,沦落为城市的苦力和贱民。这一切,“我们谁也没提及”,因为我们无处提及。



杨四平评荐

杨四平:1968生,批评家,教授。著有《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 等1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项。现居安徽芜湖。


第11首
评荐作品:皮旦《我特别喜欢驴叫》
评 荐 人:杨四平
评 荐 语:口语的力量

我特别喜欢驴叫
皮旦

最最郁闷的日子里
我最拿手的好戏是模仿动物们
发出一阵阵叫唤
这是我二舅教给我的
他教给我公鸡打鸣时
他的嗓子是细的,而且很长
他教给我狗叫的时候
他仿佛刚刚撕吃了一具尸体
他教给我驴叫的时候
他是亲自躺在地上
打了滚的,一边打滚一边叫
我特别喜欢驴叫
二舅说,你喜欢驴叫是对的
你小子的出息
将在万人之上
我不明白二舅的话是什么意思
但无论如何我确实
喜欢驴叫。当我大叫起来
总有成群结队的人
跑步前来围观,拍手,叫好
现在我又要开始驴叫了
而且,这一次将要伸着脖子
昂啦昂啦叫唤的
远不止我一个
我打十五岁那年就已弄得
跟我二舅似的
不仅自己叫,我还教会了别人
现在,有将近
二百个人和我一起大声叫唤

杨四平:口语的力量
口语不是诗,但诗化的口语就是诗。诗化的口语既是“器”又是“道”,而且是一种最在场、最鲜活、最丰富的“器”和“道”。不像那些翻译体诗,虽然文绉绉的,很书面化,很知识化,很制度化,但是了无生趣,令人压抑,如本诗开头所写的“最最郁闷”。在这样的语境下,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诗人,宁愿去“模仿动物”,宁愿失语,宁愿学鸡鸣狗叫,也不写规规矩矩的诗。而在这方面走得更远的诗人,认为这还不够,毕竟鸡鸣狗叫还是大众化了些,毕竟“人模”与“狗样”是一对亲家,所以,“最最”诗的诗人就“特别喜欢驴叫”了。这种驴滚驴叫比较陌生,比较好看,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比较有“文学性”了。当然,装神弄鬼、炫奇搞怪不一定是艺术,因为那可能是徒有“器”而无“道”的玩意儿。本诗器道一体、神形兼备。


第12首
评荐作品:林溪《鱼骨》
评 荐 人:杨四平
评 荐 语:失声的疼痛

鱼骨
林溪

昨日晚饭
一截鱼骨卡在我的喉咙里
彻寒的夜色
裹着泪水
从臣服的体内奔涌而来
我张大嘴巴
努力弯下颤抖的身子
多么希望
这吞不下也咳不出的疼痛
能退出身体之外
将它弃于冥暗的角落
或者枯朽的草丛
我可以优雅地抽身离开人群
返回卧室

或许是一片田园
虫鸣在月色里肆意地游荡
在那里
曾有一只被喧嚣灼伤的
鹳鸟或云雀它时刻保持警觉
似被狩猎者的子弹擦伤过翅膀
而我只想远离
那截卡在喉咙里的鱼骨
和它并不相识 异物

杨四平:失声的疼痛
谁不想优雅地、有尊严地、有责任感地活在这世界上。谁不想像阶级意义上的小资那样在海滩上闭目养神地嗮着太阳,听着涛声,或者在别墅里沉醉于温柔乡。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本诗用“鱼骨”喻指横亘在从现实通往理想之途上的障碍,用可能是诗人自己吃鱼被鱼刺卡住的个体经验来喻指中国人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在城乡迁移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共同的中国经验。这种经验就是诗中所说的“吞不下也咳不出的疼痛”。这种经验就是“被”卡住、“被”捆绑、“被”现代化的真切感受。无疑,对于崇尚自由自在的人们来说,这种“鱼骨”就是“异物”。虽然诗人在摸高与落地之间找到了平衡,但是本诗的格局明显窄了些,如果能够跌宕开来,境界就会开阔些。



宫白云评荐

宫白云:1970年生。诗人。著有诗集《黑白纪》。现居辽宁丹东。



第13首
评荐作品:白希群《法源寺后街》
评 荐 人:宫白云
评 荐 语:深入与透视

法源寺后街
白希群

法源寺的后街是破败的
像任何事物的背面
留下一些真实的印记
或掩藏了一些浮躁

我行走在蜿蜒的窄街上
看不见巷子的尽头
高大的台阶与低矮的门户羼杂一处
共和国的门牌号码统一了身份
语录牌和红星隐隐可见
裸露的电线上站着苟且偷安的麻雀

从后街能远远地望见法源寺的大殿
鼎盛的香火仍不倦地感召众生
它的前身——悯忠寺——那些被悯忠的人
是幸运的。而活着的功臣
大多当做谋逆灭掉,古来如此

潜伏深院枝头的知了
不管唐宋元明,兀自弹唱
声音高过巍峨的门楼
与独来独往的潦倒诗人惺惺相惜
赫然在目的一排“拆”的大字
又使徜徉的心情索然无趣

宫白云:深入与透视
《法源寺后街》呈现的是诸多的破败与沧桑,但如果仅仅只是呈现,它只能平庸,而作者恰恰掌握了不使其落入平庸的秘钥——那就是深入与透视。当“我”从“破败”中深入“事物的背面”,其真正意义上的真相透视也就开始了。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引出其历史变迁的蛛丝马迹,拧出其中“掩藏”的水来,而这些水每一滴都是一个缩影。作者给了他们恰如其分的象征:“门牌号码”、“麻雀”、“香火”、“知了”、“巍峨的门楼”等,它们透视出的意味见证着历史的时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源寺后街”才以一幅流动的影像目睹着时代,而不是时代目睹着“法源寺后街”。整体诗歌的语言精确深厚,语气尖锐具有刀锋感。尤其对历史的敏感、对现实的洞察及恰到好处的反讽都布置的淋漓尽致,并始终让“我”的思维站在能够到达的高度俯瞰全景。特别是尾段那一排刺目的“拆”字,有种非凡的视觉冲击力,给这首诗打下了醒目的印记并透视出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


第14首
评荐作品:西娃《定数》
评 荐 人:宫白云
评 荐 语:寂然不动的内质

定数
西娃

瓷器口和女贞树
配合着你的指令
和我,遗留于路上的脚气
耗掉我
仅剩的火种,口粮,失去正面的纪念币
只有你
留守在我身边,比寂寞更忠实
放任我桃花,空亡,碎嘴
善于躲藏。把自己修炼成鱼
进入捕杀者的领域

结局,让我独吞
却不让我预知,更改,和提前看见

宫白云:寂然不动的内质
“定数”代表着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写这样复杂、神秘、象征性的诗,很容易落入武断与大而无当中,而西娃却把它写的风生水起,其难以形容的颠覆性语言,不动声色的陈述,高度凝炼的象征,不可穷尽的情感,对生命过程的深刻理解,都以一种寂然不动的内质方式在这首只有12行的诗里呈现。诗的切入点出乎意表地玄妙而且机敏智慧,“瓷器口和女贞树”都是有来历和出处的,代表着一种“天命”,西娃以这样不凡的起笔,波澜不惊,静水流深地将读者很自然地导向深层,而“脚气”是生命个体散发的一种气息,“火种,口粮,失去正面的纪念币”与“桃花,空亡,碎嘴”都象征着生命的不可或缺,它们与“我”的人生与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互相渗透,而“耗掉我”与“放任我”又包含了生命中多少的酸楚与和解。既然命运不可“预知,更改,和提前看见”,那么承受一切,淡定从容地对待命运的起起落落、变幻莫测恰恰是对命运最好的注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但要紧的是你是不是在做属于自己的事情。这是西娃这首诗给予我们的启示。



张无为评荐

张无为:1960年生。诗人,教授。著有诗集《缪斯O点值》,专著《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新论》,主编《大学语文》。现居内蒙赤峰。


第15首
评荐作品:马永波《信》
评 荐 人:张无为
评 荐 语:感悟日常诗性 解构“书信文化”


马永波

常常我要写信
在我悲哀时写很长很长的信
可当悲哀落到纸上
那些词句竟慢慢把我还原
于是我把信收起来
另写一封
短短的
就说我很好
常常我要想起你
想你的时候我什么也不写
想你的时候我这里就会下雪
下很大很大的雪
连同冻在空中的叶子
等雪停了
我从雪地里回来
就会看到你的信
温暖地停在那里

张无为:感悟日常诗性 解构“书信文化”
日常书信作为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它是亲友之间在不同时空有效传递生活信息的基本媒介;在文人之间,书信的精神内容更丰富,如倾诉、讨论、辩驳等。但这首诗呈现的却是对“书信文化”(一部分)的反思与解构。
诗的开始即表明,人在悲哀时总想急于写信、向人倾诉并由此获得安慰,可在对方尚未读到,倾诉者已然完成了发泄与净化,即实现了复函的效果。那么,写信的初衷消弭,传书还有什么意义?由此引出的新问题是,在深层次上,书信自身会将自身的意义涨破,这是否也是普遍的荒谬感?
所以,接下来“想你的时候我什么也不写”就顺理成章,因为这显然并非想申明不写信的理由,而是担心写信会抵消思念,使情分缩水。由此触及到人心的乖戾可笑以及对人类秉性的戏谑,结尾两句将这种事实进一步扩展开来。
而“想你的时候我这里就会下雪”乍看与张枣“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下来”的心理机制同构,其实,马永波在张枣的终点又有新跨越。由此直至结束,均是内向性的自觉感悟,个中意味深长,却只可意会。
可见,作者在观照日常生活时,的确是于“闲谈式的漫不经心”中,发现了知识背后生存信息的异质共生,循此再不断颠覆、修正,或嬗变、辐射,形成看似简单、实则耐人寻味的诗性结构。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感觉化生成与组接,足以使诗有明显的非惯常性、非逻辑性,这是当时的同类诗中不多见的。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一封信,是诗性复函文本,有交流,有说明。这是在文人层面,就有关情感课题传达见地与感悟,品味自然是上乘。


第16首
评荐作品:琪轩《炊烟的呢喃》
评 荐 人:张无为
评 荐 语:平民化爱情也神圣

炊烟的呢喃
琪轩

穿过发丝,穿透肌肤,直达
一个温暖的属地
火,潜伏在骨骼里,你感觉到烟的重量吗

纤纤十指,轻触你的呼吸
在风起的时候向你靠拢,降落在你的鬓边
看晚霞泛起涟漪,你最好起锚
在这一刻,我是一根锁链,等你就范

我就住在风里,轻吻你的脸
寒冷的冬日,你还会觉得冷吗
我不再流离失所,却停止不了漂泊   

钟声在风中洒下一滴泪
我们拥有同一种属性
——草食
等一颗种子在我的胃里
萌芽春天

张无为:平民化爱情也神圣
炊烟是田园诗的常见元素,爱情是各类文艺的审美圣地。对乡村图景里的爱情,闭着眼就能圈点的大有人在,那么,同样的诗写如何再出彩?
这首诗虽谈不上怎样深刻,但她展现出平民化爱情的新素质,其个性风格所构成的独特氛围,足以令你渐入佳境。
移情于炊烟诉说爱意,作为客观对应物并不容易。作者似乎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将另一半虚化,并将炊烟与“我”亦此亦彼。当然,更重要的是移情之后,作者进而展现出“我”从接近到初恋,再到热恋,终至于步入婚姻、预设未来的过程,并融入了现代性生命感悟。该诗不仅主体意象有个性化创新,更在散点透视中辐射出独特氛围。
首节出其不意,却有内在衔接,最后一问更叫绝,简直是于无理中生发至理。这是诗中所寻求的爱的真谛与分量。次节以双重的轻柔暗示了性别特点,进而生成多重奇崛效应,令人浮想,韵味十足。节三再从新段位出发,既诠释出爱的温存与付出,也升华到生命的更高品位,即现代人的应有境界。尾节是诗的结点,虽然略显生硬,但尚有迹可循。钟声既神圣也通情,一滴泪或许有伤感或许更欢喜,但无论如何,已经告别了少女时代,也告别了以往的浪漫。与“草食”关联,“在我的胃里/萌芽春天”大有深意。是本色、更是非凡,是现实、更是未来,是责任、更是希望,是期待、更是信念,故生神圣感。
总之,该诗意象新颖而贯通,准确而具弹性,跳踏转换自然灵动;情绪脉络轻重缓急,层次有致,全篇经营的蕴涵与建构的空白耐人寻味,余音不绝。



周瑟瑟评荐

周瑟瑟:1968年生。诗人,小说家,导演。著有诗集《松树下》、《17年诗选》,长篇小说《暧昧大街》等14部。现居北京。



第17首
评荐作品:李荣《省博物馆》
评 荐 人:周瑟瑟
评 荐 语:诗是坚硬的存在,在你靠近它时却消失

省博物馆
李荣

省博物馆就在我家对面
它是一栋不苟言笑的建筑
像一个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年人
我每天经过它,却熟视无睹

最近,当我想向它请教一些历史问题时
却发现它已经成了一片建筑工地

周瑟瑟:诗是坚硬的存在,在你靠近它时却消失
博物馆是什么?在诗面前,它就是诗本身,它坚硬地立在这里,完全是真实的存在,强大到令你“熟视无睹”,当你想向它靠近时,它却消失了,成了一片建筑工地。这就是这首诗的全部。简单,但深刻,好诗越来越简单。
李荣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处理诗与现实的关系,他以不知情的姿态介入到历史与现实中间,在诗面前他扮演了一个不相干的行人,虽然“就在我家对面”,但与他无关。
短短四行,环环相扣,起笔平实,层层递进。诗穿着一件外衣,他终要去脱下它。
再读诗,博物馆是什么?在生活面前,它就是博物馆,是一栋建筑,李荣不撒谎,他实打实在写博物馆,我也到过诗中所写的省博物馆,并且一下就被其“不苟言笑”的外表震住了。在我的印象里博物馆这样的建筑是庄重的,有古树围绕,有绿瓦,有乌黑的外墙,透出神秘与久远。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它的神秘与久远是坚硬的事实。
如此看来,象征、写实与拆解都在。固有的意义在最后两行瓦解,博物馆“像一个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年人”,“当我想向它请教一些历史问题时/却发现它已经成了一片建筑工地”,写实退下,象征上来,拆解终结。
李荣写诗,看似随意道来,实则步步惊心,最后要找的意义不见了,转换成了另一个事实――一片建筑工地,原来的诗拆解了,一首新的诗来到你面前。


第18首
评荐作品:汤胜林《写诗以来》
评 荐 人:周瑟瑟
评 荐 语:诗有病,诗人却下落不明

写诗以来
汤胜林

我老是觉得自己丢了什么东西
或者正要丢失什么东西
写诗以来,这种特征更明显

这是有病的先兆,我知道
我把自己关了禁闭
一件件掏出身上的
好心坏心良心仁心头骨脊椎耻骨侠骨
躯干内脏毛皮衣饰食欲性欲权欲
按顺序倒序,从数量质量,自查自纠
一切安好

我正要张灯结彩鸣炮奏乐
有人突然尖叫——哎呀哦胜林
你的真身,下落不明

周瑟瑟:诗有病,诗人却下落不明
诗是什么?诗是人类寻找自身,发现自身,又丢弃自身的过程。
汤胜林手握一把解剖手,对他自身动手,他充当了诗的标本。
我目睹他由怀疑到确诊,再关自己禁闭,然后“掏出身上的/好心坏心良心仁心头骨脊椎耻骨侠骨/躯干内脏毛皮衣饰食欲性欲权欲”的一个奇异的过程。我的天呀,对自身的解剖够彻底的了,人的一切尽在诗人的刀下,他这一刀下去,向死而生?
我不知道人有多少伪装?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伪装,诗人把“写诗以来”所发生的病症坦露无遗,“我老是觉得自己丢了什么东西/或者正要丢失什么东西”,这样的病症正是诗的佳境,挖掘人类身上的“好心坏心良心仁心头骨脊椎耻骨侠骨/躯干内脏毛皮衣饰食欲性欲权欲”,这是诗的目的。
到底谁是病人?谁又是医生?
汤胜林以真身充当病体,为诗献出肉身,写诗以来的病情,让人触目惊心,原来写诗是这样的残忍,诗人既是病人又是医生。
汤胜林构造了一个荒诞的场景,手术刀支解骨肉的声响声声传来,全诗为诗人布置了一个不见血腥的现场,而他本人“正要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却“有人突然尖叫——哎呀哦胜林/你的真身,下落不明”。
诗人就是那个迷失自身、下落不明的人。诗本身的玄妙与诗人的自我解剖,在一首诗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口语化的叙述,以假乱真,象征与隐喻,把诗引向真相,手起刀落,一刀见血的批判跃然纸上。



木叶评荐

木  叶,1970年生,本名王永华,诗人,文学硕士。著有诗集《流水中发亮的简单心情》、《在铁锚厂》。现居合肥。


第19首
评荐作品:李亚伟《河西走廊抒情》第十八首
评 荐 人:木叶
评 荐 语:辽阔的抒情

河西走廊抒情(第十八首)
李亚伟

在中国,很早就有一个隐形政府在汉字里办公,
用一套伟大的系统处理着人间的有和无,
用典籍和书法、用诗词歌赋处理我们的风花雪月。

但是,还有一个更加伟大的政府,它高高在上
处理着我们的内心,处理着我们的前世和今生。

所以我一直说不清,我曾在哪一个朝代里从军,在哪一座城池里恋爱,
后来,又在哪一朝政府中挥霍掉了青春?我始终想不起,
我究竟在哪一个民族打烊时,看见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在河西走廊,在嘉峪关上,我只能看见
时间留下了巨大的十字路口,在这里
朝代们找不到自己在人间的位置,
国家也都是路边店。

木叶:辽阔的抒情
诗人写作这组诗,面临和试图处理的,是辽阔的家国与历史之思,他所描绘的是“看不见”的“风景”与“情怀”。这,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抽象与具象之间必要的紧张与疏离,从而形成一种张力,展现辽阔的抒情。
因此,读者难以看到深入细节、纤毫毕现的工笔勾勒,更没有浓艳涂抹的色彩与画面。所有的细部都被处理得似乎潦草、粗率。
诗人在追求这种效果。他手下使用的是酣畅淋漓的毛刷,颜料和元素也不得不是粗粝的无名颗粒。他试图构成庞大的语义场,表达抽象的大思考。
矛盾就在这里,诗歌写作就技术而言,必须体现大的功力。
至少在语言的选择而言,这首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大词不是不可以用,关键看怎么用,在哪儿用,怎样营造出相应语境。
大词肯定不生动、不精细,但它若是古老废墟的花岗岩般粗糙构成,便是意义。


第20首
评荐作品:青铜在南:致死难者
评 荐 人:木叶
评 荐 语:微澜中的湖面“倒影”:美如神,生如蚁

致死难者
青铜在南

天还未亮
你们比我更早地醒来
从地下,回到枝头
变成蝴蝶,小鸟,鸣蝉等一切
充满生机之物
与你们相比,我更像是死过一次的人
醉心于虚构与幻觉的风景
你们在树枝上嘁喳,跳跃,拥有具体的脏器
我一半的身子陷入梦乡,五官变得,模糊不清
生与死之间,也许存在一个湖面
我是你们浑浊的倒影


  
木叶:微澜中的湖面“倒影”,美如神,生如蚁
诗人晨起,刹那所悟,莫名感念。导致一首沉重《致死难者》。
诗题虽沉重,但细细观察,会发现作者实际上写得既“猛烈”又“平静”。“猛烈”源于郁积已久、此刻猝然而至的,诗人的人生感受与困惑;“平静”则源于诗中“喃喃自语”的叙述方式。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与叙述的节制和把握。
“浑浊的倒影”,一个有意味的组合——首先是影。生者为死者之影。因此是“倒”。最后一个修饰,是“浑浊”——诗意、诗的哲学思考与承担,由此溢出。如顾城所说:美如神,生如蚁。
这是一首已经“完成”的、值得细读的诗歌。
和谁述说,又述说给谁听呢?“死难者”也许更应该是一个“倒影”。



盛  敏评荐

盛敏:1963年生。批评家。著有《盛敏评论随笔选》。现居安徽宣城。


第21首
评荐作品:天随子(曾入龙)《四月来了》
评 荐 人:盛敏
评 荐 语:由内向外营造的香味记忆

四月来了
天随子

这一场雨,
持续了整整一晚上。还很温柔地,把一朵花
轻轻地,打下来。
我听到一声疼痛噼啪破碎,溅了一地
花香。连鸟语也是香的。当我听到鸟语,
耳朵,鼻子,眼睛,嘴巴甚至整个我都香了。香飘飘的
我,香飘飘的云,一不小心就飘起来了。
然后又一不小心地
落下来,和三月一起。分别成了
四月的父亲,和母亲。

盛敏:由内向外营造的香味记忆
有位西方偏颇的哲学家说过:“记录是无快乐的”。我想那是对残酷、干枯事件木呆发生时的记录,是一种由内向外心境的困惑导致而成。
天随子的诗《四月来了》记录的是三月里某个时段下了一场雨,雨中花朵的图形暨鸟语花香的入体、侵入视觉与味觉,它们之间在春天里深度的自然互换,最后衍生到对双亲的爱。虽然10行诗中未曾提及爱这个字眼,但是那种亲情之味溅落在时空与地理中的浑然,是情感语言的另一番摊开。
前9行的铺垫,造就了第10行的俯冲——爱是在沉静与喧闹中的弥漫的香味、雨水,是季节存在的要点。九零后诗人的视觉与埋藏较深的寓意两者之间有着合拍的悄然连接,纯净又略含忧郁。当然生命以枯骨般的负荷背在身上的艰难,他们还没掮过。
相信花香鸟语疼痛到来的时间会择日降临。


第22首
评荐作品:王法《农民兄弟》
评 荐 人:盛敏
评 荐 语:将要消失的土地主体

农民兄弟
王法

土地一脸雪色
我的农民兄弟
赤身裸体远走江湖
当年收割天下的镰刀
在钢铁水泥的林子里
卷了锋刃
夜深沉
梦里常有土地的哭声

盛敏:将要消失的土地主体
农民,是活在土地视线里不变的原素。
在商品暴力链接的吞噬速度下——土地,成为农民陌生的幻影,成为昔日农业远去的偎依物,成为农民一次性贱卖的、被耗尽了再生历史的母体。
王法先生这首《农民兄弟》将土地删减这一巨大的事件,从一个当代化技术剥蚀过程中抹拭了其应被关注的庞大视场——它应被关注其反常性与被迫性,以及农民这个主体内涵的逆转。诗人积累的愤懑与极简的陈述饱蘸力度,在频发的、土地从农民手中流失的当代图景中,农民兄弟是否仍能在土地的旁边听见梦里农业、农村、农民的多方哭泣?


脚踢鸟评荐

脚踢鸟:诗人。批评家。教授。


第23首
评荐作品:黄灿然《消逝》
评 荐 人:脚踢鸟
评 荐 语:每一个瞬间,都残酷消逝

消逝
黄灿然

就在我眼前,山上那片树林
枝叶如此清晰地晃动,在风中,
每一瞬间的姿态都不一样——
那不是不一样,那是快速地消逝。

脚踢鸟:每一个瞬间都如此残酷地消逝
总见有人引用海德格尔。我相信,没几个诗人能读懂518页的《存在与时间》。什么“此在(亲在、缘在)”。什么“存在的遗忘”。反正我不懂。
不懂海德格,可能恰恰能懂这首诗——这是诗人眼中活生生的“存在与时间”。
那不是不一样——不一样,必需对比。对比,需要同时存在。因此“那不是”。
那是什么?那是——快速地消逝!永远地消逝!永远地没有!永远地不再存在!永远地死亡!时间的覆盖!空间的歼灭!是存在与时间的双重残酷!
一瞬间的,诗人感觉!令我非常看重。
读了这首诗,我才如此深地知道了什么叫“消逝“。
那种深。要多深,有多深……是哲学与世界观规模的深。是方法论的深,是对任何事、任何物,随时随地产生的、脱离了世俗定义的“怪想法”。
把这“怪想法”,告诉几种人,结果一定“不一样“——
诗评家:高。高人。高诗。
初学者:没哈,我也能写。
老农民:有病。吃饱撑的!
不是“不一样“,是一个接一个消逝!


第24首
评荐作品:黄灿然《光》
评 荐 人:脚踢鸟
评 荐 语:诗的“最简告诉”


黄灿然

那是初夏的傍晚,太阳已经落山,
但光还非常充沛,在辽阔的空中运动着,
我正在去将军澳的途中,小巴飞驰着,
小巴深陷的座位给我一个倾斜的角度,
我视野掠过一群群高楼,远的,近的,
在光的催化下高耸着,神圣、肃穆,
统统向天上望去,好像已忘了人间,
一种伟大的存在,倾听更高的召唤;
小巴飞驰着,电线杆向天上望去,
树木、铁丝网、围墙向天上望去,
一片片绿色向天上望去——
像一个合唱团,合唱着一支听不见的浩瀚赞歌。
窗外汽车流动,道旁有人站着或走着,
篮球场有人在奔跑,但都不是作为人,
不是作为痛苦、忧烦、爱和恨的人,
而是在光的催化下,融入这大合唱,
像低音乐器轻奏着或被轻奏着……
我已懒得去描述我作为人的那部分活动——
我的灵魂倾听那大合唱,至今没有回来。

脚踢鸟:诗的“最简告诉”
这不是一首高深的诗。
没有知识分子诗歌的内部复杂结构。但却含着诗人的典型素养。
它,只是告诉(不是叙事,更不是抒情)——是最简“告知“,最简”诉说“。
对这种最简口语、最简陈叙,可不可以称为诗的“最简告诉“。
1、诗告诉→必须发现:没有发现,无可告诉。夕阳下的一批高耸物,使诗人心中产生了“神圣、肃穆”、“更高的召唤”。 一支 “听不见”的“浩瀚赞歌”。
2、诗告诉→必须最简:一个大感觉,10多种事物,“一种伟大的存在”,用了300字。
3、诗告诉→必须超越:后6行,“不是作为人……至今没有回来”……诗升起来了。
我提示:最后两句“我已懒得去描述我作为人的那部分……”我把它看作高潮——有点像电影《少年派》——诗无形省了一倍,或者说扩了一倍。
我还想说:这召唤,有人一辈子也没听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30 00:1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支持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30 07:09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好诗高评。{:soso_e163:}{:soso_e1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30 07:43 | 只看该作者
收藏 慢慢学习 O(∩_∩)O谢谢{: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30 07:56 | 只看该作者
读诗家和评家的诗评,更能增加对诗歌的理解与尊敬。{: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30 08: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30 10: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精彩纷呈,有空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30 11:26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30 11:36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诗歌大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30 11: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有空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2 18: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