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苍茫(散文诗系列)
杨林
之三:梯田
一
历史在迁徙中完成退让。
依山而立。
风雨从远古而来,顺着肌肤流淌无尽的昼夜,在最高深的群山中演绎侗人的漂泊,使跋涉耸立、弯曲、回旋于山寨间,一层层展开坦荡与笑靥。
吆喝,在山谷里荡漾。
阳光是一双巨大的羽翼,将意愿从涧底托起,在黑夜的顶部飞翔。
青山,绿水。野花,鸟鸣。
竖立的琴弦拨动着春夏秋冬,这起伏的曲线。
在眸子的波光里升起炊烟。
歌声,依次而上。
流水,顺势而下。
二
开垦。裸露血的色泽。
犁印,佐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黄牛脖颈上的铜铃摇响的归途,依然光鲜,温暖。
风吹稻田,雾霭聚拢又离散。汉子的目光泥土一样夯实,沉默而幸福。
在一个既定的节奏中,等稻香飘逸,等年节点燃。
轮回。舒缓。
森林孕育的季节,郁郁葱葱地环抱着,那山冈,那田垄,那吊脚楼。
山峦突兀间,沟壑渗出溪流,潺潺地呼喊,那不竭的思念。
雷鸣撕开的雨水,日夜灌溉袒露的胸怀。
沉郁。屹然。
心思昭然若揭。
那始终打不开的阴影,山峰无法高过岁月的眺望。
一道道折痕,阴凉的谜团。
像巫蛊的预言,忐忑,对视,虔诚。
祈祷风调雨顺,收成满仓。
三
荒蛮里呈现,一幕生命的珠帘。
木鼓,唢呐,交相辉映,这所有的祭祀,颂唱,只为春天,在佝偻里长成秋天。
草鞋,蓑衣,斗笠。婆娘的眼里,满是酸辛。
山的背面,那坟茔上的青草,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一遍遍铲了又生,生了又铲。隆起在山风里,叙述着侗乡的苍茫,与哀怨。
透亮。永远的黑,衬托着白。
端坐于阳光里,叙述月光的缠绵。昼也是夜,夜也是昼。
驻守着自己,和永远。
这坦荡的脊梁,这火焰熨烫过的骨骼。
这弯曲的生活,这自然的裸露。
这剪碎的身影,这轻盈的歌声。
叠加。昂扬。
2013年6月29日下午长沙金域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