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时评】多层体悟 冷静反讽 ——李荣的《隧道之诗》时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3-9-4 08:17 编辑

多层体悟 冷静反讽

——李荣的《隧道之诗》解读之一种


                                                                                              张无为

        李荣更擅于长诗创作,但他的短诗同样有个性。其短诗固然便于阅读,但阐释则是另一回事,《隧道之诗》就是这样。该诗系《一个人的城市》组诗之一,也是新作,由隧道这一客观对应物所引发的诗意,从每次穿过隧道时的不同体验中,令人咀嚼玩味。
       读此诗,我首先联想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惠能就风吹幡动纠正两个僧人的争论不休之语:“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可以说,从风动、幡动到心动是不同人从各自角度的感悟,也显示出不同层次。二僧说的风动、幡动都只是他们看见的物,但他们并没有看见物背后的理。可见二僧人心的观照能力清浅片面,而慧能的话语正是在更深层面揭示出悟道之理。虽然很玄,但心动之论只是对风、幡之论的排除式纠偏,并没有进一步正面阐释,当然,这更像诗性般哲思。而《隧道之诗》则是以自我对隧道的不断体验,从而感悟到不同的层次。
       “我”第一次穿过隧道时感觉难受至极,“肠子都悔青了”;第二次体验到“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隧道/谁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是对自身的确认;第三次及以后再穿过隧道时已经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想了,因为“它不过就是一条隧道”,“不过就是”的反复是一种强调,确定无疑,同时也是递进地指向后面。可是,诗的最后在申明隧道的功能时,原来的确定无疑又一次改变,连接两条路,显然不能再说“它不过就是一条隧道”了。诗人在自我与隧道之间建构起来四种不同体验,并且也是不断变化的四个层次。可见作者对同样司空见惯的物象的冥思与感悟是细腻、有层次,并且是独到深刻的。那么作者由此想表达什么?
       我认为,全诗揭示的是对现实人的一种适应心理。是人的个性不仅被逐渐磨平,而且由曾经的反感者转而成为钟情者。原因当然包括被不如意的现实所倒逼使然,其中不排除个人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但这毕竟是人性普遍劣根性的表现之一。由此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落脚点,并非谈玄论道,而是社会现实,是艰难时世中的人格心理。正如芦苇岸在《挽歌质地与灵魂回声诉求下的新现实——论李荣的长诗创作》中认为,李荣是“直面烈焰又执著于日常生活抒写的部队诗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现实,以及挽歌质地的诗意情怀和神秘高远的灵魂路线……他们温暖炽热,足以驱赶积压在胸口的黑色积云。”
       那么,该诗中流露出什么倾向?它与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应该可以是反讽。该诗至始至终只是很真实、冷静地说明自我感受,是客观呈现。那么,作为读者应该意识到并将诗中的“我”与作者区别开来,因为诗人在诗中将其所要感受、观照的对象置换为自我是很常见的,所以该诗里更可以被理解为借助于“我”对自身的民族包括对现实中的人们的心境进行拷问。由于心生绝望感而又必须活下去,那你只能找乐般地去“刮目相看”。 在诗的后面,写到隧道把两条不相干的路“连在了一起,像一对失散多年的亲人/握紧的手再也不愿松开”,这个比拟流露出的并非作者的赞赏之意,相反,这一修辞策略,正是出于揭示当事人被隧道亲和的考量。试想,被隧道连在一起的两条路,原本是不相干的,但作者却将其想象成为一对失散多年的亲人联起手不愿松开,这很有讽刺意味。不过,如果把两条路想象成“长久对峙的仇人/握紧的手再也不愿松开”会是什么效果?所以,个中有对生命的抚慰,但也是对生命从麻木到走向反面的正视。可见,在莫名的心态从一极慢慢转向另一极的玄想中是自嘲,而在自嘲背后,深埋着作者对现实的忧患感。
        如果说“李荣的长诗创作因深谙诗歌写作真谛和勇敢地直面生命中的疼痛而形成挽歌质地的诗歌路线与灵魂回声,又因其细腻敏感的诗性走向从各个方位向我们阐释了他的生命呼吸和艺术造诣,可以说,李荣表达的是热情澎湃的自己,揭示的却是生活的隐秘部分,这种融铸生命感悟和入世思考的写作,产生了‘照见’现实的诗性可能与探究隐秘的热情。”那么,他的这类短诗何尝不是呢?
       由此,我又想起崔健是《一块红布》:“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你的路……”歌中展现的是,“我”在被“你”蒙住双眼之后,反而看到了幸福;于是,“我”跟随而上路,并且心甘地被钳制、被剥夺一切,甚至情愿放弃生存基本条件和精神主体。最终,“我”虽然明悟了这一切,却又因为深知“你”的痛苦从而必须选择陪伴“你”。这首歌的最不同凡响之处,就是揭示人以被动服从的态度,以与历史婚媾的方式,成为制造荒唐和灾难的同谋。个中既有不能自拔的无奈,也有休戚相关的理解,但主旨是尖锐的个性化和叛逆性。这种效应迎合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的这些感觉和情绪,因此,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崔健用诗性语言建构起来的一段灵动史实,在艺术上达到了堪称独步的境界。不过,《隧道之诗》没有崔健那么激烈、纠结,他是很冷静地在不断思考,客观地以呈现自我心境的方式,这就使得作者隐藏得更深,不易察觉,甚至可能误解。

       正如《一块红布》是书写爱情也好,是批判时弊、讥讽政治也罢,但与离真相的距离无关,因为歌词中同样隐含着象征意味。李荣这首是也是以象征、意象完成的。“隧道”可以是某种现实的阴暗、社会的惰性势力或先在的痼疾,其必然的存在及强大的影响力不需要欺骗性即可以使人的本色发生蜕变,由厌恶转而依附,进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地步而又乐在其中。
        如此,“河东的营盘路”和“河西的咸嘉湖路”、“ 亲人”、“ 握紧的手”等意象当然也因各有代表性而虚化为不定指的对象,因而也各有各的象征内涵,个中几层含义都能使人意会。如果说,北岛《彗星》“……回来/我们重建家园或永远走开/象彗星那样灿烂而冷若冰霜/摈弃黑暗,又沉溺于黑暗之中/穿过连接两个夜晚的白色走廊/在回声四起的山谷里/你独自歌唱”所表达的是孤独的清醒者面对重重黑暗只能孤独地抗争,那么,李荣诗中的“我”却是被改造、变异的追随者。可见作者把一个时代具象化,全赖于感觉的敏锐和独特,但又辅助以理性思索的向度。所以,基于该诗歌的时代层面,我们依然有向其它内涵辐射的余地。由此,艺术直觉才能跨越理性所不能穿透的屏障而抵达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者曾说:“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诗歌其实就是情感的突围。只是,在这种突围中,有些人选择的是像瀑布那样的宣泄,有些人选择的则是不动声色的叙述,字里行间看起来冷冰冰的,实际上却暗流涌动,蕴含着诗人丰沛的情感。”后者应该是创作这首诗的有力注脚。
       在《让诗歌离生活更近一点》中,作者虽然也说,“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需要反思,需要解构和重建。新现实主义诗歌就是以诗歌的方式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的解构和重建。……是一种对社会和历史的担当精神,其核心是变生活为艺术。”但就这首诗而言,作者似乎只是以现实主义的面貌出现,其实现实主义是无法涵盖的。

       既然如此,那最后必须申明,对该诗是否也可以作相反的解读?如:隧道其实不仅有桥的功能,而且比桥更优越。那么,“我”的第一次的“悔”则是缘于无知;随着不断体验、认知,“我”才不断感受到隧道的正面价值,那么,该诗的蕴含与前面解读的已经完全相反。因此,这篇评论也就必须重新书写,而且另起炉灶……

                                                   2013年9月3日23:39: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9-4 01:12 | 只看该作者
深夜。已读。
““隧道”可以是某种现实的阴暗、社会的惰性势力或先在的痼疾,其必然的存在及强大的影响力不需要欺骗性即可以使人的本色发生蜕变,由厌恶转而依附,进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地步而又乐在其中。”
张老师是善良的人,总会温暖和善意地看待所看到的东西。以上引号部分正是我所指出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不是坏人,但我看到的与张老师看到的,在温度上是有差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9-4 08:09 | 只看该作者
该诗至始至终只是很真实、冷静地说明自我感受,是客观呈现。那么,作为读者应该意识到并将诗中的“我”与作者区别开来,因为诗人在诗中将其所要感受、观照的对象置换为自我是很常见的,所以该诗里更可以被理解为借助于“我”对自身的民族包括对现实中的人们的心境进行拷问。由于心生绝望感而又必须活下去,那你只能找乐般地去“刮目相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9-4 08:12 | 只看该作者
李荣这首也是以象征、意象完成的。“隧道”可以是某种现实的阴暗、社会的惰性势力或先在的痼疾,其必然的存在及强大的影响力不需要欺骗性即可以使人的本色发生蜕变,由厌恶转而依附,进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地步而又乐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4 08:14 | 只看该作者
就这首诗而言,作者似乎只是以现实主义的面貌出现,其实现实主义是无法涵盖的。

学习张老师精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23 | 只看该作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与这首诗关系的确很密切,想到这个术语,大好!改动了两处,包括追加了尾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4 08: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教授的精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37 | 只看该作者
宫白云 发表于 2013-9-4 08:14
就这首诗而言,作者似乎只是以现实主义的面貌出现,其实现实主义是无法涵盖的。

学习张老师精评。。问好 ...

问好白云!欢迎再批评。标题及内容有调整,并补加了结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40 | 只看该作者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9-4 01:12
深夜。已读。
““隧道”可以是某种现实的阴暗、社会的惰性势力或先在的痼疾,其必然的存在及强大的影响力 ...

嗯,黄老师也发现问题了,调整后,在温度上差异是否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4 10:37 | 只看该作者
全诗揭示的是对现实人的一种适应心理。是人的个性不仅被逐渐磨平,而且由曾经的反感者转而成为钟情者。
——学习!教授精准的攥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9 15: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