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韵的典范 诗人的楷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韵的典范  诗人的楷模


——皇甫束玉先生新韵诗读后









重阳JM





    我与皇甫先生从未谋面,书信往来亦不多,其作品看了一些,却读得不细,可谓走马观花。但正所谓“见诗如见人”,也许因花香亦浓,花色益艳,才令人眼亮心惊,过目不忘,浮想联翩。一个热情,乐观,心胸宽阔,才华横溢,神态高雅的矍铄老人,突兀面前,似曾相识。嗬,这位老哥,好面熟啊!

    是啊,凡是诗歌爱好者,也许有一个共同的优越点,气质相通。读其作品,便会随形随影随神,情素自然相融,那豁达劲儿也就上来了。记得2002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北京寄来的一封信,里面是一篇诗稿,署名皇甫束玉,是一位陌生的文友。诗稿是《高举红旗永向前》——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诗意清新,韵律优美,十分喜欢,立即编入了当时即将出版的《新韵》第27期上:



首会南湖一只船,燎原星火九州燃。

三山倒矣立新国,四化兴焉改旧观。

不惧强权天下霸,更须反腐自身坚。

邓公理论明方向,高举红旗永向前。



    较多的接触皇甫先生的诗作,是吕伦老师创办的《耄耆诗词》之后,在创刊号上发了皇甫先生一个专号,对皇甫先生才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又连续发了几个专号,于是,对皇甫先生又有了较多的了解。皇甫先生的音容笑貌,神态气质便似乎从诗行中浮现了出来。

    皇甫束玉,生于1918年,山西左权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4年入党。1983年离休。他13岁开始写日记至今不辍。他的诗就写在日记里,因此有着紧密的连续性,所以被人称为日记诗,集七十年泱泱大观。他在《八十自寿》诗中有:“文存半世纪,日记七十年”句,可见文美意酣。束玉先生年过八十,耄耋之年仍勤奋不辍,更加珍惜如金时光,怀有追求不息的远大抱负:“吟草年年续,书画不了缘”, “问我何所需,最需是时间”,“书海耕未竟,学海望无边”,“耄耋何言老,迈向新纪元”。

    束玉的诗,形式自然,韵律优美,意境新颖,语言生动流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感情真挚朴实,可谓金石之声,肺腹之言。如他的仿汉俳九首《记得词》,记述了他与晋瑞同志65年的同学岁月,可谓感天动地:



    记得在城关,一床两校二少年,

    踢着响tun玩。(时在1932年)

    记得在榆中,一锅吃饭共甘辛,

    还数老乡亲。(时在1934年)

    记得在太原,进山金榜你占先,

    我名落孙山。(时在1937年)

    记得在寺坪,牺牲救国话同心,

    从此各西东。(时在1938年)

    记得在晋中,全国解放又重逢,

    促膝活黄昏。(时在1950年)

    记得在北京,文教大会聚群英,

    你校获殊荣。(时在1960年)

    记得在左权,党史座谈邀群贤,

    共写春秋篇。(时在1984年)

    记得在京西,教育史记解放区,

    一写十年余。(时在1989年)

    人老情更痴,惯从白发觅青丝,

    未了“记得词”。(时在1997年)



    束玉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他著作甚多,如《束玉日记》《束玉文存》等等,既是精美的文学著作,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正如他《寄史怀璧同志》诗云:



    革命征程六十年,

    几经风雨渡难关,

    回头青丝变华颜。

    把卷油然心浪起,

    也随脚步忆从前,

    好书留与后人研。



    研读束玉的诗作,可获知大量革命前辈的趣闻轶事。他对老友的追忆和怀念,真切地体现了革命友谊的珍贵和革命事业的艰巨:



        读《左权将军家书》

      ——寄太北同志(左权将军之女)

    谁说将军只用兵,将军也重妻女情。

    为国痛洒英雄血,多少家书未写成。

                  (2003年1月26日)



        清明,屡梦亡人

    逝水流年去不回,前波后浪总相催。

    昔年亲友多成鬼,不梦亡人我梦谁?

                    (2003年4月5日)



    皇甫先生的诗对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皆有细腻的描述,体现了诗人爱国爱民的热烈情操。特别是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并寄予情深意远的期盼。



书赠皇甫建伟同志

君居漳水畔,我住景山边。

老井犹相忆,古槐不记年。

乡情同切切,国事共拳拳。

走过长征路,前程更灿然。



        棉 裤 吟

    我有几年不穿棉裤了,冬至已过,大雪纷飞,淑贞怕我出门受冻,一两天来,默默地在窗前或灯下,一针一线为我缝补旧棉裤,嘱我注意护腿。我暖在心里,偶成小诗几句:



    数九大雪天,零下十度寒。

    “天冷少出门,出门要穿棉”。

    老伴手中线,为我缝补棉裤穿。

    “老人要护腿,免犯关节炎”。

    厮伴六十载,同病更相怜。

    口中不言谢,心里是甜还是酸?!

             (2004年12月24日)



      为小外孙一周岁而作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

    国庆欢过家庆欢。   

    家庆庆什么?

    小外孙出世一周年。

    这个“一”多小啊,

    天文数字的一个小点点。

    这个“年”多短啊,

    宇宙长河的一瞬间。

    一岁虽云小,可莫等闲看:

    他像参天大树的小幼苗,

    他像摩天大厦的奠基石,

    他像万里长江的发源泉。

    亲爱的孩子们呀,

    快快长大吧:

    为成才大树浇水培土,

    为建设大厦添瓦加砖。

    在长征大道上和战斗行列里,

    去创造现代化的明天。



    束玉是深谙中国诗规的民族诗人,是民族诗魂的忠诚卫士。对诗标准的要求一丝不苟,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坚定诗观早在六十年代就有所体现。如“1962年10月,在教育部安定农场劳动时,一日晨起,见景生情,偶得数句 …… ”写下了:

    鸡声四起,送走了几点寒星,一钩残月,唤起了满轮红日,万道霞光。

    种下的是希望,浇下的是心血,收回是有价值的珠玉,和无价的劳动观点。



    这段文字,在今天看来,或在无韵诗人看来,是一首精美的诗篇。而皇甫先生却认为“率未成诗,今散记之”。束玉先生以“散记”称之的坦荡胸怀,今几人有之!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令人敬佩!而前例《为小外孙一周岁而作》则节奏明郎,韵律清新,诗语朴实,感情纯真,是一首典型的新韵诗。再如:



      读冈夫遗著《枫林唱晚》

       ——寄王稚纯同志

    枫林唱晚。

    你不唱秋兴,

    唱诗神最眷恋的青春时光。

    枫林唱晚,

    你不唱黄昏,

    唱托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太阳。

    我从远踪看到你近影,

    从晨歌听到你晚唱。

    尽管你声音显得苍老,

    而心却同大家合拍跳荡。

    你不幸人去了,歌歇了,

    “但今天我还是要唱,

    唱我们的欢乐和希望!”



    皇甫先生的诗,大部分是古体新韵诗,不拘泥于固式,且多有创新,通俗朴实,自由自然。现代诗语,亲切感人:



        生 日

   (写在2004年5月19日老高教人座谈会后)

    “5.18”,社建五十秋,

    “5.20”,我年八十六。

    昨日,举行隆重的社庆,

    今天,为我热烈地祝寿。

    都是高教人,又是老战友。

    碰多少多少次欢杯,

    喝多少多少口茶酒。

    倾肺腹之言,谈新话旧,

    是人间真情,天长地久。



    皇甫先生曾在2002年11月12日给吕伦老师的信中说:“……《新韵》很好!很有启发。我是主张诗韵改革的,前几年也写过论述的文章。…… ”皇甫先生的新韵主张是付诸于实践的,他的诗是新韵诗的典范。皇甫先生是新韵人的楷模,令我敬佩之至。我衷心地祝愿他:诗如海,寿如山!

                   2005.05.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1 09:42 | 只看该作者
新韵的典范  诗人的楷模

——皇甫束玉先生新韵诗读后









重阳JM





    我与皇甫先生从未谋面,书信往来亦不多,其作品看了一些,却读得不细,可谓走马观花。但正所谓“见诗如见人”,也许因花香亦浓,花色益艳,才令人眼亮心惊,过目不忘,浮想联翩。一个热情,乐观,心胸宽阔,才华横溢,神态高雅的矍铄老人,突兀面前,似曾相识。嗬,这位老哥,好面熟啊!

    是啊,凡是诗歌爱好者,也许有一个共同的优越点,气质相通。读其作品,便会随形随影随神,情素自然相融,那豁达劲儿也就上来了。记得2002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北京寄来的一封信,里面是一篇诗稿,署名皇甫束玉,是一位陌生的文友。诗稿是《高举红旗永向前》——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诗意清新,韵律优美,十分喜欢,立即编入了当时即将出版的《新韵》第27期上:



首会南湖一只船,燎原星火九州燃。

三山倒矣立新国,四化兴焉改旧观。

不惧强权天下霸,更须反腐自身坚。

邓公理论明方向,高举红旗永向前。



    较多的接触皇甫先生的诗作,是吕伦老师创办的《耄耆诗词》之后,在创刊号上发了皇甫先生一个专号,对皇甫先生才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又连续发了几个专号,于是,对皇甫先生又有了较多的了解。皇甫先生的音容笑貌,神态气质便似乎从诗行中浮现了出来。

    皇甫束玉,生于1918年,山西左权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4年入党。1983年离休。他13岁开始写日记至今不辍。他的诗就写在日记里,因此有着紧密的连续性,所以被人称为日记诗,集七十年泱泱大观。他在《八十自寿》诗中有:“文存半世纪,日记七十年”句,可见文美意酣。束玉先生年过八十,耄耋之年仍勤奋不辍,更加珍惜如金时光,怀有追求不息的远大抱负:“吟草年年续,书画不了缘”, “问我何所需,最需是时间”,“书海耕未竟,学海望无边”,“耄耋何言老,迈向新纪元”。

    束玉的诗,形式自然,韵律优美,意境新颖,语言生动流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感情真挚朴实,可谓金石之声,肺腹之言。如他的仿汉俳九首《记得词》,记述了他与晋瑞同志65年的同学岁月,可谓感天动地:



    记得在城关,一床两校二少年,

    踢着响tun玩。(时在1932年)

    记得在榆中,一锅吃饭共甘辛,

    还数老乡亲。(时在1934年)

    记得在太原,进山金榜你占先,

    我名落孙山。(时在1937年)

    记得在寺坪,牺牲救国话同心,

    从此各西东。(时在1938年)

    记得在晋中,全国解放又重逢,

    促膝活黄昏。(时在1950年)

    记得在北京,文教大会聚群英,

    你校获殊荣。(时在1960年)

    记得在左权,党史座谈邀群贤,

    共写春秋篇。(时在1984年)

    记得在京西,教育史记解放区,

    一写十年余。(时在1989年)

    人老情更痴,惯从白发觅青丝,

    未了“记得词”。(时在1997年)



    束玉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他著作甚多,如《束玉日记》《束玉文存》等等,既是精美的文学著作,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正如他《寄史怀璧同志》诗云:



    革命征程六十年,

    几经风雨渡难关,

    回头青丝变华颜。

    把卷油然心浪起,

    也随脚步忆从前,

    好书留与后人研。



    研读束玉的诗作,可获知大量革命前辈的趣闻轶事。他对老友的追忆和怀念,真切地体现了革命友谊的珍贵和革命事业的艰巨:



        读《左权将军家书》

      ——寄太北同志(左权将军之女)

    谁说将军只用兵,将军也重妻女情。

    为国痛洒英雄血,多少家书未写成。

                  (2003年1月26日)



        清明,屡梦亡人

    逝水流年去不回,前波后浪总相催。

    昔年亲友多成鬼,不梦亡人我梦谁?

                    (2003年4月5日)



    皇甫先生的诗对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皆有细腻的描述,体现了诗人爱国爱民的热烈情操。特别是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并寄予情深意远的期盼。



书赠皇甫建伟同志

君居漳水畔,我住景山边。

老井犹相忆,古槐不记年。

乡情同切切,国事共拳拳。

走过长征路,前程更灿然。



        棉 裤 吟

    我有几年不穿棉裤了,冬至已过,大雪纷飞,淑贞怕我出门受冻,一两天来,默默地在窗前或灯下,一针一线为我缝补旧棉裤,嘱我注意护腿。我暖在心里,偶成小诗几句:



    数九大雪天,零下十度寒。

    “天冷少出门,出门要穿棉”。

    老伴手中线,为我缝补棉裤穿。

    “老人要护腿,免犯关节炎”。

    厮伴六十载,同病更相怜。

    口中不言谢,心里是甜还是酸?!

             (2004年12月24日)



      为小外孙一周岁而作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

    国庆欢过家庆欢。   

    家庆庆什么?

    小外孙出世一周年。

    这个“一”多小啊,

    天文数字的一个小点点。

    这个“年”多短啊,

    宇宙长河的一瞬间。

    一岁虽云小,可莫等闲看:

    他像参天大树的小幼苗,

    他像摩天大厦的奠基石,

    他像万里长江的发源泉。

    亲爱的孩子们呀,

    快快长大吧:

    为成才大树浇水培土,

    为建设大厦添瓦加砖。

    在长征大道上和战斗行列里,

    去创造现代化的明天。



    束玉是深谙中国诗规的民族诗人,是民族诗魂的忠诚卫士。对诗标准的要求一丝不苟,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坚定诗观早在六十年代就有所体现。如“1962年10月,在教育部安定农场劳动时,一日晨起,见景生情,偶得数句 …… ”写下了:

    鸡声四起,送走了几点寒星,一钩残月,唤起了满轮红日,万道霞光。

    种下的是希望,浇下的是心血,收回是有价值的珠玉,和无价的劳动观点。



    这段文字,在今天看来,或在无韵诗人看来,是一首精美的诗篇。而皇甫先生却认为“率未成诗,今散记之”。束玉先生以“散记”称之的坦荡胸怀,今几人有之!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令人敬佩!而前例《为小外孙一周岁而作》则节奏明郎,韵律清新,诗语朴实,感情纯真,是一首典型的新韵诗。再如:



      读冈夫遗著《枫林唱晚》

       ——寄王稚纯同志

    枫林唱晚。

    你不唱秋兴,

    唱诗神最眷恋的青春时光。

    枫林唱晚,

    你不唱黄昏,

    唱托起一轮又一轮新的太阳。

    我从远踪看到你近影,

    从晨歌听到你晚唱。

    尽管你声音显得苍老,

    而心却同大家合拍跳荡。

    你不幸人去了,歌歇了,

    “但今天我还是要唱,

    唱我们的欢乐和希望!”



    皇甫先生的诗,大部分是古体新韵诗,不拘泥于固式,且多有创新,通俗朴实,自由自然。现代诗语,亲切感人:



        生 日

   (写在2004年5月19日老高教人座谈会后)

    “5.18”,社建五十秋,

    “5.20”,我年八十六。

    昨日,举行隆重的社庆,

    今天,为我热烈地祝寿。

    都是高教人,又是老战友。

    碰多少多少次欢杯,

    喝多少多少口茶酒。

    倾肺腹之言,谈新话旧,

    是人间真情,天长地久。



    皇甫先生曾在2002年11月12日给吕伦老师的信中说:“……《新韵》很好!很有启发。我是主张诗韵改革的,前几年也写过论述的文章。…… ”皇甫先生的新韵主张是付诸于实践的,他的诗是新韵诗的典范。皇甫先生是新韵人的楷模,令我敬佩之至。我衷心地祝愿他:诗如海,寿如山!

                   2005.05.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 11: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