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培训班》同图015期】作品点评" s7 r" s# a' g* U, d
: R( I" H0 r" M+ U
001#:刘海是鬼《 战争中的叙利亚》(外二首)# C& \3 c1 f0 r; _
【夜1969点评】开笔第一节有叙事诗的效果,尾节整体尚好,但是个别词句如“冰薄”有点难以理解,二、三节的描写就流于表面化了,个别词句有点笔不达意的感觉。. z- M; p9 p- a% Z
( s& w9 u/ O, h& b O2 b, P
二《恐怖世界》
: k' E; k+ v) U【夜1969点评】“路上,水面,灰色笼罩着希望,/到处都有惊慌失措的眼神,和无辜受伤的身影。”有这两句就足够了。# l$ g5 ^4 I1 N3 c2 ~$ ]" o. ?
' {% S; r% c. j6 q' o6 `% ]三《渴望和平》1 q1 P) p+ v5 d0 y: n+ ^
【夜1969点评】刘海的诗,总体上说几乎都是就事论事,标题太大,缺乏独特而深刻的挖掘,少了自己提炼的东西。——当然诗中所论及的意旨是对的,但在诗歌表达上还缺少历练。
4 b3 r4 I; }7 o/ l: A& H/ R# D6 B9 e2 ]( W
002#:一休《中秋节我祈愿世界和平》☆! R! y6 F! [2 W: B2 L
【夜1969点评】从诗到手记都不错,切入点新颖,以苹果暗喻和平生活果实,主题鲜明,集中度好。欣赏
2 m. b" V6 [. ~, |; X* w9 C- c不过,觉得诗句还能够再打磨打磨,提纯一下(就像原子弹提纯核原料一样,纯度越高,威力就越大!)——不过最好留着原作,不然改坏了就太可惜了。1 ~' n* u3 v+ a. K8 M
$ s( ]- n5 s: i5 y% j003#:张智文《告》☆4 c0 x5 ]1 ]% X: D' W1 E4 G
【夜1969点评】“紧盯着发展”有点不太明白所指。后面6句精彩,尤其最后收尾三句,揭示了文明掩盖下的这个世界的本质——那就是:兽性。$ i) B8 G( ?1 D8 X% R6 }" B. K
+ T! E* R6 u/ c9 f4 t004#:奎奎《黑色课堂》(后备)
9 c3 p( p; q5 e; `4 M ?$ `- p【夜1969点评】奎奎兄弟的这首诗切入点很新颖,欣赏。是啊,这是个黑色的课堂——但愿这样的课堂不要存在!不过就诗歌本身来说,尾句“黑暗阻挡不住另一种黑”还是感觉有点问题,似乎点题升华的力度弱了点。如果能够改好,一样是精品佳作。期待中……
9 k8 x' K- e* m3 s2 ~! a5 k2 e3 s- P/ V
005#:诗慕生《历史的叹息》☆
+ [# x9 _9 G# L2 g% T4 I【夜1969点评】首先要说,诗慕生的这首诗开笔不错,让我想起了顾城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影子!整首诗的感觉也很不错,视角独特、结构完整、意旨明确,围绕着胜利者行刑的场面铺开去写,语义双关的收尾是亮点,侧面点出了围观者的精神世界。赞一个!, R' Z4 _4 M9 s
/ K' u1 B9 P' M
006#:书剑飘零《无题》☆
) q& g' O& E/ C1 H& d ——叙利亚诗札
7 u! L( D0 x7 j【夜1969点评】“我跪在祖国的土地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早已停止挣扎”堪称经典!借着对人物心灵世界活动的描写和逐步深化,书剑的这首诗堪称深度、厚度俱佳!: Q# P8 [) m5 L# R# Y
+ l F. A( o- K- }
007#:夜风《叙利亚的枷锁》
+ s6 h1 B z# R; A. a6 V【夜1969点评】这首诗使我想起了我们国家解放战争期间所经历的那些苦难,许多战士也是这样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信仰和现实的残酷性,真的是没法相提并论的。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但却在屠刀下屈辱的死去,谁能说的清是对是错,是悲惨还是幸福呢?也许在旁观者看去是错的,但是在当事人的角度却是对的——问题只在于他们各自所坚持的主义之间的巨大对立和矛盾,造就了现实的残酷性。回到诗创作上面来说,无论站在哪个观点、哪个视角上看问题,都是对的,但是要把在那个视角所看到的东西展现在读者面前,那就是一种说服力的展现。说服力强的作品,读者是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的。1 @9 B6 b. y9 U: X
8 }" ~ T6 P" a& Q( E# ~008#:金陵一片云《“利”之惑》(外一首)
$ h2 r' D# j1 z* H9 n【夜1969点评】云的这首小诗切入点独特,从一个“利”字解构入手,语义双关地切入到了字面背后的实质——那就是残酷的争夺。不过整首诗还需要锤炼,以使之更加精纯。0 b% N6 H& s( H- P2 E8 N! v
按照我的理解,“利”字的本义应该是与收割有关的,禾字旁的利刃应该是指收割的镰刀。8 ^+ i1 `0 f6 N% P/ a! @
: J6 F' ~3 \' Q
《问》) v3 B U" M: M! p. n w
【夜1969点评】是啊,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着很多要说的话,有着很多感愤和不平。在一篇有限的篇幅内要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就要有取舍,——最重要是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那个突破口!类似的请借鉴下一休《中秋节我祈愿世界和平》
" j6 X& `3 _4 G/ [2 Y- o
) I3 y; t9 j+ b- d( ` E9 p009#: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
' A8 }7 {$ i T! p8 j9 Z/ h u6 u k R& H1 `
010#:依稀十月《登上逃离的船》(后备)( R T9 ^1 v8 u5 R
【夜1969点评】即便是做鲨鱼的食物,做大海中的冤魂,也好过被别人抓住处死——即便是自己胜利了处死别人,在我看来也是不可饶恕的:战争中的人性总是扭曲的,被毁灭的不仅仅是失败者,还有胜利者! m' v [7 h6 b/ D) L8 D6 o
十月的这首诗角度选的不错,从普通大众的角度,对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做出了最符合人性的阐释。不过还可以再提炼一下,集中火力!# R2 R1 ~. `! O' M# B. O
- p% B/ Z4 K; ]; @3 V0 g& e
011#:纯粹映像《一个俘虏的告白》☆
% |/ l! P- u( W【夜1969点评】纯粹映像的这首诗,和书剑飘零的《无题》切入点相似,都是内心独白式的作品,但各具特色,写的都不错。欣赏!
, Y2 v5 ?3 |, Q9 w' p0 \& h. z' ^% G# v$ |$ r, v: N; G- m
012#:筷子《在贪婪和罪恶中寻找生机》
' C D# H, |: U c【夜1969点评】筷子兄弟的这首诗让我很困惑,明明写的很短小精悍,但却看不出焦点在哪里。“在追逐与嗜杀中/强者也很卑微”这两句不错,佳句。+ Z' w( G9 }! i4 B3 J, ?+ K, M
; [6 o, I! b9 {/ @) s
013#:秀水沥阳《魔兽之争》☆
* n; k5 [4 P, R8 _# {【夜1969点评】这首不错,视野开阔、有力度,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利益争夺焦点,也是唯一一首在诗句中囊括了叙利亚和菲律宾战事的作品。
) y# j' Y: O7 B+ }) t+ B! ]9 _0 P- R) n3 \$ h
014#:云淡淡《血腥.杀戮》! M+ U+ d- M6 r5 n, `6 y0 e
【夜1969点评】“一场原始的械斗/人性止于兽性/铁蹄践踏下的天空/只有狮子 老虎的爪痕”——这几句是核心,不错!不过结尾的提升稍嫌不足了。7 F. Q2 ^6 Z+ D9 P
) C1 s' ~! R, e2 u. b
015#:浮光《战争.游戏》
9 ^' G6 m4 b' A【夜1969点评】这一首有点不像浮光的风格,我感觉似乎浮光入景太深了,心情难平的样子——因此好像失去了以往的冷静。也许就像乐主持说的一样,缺了些内在力量吧。: t, g2 p" ?0 X- h
6 I* I: `$ t/ M' z, F016#:亚拉索《痛》6 q" ?4 U. o' d( p! S3 x" k$ l
【夜1969点评】这首诗带给了我思考,模模糊糊能够触摸到什么,但却深入不进去。也许是作者心里的东西,没有变成文字而留下痕迹吗?——有点神秘主义色彩。% H+ C4 i9 v+ d
( S% e1 d$ u# p; a0 { n4 @2 A
017#:风影汗《白鸽快飞》
7 Q4 h( {8 B& ~$ l' [. m2 `3 H【夜1969点评】这首作品切入点新颖,立意和视角可称高洁,能够跨出图片所展示的战争和杀戮场面,直指内心——看似与图片关联不大,但却体现了“和平”这个主题。这是好的方面。在偶尔闪现的字句中,我能够看到作者的意旨所在,但是文字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表达到位。有一些突兀的字句跳跃性太大,上下文的起承转合交待不足,费思量,另外分节也有点问题,削弱了诗意。(原作品帖后有详尽的意见,此处不再细说。)" c/ D* i" j9 ]" T. r" C% b
# }3 |0 [$ j; z2 I018#:昌言吉康《现代文明》# `/ R6 G1 q& y
【夜1969点评】这首诗关于鲜血中红白血球的提法很新颖,带给结尾张力。可以再凝炼一些,主要在前半部分,笔触有点写列传的感觉,概念化的词句无意间削弱了诗意。
; u0 m) R7 n% Z6 Q' |3 w : g+ E! Z5 Z% n: S
《刑场对话》☆
. y7 v0 i+ j) o. T9 C: ]& B【夜1969点评】昌言吉康的这首《刑场对话》,就像一个短剧,俘虏与行刑者之间的对话,看客的领悟,以及苍天的无奈。不错!——但,这还是诗吗?姑且算是吧!
% K2 [6 j7 N' M+ Q4 {0 ?: m9 z$ T' m
019#:杨汝洪《头颅》☆
" f; o% h, C6 I4 k2 z【夜1969点评】这首诗是真正的短小精悍,尤其结尾精妙“屠刀并没有犯罪/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前三句描写刑场的诗句,顺理成章的在这里找到了着落。佳作!
! H- L2 K2 T( ~ ^0 X& L3 p8 j5 L k* T
020#:萧寒《我不想多说》( Y- v+ w7 N& K+ g& l; A- Q- g# E
【夜1969点评】——萧寒的这首诗,就像一组思维片段的展示,探讨死亡和生存的意义问题,鞭笞杀戮。不错!
) i# U0 k# J( s! b2 ?4 C. J. V' O4 `0 I( ?$ z4 V
021#:北岸《污染》3 \, A3 m6 d* A* j; V3 |4 ~
【夜1969点评】北岸的这组诗,在第四首结尾的时候用到了鲁迅“血馒头”的典故:蒙昧无知的人们在菜市口围观砍革命党的头,竟然还能够用馒头蘸了鲜血来治病。这和如今图片主题的围观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不是愚昧的围观,而是精确的组织参观、拍摄宣传。在震慑敌对势力的同时,也在戕害着自己的同胞和未来。——第四首不错,不过还可以修改得更好。同室操戈,古已有之,所以第四首第一节末尾的疑问可换个说法。2 u. A! k. A* M" Z, @. }5 s" b2 d' I
' t3 j# ~" L. r& ?022#:潘若鸿《噩梦》☆3 Z' X& l/ M8 ]- X& X
——给那两个记录者
, S5 q* I% H/ ~' F" K【夜1969点评】这一首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对画面的刻画和挖掘也很深刻、客观,揭示出血腥场面对围观者的戕害,后面的创作手记也很详细,透出作者思维的成熟和语言刻画功力。真心不错,赞一个!
# X6 w4 O: A; n# ?9 Z* n8 @7 z# p
8 }7 D) Y% T* A1 g4 m023#:幽幽马《真相》
, ?2 k# G& X. l* D9 z4 C9 Q【夜1969点评】首先要说,这种血腥虽然发生在叙利亚,但最好只在精神层面来讨论,不要和我们自己的国家扯上什么,否则会变调的。其次,幽幽马的这首诗,抛开上述因素单从诗歌方面来讲的话,还需要在语句方面再雕琢打磨,有一些概念性的语句是可以换个方式来说的,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祖国沉默的神庙”,另外最后两句收尾有点蛇足的感觉,如果删掉的话,会更有余味。
" |8 l7 ?7 R, }& ^% T# u
+ N2 H& K0 U: X/ A+ `9 k4 t$ r- u3 @$ R* _( u
024#:覃可《罪孽》☆
9 E5 x5 G" `7 c* L9 z$ i【夜1969点评】覃可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视野却比较开阔,深究信仰、现实与人性,笔触纵横古今,最终归结到“叙利亚的现代节目”点题,“人类文明的花园,就一直开着这朵罪孽之花”,非常漂亮的提升。佳作!
7 f( d Y+ b {, Q8 _
' N$ v" g# W( f025#:土也《这里,像是在举行一种仪式》! k, t8 [! _0 F2 a6 B Q% p
【夜1969点评】这首诗的重点应该是在最后一节,而且在我的感受中,似乎围绕这最后一节来展开——或者就截取这最后一节来成诗,就足够了,前面的两节实在有点远了。4 ~/ H1 }/ b: r9 j
1 ~6 E, ^4 _& r! _1 ~026#:紫墨丹青《孩子,闭上眼睛》
8 ?- H& S' u$ ]/ i3 {' e1 Q【夜1969点评】丹青的这首诗,还有凝炼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还是在前半部分铺垫,给人的感觉有点太平和了。例如“包装后的屠刀”这句,直接写“举着屠刀”就好了,还有力度,前面添加的形容词显得多余了。还有“一朵朵血色的罂粟/在罪恶的腥风中开放”前半句是写刑场的血腥,也用的是比喻手法。但我觉得,还是不如直接一点,这样和后半部分孩童世界的描写对比更强烈些。
# N+ k* N1 M1 m8 i0 T1 t2 Z/ u( H# u9 X1 a6 F
027#:一叶知秋《超兽》 F( o9 {8 H- P0 M
【夜1969点评】这首诗的旨意集中在标题上,但是《超兽》的定义有些欠缺诗意,也容易引起歧义。诗作本身围绕战争所带给人们的戕害来写,但是明显有些缺乏特色和深度——也就是说,诗句中少了属于诗人自己思索所得的东西。
, d3 K2 O* D- R
1 G$ R8 ?, Y2 @+ V' ^4 }028#:清江渔哥《灵感流失》; D8 {, w# G6 M+ \3 Z
【夜1969点评】清江渔哥的这首诗,总体上稍嫌杂乱了,有些倒装句的手法用的不是很恰当,如“铁蹄,蹂躏着地面的疮痍”、“奸污着肉体的柔软”,另一些句子如“清澈的眼神,暧昧在麻木的幽潭”则是旨意不明。“麻木的幽潭”何所指呢?——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指战争的残酷削弱了诗意和灵感的产生,重点也是在阐明战争的残酷性。但综合起来看,似乎表达的效果没有出来。
/ G) N$ V; O7 z- l, d9 w
: N. M" a- h# \& V+ W. S8 d( f a最后说一下,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作品标题后面标“☆”的是我看好的优秀作品。还有几首后备的也不错,只是还需要修改下,所以待定。这几天忙,改天汇总点评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