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07|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时评”第4期:方文竹《还乡》征集小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2: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3-11-30 10:36 编辑

作品
      
《还乡》

        
作者

方文竹

        
创作时间

2013年6月

        
推介理由

同是书写“还乡”情结,但在这首诗中,自我与故乡的巨大反差,明显与众不同。
个中构思、抒怀均有作者的独到体验,值得赏读。


评论选目

1、黄土层:还乡之谜
2、杜国庆: 魂兮归来
3、刘斌:我们何以返回故乡
4、何均:形而下的还乡与形而上的还乡
5、子青悠然: 在裂变求索后还乡精神故园
6、丁延清:是什么让我们变成支离破碎?
7、张无为:还乡主题层次与诗性境界跨越


推介时间

2013年11月28日


特别说明

因为主持人这些天出了些意外,致使本期小结拖延了。在此特向本诗作者和每一篇评论的作者表示道歉!值得安慰的是,正如好饭不怕晚,好诗好评也同样。
感谢每位作者与所有参与的会员!感谢诗人方文竹提供的新作!祝福各位心怡笔健!
下期再会!




附1:《还乡》征集评论前言

      佳作文本:方文竹《还乡》

      作者简介:方文竹,1961年生于安庆市怀宁县,现为宣城日报社主任编辑。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出版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散文集《我需要痛》、长篇小说《黑影》、学术集《自由游戏的时代》等19部。

      诗人诗观:“现实的一部分应由‘梦境’来构成”,“建构一个‘月牙湾世界’。月牙初上,神情漫游,这是完全属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形而上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我的作品不会给这个世界增加什么,也不会给这个世界减少什么。”

      推荐理由:《还乡》系“方文竹2013年6月诗作”之一,同是书写“还乡”情结,但在这首诗中,自我与故乡的巨大反差,明显与众不同。个中构思、抒怀均有作者的独到体验,值得赏读。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流派群组-当代诗歌群组-滴撒诗歌,2013-7-1 15:30

      该诗网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180594-1-1.html

      截稿日期:2013年10月20日。

      ——欢迎各位就方文竹的《还乡》展开评论,应征作品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


附2:《还乡》

      方文竹


他的晚年在还乡
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
合拢

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
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
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
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
……

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
故乡的山河  已经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2013年6月



1、还乡之谜
——读方文竹诗歌《还乡》

黄土层


读方文竹的这首《还乡》,我想起了两个作家的两本小说。一个是海地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还乡之谜》,一个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还乡》。《还乡之谜》用诗体和散文体写成,书中讲述了一位旅居蒙特利尔三十多年的海地裔作家还乡的故事。主人公“我”和父亲是在海地两代独裁者的统治下先后流亡到北美的,各自在大都市过着孤独的流亡生活。“我”在半夜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赶去纽约参加父亲的葬礼 。参加完葬礼后,“我”回到太子港看望母亲和妹妹,在阔别了三十多年的故土,热带的色彩依然浓烈,而现实的沉重与忧虑并没有多少改变……哈代的小说《还乡》的大背景就是“万古苍茫如斯,岁月未曾留下几多痕迹”的埃格敦大荒原。其中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英国农村,促使宗法社会基础崩溃,传统经济结构瓦解”的历史感,有“克林与尤苔莎”各自对工业文明和农业社会价值观的分歧和性格造就的悲剧人生。其间折射出哈代的小说思想: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和内心冲动决定着个人命运,并造成悲剧。
在小说序言的附言部分,有一首诗歌(黄土层注:对这首译作,我重译如下):
再见!“忧伤”
滚得越远越好吧
可她并不在意,依旧跟着我

在我回头的刹那,撞见她的笑脸
我想骗她,远远地甩开她,
但是啊,她笑容可掬,毫不在意
“还乡”这个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具有说不尽的深长意味。不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殷切询问,还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心理诉求,还乡在我们心里首先激起的情志是喜悦的温馨的。但是一旦成行,心情又变得异常复杂,甚至忧伤。古人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慨叹。而暌别几十年的家乡一旦真正来到眼前,又与梦中的情景童年的记忆大相径庭。岁月造成了巨大的隔阂,面对家门,依旧是无家可归。
这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困境。只有在哲思的深度和感悟的高度上,或许才可释怀。方文竹先生是千千万万个遭遇还乡折磨的漂泊者之一。他是如何通过一首诗歌来表达这个意思的呢?请看文本:《还乡》

他的晚年在还乡
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
合拢

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
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
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
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
……

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
故乡的山河  已经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2013年6月

方文竹这首《还乡》构思是巧妙的。短短十行诗里,包含了广阔的诗意空间。第一节提出了问题,第二节试图来解决问题,第三节产生了新的问题。这种三段论式的诗歌结构设置,因为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产生了新的问题,而形成了巨大的悖论。诗歌是语言的悖论,也是结构上的悖论。这才造就了《还乡》一诗在表意上呈现出了粗粝的峥嵘犄角,令人震撼和感叹。一个人的出生是一个婴儿,故乡无疑是婴儿的摇篮。这种状态是浑圆的充沛的。而一旦离开家乡,四处流荡,失去青春和理想,而终至于老年,想要回归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浑朴的统一性而支离破碎。“合拢”是一个愿望,是一种精神上“复归于婴儿”的渴望。这也是老庄哲学的精髓。具体实施起来,有些麻烦,但总归于具可操作性。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人的身体,分割为“双眼”“胃”“双手”“肩膀”四大块,这四块又分别比拟人的精神眼界,人的物质基础,人的操劳和心酸,人的最终疲惫状态。其实四码事还是一码事。谁没有年轻的时候,谁也都会有老了的时候。简单点说回归是落叶归根,说复杂一点,回归是生命个体在晚年体征自我哲学和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或阶段。不论成功与否,他都会这么做。仿佛这是一个神旨。也是人的一生“大团圆”结局的美学指归。但真实的回归情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首诗歌真正具有力量的部分正是那些对于传统和积习的“逆袭”部分,也即生存的悖论。
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
故乡的山河  已经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人的社会性向人的自然性回归,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几乎完不成的过程。类似于大象装不进冰箱,成人回不到子宫。这里不仅物质躯体是如此,精神气场也是如此。在故乡往往也找不到自己的“还乡之道”,或许又得离开家门到无法预期的天地之间去寻找。这是人的苦闷,是还乡之谜,是人一旦正视真实内心时刻的困惑所在。
方文竹的诗歌《还乡》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将石子投湖就此沉落了事,而是溅起了巨大的浪花,肉体的还乡可以实现,精神的还乡则难以实现。将一个无解的问题抛了出来,彰显了诗歌的深度和诗人雄健的笔力。还乡是一个永恒的文化之谜,也是人的生存之谜。诗歌《还乡》正是这些迷雾中的一个光点,读之解纷,引为同道。




2、魂兮归来
——试论方文竹先生诗歌新作《还乡》

杜国庆


“还乡”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里堪称泛滥的永恒,千载之前有杜甫名句“青春作伴好还乡”,重洋之外有哈代佳作《还乡》,状喜摹悲,皆系文学史公认的经典。读到《还乡》的标题时,我首先想到,一个成熟的现代诗人面对此类题材该如何作为?
  先读一遍。
“他的晚年在还乡/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合拢”。显然,诗人的还乡是一次精神意义上的自我寻找,这个过程必然与理性的内省、反思、归纳等等里应外合,如此方能完成对人生总结性的清点。这一节,语言的调性低沉落寞,写出回望之际不尽的凄凉与哀美。“合拢”一词准确传神,化虚为实,可感可视。王鼎均散文《脚印》里记叙过一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拣起来。为此鬼魂要把生平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在“合拢”这一旨趣上,倒是与本诗异曲同工。浮生若寄,漂泊之后,终有一些是我们遗失了而务必要“找回来”的。
“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第二节,以气象阔大的陈列替代如何“找回来”,面与面的意象叠加避免了单线性描述的呆板,似拙实巧的手法径取《汉乐府.江南》,立意则遥合《庄子.说剑》里的“天子之剑”。 如果说第一节完成了对地理意义上还乡的超越,本节则完成了对个体还乡的超越,将“还乡”的意愿转换为时代的诉求,诗行里东西南北“四处飘散”的“他”, 都可被视为“在路上”的每一个“我们”。或贪婪无厌或有所不为,观照众生,立竿见影。省略号的使用,加强了本节的延展功能,识者自可揣摩。
交相引发是文本与文本间的秘密,稍加留意,便可以听见他们时空各异却依然曲径通幽的款款唱和。面对人类共通的生活与审美,每一个新声音的加入,都使这隐秘的合谋愈发饱满。第三节里,方先生对《庄子.逍遥游》的二度创作隐约可见。“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故乡的山河  已经/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巨大的身躯”是不是“垂天之翼”的反其意而用之呢?千辛万苦的“合拢”“还原”,却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得到“认同”“接纳”,因为“他”溃漫了膨胀了,或者说,变异了,相形之下,“故乡的山河”暗示出传统文明的式微黯淡。第三节的精彩,个见以为正在于人与物的错位。错位意味着落差、悖理、反常,荒谬、困境,以及呼之欲出的质疑与诘责。急功近利与道德沦丧的双管齐下,不仅使原初的坚贞屡屡蒙羞,也令“托体同山阿”的古典情怀饱受摧残。这一结尾恰到好处地处理了“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引而不发,根须却探向了生存之痛。
综观全诗,方先生借力发力,一面致敬传统,一面探索变奏,名曰“还乡”实为“招魂”,可以说颠覆了“还乡”的本义并派生出崭新的外延。“魂兮归来”,“魂兮归来”,“还乡”之前,要以时时勤拂拭的修行护持本来面目的干净与完整,或许正是方先生创作此诗的意图。如是,笔者开篇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并显得多余了。



3、我们何以返回故乡
——读方文竹的《还乡》

刘斌

     
“还乡”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和复杂的词语,中外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传统,对“还乡”的理解也不同。我们古人所言的还乡,一是漂泊在外,叶落归根;一是告老致仕,退休还乡;还有一个就是在外发达了,所谓衣锦还乡。《旧唐书》就说,“衣锦还乡,古人所尚”。项羽也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如果追踪到更古老的寓意,还乡则是与死相联系的。据钱钟书的研究,还乡之喻体现了化解死亡之痛的努力,并业已成为对死亡的一种通行的婉曲表达。如《礼记》“祭义”篇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也。”列子云:“鬼归也,归其真宅。”《老子》有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等等。西方的还乡,按照《圣经》的记载,人由于原罪,被逐出伊甸园,就意味着失去了家园,人类一直就有回归家园的本能与渴望。这样的宗教哲学背景下的还乡,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救赎。所以,德国大诗人荷尔德林说:“神近在咫尺又难以把握/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让我们以最忠诚的情感/穿行其中,返回家园。”(《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商务出版社,2000年,第21页)据说,古希腊还乡这个词就含着“返回光明和生命”的意思。如此看来,中国人的“还乡”含义较之西方要世俗的多。那么,方文竹的《还乡》又向我们传达出怎样的意蕴呢?
“他的晚年在还乡/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合拢”。诗歌开头一节直接点题,揭示诗歌的主旨。看似一目了然,细加推敲,却有些疑问值得探究。为什么不是“他在晚年还乡”,而是“他的晚年在还乡”?前者“晚年”是还乡的时间状语,是对还乡者还乡的修饰;后者“晚年”则是还乡的主体,诗人在此明确的是还乡者还乡的生命状态——“晚年”。晚年是一种什么状态?显然,是叶落归根的状态,是对一己之命运已然有着“知天命”的了然的状态,也应该是到了检索来时路安排未尽事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的“他”,身外之物慢慢褪尽迷彩,渐渐远去。自己真正的内心越发清晰。那里有曾经本真的自我,一种未经雕饰与打磨的自我,是自己最感亲切与认同的自我,也是自己深藏于内的长久未敢以真实面目示人的自我。晚年了,“田园将芜胡不归?”“自己”该回来了!诗中的“他”,人到晚年,回首过往,内心有着对“自我”沦丧的黯然与不安,有着本真不再的不甘与焦虑,有着对精神之我“分裂破碎”的畏惧。所以,他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他要使得自己“合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还乡?不正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还乡?一种回归精神家园的渴望?
诗歌的第二节以敷陈铺排的方式,写出了“自我”破碎分裂的缘由——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对将这段文字读成互文不敢苟同。恰恰不是互文,而是以类似多次曝光的镜头组合,使得意象以一个个大特写的方式,凸现出“自己”破碎分裂的触目惊心。这既是破碎分裂的缘由,又是破碎分裂的结局。“瞩望”也好,“装满”也好,“抓取”也好……或贪婪或攫取或吞噬……这一切无非物欲。这一节诗虽没有人称,但从铺排宣泄的字里行间以及省略号流露出的不堪回首的意味,可以看出是以全知视角揭示出还乡者的“他”对以往“心为形役”的回首与追悔。
诗歌的第三节,写“他”还原了自己,却发现已经永久地失去了家园。问题是“他”真的能“还原”自己吗?正如西方哲人曾经说过:人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条河流。显然,这是诗人的假设——这样的“还原”只能存在于想象与记忆之中。这样的假设满含着诗人的担忧与同情!曾经的“自己”,那个本真的“自我”早被巨大的欲望之身所吞噬——即便你能还原,又怎么样呢?正如我们在诗歌的第二节所读到的,“他”在异乡“瞩望”“装满”“抓取”等等,唯独没有挣扎,没有探寻,没有那种被誉为“最高尚的一种痛苦”的“乡愁”(柏林语)。这样的异乡漂流是与还乡无缘的。海德格尔曾说:“异乡者先行漫游。但它并不是毫无目的地、漫无边际地乱走一气。异乡者在寻找之际走向一个它能够在其中保持为漫游者的位置。‘异乡者’几乎自己都不知道,它已经听从召唤,走在通向其本己家园的道路上了。”(《在通向语言的途中》34页)他还说:“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备尝漂泊的艰辛,他在异地已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才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诗•语言•思》)。照著名诗歌评论家陈超的话说就是:“说到底,精神的家园,除去我们自身地火般的挣扎过程外,能到哪里寻找呢?”在《还乡》里,那个四处飘散的“自己”没有听到“召唤”“也没有自身地火般地挣扎”,所以,在还乡时,“故乡的山河已经/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而倒是在“他”的晚年,在他找回“四处飘散的自己”的过程中,在他“还原”自己的艰辛努力下,在他对故乡的山河“容不下他”的感受中,他仿佛听到了召唤,也明显产生了那种高贵的“乡愁”,“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此,我要说,晚年的他实际上已走在了还乡的路上——至少,他已经找到了家乡的方向!
通观全诗,诗人方文竹怀着对当代人漠视精神,悬置心灵行为的隐忧,对之予以讽喻与批判。同时,又存有诗人的善意与悲悯,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规劝与启悟!



4、形而下的还乡与形而上的还乡
——读方文竹《还乡》的联想

何均



他的晚年在还乡
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
合拢
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
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
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
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
……
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
故乡的山河  已经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这是诗人方文竹写于2013年6月的《还乡》。第一诗节,写抒情主人公“他”晚年还乡,要找回“飘散的自己”,言外之意,还故乡一个完整的自己。第二诗节,告诉读者,“飘散的自己”散落在“东部沿海”“西部”“南方大都市”“北方沉静的山梁”,而省略号意味着在各处都有,而点明的“双眼”“胃”“双手”“肩膀”以及省略未点明的,其实是互文,就好比“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些说明“他”走南闯北漂泊的艰辛,很有时代的气息。第三诗节,写抒情主人公“他”找回了自己,却发现“故乡的山河 已经 /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这是点睛之笔,卒章显志。诗人全用白描的手段,简洁干净,毫不拖泥带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这让我到底联想起拙诗,写于1993年9月的同题诗《还乡》:

还乡是梦的距离
深入骨髓
   
那里有永远的风水宝地
和沉默的期待
   
还乡,梦魂萦绕
那是坚实的土壤生命的根

很短,六行,也三个诗节。我无意品评比较,只想说,写诗的人都有“还乡”情结。
这也让我到底联想起哲学家海德格尔格外推崇的“诗人之诗人”,主张“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荷尔德林,他也有一首致亲人的同题诗《还乡》,著名翻译家钱春绮先生翻译为《归乡——致亲人》。比较长,108行,六诗节,差不多是一首小长诗了。只不过荷尔德林的还乡,不是回我们现实意义上的故乡,而是归自己的神灵之乡。还是摘抄一些诗句来品味吧。“玉峰在高天闪着静穆的光,/ 皑皑的积雪上遍开着玫瑰。/ 更在光芒之上,高洁至福的 / 神,意兴盎然地舞动神奇的光。”“我曾向他倾诉千言万语,因为,无论诗人怎样  / 冥思吟哦,都与神祇和他息息相关;/ 我曾向亲爱的故乡,千呼万唤,以免,/ 神灵不期然地骤然将我们袭攫;”“故园之神,来吧!进入所有生命的血脉, / 让普天同庆!分享上苍的恩典!”这些诗句足以为证。
其实,不仅诗人们有还乡情结,普通百姓同样也有还乡情结。
我们常说,故土难离,不是说难以离开故土,而是说难以割舍与故土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乡,有着生育我们的父母与亲人,有着我们童年的伙伴与欢快的记忆(有可能记忆是苦涩的,但随着时间妙手的酝酿,苦涩也会变得香醇和甘美),也有着我们成长的密码与永远的牵挂。我们远离故土,漂泊异乡。当独自仰望星空面对明月的时候,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故乡的亲朋好友和故乡的往事新闻,我们掂量得最多的是还乡的日期与行程。
还乡,有形而下的还乡和形而上的还乡。
形而下的还乡,是一种对故乡短暂离别的还乡。所谓短暂,少则几个月,长则三五年。比如当今在外打工,无论是落魄一无所有的,还是发达腰缠千万的,他们在年节里总要想方设法回归故里,看望父母和孩子,看望亲朋和好友。大家在一起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交流各自在外打拼的辛酸与收获、近期的打算和远景的规划,开年后又各奔东西,但故乡是他们永远的根,他们的肩上还担负着各自的义务与责任。故乡,在他们心目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生动的人和具体的事,也即是形而下的。他们的还乡,是形而下的还乡。
形而上的还乡,是一种对故乡长久离别的还乡。所谓长久,少则几十年,长则一辈子。有的还乡,几乎是贺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翻版。而故乡已变得面目全非:父母或许早已亡故;亲人一个个离去;老房子在风雨飘摇中几近倒塌,或已夷为平地,杂草丛生,野兔出没;童年的伙伴,要么已然故去,要么垂垂老矣,都是一头霜雪,一脸沧桑。有的甚至一生都不能回去,还要忍受无法归根的痛苦,日思夜想,已患上浓浓的不能治愈的思乡病。无论是回去的游子,还是不能回去的游子,他们心目中的故乡都已抽象为一种符号,一种寄托,一种慰藉。故乡,已成为精神的故乡,形而上的故乡。还乡,已成为精神的还乡,形而上的还乡。这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们已是思乡的睿智的哲学家了。
普通百姓的还乡,最初是形而下的还乡,用行动回到真实可感的故乡;后来,年事已高的游子还乡,就是形而上的还乡,精神的还乡,了却宿愿,看故乡最后一眼,有可能是今生最后一次,以后只能魂归故里,很悲怆,也很悲凉。
诗人的还乡,既可是形而下的还乡,又可是形而上的还乡。诗人如果用行动还乡,就是形而下的还乡;诗人如果借助诗歌还乡,就是形而上的还乡。
形而上的还乡,诗人可以直抒胸臆,像荷尔德林的《还乡》,他认为人应该回到自己的神灵之乡,因为人离开神灵,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无所依附的悬空。这是荷尔德林的一种理念一种哲学思考而付诸诗歌。诗人也可以间接抒写,如方文竹的《还乡》,借助他人来写还乡情结,抒情主人公“他”的还乡何尝又不是诗人的还乡呢?拙诗算是一种中性的抒写,既没出现“我”,也没明确他人,但实际上,既是抒写“我”的还乡情结,也是抒写他人的还乡情结,这或许算是一种共性的表达。
诗人在诗歌里还乡,就是诗人精神的还乡,形而上的还乡。

2013年11月1、2日初稿于绵阳“一诊”监考中,5日修订于普明村




5、在裂变求索后还乡精神故园
                        ——读方文竹诗歌《还乡》随笔
                              
                                                子青悠然


阅读方文竹先生诗歌《还乡》随笔,本想放弃的。虽然文本初读,于东西南北的分裂,漂移直至诗文本最后的容纳不下,有一定的感触,但没有足够的新意发现,深感呈现无味不若搁置。今日重阳,虽未登高望远抒怀遥寄,但突然光临的思想还是记下为快。
先提一提方文竹的散文诗《月牙湾长卷》,其间一篇《与物为春:停泊在宛溪河岸的一只乌篷船》:            
                    “他的年岁比我长,装了一肚子的故事,满腹经纶。
                     他比我的梦多,像河水一样水洋洋洒洒,无边无际。
                     他比我肤黑,皮厚,耐力强,一跃千里,有家不归。
                     他比我志向远大,漂泊无依,还想统兵三千。
                     此刻,他在别人的眼里:孤独,宁静,隐忍。
                     我却替他担心:在人间与河水之间,优柔寡断,徘徊又徘徊……”

个感以为,此篇散文诗体与《还乡》诗文本有异曲同工之效,我是说徘徊与容不下的触感隐秘类似。切入《还乡》文本的第二节:“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 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 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若以人生价值观为前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个文本都涵盖了这样的基础蕴意。观照现世,拆解还乡第二节文本,缩小视野版图,对应地理意义上的东南西北,无一不映射了事实存在的诸多焦点与争端:
比如,台湾的“一国两制”,钓鱼岛争端,新疆、西藏等中西部地区一小部分的动荡不安,南方经济浪潮的剧烈冲击,北方核心地域的稳定清廉以及和谐所受到的隐形污染……有序,有方,有利,才能实现疆土完整意义上的统治性合拢。但所有可视的难题与症结,或许能够解决,难以把控的和预控的是无形的与未知,也即人心所向和精神向度尚没有达到浑然天成的“合拢”。于此,诗作开篇即以恳切或者是诗者认知的完善举措:还乡,合拢。
回到《还乡》诗文本第一节:“他的晚年在还乡/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合拢”起笔定义还乡的时段为晚年,是有寓意的:一是指思想上的成熟阶段,对所取所需所求,都有明晰的判断力和认知力,也有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二是指事物生长发展的末期。潜台词为:如果不积极地进行自救施救,“四处飘散的自己还能找回来吗?”当然,《还乡》的本质立场,是站在警醒自我救赎的一个层面上的。
末一节,“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故乡的山河  已经/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当人的精神世界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之后,故乡有限的地界是无法容纳性灵完美的审美需求,此时,作为人的个体,他早已无种族,无国界,无性别,无欲求,完全超然物外。精神上的致胜造就了灵魂的强大,地理意义上的山河又何尝能容纳这样巨大的“身躯”呢?所以,还乡的最终指向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家园才是完美的,至高无上的,也是无临界的人类心魂的共同家园。
庄子云,与人为善,于物为春。那么,作为“停泊在宛溪河岸的一只乌篷船”,假使要避免人间与河水之间的徘徊,又怎能不回归于人的精神故园呢?私以为,诗文本有“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言外坚持,更在于人精神内质的固守。还乡,是回归于人类完整的精神世界。综观《还乡》全诗,用笔简练,蕴意深刻,切切之念惟见诗者精神上的倡导健全与独立,从而以期实现个体追求建构的“月牙湾世界”。




6、是什么让我们变成支离破碎?
——读方文竹《还乡》

丁延清


        上午读到方先生的一组诗歌,最末一首是《还乡》。“他的晚年在还乡/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合拢//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终于还原了自己之后/故乡的山河  已经/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作品的文字体量并不大,很适合忙人们欣赏。忙人们读完了难免要质问一句吧:“是什么让我们变成支离破碎?以致于到了晚年,自己已经找不到完整的灵魂?只要静下心来,低首一想,原来我已非我,回到家乡,竟然不知家乡在何方。”
        我们的生命主体部分是处于震荡的时期,即所谓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一切都不是小时候所学的那个样子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都在被冲击之下。于是乎,我们心旌摇荡,蠢蠢欲动。我们走南闯北,我们试图赚取天下的银子。不仅把我们的健康遗落在东南西北,而且我们的灵魂同样支离破碎。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内心一直充塞着各种矛盾,自己的手与自己的脚相互斗争,各种甚至相互冲突的观念统统收罗到我们的思想里,各种温暖的感情被全部地或者部分地抛弃在东西南北某个角落里。我们像一部机器,像一具肉体做的工具。
        晚年才想起还乡,而家乡已经不再需要我们,已经容不下我们了。尽管此时,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合拢”,已经“还原”,终究还是回不了家乡了,被家乡排挤在外了。“我”不过是在“权力——知识”支配之下,只是一堆不连贯、无一致的过程和碎片而已。
        能够把支离破碎修补完整的天使在哪里?




7、还乡主题层次与诗性境界跨越
——读方文竹的《还乡》

张无为


还乡诗缘于故土情结。故乡是生命的出发点,也往往是其牵念的归宿地,在出发与回归之间,常常成为精神的图腾。所以,对人类而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思乡是文化原型之一。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一般都无法抗拒。在古往今来的诗文中,歌颂家园,向往家园,回归家园,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情结,在汉文化中尤其如此。
不过,这个文化原型也是有层次的。譬如,我认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热土难离”的理念,这应该是最廉价的母题,他甚至比有些动物都可笑。我们知道,在动物世界,出生地对于许多物种(无论在高级系列还是在低级层面)都至关重要,它像是生命诞生的第一见证,也是它们成长的摇篮,无法取代。例如大马哈鱼,无论离开它的出生地多远,最终她也会逆流而上,拼命地回游。它们日夜兼程,长途跋涉,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从不退却,直至游到目的地即出生地,然后产卵,然后死去。还有海龟,候鸟,以及我们人类到目前还不了解的。由此可见“故乡”在动物心目中虽然也非常重要,但它们无不超越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守家在地不远游”的理念,而这大有向远方出发,闯荡天涯,最后叶落归根的境界。它比人类荣归故里、封妻荫子的功利性心态不知悲壮多少倍,刘邦的《大风歌》简直就不值一提,哈哈。当然,人类的情感本来应该比一般动物要高明得多,复杂得多,所以还乡情结也应该、或必然丰富深入,多彩多姿,事实也如此。
就还乡主题而言,方文竹这首诗比以往同类作品明显有新的超越,也展示出了独特个性与境界。诗的开头,虽然同样以游子口吻,意在表明晚年的精神还乡。可是,其突出特点在于,与一般的“游子”、“赤子”不同。在这里,“我”的足迹不仅踏遍了四面八方,而且在每一个方向都能抵达到最远处。这与一般所说的踏遍千山万水有明显不同。后者是虚指的,而在这却很具体。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歌的最后,彻底颠覆了传统还乡怀旧的诗歌模式——“故乡的山河 已经/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如果说,以往的还乡诗所包含的基本理念,是家乡大于一切,家乡重于一切,家乡能够承载一切,那么这几句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对故乡负面的反思立场。这就是诗歌呈现出全新的境界。从更深的层次中,可见作者对故乡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故乡未来的美好期待。
由此凸现出来的,是对个人的肯定,是主体精神的高扬。诗人在坚持后现代主义立场的同时,并没有彻底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而是基于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由此显示出作者的立脚点与更开阔的视野。由此可见,同样的课题,甚至是已经被人写滥了的课题,也不是不可以重写,关键是不仅不能重复,还必须寻求个性表达与更高一层的见地。这也是本诗给人们的启示。
此外,诗人能够自然、娴熟地调动言语,张弛有致地经营诗歌形象,结构上层层推进,情感到了高潮处随即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2013年11月29日01:51:58匆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3 12: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方文竹诗歌《还乡》!“还乡”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意蕴。方文竹诗歌很独特。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3 13:55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学习{: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3 15:03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十行,却是一首大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3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煤 于 2013-10-4 10:38 编辑

以上都是夸大其词。写的太虚。没有特别令人动容之处。勿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3 17:31 | 只看该作者
他的晚年在还乡
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
合拢

此三行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3 2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放在这移民潮和打工潮汹涌的时代背景下能更好地理解它的精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4 15: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4 18:01 | 只看该作者
蓝煤 发表于 2013-10-3 15:19
以上都是夸大其词。写的太虚。没有特别令人动容之处。勿怪!

呵呵,老兄觉得不够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5 00:24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10-3 13:55
好诗,学习

这首诗,无疑是优秀之作,故忍不住唠叨几句。
诗开篇以一个类似漂泊的“晚年”不断指向“还乡”,抛出了时间的重量;再以东南西北地理式的铺呈展呈了一个异乡人在异域经年的奔走;结尾处以其某种“巨大”而让故乡不堪其重。这种“巨大”隐含多种岐意。外构略显松散,但内息却是奔涌不息。----------说是佳作,实至名归。
顶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2: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