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日历》半月谈
韩庆成
一、从设想到出刊
今年5月,我接触到韩寒任出品人的手机日刊《一个》,萌生了办一个基于手机阅读的诗歌日刊的想法。6月在黄山,我就这个设想与徐敬亚主编做了沟通,他表示可以一试,并认为应成立一个专职团队来负责这个项目。同时,因为要像《一个》那样独立开发可分别在苹果和安卓系统运行的APP软件,加上宣传费用,办公费用,工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最好还得找一个对此感兴趣的投资方。在黄山的十多天时间里,手机阅读成了经常谈到的话题。《手机新媒体日刊杂志<诗日历>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初稿,也在黄山诞生。我当时想,如果找到投资方,就请舒婷或者王小妮这两位人气高的诗人出山担任主编。
但融资并不顺利。因为诗歌项目盈利的能力不被看好,讲究回报的投资方介入的可能性比较微茫。此后的三个月,项目停滞下来。
9月底,与诗人夏卿在诗人晓闻的办公室意外接触到他建在微信平台的手机娱乐杂志,眼前一亮,微信平台的软件与我们要开发的APP软件有很多相似之处,《诗日历》完全可以在微信的这个公共平台上完成制作和发布。我简单观摩了制作程序,决定先干起来再说。
经过两三天筹备,10月3日凌晨两点,我在流派网发布了《<诗歌周刊•诗日历>即将在微信平台试运行》的预告。——在没有投资方的情况下,我觉得《诗日历》还得暂时依赖《诗歌周刊》的志愿者编辑队伍,等有钱了,再另立门户。
10月5日凌晨0点25分,《诗日历》创刊号如期发布。
10月19日凌晨1点01分,《诗日历》第15期发布。
也许是好事多磨,在这半个月中,网站频频受到攻击,有时接近瘫痪。但《诗日历》坚持每日出刊,未受影响,体现出已出版79期的《诗歌周刊》对《诗日历》的强大支撑。
二、近期目标
订阅用户:
半个月,《诗日历》已有290多位订阅用户,平均每天新增近20位。到第一年末,《诗日历》订阅用户有望达到5000位,在国内诗歌刊物发行低迷的今天,5000订户,无疑将排在发行量的最前列。
选稿标准:
从已出15期可以看出,《诗日历》的选稿标准高于《诗歌周刊》。特别是【读诗】栏目,将把最优秀的当今诗歌作品推荐给读者。用“最优秀”而不是“优秀”,第一体现出我本人作为【读诗】选稿编辑所持的苛刻眼光,第二体现出被选诗歌作品在相同风格、类型作品中无可置疑的代表性。“最优秀”本身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最好,二是最有价值。最好,就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最有价值,就是在真善两个方面具有及时、有力的现实针对性,这种现实针对性可能会影响到“美”的“完美”,但却达致了另一种“大美”,这是非同寻常的真和善所赋予的“大美”,这种“大美”即是价值。《诗日历》第2期【读诗】选发的《干预诗歌11首》,就体现了这种价值。不少诗人、批评家或当面或在文章中质疑这种价值,但我想重申的是:诗确实阻挡不了一辆坦克或推土机,但诗仍应站出来阻挡。这样的诗也许不是最好的诗,但一定是最有价值的诗。在推土机频频出没的现实中,有价值的诗,理应更加受到尊重。
《诗日历》将坚持这一选稿标准,借助一天一期的高频率,让【读诗】成为一个“观止”性的新诗阅读平台。
力荐新人:
从前15期看,【读诗】推荐的诗人,你基本看不到如雷贯耳的名字。这是因为《诗日历》继承了《诗歌周刊》力荐新人的立场。就像徐敬亚先生在《特区文学》“网络诗歌抽样读本”发刊辞中说的那样,《诗日历》的责任是把淹没于网络荒草中的李白挑出来,而不是挑现有李白的诗。
团队建设:
前15期,是我一人在编辑和制作。这种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很久。我希望在3个月内,现有的六位执行编辑都能较熟练编稿,且有一半能上平台制作。同时,出品团队还将吸收有能力、有兴趣、愿意奉献的新朋友加入。
继续融资:
《诗日历》在微信平台上线虽非权宜之计,但从长久看,《诗日历》还是要以APP的方式拥有自己独立的平台,因此,《诗日历》将继续寻求投资方,欢迎有识之士合作。
三、答问
半个月来,陆续在微信平台、网站收到读者的一些问题,现集中作答。
问:已经有《诗歌周刊》,为什么还要办《诗日历》?
答:这主要是因为阅读在发生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版和阅读在经历了传统纸媒、电脑网络两个发展阶段之后,迎来了手机出版、阅读时代。纸媒、以电脑为终端的新媒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新媒体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手机阅读以其便利、低成本的优势,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和日常消费方式。
此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手机微博、微信的诞生,用手机刷微博、玩微信已被越来越多“不年轻”的知识阶层接受,推动了手机阅读走向普及。诗歌要赢得读者,就必须走手机阅读的路。
问:诗歌放到手机上,会有人看吗?
答:90年代以来,诗歌阅读确实在萎缩。但近来出现复苏迹象。2012年,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迷》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印5万册并在一个月内售罄,该书进入了新浪年度畅销书榜。这是诗集首次登上新浪年度畅销书榜,5万册的首印数也超过了大部分小说的首印。
各地诗歌节、诗歌赛、诗歌奖等诗歌活动此起彼伏,诗歌网站日渐活跃,以中国诗歌流派网为例,2012年平均每天发帖量只有1000-2000帖,2013年平均每天发帖量已超过4000帖。这些现象表明,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随着人们时间的碎片化,以及在物质压抑的现实中对诗意生活的向往,短小简练的诗歌作品,切合了这种需要,因此有望重新回到读者视野。
问:如何在《诗日历》上发表作品?
答:《诗日历》的稿件来自三个地方:《诗歌周刊》、中国诗歌流派网以及作者投稿。前15期的所有稿件都来自前两处,16期开始从《诗日历》的投稿邮箱(shirili@126.com)选稿,这一期的【读诗】【评诗】即来自作者投稿。网站会员和读者推荐的作品,也视作投稿。
问:《诗日历》为什么不像《诗歌周刊》一样每周一期?
答:每周一期就不能叫日历了。当然,也可以把《诗歌周刊》原封不动搬到微信上,但那样就违背了手机阅读的规律。手机阅读利用的是零碎的时间,比如排队,坐公交,上厕所等,这样的时间里是不可能读完《诗歌周刊》那么多内容的,他们一看有这么多内容,可能索性就不读了。而《诗日历》的四个内容版块,一个版块一般就几百字,加起来也就两千字左右。如果只看【读诗】,几分钟就可以了。我用正常速度读完第14期《张二棍:诗五首》,只用了两分钟。读第15期《西望长安:诗五首》,用了三分钟。所以,如果读者只看【读诗】版块,那么《诗日历》一天只占用他几分钟时间,或者说,你一天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能读到当今最优秀的诗。
问:《诗日历》的读者群有哪些?
答:《诗日历》以年轻读者为主,包括中学生、大学生、上班族、白领、文学爱好者,当然还包括诗人。但一个可悲的现象是,诗人往往不读别人的诗。所以,《诗日历》把年轻人——主要是不写诗的年轻人作为主要的读者对象。凡是喜欢读电子书的年轻人,都是《诗日历》潜在的读者,这对《诗日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你以什么样的诗歌来吸引他们?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不断听取读者意见,摸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