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网诗评】 学习孔祥忠(天荒)的诗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2-7-5 11:17 编辑


《诗歌周刊》佳句审美(四月系列之二)
文/ 山城子

[二]不留痕迹的积极修辞

例句:
就让我在树上,开淡绿的花
做下青果
身披美好的外壳。然后静静等待
秋和成熟的那一刻。
(摘自天荒的《青山恋》-载《诗歌周刊》第三期)

        前三行半,是个省略主语的兼语句,兼语之后是动宾成分的排比;后一行半是个无主单句。语言通俗易懂,却很审美的。究其因,在于诗人不留痕迹地使用了一系列的积极修辞。首行省略的主语是“你”,诗人是承上对“春光”说的,因此不动声色地用了拟人格。而“树上”暗喻这里的网站与论坛或整体诗坛。诗人事实上来到一个新地方任了编辑和制作总监,是把这里看作春天了,因此“淡绿的花”“青果”“外壳”的排比,又是依次对创作、诗作、身份的比喻。后面继续拟人,且镶嵌了叠字格,而表达了致力于诗歌创作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天荒数年以来,一直是我心仪的很有地域特色风格的诗人和网络诗歌建设者,很令我感佩。
2012-5-3于沪
附天荒诗:《青山恋》
越靠近山脊,我越渺小。我钻进一棵红松里
过向往的生活。
面对那么大的海,针叶更绿了
鹿在山间鸣,
鱼在水里游,还有那么多的鸟飞飞落落。
我说什么呢,这么好的春光
就让我在树上,开淡绿的花
做下青果
身披美好的外壳。然后静静等待
秋和成熟的那一刻。

行吟在黑龙江畔的江村诗人——孔祥忠  
  文/ 山城子

  我没有到过黑龙江,但那里的历史太深刻了我的印象。也是年轻时太爱读些杂书,知道了清朝外交官行程三个月,与沙皇俄国使臣签订了一个公平的《尼布楚条约》。那时的泱泱大国,主权与领土覆盖了整个的黑龙江流域,绝非现在的以江为界。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个什么概念?想起江东六十四屯事件何等悲惨——大批同胞被列强驱赶到江里,然后排枪射击,无辜的炎黄子孙的血,把一江的水都染红了……而前苏联的文化机构,却给所谓“新土地的开发者”系列影片颁奖,军界则把掠夺中国土地,烤食中国幼童的沙俄军官,捧为英雄。那时我擂胸顿足,却只能暗自埋怨中国影界为什么不拍些历史真相的片子,以正国际视听?唉!史实被扭曲了,然也已经历史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如今是不可以改变的了。幸而还有沿江心以南的大片流域,仍生息着我们的同胞,其中就包括了我要说的行吟在黑龙江畔的江村诗人——孔祥忠。

  孔祥忠在网上行走的名字叫天荒一隅。我们相逢在“华语文学网”,相互回帖问候约一年多了。这就是我们既虚拟又真实的全部交往。所以愿意交往,是我喜欢他的诗。天荒兄弟的诗很农家,很日子,很画面,很入耳。读时一如江风拂面,阳光被身,草香袭鼻,鸟啭入耳,惬意着呢——仿佛回到了遥远的东北故土。虽然我的故土与他生活的地方还隔着一个省份,但毕竟是同一的方言,一样的生活与文化习俗,大致相同的景色与分明的四季。相通的部位角落太多,是极易引起共鸣的。
  最近搜到孔祥忠的博客,那儿有他制作的电子诗集,凡25辑700余首诗作。浏览其间,一如走在黑龙江畔,一会儿江村,一会儿船上,一会儿田垄,一会儿庭院,正所谓流连忘返了。于是很想介绍出来,与感兴趣的网上诗友共享——无疑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 走进诗人的蹉跎岁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件历史事情。这于个体生命的功过其实难评。也许正是那样的艰苦与磨难,才使叶辛萌发了《蹉跎岁月》的执意表达,激发了梁晓声《那一片神奇的土地》的灵感。毕竟“青春是一条河”,而这条河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恰恰流在了祖国最具体最底层的土地上了。锻炼也好,砥砺也罢,后来锋利了多少知青的执着,敏锐了多少成功者的思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都揣着乡下练就的底气,而跃跃然于各条战线了的呀!

  孔祥忠就是一位老知青。他1968年高中毕业,同年冬天既从萝北县县城去到本县太平沟公社兴东大队插队。这是个与前苏联一江之隔的村落,就在黑龙江边度过了他三年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那时无心,不料30年后成了他人生宝贵的精神富矿。这两天上网我看到他新贴的诗里仍然念念不忘:“我已完全接受这些完整的日子,我想一生都在那儿/ 我的形象如我的思想同样闪射光芒/ 农民已当我是他们的儿子和兄弟,甚至愿意接纳我/ 做他们的女婿,这一点重要而带有偶然”(《像牛一样活着的感觉》作于2007-12-25)其实,这样真挚的情感,移到当下,是更有现实意义的了,而作为个人,何况还有青春的缠绵植根其中呢?诗人这样的诗,数量颇多,已然成辑,其辑名就是《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是孔祥忠25辑电子书的第六辑,存诗近80首。其中的《豆叶黄了的时候》印证了那种缠绵的情感:“豆叶黄了的时候/ 豆枝开始摇铃/ 收割时 我喜欢/ 紧挨着你/ 一起收获金色的大豆/ 或许还有爱情(2004-3-12)”那时生产队都是集体劳动,男女青年在一起,具有天然的情感吸引力。果然,在《从地里回来》中吸引力就有了发展:“天近黄昏/ 收工了/ 停下活计/ 伙伴们急着/ 从地里回来/ 放慢的脚步使他很快掉到/ 收工队伍最后/ 他高兴这样/ 因为村里身穿豆绿色衬衣的姑娘/ 在后面等他(2004-12-9)”我喜欢这样黑白纪录片一样的表达。如果我是诗中的“他”,该是多么幸福的回忆呀!

  诚然,知青上山下乡不是去搞对象(谈恋爱)去了(虽然并不限制),而是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教育什么呢?其实就是要热爱农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变成农民的思想感情。
  “江村的人,勤劳勇敢/ 他们珍惜土地,在地垄沟里刨食儿吃/ 他们把村子周围的荒地开垦完了/ 就开江边的,就开江心岛的”(摘自《江村的人》)这是歌颂,当然体现了热爱。这种热爱甚至可以到具体的人。比如《车老板三屁》“三屁是江村很棒的车老板……讲故事才是他的拿手好戏//田间地头马厩/ 风言风语风趣/ 小伙听了前仰后合/ 姑娘听了只把泪滴”一种很赞赏的口吻,最后说“如果他还活着/ 中央台春节晚会/ 还论不上本山兄弟”。
  看来,诗人已经把自己放在农民的身份上说事想问题了。

  其实,最现实的教育就是劳动本身:“绿色的农田鞋 灌满泥水/ 白纱布的头巾 裹着头部/ 这不是为美观 而是为了/ 防止蚊子小咬瞎虻叮咬/ 我们的耳朵脖子和脸” “知青和锄头是灭除/ 杂草的唯一手段/ 为了吃饱肚皮/ 我们与草决战” (摘自《知青和锄头是灭草的唯一手段》)毕竟农业劳动是很辛劳的呀——而只有经历辛劳,才知道粮食的得之不易,这才是农民的情感。因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岁月也不全然是“蹉跎”。

  ◆ 走进诗人的江村情结。

  说江村,如果专指,不必说就是诗人曾插队的“兴东大队”所在地那个村落了,如果泛指,还包括他9岁随军人父亲前来“军垦”的落脚点形成的村落,以及位于黑龙江畔萝北县的所有村庄。说情结,诗人于2004-10-10写的《住所》一诗,最可表明心迹:“望着街心公园的草坪/ 那是我40年前的住所/ 在茅草屋的土炕上/ 我曾与外婆相拥而睡// 而今外婆的骨灰已被/ 舅舅带回中原 我总想/ 在40年之后 取回一捧她的骨灰/ 连同我自己 一起洒在草坪里”。体会一下,还有比这样的心思,更情结的吗?

  孔祥忠与共和国同龄,至今春他已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整整半个世纪了。尽管大学就读期间离开了几年,但心没有离开,因此毕业后他立刻回到了县里继续为“江村”奉献。他热爱这里的江水江风,他热爱这里的花草虫鱼,他热爱这里的朴实与真诚。

  “无论如何,见了黑龙江就再没有爱过其它的河/ 春雨时节,盼望开江/ 听流冰轰隆隆的撞击声响”(摘自《一生,注定在江上度过》),热爱之情就这样地渗透诗句;
  “冒雾的江面,闻几声鸟鸣/ 江湾,闪了腰肢/ 拉网的汉子门,哼哼叽叽轮番拉动纲绳/ 老大把木桩掘进滩里”(摘自《鱼汛传向春天深处》),热爱之情就这样地抒发;
  “村南的河套,山楂开花而紫藤带雨/ 湿地野荷玉立/ 芦花未开/ 水芹菜高过塔头墩上的三楞草”(摘自《村事》),热爱之情就这样地寄予细腻的景物描写。

  诗人更热爱的当然是这片神奇土地上活生生的劳动人民,并将讴歌奉献给他们。
  “春风吹来,田野用手托起/ 一条大江/ 村庄不再寂静/ 女人像上游飘来的冰,晶莹透明”(摘自《江之爱》);“她的红头巾/ 仿佛雪幕中/ 燃烧的火/ 村北面的松树林在轻微地/ 摇摆着绿色”(摘自《小妹砍柴》)——这是讴歌劳动妇女。
  “这块地是低洼地/ 有三棱草塔头墩子/ 还长有苕条/ 油桦条和柳树毛子/ 这荒地机车开荒时/ 树条塔墩绞大犁/ 那年冬天/ 老齐头起早贪黑/ 天天去清荒地”(摘自《老齐头开荒》)——这里讴歌的是典型的老农民。

  如果说前边所列举的,是很直白的讴歌,那么孔祥忠于2008年3月19日创作的《春回大江》,则是对劳动人民含蓄地整体歌颂。这首诗只10行如下:

  春天先是睡在树叶上,随着春雷
  一下子跌入大江
  从此,春不再脆弱
  不再轻手轻脚小心翼翼
  她乐在江面,翻起悠悠浪花,唤醒沉睡的岛

  她轻晃芳香,熏醒梦境中的水鸟
  打开门窗,让阳光进入船舱
  她抛洒露珠,浸润码头的草地和树林
  让白发苍苍的村庄
  与闪电一起苏醒,绿得露出原来的模样

  春天的意像在这里的象征意义,无疑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的春天背景中农民的群体形象。“不再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在联产计酬责任承包双层管理的经营体制下,他们大显身手了。于是“乐在江面,翻起悠悠浪花,唤醒沉睡的岛”。
  “轻晃芳香”——那是无数的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扬花时节的摇曳吧?
  “抛洒露珠”——那是“阳光”照耀下焕发出来的空前的生产积极性的写照吧?
  “绿得露出原来的模样”——那时政策的温度、湿度、养分都适宜的条件下原本可以呈现的“模样”啊!
  或说没看出来,不就是写的大江春景吗?其实“大江”也是可以有寓意的呀!那不就是中国农业发展脚步的形象写意吗?事实上诗人直接抒写三农发展的篇章颇多:《最后一匹马》、《老齐头开荒》、《广东菜》、《北大荒的老村》、《国际贸易》、《力波开车》等等,诗人欣喜于农业的长足发展,就跳跃在朴实的词语之间。

  江村的情结,小里说是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的情结;大里说就是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大情结。应当说后面的这个“三热爱”,无疑应是当代中国诗人最基本的感情素养。无此,则是称不起的。

  ◆ 走进诗人的江村语言。

  大凡说到诗人,就绕不过说他的诗作,而说诗作又不能不说其诗作的语言。孔祥忠的诗歌语言具有他个人的风格特色。我曾在他的诗帖上留言说:“欣赏天荒兄弟朴实的东北方言的诗性化语言,(正是这种语言)构建了一种娓娓道来的稳健清丽的(文本)风格。”这种抒写江村的朴实而清丽的语言,我们不妨称之为“江村语言”;这种语言形成的风格,也不妨称之为“江村风格”。这一如陶渊明写田园诗,常被人称之为“田园风格”是一样的意思。

  说朴实,是东北方言诗性化的朴实。还是走进具体的诗文本来说吧:“昨天,江村还经历着雨雪交加的浩劫/ 现在一根根无骨的草交错着/ 一腔腔善良的绿” (摘自《初生的绿》)。这里的“一根根”与“一腔腔”就是东北方言,通常说成“一根”、“一腔”,这里用了叠字格,且与拟人格以及“绿”的词类活用综合在了一起,于是就清丽起来,也鲜活起来了。

  “西面的山岗,狐狸在夜晚炼丹/ 受伤的马鹿/ 死于饮水的河边/ 野狼不怕村头土墙上石灰涂抹的白圈圈”(摘自《村事》)这几句朴实得不加任何修饰,只如实地说来,但我喜欢镶嵌进来的“炼丹”(也许写作“恋丹”更为准确——系指犬、狐等类动物的交配)与“ 白圈圈”(东北儿童的常用语)两个方言词语。这是其它地域听不到的亲切之声。那么,不加任何修饰也可以诗性吗?当然——尽管没有用积极的修辞,但这是一种白描手法的简捷行走,其效果还是很诗性的呀!而地域之声又增强了特点。

  地域之声,最能展示地域的语言特点。比如诗中出现了牦牛与格桑花,一下子就会把你的思绪引到雪域高原,若是出现了长鼓舞与金达莱,就会想到延边的风情。同样,说到狍子和乌拉草,就是大小兴安岭啦。孔祥忠的诗歌里,这样的地域语言特点,也随处可见:
  “能像鱼那样生活,就像大马哈那样/洄游到死,绝无怨言/就这么,命中注定要在江上度过 ”(摘自《一生,注定在江上度过》)——嘿!“大马哈”,只黑龙江里有哇!
  “‘插根筷子就都发芽’的黑土地”(摘自《一树梨花下不再虚构冬天》)——只有黑龙江畔的土地才是黑色的呀!
  “江边的大杨树下,辘轳的井绳/ 换了一茬又一茬”(摘自《鱼水姻缘》)——辘轳的井绳,自是东三省的村头景物呢!
  “而岛上的窝棚/ 却越来越低,仿佛被春秋贬为尘埃”(摘自《对江的敬畏由来已久》)——“窝棚”在东北常见,且有许多村庄的名字就叫某某窝棚的。
  “拉网的汉子门,哼哼叽叽轮番拉动纲绳/ 老大把木桩掘进滩里”(摘自《渔汛传向春天深处》)——“哼哼叽叽”,典型的东北方言,不同场合含义也有些差别的。这里是说他们喊号子的声音,而说话因畏惧而说不清也用这个,有了愁事哼唱排遣,也是这个词语。
  还有“达子香”、“三棱草”、“龙胆紫”、“ 老柞树”、“马鹿”、“梅花鹿”等等,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出现在句子中,也很有清丽的感觉。

  语言的清丽,是指语言表达得干净明白,同时具有韵味不失美丽。
  例如:“子夜,船的水轮扑打扑打不知疲倦/ 而孤单使一个故事失眠” (摘自《怀念从黄昏开始》)。这样的句子明白如话,然而用了摹声“扑打扑打”和“不知疲倦”、“失眠”的拟人,就使句子悄然美丽起来。
  再如: “江坡,紫龙胆花瓣悄悄收拢/ 这时候一种柔软的声音/ 在花间生长”(摘自《在花瓣缝隙倾听夜色》)。这里不仅有紫龙胆花瓣本身的美丽,且因“悄悄”生出许多韵味;同时“声音”也居然可以“生长”,使句子无形中就俏皮起来了。
  又如:“村南的河套,山楂开花而紫藤带雨/ 湿地野荷玉立/ 芦花未开/ 水芹菜高过塔头墩上的三楞草”(摘自《村事》)。这里的语言何等的干净明白,而被苗事物“山楂开花、紫藤带雨、野荷玉立、芦花未开、水芹菜、三楞草”本身就透出了诱人的清芬了。

  诚然,或说孔祥忠的诗歌语言一般是普通话的书面语言表达,怎么就成了朴实而清丽的“江村语言”了呢?其实普通话本来就以东北方言为基础的,且他的诗性化又是借助书面语来处理的,因此那样说确实说出了传统风格诗作的共性。然而又不可忽略上述我指出的存在于孔祥忠诗作中具有地域色彩与个人特点的语言趋势。正是这种趋势,构成了他诗歌语言与别家迥然相异的“江村”风格——这就是我走进诗人的诗歌语言之后所获得的强烈印象。

  ◆ 行吟当代的江村诗人。

  不想去考证历史上谁第一个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的,谁首先呼王维为山水诗人的。我这里却是第一个要称孔祥忠为江村诗人了。或说也没听说过可以这样称呼呀?有什么不可以么?诗经时代有过田园诗人和山水诗人吗?唐代还有边塞诗人,当代军旅诗人又叫得很响,比如周承强。周承祥以抒写军旅生活为主要题材,所以叫他军旅诗人;王维以抒写山水风光为主要题材,所以称为山水诗人;陶潜以写田园题材著名,故称田园诗人。那么,以写江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孔祥忠,完全可以依照上述所举,类推为“江村诗人”了。

  孔祥忠1949年1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1958年他父亲随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到了黑龙江畔的萝北县。作为随军家属,他也一起到了这个不毛之地,时年9岁。从此,孔祥忠与黑龙江这条祖国北部的大界江结下了50年的不解之缘。他亲眼看到了父辈垦荒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艰辛和北大荒现在翻天覆地的变迁,特别是当年插队农村的经历,回想起来总让他感慨万千,很想通过一种形式把对北大荒对黑龙江的情感表现出来。但他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直到国家机关大精简提前退下来之后,才有了时间,特别是找到了网络诗歌这个特有的媒介,他就一发而不可收了。

  诚然,孔祥忠是从小就喜欢诗歌的,并曾自娱自乐地进行习作。这情形与我仿佛,我也是从小就热爱诗歌,中年也发表过一些传统的直白诗,但真正把诗歌当作一回事,也是近几年上了网开始的。但我至今也没出过集子,而孔祥忠已于2005年出了第一本诗集《窥视太阳》。孔祥忠的诗观是“诗歌应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事实上他岂止是贴近,而是完全地沉浸在他热爱的江村的生活当中了。他诗中所反映的江村生活具有历史的跨度,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直至当今整整五十个春秋,其人民公社—插队落户—文革—工农兵上大学—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多种经营—蔬菜大棚的兴起—产业化经营—农业税费全免—种粮补贴等广泛涉猎,如果整理一下,简直就是一部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诗史。

  所以这样地了解农村,熟悉黑龙江畔江村的生活,是因为他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性质,就一直是为农村服务的。他于萝北县较长时间是在广播电视局任职,那是农村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呀,后来又到县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工商局、科委等部门任负责人,那都是农村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机关。这样的工作经历,不仅为其诗作积累了大量的农村素材,同时也为其诗作的健康明朗积累了深厚的思想底蕴。这也正是他“一发不可收拾”,且正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继续行吟在黑龙江畔,继续以其独特的江村语言,大抒特抒他的江村情结的原动力。这原动力的释放,使他在网上不停地贴出具有浓郁的黑龙江畔风情的新的诗作。这让我看到一位既朴实又勤勉的江村诗人,在那“天荒一隅”情深意执地行吟于江岸、江村的令我羡慕、钦慕、仰慕的实实在在的形象呀!
  哦!让我在遥远的西南,在黔中,向当代行吟在黑龙江畔的江村诗人孔祥忠致敬吧!期盼他行走的脚步更加稳健,行吟的诗作更加朴实而清丽。
  2008-4-9/12于黔中文化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8:47 | 只看该作者
卢辉 发表于 2012-4-26 16:01
幸福的回忆

问好卢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31 | 只看该作者
淡色的江村少女白描组图——读天荒一隅长诗《小妖》

新诗就是新诗。新诗的写人纪事自然不能《孔雀东南飞》那样五言古风,也不能《琵琶行》那样七言排律,但完全可以《小妖》这样自由自在地白描无韵,小句子小节地行文。
天荒一隅说“我在写诗/ 写在隆冬,写给我深爱的小妖”(摘自一)。诗人就是以这样舒缓的脚步,复沓着“写”字,走到台面给读者交待了他“深爱”的人物小妖;时间背景是“隆冬”是“如今”;地点是“生养她的那个村庄”(一)。从这个“她”,我们知道被爱着的这个小妖,是个女性,冠以“小”字,肯定是个少女了。       
    “雪在飘飞,在给沉寂的村庄/ 注入新的生机/ 使它不再窒息”(二),是暗示如今江村在变,不再像先前那样度着“窒息”般的日子了。 这样平静地做了交代之后,小妖就近距离地被领出来了。她,“洁白的牙齿/ 蛇皮般的胳臂/ 羊角辫/ 扇型的脚丫”(摘自三)。铅笔素描一样的阅读效果,积储着淡色的美感,同时也让我们想到“我”记忆得这样清晰,就足以认证那个“深爱”是确实的了。
第四节诗人通过虚写,描绘他进入回忆的感觉,并以“纷飞的火虫”和“蓝色的火”为喻,来扑捉当年曾经的美丽片断。果然在第五节,就出现了白雪跌落中“散乱了她漂亮的黑发”,接着第六节就有了小妖的“红苹果般的/ 脸蛋蛋”。一位江村少女的外部形象,就这样被描画出来了。这是深痕的两笔,以逆衬出尝试争议的淡。
第七节顶针出父亲给女儿采摘酸酸的山丁果的淡雅画面。“酸掉”一词透出贫困父亲对女儿的爱。同时也婉曲出江村彼时生活的困窘状态。第八节是一幅凿冰垂钓图,进一步婉曲困窘,同时,哈气暖手、跺脚热足的小妖的等待,也透露了困窘中的乐事。否则,生活可不就真的“窒息”了。“社员都是向阳花...”(九)的年代,交代得很具体,小妖还得背着弟弟分担日子的沉重,以至于“小姐姐/ 担当起小妈妈的担”(十)。因为“结核菌击伤妈妈的腿”,这就不是一般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了。那时节,家中少一个劳动力挣工分,就意味着口粮钱也挣不出来,年终只能分债,而分不到“红”。多么惨淡的日子呀!
“她在灶台前面/ 一边唰碗/ 一边诵读“一群大雁向南飞…”/弟弟课本里,柔美的散文”(十一)这一幅简笔,细腻地画出了辍学在家代替妈妈而又渴望学习的少女的心理状态。平静的笔法,越发撼动人心,我竟然酸了鼻头,泪花了老眼,那岁月真是不堪回首。就是在这样的逆境里,善良的小妖“刚强”地“丰满”了羽翼(十二),她长大了。
十三、十四,是抽象画,是虚写小妖在冰天雪地里的劳作,以示她的坚强。十五、十六、十七,写父亲对远行的小妖的“临行密密缝”和江岸送行时的殷殷叮嘱。十八是思念,“思念小妖,思念兰花袄”。是父亲的思念,还是弟弟的思念,抑或是暗恋者的思念,或者全包括了吧?十九是“远游多日/ 夜归故里”,心情就开朗平静而细腻了。为什么呢?最后三节的系列意象作了回答。
二十至二十二是长诗的收笔。朦胧的意象双关着恋爱与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着江村和小妖。那“万马奔腾”,那“蹄声四起”,那“激流涤荡”,那“凤舞九天”,都暗示着国运的崛起,也暗示着小妖心潮的澎湃。国运向好,江村的命运就向好,个人的命运也就向好。于是乎就“医好小妖思乡之病”——就是说农村从兹走出了冰天雪地和坎坷泥泞,还惦记着什么呢?
没有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的农村的历史经历与思考,诗人是写不出这样的史诗般的新叙事诗的;没有对这一段历史的亲睹与回味,作为读者的我,也不会感到这样的亲切并因而而共鸣的。很钦佩江村诗人天荒一隅这样精巧的构思,竟然以江村少女白描组图,画出了共和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末凡二十余年的坎坷路程,并从侧面讴歌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正确性。这也让我明白了诗人何以用淡色的白描的方式行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坦露一种平静的诗围,只有这种平静诗围的阅读效果,才能认证诗人对历史的冷静审视,从而也带动读者冷静地回味历史,从而引出正确的思考来。

2009-8-19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32 | 只看该作者
附:《小妖》  文/ 天荒一隅



我在写诗
写在隆冬,写给我深爱的小妖
以及曾经生养她的那个村庄
如今,江在冰冻



雪在飘飞,在给沉寂的村庄
注入新的生机
使它不再窒息



隆冬里寂寞的江,开始叙述妖的故事
包括她洁白的牙齿
蛇皮般的胳臂
羊角辫
扇型的脚丫



时光并不遥远,在这个夜晚
它是纷飞的火虫
在裸露的阴影里
点燃蓝色的火



茅屋顶上,雪混作一团
在房檐边缘
她屏着呼吸
跌落的雪
依然散乱了她漂亮的黑发



那个雪人
剥去了她的外衣 呀 还在她红苹果般的
脸蛋蛋上
写下
快乐的片断



你看见了吗?又一堆雪插着
褐色树枝
树枝上挂满亮晶晶的山丁果
那是年轻的父亲
要酸掉
女儿的牙齿



水在冰下流动
鱼钩,在水下绷紧鱼弦
爹就要回来
小妖用哈气暖着双手
跺着脚
愉快地在岸上等待



大杨树上
大喇叭
唱起“社员都是向阳花...”
她在院子里
背着弟弟,悠荡合唱的旋律



日子的船,在某个深秋
跌荡茫然
结核菌击伤妈妈的腿
小姐姐
担当起小妈妈的担

十一

她在灶台前面
一边唰碗
一边诵读“一群大雁向南飞…”
弟弟课本里,柔美的散文

十二

母亲的基因给她的骨,刻画刚强
父亲的性格
为她的心灵涂抹善良
在一个早春
小妖的羽翼,开始丰满

十三

三九,掀开白色的天幕
上面堆集着寒冷
她在江滩
由北再向北,弯曲坎坷。岸顶上灌木沙沙作响

十四

北风锯开冬季的皮肤,坚硬从江面飘过
——哦,白色的骨骼
被小妖收藏于心
从此,江的女儿学会坚强

十五

秋日,渐长的夜晚
爹爹满是老茧的手
精心缝制野兔柔软的皮毛
轻轻的小褥,柔柔的火龙丹

十六

远行的女儿
让我们一起听雨落大江的声音
听这自天而降的
天籁

十七

乖乖,小马驹终将长成奔驰的骏马
在江湖
不必浮躁地嘶鸣
你要记住大江
它胸怀那么大,可它只是默默奔流

十八

九月,到了收获的季节
小乌鸦都学会
衔石吸水
思念小妖,思念兰花袄

十九

黯淡的云越来越近,远游多日
夜归故里
小妖熟练地梳洗雪
使它密度均匀,间或吞噬它的白

二十

风不用向导,不需要光
小妖把雪拿捏于
无形
江面的冰,一直固守波涛的形象
雪烟里,万马奔腾

二十一

风捏雾成马,江面上蹄声四起
河床敞开
妖已暗知风语

二十二

风到之处,急流荡涤污浊
烟尘被抛出村庄
云彩翻覆
凤舞九天
医好小妖思乡之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0:16 | 只看该作者
斌淙 发表于 2012-5-3 03:04
顶!!!!!!!!!!

谢谢斌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6:4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江村诗人的幸福——读天荒一隅组诗《我倾听,琪琪的城市》

天荒一隅是行吟在祖国北疆黑龙江畔的开创江村风格的江村诗人;琪琪是北方明珠之城哈尔滨两岁半的女童。两者直系血缘关系,一祖一孙。中国的传统亲情,对隔代人比之子女,不知要深厚多少层。没见过天荒君把儿女着意写进诗里,却用十三首的一大组诗,来写琪琪,就是明证。
“给琪琪,我的宝贝孙女儿”,这是诗人给这组诗加的副题;
“琪琪说:爷爷,爷爷慢些走,给我一只手,我们牵着一起走……”这是诗人为这组诗加的题记。
正题上已经有了琪琪的名,然后又是副题又是题记地累加缘何,不就是凸显这份隔代的亲情,同时标识那种深深的幸福感吗?有人回帖说嫉妒哩,我也同感,但还是宁愿分享。

1、幸福感是怎样从字里行间意象出来的呢?

如果诗人说:“啊!我的孙女两岁半了,可讨人喜欢了……我真是幸福无比。”,这虽然也是一种真情的表达,但也仅是表达,而不是诗。诗是要用意象说话的,尤其是要用经过美学处理的意象说话。
请看第一首《琪琪,我来到了你的城市》的最后两行,就有三个经过美学处理的意象,来集中抒发诗人做为爷爷的幸福感。事实上自从有了孙女,诗人的心,就用了一大块地方装着了,时时刻刻,一想到就“灵魂出窍”,就“心儿变暖”。前者具有夸张美的效果,后者是比喻美。紧接着用的“宝贝蛋子”,则是东北民间最有表现力的喻意俗语,亲切之美淋漓而至。
“这个六一/ 爷爷与你一起,听噼里啪拉的水声/ 多么畅快!捉满河的笑”(摘自《公园有个圈圈河》)这里的“噼里啪拉”是拟声美,“捉满河的笑”则是镕拟喻为一炉的美。真的是“多么畅快”呀——抒情之美。其幸福感溢于言表,如在目前了。
“孙女撩起的水珠,在阳光下/ 像碎玉”(《撩起碎玉》)。这里的比喻美,可以让人体会处于幸福之中的诗人心境的欣悦甜美,只有这种心境,才能看水珠“像碎玉”。
“你像一只小鸟/ 飞过我的天空/ 可我愿意作一棵老树让你栖息”(《车厢里弥漫着浓郁的温馨》)这里的“小鸟”、“天空”与“老树”,是一组通过明喻与暗喻有机构成的意象组,其中以“天空”比喻“我”的心情(或精神世界),可以体会到一种开朗的情感美,顿使诗意盎然。
“琪琪,爷爷要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个瞬间/ 被奶奶拍下来,你笑成一朵花/ 而爷爷的笑,藏在心里”(《旋转木马》)。这几行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扶上马,再送一程”,揉双关(即是现场的扶上木马,又是比喻长辈对晚辈的倾力关怀)、拟物(将木马拟为活马)于一句,抒发的是关怀备至的亲情;同样是笑,一个“笑成一朵花”,一个“藏在心里”,符合身份,又相映成趣,突出的是现场的天伦之乐,从而深化了幸福感。
这样的经过从审美出发而建构的意象、意象组、意象群,还出现在《哦,植物园》《寂静鸟巢》《水上花园》《在雨后的小山上》《鸽子》《感觉》等诗节当中,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总之,诗人注重意象美的建构,才能有诗性的语言行走;有了诗性的行走,才能让读者享受到语言艺术的美感,并在美感当中潜移默化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这种深情于幸福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当代工薪阶层的三代人中,处于幼年和少年期的第三代,无疑是最幸福的。他们是每个城镇家庭的小公主和小公子,是父辈的生活意义,是祖辈的掌上明珠。作为父辈的第二代人,他们的幼少时期,处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正是中国消费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温馨快乐是有的,物质上的幸福谈不上。至于天荒君与我这一代人,童年在共和国建立前后,中国正处于极度贫穷落后的时期,其艰辛是自幼就深尝的了。
这一组诗,通过祖辈陪着孙辈在城市公园、旅游景点的游玩的记述,不仅抒发了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感,同时也很客观地告诉人们,当今的中国城镇儿童是幸福的。这个幸福,来自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这就是现实意义。
事实诗人在标题上,已经有所暗示。“我倾听,琪琪的城市”,这里“城市”字样的出现,就是暗示不是单纯地记述琪琪,而是把“倾听”,指向了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最显著的城市。我们正经历城市化的建设过程,城市的面貌,最能展示中国前进的脚步。因此,我们透过诗人亲情的由衷抒发,还可以看到诗人那颗赞赏祖国崭新面貌的爱国之心。
“车绕过桥,会展中心的大屋顶白白的/ 远处有虹。落往珠江路” (《琪琪,我来到了你的城市》),这是崭新的建筑;
“远处的楼群后面,已经霞光四起” (《哦,植物园》),这是城市群楼的崛起;
“湖边的少女都站着,雕塑的白里/ 藏着纯洁” (《水上花园》),这是公园里的艺术雕塑;
“圈圈河,绿水荡漾,脚踏船穿过三道桥/ 船后,泛起串串水花”(《公园有个圈圈河》),这是市民消遣的公园;
“汽笛一声长鸣/ 仿真的列车充满生机”(《小火车》),这是钻为儿童预备的游乐设施。
在全诗组中,如上这样的描写虽属不多,但客观效果却能引起读者对于城市发展的广泛联想——事实上中国3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距离这样的幸福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这些已经不是这组诗所反映的内容了,于是打住。

2009-7-19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6:55 | 只看该作者
附:
我倾听,琪琪的城市(组诗)
——给琪琪,我的宝贝孙女儿
文/ 天荒一隅

琪琪说:爷爷,爷爷慢些走,给我一只手,我们牵着一起走……
                                         ——题记
琪琪,我来到了你的城市

我来到了你的城市
风雨已停
车绕过桥,会展中心的大屋顶白白的
远处有虹。落往珠江路

那个地方有家,你的家--
想起那里
就会灵魂出窍,心儿变暖
我深爱的只有你,宝贝蛋子--琪琪


哦,植物园

蔚蓝色的清晨,少了冬季的烟尘
远处的楼群后面,已经霞光四起
哦,哈尔滨,冰城我希望你像这个早春
少一些严寒,多一些温柔

好让我牵着孙女儿的手在林荫大道慢慢前行
嗅一嗅森林的气息,荒野的气息
植物园,都市里孤独的岛--
绿的尚有令人惊奇的意味,我这个从遥远处来的人


寂静鸟巢

木板路,在森林延伸
群鸟飞过后,又是一片寂静
琪琪,你看到了吗
树上那些杂乱的枯枝--
那是喜鹊的家
喜鹊宝宝要靠自己的嘴
啄破蛋壳,才可以出世
琪琪,你和鸟宝宝一起拥有这片森林


水上花园

樱桃熟了,沙果还青。小瀑布溅起水滴
湖边的少女都站着,雕塑的白里
藏着纯洁。
肩膀上--
陶罐里是水,还是米?

湖水,清哟清,我回到孙女的童年
那些幼儿园里的歌
淘气包--宝贝蛋子的无忧
从我心上微笑着飘过


撩起碎玉

小湖泊,清凉的水总是异常平静
昨天雨后,孙女要我蹲下来
和她一起拨弄水
孙女撩起的水珠,在阳光下
像碎玉
我望着水上的波光,心洁如琪--
水下
睡莲默默成长,小美人,别张扬


公园有个圈圈河

圈圈河,绿水荡漾,脚踏船穿过三道桥
船后,泛起串串水花
琪琪一手把舵,一手端着爽歪歪
得意地吸着。阳光
穿过湖心岛的树,洒下碎碎的光

这光落在水面上,像阳春撒下的雪
琪琪啊,你知道吗,今天是你的节日
这个六一
爷爷与你一起,听噼里啪拉的水声
多么畅快!捉满河的笑


在雨后的小山上

天色晴起来,
琪琪,我们去爬小山
石阶上,雨水向下流。树上的雨滴
无声……
不知名的鸟在叫
我的上帝,你爽朗的笑
让我无比年轻
来,抱起你,我们一起呼吸
清新空气


小火车

丁香已谢,芍药正艳
白桦树的绿荫覆盖了轨道
汽笛一声长鸣
仿真的列车充满生机

穿过隧道,山海关就到了
长城下,车轮铿锵
琪琪,你的心灵
感受到坚强有力韵律了吗


车厢里弥漫着浓郁的温馨

小火车启动了,你摆起一个造型
有些幼稚
你在微笑中扭捏。你像一只小鸟
飞过我的天空
可我愿意作一棵老树让你栖息

我要按动快门把你收进相机
记录的却是
你与奶奶的亲昵
哦,琪琪。你让整个车厢
弥漫着浓郁的温馨


迷宫

前面那个园子是迷宫
琪琪,我们一起钻进去,钻进去
从这里开始
爷爷重复人生的曲折

而你,对于小小的你
这只是游戏
哦,原来人生只是游戏
现在是春天了,是起步的日子
2009-7-18 2:30:34


旋转木马

天空如此晴朗,适合马放南山
而你的乐园
只有木马旋转
转盘上,白马奔驰

琪琪,爷爷要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个瞬间
被奶奶拍下来,你笑成一朵花
而爷爷的笑,藏在心里


鸽子

那群白鸽,那群象征和平的鸽子
在广场上飞起飞落
奶奶教你用苞米粒子喂养它
起初,你有些怕

一会,你就进入自由王国
胆怯远离了你
琪琪,你成为鸽子的朋友
你与鸽子一起成为这个城市的天使


感觉

我的灵魂会不会在你的体内
你的眼睛那么有神
你总能发现
这个城市属于你的新鲜的东西

你还会看见,春天的田野沼泽和森林
还有大江和生动的天空
那在千里之外

那是你另外一个家乡
你曾经去过
今年回去,一切都让感觉更加亲近

2009-7-18 16: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1:21 | 只看该作者
隽永的北疆短制——审美天荒一隅的《江村散曲》

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出了一位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了;而历史正准备记录的一位行吟在北疆黑龙江畔的江村诗人天荒一隅(孔祥忠),则是“无论如何,见了黑龙江就再没有爱过其它的河”的情结,而终于结出了开江一样的浪翻冰涌的系列江村诗章。《江村散曲》(创作于2007年6月,凡26首),不过是他诗情奔流当中的一处回旋的短制。制虽短,而情长,而思深,读来诗意盎然,韵味隽永,因而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别致的审美享受。

江村,江村,有江,江岸上必有村。诗人早年插队的“兴东大队”,就是常常出现在他作品当中的江畔村落了。这是诗人江村情结的发源地,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请看其中的第四首:

◎ 东方红

东方红
太阳升
火轮清晨来兴东
它为农民谋幸福
它带我们去县城
2007.06.18

[注]1970年代,黑龙江里跑的客轮都是“东方红号”蒸汽轮船。江边村子的农民包括我们知青都要靠它出行。

● 这比七绝还少一个字的短制,读来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亲切在于见着这熟悉的字样,就在心中唱起来了;还在于单调寂寞的知青生活中,也可以有逛一回县城的喜悦。毕竟是去购买生活用品,还是丰富一下精神生活,抑或是约会什么的,就都留给读者去共鸣了。这亲切之感,就是心情的美感。从诗中获得这样的美感,读者会美滋滋地想起许多青年时期的往事。而这,就是诗美的社会功能了。从艺术上说,“东方红”有着清晨的景色和“东方红号”蒸汽轮船的双关。这又是《东方红》歌曲的“词牌”,巧妙地添了一段歌词,其韵脚“红、升、东”以及非韵脚的“福”都与原歌词相同,最后的韵脚“城”,也押的很准确。这是这首诗难得的音乐美的呈现。而艺术性的音乐美,无疑会加强诗旨的情感美。

知青生活不仅单调,而且艰苦。特别是春播与秋收,大都是劳动强度很大的体力消耗。这也给诗人留下了忘怀不了的诗情,请看这一首:

   ◎ 钐刀

刀刃沾满麦子绿色的体液
刀把染上几点血泡的痕迹
几点暗红
几点黑紫

收割的唰唰声
惊吓得麦田里的鹌鹑
忘却了谈情
2007.06.24

● 这是对当年在插队村落劳动的回顾,仅从农具钐刀一点展开。从刀刃到刀把,一如特写镜头的呈现。“几点暗红/ 几点黑紫”写的是血泡新痕杂旧痕, 道出了劳动的艰辛。从视觉转到听觉,那“唰唰声”,可以体会秋收的繁忙景象。虽忙虽苦,却很乐观,因此还有一笔“惊吓得麦田里的鹌鹑/ 忘却了谈情”的诙谐。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是忙得累得顾不了去谈情说爱了——正处在那个年龄呀!这里展示的是当年知青奉献边疆建设的情怀之美,凡有过知青经历的人,会产生许多共鸣。从技巧上说切入生活点机智而简约,第一节连用两个排偶句,很有对称美,从而增强了题旨的情怀美。

说奉献边疆建设的情怀之美,不仅从乐观的精神看出来,还可以从收割后感受丰收的那种喜悦心情看出来。这就是另一首诗了:

◎ 跳动的音符

    收割后的麦田
    再次显露大地的本色

    拾捡麦粒的乌鸦
    像琴键
    敲击田垅
    奏响丰收的乐章
    2007.06.27

●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大丰收,汗水换回了喜悦的心情。心情喜悦看什么都高兴,看到收割后露出本色的大地上有乌鸦啄食麦粒,在喜悦的诗人眼里就成了琴键上“跳动的音符”。这一首从标题整体展示的比喻美,直接渲染了丰收之后心情的喜悦之美。

秋收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和冬季漫长的夜晚。因此在村中知青们的邀约活动,出门就得提个灯笼:

◎ 灯笼的光芒

风把雪粒
打在纱上

灯笼的光芒
却一次次穿过自己的肋骨
把雪粒吹向远方
2007.06.20

● 虽然是两节5行,也仅比七绝多三个字。这样小巧精干,是这一组诗的特点之一。这是诗人提灯风雪而行瞬间的感觉。诗眼在灯笼的“光芒”。光芒应是前途理想的象征,“一次次穿过自己的肋骨”,那是一种痛切的思考吗?“把雪粒吹向远方”,雪粒是思维吗?这里给读者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朴实明白的语言,由于用了象征的手法,诗旨朦胧在意象里了。语言的朴实明白之美与意象的朦胧之美结合在一起,就是这首诗美学价值的呈现。

在漫长的冬季里,就盼春天了;热爱大江的人们,盼着开江季节的到来:

◎ 开江

到了这个季节
大江的心才开始惊颤
绵绵玉龙
被沧桑割断

留下几点银白
一片湛蓝
2007.06.26

● 春天的心情,从开江写出。诗人这里先拟人后比喻,再连续活用“银白”“湛蓝”两个形容词如名词,透出的是修辞美及用词的色彩之美。在这样的美里,展示开江“沧桑”之后的壮阔辽远之感,从而暗示春天来临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开阔起来。这是把读者也带到江边与之一起感怀开江壮阔的意境之美。

诗人热爱大江,热爱江村,热爱江村的生活,必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又从一草一木炽热地歌赞生命——毕竟人的生命是可以热爱的最基本的物质活体。请看这首《子房》:

◎ 子房

倭瓜的腾蔓已爬上
江那边的篱笆

昨日的黄花儿
未曾开放
花骨朵下面弱小的子房就欲膨胀
2007.06.25

● 第一节两行,一笔写意出一幅墨绿的藤蔓彩画;第二节三行又写意出藤蔓上的花。我们知道倭瓜(南瓜)花是一天一开,“昨日”的就蔫在那里,当然不能再开放了。而那个有子房的骨朵是雌花,第二天就会开放了。诗眼在“就欲膨胀”。说“弱小”,则更显其生命力的强大。当年的知青们,后来回到城里,一度成为祖国建设各种岗位上的中坚力量。这首诗美在以写意小景,而寓生命之强大的哲理。

生命直接与人生联系,热爱生命,必然关注人生,包括他人的人生。一首《落红》,就落出了这样的寓意:

◎ 落红

南风只是摇一摇你
你就把花瓣
抛在江里

岸上的百合哟
江中的波涛
可不像你一般柔情
2007.06.20

● 写的是大江边的百合(是当年的女知青,还是现在的江村女孩呢?或者兼而有之吧)。两节6行,也才35个字。都是这样简练精粹的短制,零金碎银一样有重量更有光芒。“江中的波涛”是社会生活之喻。诗人的一颗良善之心在谆谆告诫百合们:别听风就是雨呀,现实不是满街都是阳光,要注意“波涛”的袭击,要正常地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注意保护自己,而只有“柔情”是不够的。这首诗具有 “落红”题材的创新之美,不是用来感叹青春易逝或红颜苦短,而是竭力抒发对弱势人生的善良的关注之心。

以上,我已经享受了七首短制的审美过程,就不再继续一一记录了。应当说这26首小诗,首首都精致漂亮,诗韵隽永。所以有以上的阅读记录,是想到天荒一隅与共和国同龄,今年恰逢60大寿。对于共和国,我们可以以诗献礼,而对于详忠,我就以文为礼了,以示庆贺。

2009-9-18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1:22 | 只看该作者
附:《江村散曲(一组)》
文/ 天荒一隅

◎守望

晚霞像鱼王的侠衣
闪烁金光
守望大江的庙宇
再无香火

孤独的鱼王呼吸干涸的空气
村庄依旧
男耕女织
2007.06.27


◎李花白

桃花红
李花白

花开花落
痴花人
尽为青果所伤
2007.06.18


◎锚石头

抛向江中
顺水沉下
鱼啊鱼,江孩子钓鱼
愿者上钩

你可别叫我再唱
“一网不捞鱼”的歌谣
2007.06.18


◎东方红

东方红
太阳升
火轮清晨来兴东
它为农民谋幸福
它带我们去县城
2007.06.18

[注]1970年代,黑龙江里跑的客轮都是“东方红号”蒸汽轮船。江边村子的农民包括我们知青都要靠它出行。


◎万花筒

只摇了一摇
糖纸碎屑
就成了
多彩的世界
2007.06.19


◎桃花讯

春风几度
雁飞塞北

早来的杏花雨
你搅得我
在泥土里再无睡意
2007.06.19


◎昨夜秋风

昨天大雁才衔着红叶
南去
一夜之间
月亮咋就
瘦成满地寒霜
2007.06.20


◎灯笼的光芒

风把雪粒
打在纱上

灯笼的光芒
却一次次穿过自己的肋骨
把雪粒吹向远方
2007.06.20


◎落红

南风只是摇一摇你
你就把花瓣
抛在江里

岸上的百合哟
江中的波涛
可不像你一般柔情
2007.06.20


◎雪里站

即使在夏天
你跑起来
依然像在雪上飞奔

你的四蹄如此之白
竟让冬天的雪无地自容
2007.06.22


◎青苹果

饶过村庄
小河从北面的石滩流过
石头在水底潜行

逆水的浪花下
那些坚硬的青苹果
流淌
酸涩
2007.06.24


◎螃蟹

苔丝飘忽不定
小鱼像萤火
在湿淋淋的草丛穿行

水草间
螃蟹早就匍匐在地
却难以箝住爱情
2007.06..24


◎荞麦

秋风吟唱
树枝颔首
短暂的轮回又将结束

你的生命
在薄薄的褐色里
得以延续
2007.06.24


◎钐刀

刀刃沾满麦子绿色的体液
刀把染上几点血泡的痕迹
几点暗红
几点黑紫

收割的唰唰声
惊吓得麦田里的鹌鹑
忘却了谈情
2007.06.24


◎子房

倭瓜的腾蔓已爬上
江那边的篱笆

昨日的黄花儿
未曾开放
花骨朵下面弱小的子房就欲膨胀
2007.06.25


◎落红

一千个日夜
杜鹃
只在春天开放
吹过四季的是八面来风

江面的风
虽已沉睡
奈何花瓣如雨依然纷纷飘落
2007.06.26


◎开江

到了这个季节
大江的心才开始惊颤
绵绵玉龙
被沧桑割断

留下几点银白
一片湛蓝
2007.06.26


◎风雪

北风再次穿过山谷
掠过树林
江面的雪与天空的雪
搅动寒冷的空气

沉睡的大江依旧沉睡
只是翻滚的雪龙
打破了冰冻的寂静
2007.06.27


◎石碑

推翻石碑的疯狂岁月
与火力播种机播种水稻的年月
早已被人遗忘

江岸的石坡拒绝江水西移
苍劲的碑刻
成为拓印两重世界的阴文
2007.06.27


◎跳动的音符

收割后的麦田
再次显露大地的本色

拾捡麦粒的乌鸦
像琴键
敲击田垅
奏响丰收的乐章
2007.06.27


◎窗前

银河跌落大江
掀起光澜
村庄闪动的灯火唤醒夜莺

月光下茅屋已扯上窗帘
白衣少年
你为何还踌伫窗前
2007.06.27


◎墓地

道路越过洼地的泥泞
向沟塘那边伸展
江岸草丛遍布

这个夏天
青冢前老橡树有些腐朽的树干
枝桠又发出嫩绿
2007.06.27


◎疮疤

斑驳的树叶
闪耀光华
阴影空隙
树干仍然显露幼年的疮疤

蚂蚁还在吮吸伤疤流淌的体液
寒蝉歌唱
摇动了褐色的树枝
2007.06.28


◎甬道

江风卷带阴沉的空气
升往高空
一抹微光透过薄云
洗涤惆怅

沙土台阶上饱经忧患的目光
再次跌落江中
2007.06.28


◎小船

木桨的划水声
惊吓得野鸭崽藏进落入水中的云朵

那些白云彩
碎了合
合了碎
温暖如水
2007.06.29


◎露营

江滩漫布晨雾
江岸上
老柳树露水扑打扑打
敲醒橙红的帐篷

帐篷里一起温暖的人说
露水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
2007.0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4:19 | 只看该作者
不留痕迹的积极修辞




例句:

就让我在树上,开淡绿的花
做下青果
身披美好的外壳。然后静静等待
秋和成熟的那一刻。

(摘自天荒的《青山恋》-载《诗歌周刊》第三期)




        前三行半,是个省略主语的兼语句,兼语之后是动宾成分的排比;后一行半是个无主单句。语言通俗易懂,却很审美的。究其因,在于诗人不留痕迹地使用了一系列的积极修辞。首行省略的主语是“你”,诗人是承上对“春光”说的,因此不动声色地用了拟人格。而“树上”暗喻这里的网站与论坛或整体诗坛。诗人事实上来到一个新地方任了编辑和制作总监,是把这里看作春天了,因此“淡绿的花”“青果”“外壳”的排比,又是依次对创作、诗作、身份的比喻。后面继续拟人,且镶嵌了叠字格,而表达了致力于诗歌创作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天荒数年以来,一直是我心仪的很有地域特色风格的诗人和网络诗歌建设者,很令我感佩。

2012-5-3于沪




附诗:《青山恋》




越靠近山脊,我越渺小。我钻进一棵红松里
过向往的生活。
面对那么大的海,针叶更绿了
鹿在山间鸣,
鱼在水里游,还有那么多的鸟飞飞落落。
我说什么呢,这么好的春光
就让我在树上,开淡绿的花
做下青果
身披美好的外壳。然后静静等待
秋和成熟的那一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5 22: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