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培训班》同图015期】优秀作品展示
0 K: N/ y; w+ m: ?3 [' L 本期总计收到28位诗友的35首作品。截止10月12日,总计收到金陵一片云、夜1969和潘若鸿三位诗友的完整点评,另收到一休、乐冰等诸位诗友的佳作推荐。在此向诸位参加作品征集和点评、以及佳作推荐的诗友表示感谢。
/ E0 G2 E$ q) N8 P/ h* |- T 最近流派网总是出问题,时常登陆不上,大大影响了活动的进程,加之我最近的工作很忙,时间不够用,汇总优秀作品迟了些,请大家谅解。现将本期优秀作品汇总展示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大家交流!
7 S9 D5 e& o0 ~5 I! b" B" ? {3 d8 M! p9 Y( c: Q4 |
+ b1 B6 w; M5 R/ {0 ]% Y1 m001#:一休《中秋节我祈愿世界和平》$ H6 n8 }2 B- X$ d) l* m8 w
推荐语:我的确是很喜欢这样的风格,但作为一首同图诗来讲,似乎略有所不足,就像潘若鸿说的,“放到其他战争题材的图片上也行,不能凸显诗歌与图片的无缝对接。”: T9 F3 l: |' x/ Z" K$ Y, s& q4 ?
4 T+ A0 W6 H6 k3 I" y
我喜欢苹果的笑脸
6 e7 f6 ^2 q( U' U0 d# [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
5 @' E+ P2 p- m+ s) S牛顿的苹果5 ^% D0 o; ~: s6 t: n5 {9 |3 {# D" L
乔布斯的苹果
( t. M" [: ~3 o' ]5 A. o$ n小猪漫漫的苹果
: B% Q+ U3 w" W ~ i2 a我勾引世界上与我一样善良的人! g- J7 N7 j! v2 e& v9 F
和他们共度中秋4 V! l5 F" _+ D& ?4 {
我讨厌希特勒 东条英机 安倍
+ R2 S8 `3 \$ M3 a( n他们要碾碎它!
_" t! w8 G: r% f! {我不喜咒骂 亦远离讥讽; K. u* J: E N( F
我喜欢把月亮和苹果放在一起
1 p5 z' {5 E. \& d' ?) q2 z/ n看它们晶泽的光$ F4 |- y7 p/ t" A3 Z/ Z; P8 E% y: {
然后把它分给每一个苦难的人
8 C+ g# n5 q3 P" S# [' E$ a滋润他们的唇
5 o! M$ s$ ^/ [3 T' M4 v; c" b4 \0 t3 V
【创作历程】首先,我想讲明:这一首不是我的首发。因为我已经在原创唯美发过了;其次,我仍然愿意把一首贴到诗歌培训班举行的这次同图活动中来。在接到老班长的邀请之前,我一直都在关注叙利亚发生的战事。尤其是一排政府军被俘者被枪决的镜头为我所深深震撼。我不能相信在如今二十一世纪仍能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发生这样的惨无人道的事情。我宁愿这是一个假新闻。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写下这篇诗歌的。尤其是在我国人人向往的中秋节前夕,我不能知道我是如何想起这样一个苹果,怎的就与叙利亚,与俘虏,与战争中被无辜杀害的贫民,逃难者联系在了一起。我说不出来,但就是这样,一首诗歌从我的胸腔里出来了。希特勒,东条英机是过去的恶魔。安倍晋三在我的诗歌中与他们并列,这与当前日本的修宪,与右派分子的上台有关。我痛恨这些人类的残渣。警醒人们不要妥协,日本修宪成功之日,便是挑起战争之时。亚洲国家人民以及美国的当政者应该极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作为人类的一员,我没有想到更多我们的渺小,而是我们每一个力量的组合。共同阻止战争!战争并不遥远。和平中的人们,享受中秋明月的人们。反省吧!谢谢夜1969——老班长组织的这次活动。他是个有着强烈的作为人类中的一员的责任感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我愿意,借用诗里的一句话: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伟大的人”就是你我这样一群爱好和平,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谢谢大家评阅!
7 A$ o: D/ E/ a" m7 I1 P+ x【金陵一片云点评】只看诗名,已看出诗者写此诗的立意是美好的,读到第一句“我喜欢苹果的笑脸”----很朴素的一句话显出真诚,又引人继续往下读去。“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瞧,更加美好了!“我不喜咒骂 亦远离讥讽/我喜欢把月亮和苹果放在一起/看它们晶泽的光/然后把它分给每一个苦难的人/滋润他们的唇”---多么正直而善良的灵魂,值得学习。个人认为,整首诗的首尾都不错,就是中间部分处理得不是很好,特别是“苹果”和“伟大的人”两者未能处理好。
5 c/ l2 _, h$ W }7 C【夜1969点评】从诗到手记都不错,切入点新颖,以苹果暗喻和平生活果实,主题鲜明,集中度好。欣赏
5 M7 {3 [% V. |/ ~1 Q* |不过,觉得诗句还能够再打磨打磨,提纯一下(就像原子弹提纯核原料一样,纯度越高,威力就越大!)——不过最好留着原作,不然改坏了就太可惜了。$ K y1 R/ x/ ]2 |- D% n6 D
【潘若鸿点评】正如作者说的,不是首发,虽然整体不错,但总有一些“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觉,放到其他战争题材的图片上也行,不能凸显诗歌与图片的无缝对接。" V3 H+ d7 Y+ q: ]3 Y m2 O8 B
/ S8 k! Y; t; d* v: b- I
1 \8 g2 D- J' y2 U! a$ u
002#:张智文《告》* `7 c7 u( m* x9 q, m0 @; a
推荐语:从行文布局,到内涵意旨,这一首的确是短作中的精品了,概括性及哲理性均很强大。不过白璧微瑕是“紧盯着发展”这句,还有推敲的余地。
" S1 ^8 W, L s2 M& ]! Y" I% o' }% J2 ]. v
历史( I4 h" G% ?+ N6 h7 k2 b9 K! ]
在白纸黑字上6 @/ F5 |/ u* W9 b; @
总是 紧盯着发展& ^1 c6 _( z7 s4 V. w2 G
不是它6 O" U. \3 J4 m/ N
看不见血腥的 招摇8 g- n) E3 r3 c
是死尸 总被政治覆盖
) o+ H m- j( O) U- _+ ?6 G文明 只是一件外衣. T* s: _1 A5 j" G$ C
世界 用四条腿" @( G5 P6 q" m9 U
奔跑' j. @( y" w/ j) ~% f7 n- P
1 V: h* d. f" P) U" H【金陵一片云点评】引人的诗名促使读者想一看究竟,告什么?告谁?------都需要从诗中得到解答。那么读诗吧。“历史/在白纸黑字上/总是 紧盯着发展”-----已显出不满之意。但“总是”二字似有不当。“不是它/看不见血腥的 招摇”----如果不是看到这组叙利亚战争中的有关杀戮的照片,也许就看不见如此的血腥了。字外之意,这黑暗的一面,历史是不会提及的。“文明 只是一件外衣/世界 用四条腿/奔跑”,这几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最让人能记住的诗句!但个人以为整首诗融入了太多的主观性,在认识上出现了偏颇的情形。毕竟历史是离不开客观存在的,它并不总是紧盯着发展,也并不总是不提及血腥,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死亡都被政治覆盖。
. ?$ ?- f6 q8 j* U【夜1969点评】“紧盯着发展”有点不太明白所指。后面6句精彩,尤其最后收尾三句,揭示了文明掩盖下的这个世界的本质——那就是:兽性。(虽然作者解释了,但是我还是感觉需要再推敲。)) `/ J. m; O6 q1 p+ P J. e8 \ {
【潘若鸿点评】整体立意比较高,耐人寻味,是短诗中的上品。“紧盯着发展”这一句,味道有些淡,可以再深化一些。
& ? F, g% {. r" h" w0 D
- z2 a* @( [4 G" U0 u% j% L1 Z& V/ y- g6 C
003#:奎奎《黑色课堂》
, P7 n7 X9 k# _0 `/ ]推荐语:奎奎的这首诗胜在扣图紧密,主题鲜明,彰显出了战争对下一代的戕害与荼毒。虽然原作结尾稍稍平了些,但修改后的效果不错。8 D3 R, w/ I5 ~1 o5 I
6 k! i2 u9 Y) y6 L! I2 u
屠刀落下的那一刻( |3 G) U& \9 X; z
黑暗吞没了人们的眼睛/ h2 h: k* r$ |( m6 X* C. S1 ?
还有那些稚嫩的心灵5 g0 r& p/ r9 ]) J9 S4 w
这是嗜血的黑色课堂 7 Z: Z* y" `9 ]
看不见一丝柔和的光
6 ]( q0 R# N* D- S& [4 F, k6 h2 Q8 ?8 q# t: V P8 r, l3 w Y
政治露出了獠牙" c& x, E7 O, u2 x: u0 _+ M) ^ m* `
吞噬一切
. f4 C8 ~3 @" _$ e# r课堂成了屠宰场
. V! h; v }' V5 K/ B在族人的鲜血中(最后一句稍作了修改)$ y' n# ?8 S9 O: e5 u: z
培养仇恨7 x% N1 P& k' }
8 R& m8 `9 V6 F4 v! v
【创作手记】看了屠杀,真的激愤,为啥要用血淋淋的斩首的形式?叙利亚内战原因复杂,死人在所难免。用斩首,太恐怖了,太邪恶了,而这背后的动力来源,可能是鼓吹什么圣战的什么宗教!愤怒声讨邪恶。8 ^( D X1 k4 d) T, W/ A
【金陵一片云点评】诗名较引人,首节读来顺畅,且易引起共鸣。第二节升华处理得不是很好。2 J" Q3 B% f1 E+ X# ]
【夜1969点评】奎奎兄弟的这首诗切入点很新颖,欣赏。是啊,这是个黑色的课堂——但愿这样的课堂不要存在!不过就诗歌本身来说,尾句“黑暗阻挡不住另一种黑”还是感觉有点问题,似乎点题升华的力度弱了点。如果能够改好,一样是精品佳作。期待中……# _* Q8 p" `% m$ |: l( Q% ^" u3 O
【潘若鸿点评】起笔不错,结尾没有扬上去,显得有些平了。(结尾我修改了下,再看看如何?——夜1969)
: D$ S, J9 @2 y5 Z+ `$ E9 w8 ?6 L9 |8 Z: E3 D% `; O. E
% R: X5 }9 L/ h, _- z: T004#:书剑飘零《无题》
4 d& p1 \* } o& f$ I& ] ——叙利亚诗札( l w- L# {+ F
推荐语:这首诗和006#一样,也是一首内心独白的作品,很有特色,诗性很浓。这种语言风格,似乎在国外译诗中比较常见。* u( U3 b, w: W% ^# f
. S# [5 U8 W6 n& w8 z5 h; W“我跪在祖国的土地上
# X9 ~7 L8 D. u兄弟啊,丈量好刀与脖子的距离——
9 q7 I% N8 I6 G& E' s* V/ n双眼已经留驻黑暗: |0 J! d+ V! h" ?* V6 l( x0 q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早已停止挣扎& T; X; _: b3 S; ^9 [: S& b. q* K
1 F0 @4 g% _& d- U. B* G
“没有光明么?——
. g( \5 Y0 ~4 g5 I& L1 S1 r, N: \# c没有将我们带出深渊的人
/ u" k/ R, q! H/ y5 V* ]$ D只有仇恨的子弹在呼啸3 d% U5 F; v4 D8 h# ^9 d
只有鲜血在叫卖它的饥饿
$ u. E/ n" E$ N1 H2 p6 v. ~2 d7 ?/ g/ [, u$ E0 m b
“我知道诗人会唱出哀歌——
0 F) H Z" S: l* t* X, K$ j0 X, P呵呵,诗人啊,去赞颂你的爱人吧
7 U7 o7 ?$ a$ a6 p3 B4 q* q还是把这世上的一切
: r& y6 a: ]" u: C唱给一切悲愤的心灵去听——( N9 y( p; o- z0 a
$ B0 K- m: O# M; K: }. h# w0 q+ P" N“家园在盛开的牛蒡旁凋零1 U& S3 s, c! p: O5 ^: q# h, m" H1 q
孤独的新娘,默默祈祷上帝的仁慈——
5 ~& g+ Q! ^) W7 \他听不到,兄弟。——2 X) j* r9 w# K
他听到了,在也许是黑暗的一瞬间,他,知晓并裁决。
$ ~4 ^3 x V# ^, l- ]- i0 ~
- W0 h- Y# D# V6 ~+ M% G$ |, V. p【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诗比较出新,而且巧妙。以受刑者内心独白的方式将丑恶、凶残、黑暗进行“柔软的”抨击,可谓是绵里藏针。欣赏!
$ u/ _* q/ t9 d2 c( e I【夜1969点评】“我跪在祖国的土地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早已停止挣扎”堪称经典!借着对人物心灵世界活动的描写和逐步深化,书剑的这首诗堪称深度、厚度俱佳!
4 ?9 ^0 P {9 b2 y6 O: H8 I7 C【潘若鸿点评】角度不错,独辟蹊径点出了战争对平民的伤害。
/ U# `7 n) ?/ a
6 z: I; l5 T) e% w- o! `$ U
: b2 W0 D1 Y" Z( }1 k* x! ?005#: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 U' Z$ u5 U8 ]( u; B! v2 F
推荐语:以大自然生存法则中食肉动物的道德律为底线,反衬出了人类沉陷在物欲泥潭中的愚蠢,和挣扎。+ V: j+ E! K, v4 F. j. i( v8 e
& N7 Q4 d$ x( P' a
血腥的生存法则) a. F+ g# O0 m ~
有谁 能够逃脱
" C* W( o$ A& Z. l9 `$ i食草动物揭竿而起% N) j, c8 J3 ?* O
又如何 最终8 A; C2 G9 a# }3 L. V5 h
还不是成为 别人
; U. c& E* z) B+ o+ s9 D) H口中的 鱼肉* q6 E6 T1 l% o, e( N; p& O" `
. O% L/ q7 ^' @0 O远古的蛮荒 深埋 L5 O5 R1 B+ g$ N
但却从未死去
) @9 x( V3 b3 \4 g& x人类在食物链顶端徘徊9 L4 I. P0 l- z8 n
膜拜食肉动物的 躯壳
; k" ^: b' |. s/ f: W但却遗失了 灵魂$ e) I) k* [ M
超脱了食物和基因传承的困惑; a: _; v- j$ e; C+ R9 W& U/ k/ I
在相互屠戮 戕害中
# F! f: A+ N4 V# n寻找食肉动物的道德
1 B5 J& H$ ^$ ]) r9 t" E
' U( t& | s% d【创作手记】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越来越像远古时期那样蛮荒,充斥着阴暗的气息,和彻骨的荒凉。古老的生存法则主宰着一切:政治必然伴随着阴谋,文质彬彬的政客掩盖了赤裸裸的抢夺和杀戮(包括我们当前提出的以房养老政策),叙利亚、菲律宾之流只是不加掩盖了而已——也许是无法掩盖,或者是被人硬生生揭开了包扎绷带。挣扎在最底层都是那些善良的食草动物。残酷的利益冲突之下,底层人民永远是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牺牲者。而我们的切身之痛,就是在重重的就业压力之下,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被分割的鱼肉。别以为不在叙利亚、不在菲律宾、不在水深火热的非洲,我们就能够逃脱——你逃不掉的!残酷的食物链已经被人类玩遍了各个领域。如此血腥的食物链,有谁能够逃脱,谁敢于揭竿而起对抗那些不公?有谁又能够真正明白,那些反抗最终成为了谁口中貌似的正义?——没有人能够记起,我们是在拿什么作为牺牲的。
) a* j& M P! \6 v' Z. v1 x! V 政治是危险的,战争是强者的游戏,普通大众别陪着命去玩,你玩不起的。别人损失的可能是无关痛痒的名誉和沧海一粟的金钱,而你丢掉的就是你的所有人生,是你那珍贵的只有一次的生命。5 O$ }" N Q4 j H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今天仍然能够安坐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人捆绑着,跪在那里。到那时候,一切就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u- O& y f) e5 [0 y- G; T: b
死亡是鉴定人生质量的最好方法,趁还活着,我们都应该反省。9 w7 e, i! {0 A7 C( y `, L" I
【金陵一片云点评】诗名引人,创作手记也较精彩,但个人觉得诗的格式分行似乎有些地方显得不当,容易被误读。如:“食草动物揭竿而起/又如何 最终”,依我的理解“最终”二字应当是在另一行的。还有首节不如直接以“又如何”作结,舍去后几句,似乎要好一点。我甚至想:如果直接舍去第一节,也是不错的选择。
" @2 B) d% B: X. {: _【潘若鸿点评】人类兽的欲望写得多些。而兽性终究单纯了很多,比复杂而狡诈的政治,纯净了不止一点。1 d- H! k `6 |1 w( X( w) }
(交流:人类打着“寻找食肉动物的道德”的目的,但却忘记了,在以物欲为主导的战争中却是寻而不得的,最终只能迷失在欲望和贪婪的泥潭之中。)
! `& D! s I5 A% P: _8 _8 ~, K7 F& F' [! }; M; n! i) P7 r1 h
- y. W: v/ |$ N5 I6 J: O/ ?7 I
006#:纯粹映像《一个俘虏的告白》( R( \$ N0 J T( D; {' l
推荐语:一段精彩的内心独白,很有代表性,当然也很有诗性。如果能够再精炼下、再深入些的话,相信会更好。. |: W4 q$ ^6 e7 v8 \3 U& v
: U3 ~# Z; G [3 g) s' }
我的鞋子没了4 f8 X* O, \0 _. f/ }
脚下的路将走到尽头
" O& [# z! w& j3 \* U如同我一样或同他们一样
& E- o; U# D& q& [6 \4 i将是世界的尽头# S. k0 O( H1 T& D
% Z* {* y9 E3 Z, I% `/ H
他们蒙住了我的双眼
! l X0 v) ~' w; h1 \3 k6 ?却遮不住我仇恨的目光# `6 L. H: R5 B3 e/ K
我像一只猴子: B0 @( ]( \3 X1 q6 V- L( P' S9 H6 H
周遭的敌人围成冰冷的铁栅栏
7 A. g! Y$ R5 |# D) V只有我的灵魂升空0 P+ y) g8 M' V/ `! U6 c
化作一声叹息
$ o) u+ x0 A# B( u7 R' h0 o! G0 d% `
& g5 E2 q& E* g! f' b听说,一声叹息
+ q# B* g1 b, Y% M" F会化作一朵云彩9 }4 ?% @6 @9 k1 e0 y# a7 L- F( |
难怪天空如此拥挤
5 N0 k" W$ S6 y3 C! |! p- s7 Y2 }5 s. r7 d% Z8 K5 U- y5 q
在见到真主之前- k k1 [9 v; g8 y6 H) o' W* w
我要告诉世人一个真相' I3 s L1 R5 f* c3 G! ~
不只是眼前的大胡子是刽子手
0 l7 j+ }9 m5 A专制是刽子手, o* d+ B+ M0 o8 \7 f5 ~+ ]9 l
霸权是刽子手
" d1 q( Q1 ~6 m9 _# ]我曾经也是
4 P4 c, v! `7 r; c9 [3 q2 q( H- V
4 f% V1 T$ D. T( q9 c4 d! T3 m; [【创作手记】战争的表象要了解其深刻的背景,否则就会因表象而形成“一面之词”。这是一场因种族、因专制、因变革、因外部势力、因阶级分化等诸多原因而形成的一种以暴制暴的战争局面。究竟谁是刽子手?我们看到了生动而血腥的画面,但更要关注这个主角——那个死去的俘虏,以及他的所思所想(一个个人视角的猜想)。( M0 V' p' I6 y# D' ]; c; C
【金陵一片云点评】以被俘者的视角展开来的文字撇开了硬梆梆的言辞,尤其是末节的揭示又巧妙地回归到了理性的轨道,欣赏!个感,整体可再作精简。3 q2 u' ~ z# h( k( u$ }! z: c
【夜1969点评】纯粹映像的这首诗,和书剑飘零的《无题》切入点相似,都是内心独白式的作品,但各具特色,写的都不错。欣赏!6 p/ Z& k- [9 M: v9 i5 o2 E+ A
【潘若鸿点评】凝练度不够,深度还能再挖掘。& c" ]! L% t4 {2 A+ w X9 |2 @+ ^4 C
; h) {7 H; c: W% y3 h7 E1 P5 K1 U; r1 b0 C' `& p$ ]- }
007#:秀水沥阳《魔兽之争》0 i4 J" p" w* S6 E1 N4 u
推荐语:这首诗相当符合同图活动的要求,而且扣图紧密,整体铿锵有力,但在初读时,整首诗所展示出的气氛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借用潘若鸿的话说,这首诗“成在气氛足,败在气氛太满。呐喊多于沉思,给读者的遐想空间少了。” _: U' O9 ^6 ^: f3 Q2 ?6 P
& U1 K. ^ T. U3 W6 D
一刀剁头,怒气射沙尘,* E6 F/ L% u8 k/ m: H7 W
谁家男儿被杀,血淋淋。
2 `2 b5 z# C2 x9 ?' ^- c: k一声爆炸,屋塌楼倾,' D, `: R2 A" ]- R
抚尸痛哭的又是谁家女人?
) B, Q; j3 F0 ?3 K( L) @4 |! e坦克炮,刺目的前灯
7 x' V5 s% o9 _ ?! d指引士兵冲锋突进。
0 |) P: [) Y8 _6 S% b9 n这不是抵御掠夺入侵,3 m$ k, g9 A+ \0 z
相互厮杀,是政府和平民。3 J# \) W o3 j; N2 p" L
9 b% ~" H! z/ p6 W! J
逃难的人们流离失所,
8 b3 X" H- O/ `6 {美元欧元,沾满暴政暴行的血腥。
3 ^/ E: k' |: q) [2 X) p邪恶操弄了信仰,
, L( w- g; T$ J6 g7 S8 l; ?0 _魔鬼霸占了真神。 A2 r* G* ~8 U4 B" \. e
撒哈拉石油,衍生这个奇恶怪胎,
: F7 g3 _' C, i+ m4 W! ~* G在中东千年文明里,舞爪横行!; n i. [, X1 G
民主博爱人权,被利益撕扯成遮羞布,' |2 [' c& O9 T' a1 [% f/ U
硝烟升腾于沙漠,是资本贪婪的基因。
' b0 P& I& O0 i- }
L+ w' q8 A# W+ L; N5 q安拉和基督啊,拯救吧,
( F+ g% O5 Y) h/ J* n' G为大饼拼杀下痛苦存活的子民!
" A+ C1 n3 A, u* M4 `" K
, w3 w8 R" R, S2 m `% `" n2 n【金陵一片云点评】此诗不乏新颖之处,首节颇有特点,两个疑问句显出诗者之气愤与悲悯。“这不是抵御掠夺入侵,/相互厮杀,是政府和平民”(感觉这句里少了个“的”字)----交待了相互厮杀的对象。第二节剖析了这些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递进的作用。末节显然表达出了一种美好却又无奈的悲悯情怀。个感诗文与诗名不是很协调。
2 g3 E/ x/ Z9 q B【夜1969点评】这首不错,视野开阔、有力度,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利益争夺焦点,也是唯一一首在诗句中囊括了叙利亚和菲律宾战事的作品。' i1 k; T* }: r* p/ _- o
【潘若鸿点评】成在气氛足,败在气氛太满。呐喊多于沉思,给读者的遐想空间少了。
( N/ T* o- T9 z% U8 _- x+ v6 d d% t5 d7 H
1 S# X$ \7 a+ S7 H: b' t3 J, W2 f; _008#:杨汝洪《头颅》
g- l( {2 {! d! _推荐语:难得的精彩短作,其中还有些耐人寻味的地方值得不断去思考。9 Z4 ]- w$ S% q+ {1 Z; V/ C
6 T, u! r# ^) \3 e屠刀在脖颈上空划过一道闪电, k1 L7 y6 w4 q; K% E* z
正义瞬间就被劈成两半
$ h6 a# c; r" r4 o血液也第一次听到叙利亚的雷声
) M1 z( a4 V1 H0 N" ^屠刀并没有犯罪2 m9 w& k9 q& w5 T( @# C, j: P
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
5 t% U0 b/ N+ L* K: u6 X/ g$ r e
" T. r1 s s" z. ]' P4 n【创作手记】叙利亚局势孰是孰非,无可定论。杀人者和被杀者,抑或都是屠夫谁也说不清,就等待着历史的审判吧。! _- Y0 n2 ^6 ?
【金陵一片云点评】“屠刀并没有犯罪/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让我眼前一亮的句子!
+ k7 N7 h; B Z% F. ^/ U! i【夜1969点评】这首诗是真正的短小精悍,尤其结尾精妙“屠刀并没有犯罪/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前三句描写刑场的诗句,顺理成章的在这里找到了着落。佳作!* m/ h1 z# Q6 e4 C1 m) a
【潘若鸿点评】精短,凝练。只是“各自为政”有些轻描淡写了。* h) I$ r% ?7 M0 ^+ P4 n
0 D5 l; x v% Q4 \& d: c: h0 M* e* S7 C7 X; U
009#:萧寒《我不想多说》/ U- `- ~- r! s1 E" o+ q
推荐语:这首诗,就像一组思维片段的展示,探讨死亡和生存的意义,展示美好的愿景。0 ^2 ~, u# E; ~! Q! `1 j0 _
! w4 Z9 [( s2 n/ K9 k$ H2 }火与光 一声声叹息* @, x0 z& i2 E* a7 [. b( \
四方火焰之箭在血泪之间
+ J: j- |1 Q$ t3 _3 V9 W射下的 未必是王冠8 V6 U; O/ P; r+ \
, j7 u) Z/ y! M8 _' U" w
骨头 一些肉 涉及动物
3 o" i, r) U5 v倘可以 我会铲除所有的缺口5 E! d0 C; Z3 x' u7 f2 a
; [1 X# ?0 H& S, N9 f5 u面具 遮不住惊栗的嘴脸
( y' c& \. s6 ?9 p. ^ _: ?( F以及刀下燃烧的 灵魂; g. y; l% Z5 v3 M! e
9 s/ J% Y1 x& v. U6 |$ b: I
关于室中客和阶下囚 轮番旋转
7 N' E0 m1 E: K+ ?突然忆及历史 我不想多说 I) u, {2 M/ I5 w' V( m0 k
* b, w+ ~% D/ c% J) P! T
万物静静拔高 各种灵魂
7 a6 h' W3 w7 [- {( ~会不会忽略色差 握着手 而我愿2 V' V+ c( P0 H: E
摊开掌心凝望 故乡的果园- o, }! e a7 C+ A, S8 V6 [! h
. B% ]% m( Q, @- Q
【创作手记】首先我想到了历史。战争与权力、痛苦的人民、胜与败......我想,人间自有正道和真理!2 k" L8 C4 A& C: L+ _
【金陵一片云点评】整体读来不够流畅,常有被卡住的感觉,但诗的结尾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那里寓意着美好。
4 I% J& J; [& |; Q% L% i- E【夜1969点评】萧寒的这首诗,就像一组思维片段的展示,探讨死亡和生存的意义问题,鞭笞杀戮。不错!$ N- r$ g9 Y( w
【潘若鸿点评】也是理大于情,说教了些。
- v/ h. A' p% _$ ?/ ?" \
: Q3 Q+ p2 f5 u0 y* ?" \
]" f5 b6 E1 }2 ?& ^) ^: n010#:北岸《污染》之四; _) O+ {5 G9 q# p% \+ K( t: [
推荐语:这首诗扣图紧密,从菲律宾内战入手,收尾非常自然地回到了叙利亚行刑围观的现场,衔接巧妙,意蕴盎然。! f8 F" D7 A3 N* F( | W
/ t; X3 M5 Y5 U2 f" l) f6 ?
在进化的理论上# W; Q6 B) n) M" F
我看不懂2 r) x& i! `0 K+ h% T: {
同室操戈 算不算进步
# K4 f7 w, }+ E1 ]
- x$ q% F# i% p- c" O但是在厚重$ g" }: u1 s I4 o! L1 D* H$ @
道德经里
1 |0 D9 S7 _0 }5 \我是无论如何4 r0 F1 S1 ~, B0 g) J4 ]$ n
也翻不到这一页: x% \, S: f' c: A5 c' e K8 |" K
" Q& E# w- ^ u ]) l U( E
我更清楚的知道
5 c4 n" a; j* X' k) w贪心决堤# m! N! s9 Q1 t% h3 [0 Q
再多的血馒头 也无法医治/ R# g& [/ O& F) J( J4 d" l: g
. j0 k" @+ |0 I5 e
【金陵一片云点评】作者笔法老到,每一小首用词句皆不多,但都能看到精彩佳构。' [! l, t2 ~' ~6 j5 J
【夜1969点评】北岸的这组诗,在第四首结尾的时候用到了鲁迅“血馒头”的典故:蒙昧无知的人们在菜市口围观砍革命党的头,竟然还能够用馒头蘸了鲜血来治病。这和如今图片主题的围观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不是愚昧的围观,而是精确的组织参观、拍摄宣传。在震慑敌对势力的同时,也在戕害着自己的同胞和未来。——第四首不错,不过还可以修改得更好。同室操戈,古已有之,放在国外也是一样的。+ x# A/ Y1 o A
【潘若鸿点评】有些故意断句了,因此情感上受到些许阻障。其余都不错。
( @5 A! ]5 T5 A% ?/ j
* C( r/ A% B9 v% E, \7 P: u
' ~$ A3 w% Q" l011#:潘若鸿《噩梦》- w7 n4 O. L! S9 W
——给那两个记录者7 o0 m7 K( A( B# r4 }) O
推荐语:这首诗的切入点选的不错,以点概面地展示出了战争对人类心灵的伤害,这伤害不仅是对失败者而言的,对胜利者也同样深刻。
- C2 R* m" N' |7 ~: J2 A3 r
3 E& d) B$ K' G' R$ }3 F S* i6 _6 B那或许是一滴凉,一道痛
% Y) p7 f8 t$ Y$ x! W一丝一闪而过的快感
5 f2 Z( U6 U' ]3 v仅此而已。之后的每个深夜6 V& i6 J$ |' t2 F
疼痛都会准时撕开你的梦
) {5 d8 J4 M4 I8 f9 r' n狠狠劈中,你抽搐的心
# R: R7 ~2 D- g; b; ]9 j% r6 W/ ^( z( V+ g- x8 W9 d
这是一个谬误。你无意- c5 _- j1 l; l g+ U
打开了虫洞,让未来精确定位
6 K' p: b0 x2 s. Y( l; w/ a) }& O这一帧图像——
8 U' T' R# N' s% M' R刀锋,呐喊,鲜血,滚出取景框的) w+ I1 e+ L, F& c) ~/ b& m
头颅。以及对面埋头抽泣的孩子% c; [" z. v9 b @0 a/ H: A
7 \0 _/ P" b9 K0 M( j
没有人会赢。没有人会如此! k8 x0 @' ]8 ~6 X; \/ I! R
清晰地回顾事发的每个毫秒
# a: f7 q' m1 F除了你。7 c ?# v/ C0 ~
+ ]: Z% O8 A& ]! }哪怕你老了,连思维也挪不动# D( W3 V! l2 ^+ P" ~" _+ L' R9 I8 [/ v
那一刀,会一直,从任何角度
; d$ t7 X, W m- y. Q斩向灵魂。从不停止,从未间隙
: Q, C6 O$ m3 K
; n* V( L0 c8 m0 p* X- V* a【创作手记】这是我三个月来唯一的文字。% t* K6 a& S7 R! d7 }& t: p
我不想用一些惯有的描述战争和罪恶的意象——现实太残酷、血腥了,怎么忍心再去碰触那些疼?" v# Q9 R1 k% h7 k
我同样采用了大多数朋友使用的那副斩首图片。但我的视角偏移到图片左上角,两个正在录像或拍照的人身上。我的问题来了:这两位,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这么淡定,他将如何处理这些影像资料?津津乐道的给别人分享,或者独自一人时回味?或者仅仅因一时冲动,过后删除?不管他们怎么处理他们的影像,这段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伤痛却会带来长久的深远的影响,就算多年以后,他们已经迎来和平,渐渐老去,这一幕也应该是最难忘的场景之一。
- z1 Q6 ?1 d" `/ B/ Z A' H而所有现场的人,眼睛本身就是摄像机,已经忠实的记录了这一幕,同时也记录了这段惨剧的前因后果。我选取他们两个,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举动,在我看来更能代表大众。
! k* B- E7 q3 k3 a2 O: P8 }* p1 x战争,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个人的灾难,特别是这种国内战争兄弟相残的局面。所以我说没有人会赢,就算赢了,输掉的也大抵相当了。那种看似快意的感觉,只限于当时,甚至只是错觉。真正植在心底最深处的,应该是惊悸、伤痛和噩梦。对个人和国家都如是。9 d1 p7 h& ^7 o$ ~/ W9 J
再次回到这帧图像,他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时时提醒和引导人们回到过去,不断经历这种恐怖和疼痛,这时光穿梭的效应,如果是美好的回忆也就罢了,偏偏不是!这是什么?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这是永远的伤痛;而对于个人,特别是亲历者,那两位拍照的人,他们心灵深处经历的无休止的折磨,简直就是无间地狱的痛苦了,从不停止,从未间隙。
" `9 X) X7 m* h+ g我终于不能把这些人想象的多么邪恶,他们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在其中寄予了两个萌生希望的意象“埋头哭泣的孩子”“无间地狱受罚的灵魂”,他们的麻木、残忍不是天生的,懂得羞耻,懂得悔罪,怀了天生的善良和佛家的悲悯,一切都还有希望。
5 D: s% Z1 j+ @7 t- Q$ }【金陵一片云点评】不得不说作者看图看得很仔细,切入点新颖!创作手记写得很清楚明了,诗与创作手记所想表达的也相符,能否把一二节调换一下,并作出适当的修改呢?
0 p8 o# n" l8 `0 Y+ ^4 E【夜1969点评】这一首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对画面的刻画和挖掘也很深刻、客观,揭示出血腥场面对围观者的戕害,后面的创作手记也很详细,透出作者思维的成熟和语言刻画功力。真心不错,赞一个!
; {( l7 q! ?+ {【潘若鸿点评】自己的。也反思一下吧,不够凝练,最后一节中,“会一直”多余,细节决定成败,以后多努力。
. e0 u7 i* p: ^! A X' |8 e% H" O
0 S0 A' V' X/ L" ]3 H012#:幽幽马《真相》
& R+ \0 J5 ~4 R2 [7 Y. `& M. T推荐语:冷静的叙述贯穿了全诗,客观地展现出了世界大格局下的残酷与冷漠。诸如“历史的真相从来都不需要悼念/死亡的判决却一直在执行”等等,诸如此类的闪光点不少。
. H8 m$ U# I9 H8 {" H* ]9 t
; c6 n( J+ Z, v0 U9 h& d' i这个世界沦陷了,讨论着
+ b6 D4 n" r( X+ z7 F4 |+ }4 G是否用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m& | |: ^0 r: q" |: F
而被狗洞里拖出来的
& P6 v0 v6 D9 ^7 V+ v依然是口口声声的独裁者
8 e- h# \+ E7 |
* j, v' a+ A7 t! O0 p+ Z9 m在大国摊出底牌的谈判桌面上
_4 F5 }# L" b# V7 R到底谁是大象谁是最后的纸老虎* i6 m, a! h( D/ R* _/ n
可关于倒在水深火热里的人民9 e; j: \5 F' s# h/ N
却没有一个被打捞起% @6 x$ ?+ ]6 S7 R k" H
! d' c8 d5 s% X
历史的真相从来都不需要悼念
7 N# v8 M/ v1 Q4 w5 e; ]3 x/ H, ?5 S死亡的判决却一直在执行7 G: @' I0 ]7 U
听,丧钟已经敲响
7 i [2 g1 W e7 L! I! a叙利亚的眼泪再次淋湿了天空(最后一句稍作了修改)
& I d- }. a, i4 K* P
& k2 l L5 t4 x. Q6 D2 V【创作手记】在所有的战争面前,人民依然是苦难者。那些冠冕堂皇的帝国官僚们永远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但历史终会证明,所有独裁者的下场只有一个,我的问题是:中国在这场游戏所扮演的角色。" j" C+ K2 r) D, E. G+ L
【金陵一片云点评】要想在短短12行字内把真相说清,看来还是挺难的。
) R7 D4 Z; V' B: j. u0 i6 }. \【夜1969点评】首先要说,这种血腥虽然发生在叙利亚,但最好只在精神层面来讨论,不要和我们自己的国家扯上什么,否则会变调的。其次,幽幽马的这首诗,抛开上述因素单从诗歌方面来讲的话,还需要在语句方面再雕琢打磨,有一些概念性的语句是可以换个方式来说的,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祖国沉默的神庙”,另外最后两句收尾有点蛇足的感觉,如果删掉的话,会更有余味。3 s6 d2 G! ~0 [$ j7 U! h
【潘若鸿点评】这一个是少有的不仅看到同室操戈,还看到了世界游戏规则的。在大格局中,没有谁独善其身,历史,也绝不为真相背书,那是胜者的战利品,所谓的真相,只是你选择了相信。% h: H" H' D# N3 B
& d$ q" E Y9 d1 ]& u7 ^8 i: U
# b4 N2 l# E+ ?2 w) H0 w+ t: C
013#:覃可《罪孽》; M3 z" F( g& H6 P5 W
推荐语:起笔的“口吐莲花”的确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所以我稍作了修改),不过这不影响这首诗的光彩之处。! X# W* l7 @- }0 o% _8 P! h
. H% j: R3 G) |: Y
伟大的真主也填补不了人性的黑洞& c V; E7 J& P' K1 y
所有的宣扬、布道和教化都显得多余
; U# L0 r# X7 q惟有,领受那死神的寒光一抺$ b0 X3 C$ _! u5 N
才知道什么是文明脆弱的脖颈
% ]: F# O0 w C+ |7 N, ?* b才知道什么是形同虚设0 q# v9 N9 v8 @5 s% t) U/ ]+ Q
什么是罪恶深重……
$ E1 i' [1 n( Y7 f; g, ?" b7 {从阿兹特克帝国残梦8 \. `4 B3 y0 u6 z" ^% B2 i, p
到印度猎头部落的烙印
* \0 l: C9 T( m/ \2 g+ [再到叙利亚的现代节目——
' ~& Y4 l9 O, }! q- y4 Q6 d. N人类文明的花园,就一直开着这朵罪孽之花" T5 F3 ]$ S1 r9 i- Z
! O+ G$ q: u5 g+ `& g+ r
【创作手记】看到斩首这种惨象,令人不安和感到震撼。中东的历史纠结、文明冲突和现实情形是复杂的,可谓一诗难尽,但,人性又是共通的,作为写诗的人,无论是倾向感性表达还是理性表达,我不得不切入人性的巷角,并作出相应的呈现或诗写,以警醒,以呼吁。
\7 ]2 ?9 h" m; m# l3 ]# n& ]【金陵一片云点评】可能是诗者急于表达内心那种对人性的呼唤与警醒,整首读下来,不知不觉中有种急促促的感觉,仿佛“被灌了”,而且总结性的言辞显得略多。7 b+ ]0 U9 _+ N/ A( d- S/ N: |$ ^
【夜1969点评】覃可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视野却比较开阔,深究信仰、现实与人性,笔触纵横古今,最终归结到“叙利亚的现代节目”点题,“人类文明的花园,就一直开着这朵罪孽之花”,非常漂亮的提升。佳作!
6 l4 p* W1 | J v( k5 V9 T. x* s【潘若鸿点评】口吐莲花,我认为应该是佛家的典吧。总的来说,还是大了些,稍显失之于细节了。
4 E/ U7 r+ D& e7 r$ V( ?
o9 p1 }) f9 o( d- U; N, T& y7 m# t# h
——后记:& a3 s s& g, m
在优秀作品的选择上,真的是很难取舍,每首诗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细细修改之下都能成为优秀作品。但是,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代表培训班选出了这12首优秀作品,并试着写了几句推荐语,希望大家本着去芜存真、互助互谅的精神,来看待这些作品。
( \2 D1 w9 u5 l+ G& f! I1 Y4 j 另外,此处摘录几位诗友后期的点评语,以飨大家:# @) D# [, K) W9 o4 a
【昌言吉康】每首都是射向罪恶的子弹,都是诗人的愤怒与呐喊!
g1 W R9 `3 g【奎奎】题材沉重,诗人激愤。愿诗歌的力量能击穿黑暗的幕布,还生灵祥和的天空。8 H3 v! c! \4 p: o
【云一凡】子弹拒绝发言/上帝,缺席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