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来到美术馆”获得“2013文化中国年度事件大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来到美术馆”刚刚获得了由《东方早报》和绿城·苏州桃花源联合主办的“2013文化中国年度事件大奖”。这个由民生美术馆和上海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主办的诗歌活动,在过去一年风靡沪上诗歌圈、文化界和文艺青年们聚集的各种圈子。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从下午便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到达,直到晚上7点活动开始时,拥挤的人群把原本宽敞的空间塞得如同隔水蒸过的沙丁鱼罐头。

  一年以前,2012年10月21日,诗人黄灿然从香港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上海。当时,他的新诗集《奇迹集》刚刚出版,已经在广州连办两场活动,他原本想推脱不来,却拗不过上海诗人王寅的竭力邀请,成为了“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的第一位嘉宾。

  那天晚上的朗读会与黄灿然平日参加过的并不相同。除了朗读诗歌,诗人王寅在台上拿出了一封他1991年写去的信,念了起来。“现在我们正在试着走一条古怪的路,做生意……如此曲折、如此折腾,真怀念以前平静的日子啊。这正是我的目的,暂且忘记这颗受难的灵魂,再回过头来珍惜它……”而屏幕上,则放映着黄灿然的生活照——书是怎样占领了他的办公桌和家里的每个角落。王寅甚至根据诗集中提到的地点,沿着黄灿然的生活轨迹拍了一组照片,当它们与诗歌对照着出现在美术馆,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当时黄灿然提议,把这个活动命名为“诗歌来到美术馆”。而民生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主管于晓芹则强调,这是一个“朗读交流会”,而非“朗读会”。本质上,这是一个以“诗人”为核心的诗歌活动,它试图生动而立体地向公众呈现一个诗人的方方面面,他如何写作?如何认识诗歌?如何生活?又拥有怎样的世界观。

  在黄灿然之后,已经相继有九位诗人来到了民生美术馆。他们是欧阳江河、西蒙·阿米蒂奇、翟永明、李亚伟、王小妮、阿多尼斯、谷川俊太郎、杰曼·卓根布鲁特和刚刚来过的西川。他们中有两位女诗人,四位外国诗人,年纪最大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和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分别为83岁和82岁。王寅说,在阿多尼斯和谷川俊太郎来过后,要请同样好的诗人就变得越来越难了。但他希望有一天,邀请的诗人中能诞生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证明“诗歌来到美术馆”的眼光。

  设置朗读、对话、问答三个环节

  于晓芹第一次找王寅做“诗歌来到美术馆”,被拒绝了。王寅觉得,国内的朗读会大多沉闷而随意,缺少感染力。在参加过多次国外诗歌节后,外国诗人激情有趣的诗歌表演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而国内无论是诗人还是观众,显然都没有做好这样面对诗歌的准备。

  于晓芹第二次找王寅时,他不同意遵循国内朗读会的惯例——找很多诗人同台亮相轮流朗读,“甚至两个也不可以”。王寅认为,每次只请一个诗人,才能深入了解诗歌和诗人的创作。而越是宏大和热闹的场面,越容易让诗歌变得空洞而遥远。

  随着几次交流的深入,王寅同意担任“诗歌来到美术馆”的策划人,由他来负责邀请诗人、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而民生美术馆则全力负责操办活动,提供场地、印制场刊、联络线上线下的互动。从一开始,便明确了这必须是一场具有专业水准的朗读会,邀请的诗人必须达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标准。而朗读会对诗人们也有要求,希望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诗歌内外的信息、用专业的态度来朗读,赋予诗歌以仪式感,正如西川总是用他气势磅礴的语调来震撼诗歌的聆听者们。

  朗读会呈现的方式也经过了多次探讨,主办者们认为,既不能太单调无趣,也不能缺少学术性,应该为朗读会确立一个可用触摸的标准。“原来的诗歌朗读太简陋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上面,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发生。”王寅说。最终,朗读会确立了朗读、对话、问答三个基本环节,并根据每个诗人的特点来进行调整。黄灿然的朗读会上有照片和通信的分享,“他做很多翻译,大家会以为他的生活和国外一样,其实不是,诗人的工作是非常艰辛而不易的。”翟永明的朗读会配合了她的摄影作品,这位才情兼备的女诗人拍的照片与诗歌一样感性。而阿多尼斯则用自己的拼贴画在朗读会的同时做了画展,这些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神秘画作被另一位诗人欧阳江河称为“浓缩的迷宫”,而这也为我们了解诗人打开了一条通道。

  第三场朗读会邀请的是英国诗人西蒙·阿米蒂奇。他的诗歌很优秀,但在国内尚未有专门的译介,知之者甚少。主办方的策略是,用网络推广的方式提前预热。在线诗歌翻译征集、将他的朗读视频贴到微博、翻出他曾经在摇滚乐队和做BBC主持人的经历,人物很快变得立体起来。那个晚上,民生美术馆里挤满了来听西蒙朗读的观众,这把第一次来上海的西蒙感动坏了,他在国外朗诵会的规模一般只有二三十人,而在这里,年轻的读者们纷纷跳上台去朗读自己版本的翻译。从那次开始,诗歌来到美术馆进一步借助起网络的影响力,令诗歌贯穿始终。

  “你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有热情、有渴望”

  在民生美术馆那些热闹的夜晚,每次出现的面孔不尽相同。而那些性别年龄肤色各异的面孔,恰恰成为区分诗人属性的有趣参照。“李亚伟那场来的都是老男人,来的女生也不是文艺型的。翟永明的读者都是文艺青年,很多人未必是诗歌的爱好者,但被翟永明的气质和传奇所吸引,想看看女神长什么样。而王小妮是高校老师,她的朗读会来了很多大学生。”于晓芹和王寅试图总结不同读者群与诗歌之间的微妙联系。

  十场朗读会中,来的人数最多的是阿多尼斯那场。这位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当代诗人在朗读会结束后花费了一个半小时来为读者签名。很多读者从外地赶来,还有人为阿多尼斯献上礼物求拥抱。而来的人数相对少的,却意外成为别有风味的小型场,比如比利时诗人杰曼·卓根布鲁特的朗读会上,烛光和古典吉他伴奏令诗歌如春风化雨,更接近理想中的诗歌朗读会气质。

  在王寅看来,热闹的场面下固然有求签名看热闹的读者,但更多的是真心热爱诗歌的人。“你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有热情、有渴望,提问的质量也很高,西蒙那场在线翻译的质量也让人惊讶。读者是有很高的鉴赏力的,他们知道谁好,谁不好,哪首诗好,哪首诗不好。诗歌就应该放在社会公众层面来做,只是放在小圈子的话,太可惜了。”

  而对那些业已成名的诗人来说,能与最广大朴实的读者对话诗歌,也是难得的机会。王寅说,“阿多尼斯那场有些观众提问质量并不是很高,但他回答得很好,这就是撞击带来的结果,并不是记者去采访能够得到的,诗人自己也会有很多收获。”

  在于晓芹看来,“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承担起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责任。去年,民生美术馆经历了调整期,在展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这些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讲座和诗歌活动为美术馆积攒了足够的人气。“能够听朗诵会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辐射出去的力量是很大的。”王寅说,“我们希望公众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了解什么是好的诗歌,怎样做朗读会,我们会把活动视频放在网上,尽管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但大家慢慢会知道怎么做得更好。”

  下一步,“诗歌来到美术馆”会将每一次活动的对谈精彩内容、与观众的互动、精选的诗作、图片、视频以及重要的媒体报道汇编成册,并正式出版,为当代诗歌留下一份珍贵的文献档案。更多的诗歌跨界形式仍在探索中,于晓芹透露,“将来我们会有肖全拍摄的诗人肖像展,两周年时会有诗歌的文献展,还有更多诗人与艺术家的对话。这将是一个与诗歌紧密相连的美术馆。”

  这座城市并不缺乏诗歌的氛围和热情,而“诗歌来到美术馆”用更大的热情点燃了它们。他们说,“2000万人口的城市,三四百人的诗歌朗读会,再正常不过了。看看纽约、巴黎,我们只不过在一个真空地带,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


                                                                                                                                                   作者:郑依菁 来源:东方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8 00:32 | 只看该作者
读者是有很高的鉴赏力的,他们知道谁好,谁不好,哪首诗好,哪首诗不好。诗歌就应该放在社会公众层面来做,只是放在小圈子的话,太可惜了。{: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8 10:10 | 只看该作者
上次李亚伟来的时候,我去了,感觉这样的形式非常好,诗者和读者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8 16:06 | 只看该作者
这座城市并不缺乏诗歌的氛围和热情,而“诗歌来到美术馆”用更大的热情点燃了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6 09: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