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少君:“诗歌是一种心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3-11/11/content_2680274.htm
《深圳商报》2013年11月11日


李少君做客深圳“女性文化沙龙”
“诗歌是一种心学”



【深圳商报讯】(记者 聂灿 实习生 魏沛娜文/图)读书月之际,2013年11月首场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于上周举办,本期主题聚焦“中国诗歌”,题目为“发现生活的诗意”。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李少君担纲本期主讲嘉宾,诗人莱耳也作为对谈嘉宾与现场听众畅聊关于“诗意”话题。李少君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天涯》杂志主编,著有《草根集》、《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等,多次应邀参加国际诗歌节,被誉为“自然诗人”。李少君主张的诗歌“草根性”已成为21世纪汉语诗歌关键词。



通过诗歌来认识世界



    “自然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李少君认为,之所以如此,跟我们使用汉字有关系,“中国的诗歌与自然观、汉字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诗歌在中华文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语言的最高艺术。诗歌最为精粹地展现汉字的魅力,很多人是通过诗歌来认识世界的。”
    李少君说:“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个言就是文化、文明,都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没有诗就没有文明、文化。在所有经典里,《诗经》总是排第一。”李少君分析原因可能同中国文明的承载方式有关。一是中国的象形字的永恒性,“象形字的‘日’字,从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发明这个字以来,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日’,这从来没有变化,就是指‘太阳’。还有很多这样的字如‘月’。它的基本的含义没有变化,会产生一种恒定感,你通过认识这个字,就认识到了什么是永恒,而其他拼音文字则可能衍生出很多变化;二是它有超越性,有象征意义。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它可以代表一种美好的象征,我们说‘月’,它既是指月亮,同时带着一种美好的感情,超越性导致中国文字包含宗教性。所以,林语堂说,在中国古代,诗歌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苏东坡有诗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实这句诗应该反过来读,他说因为月亮有阴晴圆缺,所以人有悲欢离合,也许离的时候很痛苦,但是你想这是自然规律啊,月亮有阴晴圆缺,那么我也有悲欢离合,这也是自然规律,这么一想他就得到一种安慰,通过诗歌,中国人获得了宗教的体验。”



诗歌是“心学”



    “中国人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它包含了哲学和历史,包含了价值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诗歌在中国就是一种宗教。因为诗歌不仅是传递个人的微妙的感受,抒发你的性灵,而且还规范伦理、教化人心、慰藉人心。”李少君说。书法为什么会流行,通过不断地抄写,书法变成了一种仪式,这是一种对诗歌的崇拜、对字的崇拜的仪式,中国人对诗的崇拜是通过书法、朗诵等形式来完成的。
    “像我们从小读《三字经》,实际上就是诗歌。诗歌决定、引导人们怎么去看世界、看人生,比如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人生观,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通过从小读这些东西,诗歌已经深入大家的人性,像《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你认为人的本意是善的,西方可能通过《圣经》,我们则是通过诗词教育,培养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李少君认为,从古到今,中国人的生活永远是跟自然在一起。因此,比较西方文学追求外在超越,中国文学是“心学”,它是一种修心、不断挑战,追求的是一种内在超越。“我说诗歌或者说文学感于心动于情,从心出发,用心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一种领悟和修心,对心的一种修炼。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你要得到一种安心,因为你要从中寻找一种安慰。”









http://daily.cnnb.com.cn/xqb/html/2013-10/25/node_216.htm
《新侨报》2013年10月25日


李少君 左手诗歌右手文化



李少君
1967年生,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曾任《天涯》杂志主编。著作有《草根集》、《在自然的庙堂里》、《那些消失了的人》等,诗作入选大学教材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文、韩文、瑞典文、塞尔维亚文等。被誉为“自然诗人”。



  采访当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喜欢陶渊明和苏东坡的李少君说:下雨天,就是读书天,雨天特别适合用来读诗、谈诗,聊文化。
  他认为,诗歌就是一种心学。与他交流,不难发现一种叫做自然的东西,看似信手拈来的言语,不经意间就流淌出了诗歌般的韵律。



  诗歌的“草根性”时代 

 

  新侨报:如果非要对自己有一番评说,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内敛忧郁多些还是更偏向外向开朗?
  李少君:我觉得我基本上是比较自然的一个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比较随意的,什么样的场合都可以经历,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过,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打交道,所以朋友也比较多,而且一般对我还比较信任。  
  新侨报:在坊间被称为“自然诗人”,是不是和你的这个性格有关?
  李少君: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我写自然的诗歌比较多。我自己比较喜欢山水,写的诗也是关于自然的比较多。当然这和个性比较自然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你在世界上如果能随遇而安的话,那相对来说也是一个比较自然的人。所以,可能这两者都有关系。  
  新侨报:你一直不遗余力地在诗歌界倡导“草根性”诗歌,包括这次来“天一讲堂”的讲题也是:诗歌的“草根性”时代。这个“草根性”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李少君:大概是2003年,我去江苏常熟参加一个诗歌研讨会,我坐飞机到杭州,再和几个江浙的朋友开车往苏州走。我们比较随性,沿途想停哪里就停哪里。到某个地方,他们忽然会说,这个地方有个诗人,我们就停下来,有时可能是一个镇,也可能是一个村。后来就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之后,教育普及,有些高中生甚至农民,诗也能写得很好,很偏僻的乡村也会有诗人。
  我们去的常熟有一个叫沙家浜的地方,文学界对于沙家浜有一个蛮有意思的评价,就是为什么这个戏剧比较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的草根特点。阿庆嫂就是一个典型的土生土长的江南女子,她的故事就有“草根性”,所以老百姓接受,大家喜欢。
  新侨报:所以在您的观念里,诗歌其实是没有门槛的?
  李少君:我觉得开始是没有门槛的,但是能不能被大家接受这是有门槛的。任何文学创作,包括诗歌,第一步必须是自己想写,第二步才是别人喜不喜欢。如果你的作品能被很多人喜欢,那你就可能成为著名作家。

  

  记者生涯完成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

  
  新侨报:我们了解到,你还有一段做记者的经历,能说说当记者的感受么?
  李少君:1989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成了《海南日报》的一名记者,当时做记者其实和自己的想法有关系。读高中时,我的爱好是文学,但我觉得选择文学就应该找一个能够到处走走的职业,所以记者这个职业是最好的。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做记者能够让你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能帮你理清最后到底喜欢什么?比如我刚当记者那会儿,那时有一股经济热潮,我也有一段时间把文学放到一边,觉得应该投身时代潮流去做生意,或者做一些舆论的鼓吹,思想观念解放的鼓吹,但后来觉得这些都不是太适合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发现文学,尤其文学里面的诗歌,特别适合自己。
  新侨报:你当了好多年记者,也称得上是“资深”了,这段生涯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或者事件呢?
  李少君:我印象最深的是去西沙和南海工作。当时我们是跟着国家科学考察团,坐向阳红5号船去西沙,随行的记者一位是新华社的,一位是我。当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海上待了整整一个月。没这种经历的人,体会不到那种孤独……那时人的自我意识变得非常强烈,有种茫茫大海只有一人一船的孤寂感。另外,南海的风光,真的非常美,我们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景象,只有在那种地方能看到。晚上月亮很大的时候海上就是一片光芒,还有大量的鱼和云彩,就好像电影《少年派》里面的场景,完全是人和自然的直接面对,让你能产生很多思考。
  新侨报:光听你的描述,就觉得很美。后来你又去了《天涯》杂志社,从记者到杂志主编,有没有让你感觉不一样的地方?
  李少君:从记者到《天涯》杂志,其实是我对社会生活开始有了一个自己的判断。前面有提到我做记者的时候还去做过生意,但那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适合从事文化类工作,这样就到了《天涯》。《天涯》是一个文化杂志,在当时《天涯》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界、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我能够听到不同的关于社会的想法和思考,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理性的思考和提升。可以说,这两个岗位,一个让我完成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一个是完成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但最后我选择了诗歌,差不多是2006年前后,我真正地彻底地,把自己的创作中心转移到了诗歌。
  新侨报:所以2006年对你来说,算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李少君:可以这么说。经过了10年的记者生涯,我对社会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又经过了几年理论的反省或者说思想上的辨证,觉得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或者方式。

  

  文化的作用与价值

  
  新侨报:今年8月,你出了一本新书叫做《文化的附加值》,你的微博和新书的内容推荐上有一句话,叫做“左手诗歌,右手文化”,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围绕诗歌和文化这两个方面?
  李少君:这本书实际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草根时代,主要是谈诗歌的;第二部分叫人文情怀,主要是谈文化关怀;第三部分叫批判视野,这一部分主要是我以前的一些文章,因为我有一段时间对经济文化都很有兴趣,现在写得比较少了,但是我还是一直很关注生态问题。《天涯》杂志也是国内最早讨论生态问题的杂志。
  新侨报:当初你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李少君:这是本合集,是把我以前写的东西整理到一起。如果从顺序上来讲,其实最早写的是批判视野。我之前也提到过,上世纪90年代初我对于社会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当时写了一系列有批判性、有思想性的文章,后来慢慢转到了文化方面,写了一些关于文化问题的思考,再后来范围越来越缩小,就到了诗歌。我认为诗歌是中华文明的基础,所以回到诗也就是回到了起点。
  新侨报:这里“文化的附加值”具体指的是什么?
  李少君:经常有人会问文化有什么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都吃瑞士奶糖,但其实瑞士土地面积很小,既不盛产糖也不盛产奶,它只是把奶和糖加到一起,通过一种品牌包装,通过其他因素,变成了市面上的畅销产品。“奶”的价值可能是一元钱,“糖”的价值也是一元钱,但变成奶糖以后价值就可以达到十元,这八元钱就是附加值。文化的作用可能就是,它能够把一元钱的奶和一元钱的糖变成一种十元钱的东西。



  本报记者 裘国贤/文 王 泓/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0 07: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0 07:58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是一种心学{:soso_e163:}于坚也如是说。我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23 12:17 | 只看该作者
文化的作用可能就是,它能够把一元钱的奶和一元钱的糖变成一种十元钱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5 03:13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演讲,我觉得李少君以及李少君这一群人在诗学上存在着巨的误区。多年后很可能连笑话都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7 17: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