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诗的陌生化》 作者/白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民生 于 2013-11-20 23:25 编辑   L4 H& U) r& z$ @3 |' l( {- ?

% |5 r" ?4 k& _3 A# i如何理解诗的陌生化; W. z: w, b( |+ c5 H" s4 G2 a/ u; G( c
$ O1 R" G# v( }. I: m- j3 j! B

# ^8 f; D4 S! U8 ]; T——中国网络诗歌学会2013年会讲座提要! Q" u( N  M' B' T6 Q

6 h6 m; S0 `+ Z+ W2 v0 k9 q6 q! C% E* q9 `2 z  i' ~

# K1 A& K8 H, |( T" H白鸦
9 M! p: r) S8 |( s- N+ s( g+ t) s/ ~9 T8 }  i3 s+ j
4 u- B4 ?+ \. S3 u, m
    大家好!今天我们交流一下诗的陌生化问题。这个问题,写诗的人多少都了解一点,也应该了解,但多数人对陌生化的理解比较狭隘。今天的交流,期望能帮大家打开思维,从更广的层面认识诗的陌生化。0 K7 d& k" u( Z/ e1 V& D- Z$ j

! ~" f, \+ ?" l9 L6 V- A9 \
! S- q8 `0 M# w( \5 a陌生化,本质上是个什么问题?+ s* h( \4 v( F% g9 c9 e$ D

8 p5 i3 H0 {  i1 `: W; O
* j- ?" l  X3 m) n; y+ \, d( `    先想个问题:一首诗,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诗?因为分行吗?如果把数学课本分成行,你为什么不说它是诗?+ N! I6 d& V2 B$ f6 Z
    再把问题放大一点:文学,凭什么是文学?我把莫言的《丰乳肥臀》拿来,你会说这是小说,如果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拿来,你为什么不说它是小说?+ `0 \( C- p% @) f- g1 G/ I5 K) [7 V* G
   这其中奥秘,可用一句话概括:文学之所以是文学,是因为它有“文学性”。文学,是凭“文学性”成为文学的。
( r4 H1 }' c2 V0 A, H; @    “文学性”是什么东西?陌生化理论大师雅各布森说:“文学学科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这个“文学性”,就是使《丰乳肥臀》成为小说的东西,就是让诗成为诗的东西。
; P% ?% y$ u: z% T: f: V2 f    当我问“一首诗凭什么是诗”,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它有诗意嘛!没错,但这么说很笼统。诗意又是怎么来的呢?也许你会说:因为陌生化嘛!也没错,因为在诗中,日常的语言变成了陌生的语言,所以产生了诗意,所以才叫诗。7 d5 Y# K/ @% a+ {9 k" A  A6 Z' z
    我讲这些话的意思,是为了说明陌生化问题是怎么来的,它本质上就是关于“文学性”的问题。
) x  F0 J$ n3 \    “词语从日常到陌生,所以产生了诗意”,这个说法看起来天衣无缝,其实没这么简单。
% A' L3 X. ^: M
2 d, O0 Z% Q' B
7 O& a3 u9 q7 ?( Q主要的陌生化理论,有哪些?
% U1 ^6 W# H' x5 w8 a
2 A* ?. Y& D3 w, w! c+ N; \- U7 h7 d% ]7 C
    源头上讲,亚里斯多德说的“惊奇”,大约就是西方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中国古代诗学说赋比兴,这个“比”即是中国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当然,从整体上也可以说“赋比兴”都是中国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2 v1 J/ W, H& v3 Z: g) z
    广义上讲,一切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都与陌生化理论相关。具体到诗的陌生化,古今中外的论述很丰富,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去阅读了解:8 [1 C# J1 I3 P- [- F
    一是西方的,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黑格尔等人的论述;
: Q" H& O$ s4 Z) y2 m9 ?* h+ `    二是中国古代诗论;4 ^8 G, c6 K/ T/ y5 W
    三是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艾亨鲍姆等人的论述,这个最系统;
: t# {9 w- c4 v/ q, ?& Z    四是布莱希特等人关于戏剧陌生化的论述,从诗的叙述角度看,这个更重要;
+ O6 n9 E/ n5 u1 B# k; A    五是古今中外大诗人创作心得,这个很散乱但最具启发性,如普希金、弗罗斯特、布罗茨基等;1 R( b, ]8 O+ U3 \5 D
    六是其他理论家的论述,比如过去的别林斯基,现在的詹姆逊等。- x, v7 e! Z& e( P& {
   上述各类陌生化理论,限于时间不展开介绍,我指一条路,诸位有兴趣自己去找书看。今天,我只选两个例子,结合诗歌文本分析一下。这两个陌生化理论的例子很精彩,“技术性”很强,也很好玩,但不太好懂。
+ y. N$ D8 J8 H4 P
/ e1 b! H$ d9 [4 m0 _) \8 R
3 x8 D/ H/ D1 [' A6 }7 u3 y举个例子:雅各布森的“公式”
7 q8 E! B* C. Z# w# E& U9 K! `- e, [
9 P3 H, \; @$ n0 z  P
    罗曼·雅各布森是陌生化理论大师,他把语言交流功能分为六种,其中之一是“诗歌功能”,即主要以话语为目的交流。他的陌生化理论要点,就是一句话:诗歌功能就是把对应原则从选择轴反射到组合轴。6 H9 i3 b6 x' [1 ?% Y3 ^
    这句话,是雅各布森关于陌生化的著名“定义”,想必在座的很多人也知道,但此话听起来很玄乎,现在,我把它归纳成一个通俗易懂的“公式”,大家有兴趣慢慢去琢磨:
+ y# e8 K) ~% v) u
4 o, j, C+ i0 V1 r% K+ x      选择轴(也叫纵聚合,体现语言活动中的联想关系)——进行语言选择(好比找对象,作用是替代)——具有共时性特征——隐喻(信息垂直运动,垂直联想)——等值(意象之间的相似与类比)  h( a+ B  p( Y

0 N0 G7 A8 k  Q( e      组合轴(也叫横组合,体现语言活动中的句段关系)——进行语言组合(好比过日子,作用是补足)——具有历时性特征——转喻(信息水平运动,水平组合)——反射(相邻事物的替代与相继)0 C, Z8 T1 }+ m( o. K
" f1 E* _" l, A! M# V% Z4 q2 l
    这个“公式”是啥意思呢?我随便拿一首诗来解释一下。大家看手上的资料:《三片落叶》,这是诗人田晓隐最近写的一首诗,我在他博客看到后随手拿来的。为什么说随手拿来呢?因为,几乎一切现代诗拿来都能用雅各布森这一套公式来解释。不信你们任意拿一首诗来,我立刻就可以解释给你听。
+ f* V3 u. E& [2 J& S7 C
- ~* A& _; s+ c            《三片落叶》/ u& q  s: O2 S3 p/ H6 j8 n
7 [, b0 k# G! b2 x" Q+ i
            一片树叶落地,就有一扇门缓缓关上
8 f7 @* ~* h2 o" d# `. K- G, B            灯火和药罐子在其中沉睡
& {+ e( ]: M. d* M- D: q            夜薄凉,久病不愈的人开始怀念床
/ X! z8 N6 }$ [) L2 K            无棉花,无枕头,床板内部有路延伸
9 q0 e5 N# x- d1 @" u  x            月光三千里。被赶路的脚夫一截一截地吃掉
6 B1 a" p, R4 {8 _  ^' y            前方是何方?去路是不是归路
" G" M3 V/ B8 E3 R8 |9 T2 ], C& I            再有一片树叶落地
  o5 q: ^4 T  r: V5 [1 p" v! {            落叶里面浮现一张脸,带着歉意
/ u. v/ ~% t( J& K3 ^  b: t! i            这张弧形的脸,囊括一个深邃的秋天5 B8 Z% t# _7 j9 Y! o0 {: I
            睡不醒的是老虎。我走在路上, k0 [% L  K  Z7 R+ e2 S, s
            是睡醒了的绵羊,和天空软绵绵的云朵7 W) H+ a! @( Y( f! _
            最后一片树叶落地% U' ~0 B& P9 O6 j- Q& T  G) A
            群山之外。雁阵搅得天空疼痛不止) y- a2 `" d3 c
            落单的那只孤雁,是一柄失去灵气的兵刃
5 K7 B! S* E6 |5 Q            身后的炊烟被冻僵。火苗乱扭
+ M% x8 l9 e0 f0 Q8 I4 I* x2 z            很多的门无风自开7 Z' Z* ~3 c  v) N5 o% u1 f
            屠夫和猎人正在忙碌,隔夜就来的冬天1 @4 O6 V$ m$ Q8 _  n! o) j8 X. F9 H
            是他们怀揣的一副中药,或者火种* s+ H/ W; T' N3 C
            我得在月光下继续赶路8 E5 ?1 o* R" ]5 S
            把背囊里的木钉全部用掉1 r3 T8 u$ z) O# p& V# \3 f5 m& i, N
            要在石匠把碑雕好之前,钉好所有散架的棺材
5 b0 y$ x* ^" K# I$ |1 D  _8 Y            最后的一片落叶,是一块冻僵了的骨头, G7 B3 o  B$ V, G  m9 A# g5 }  w
            和先前的落叶一起凝固( T! \3 n  f- m& P8 f2 x
            晶莹的骨骼让去往墓地的人原形毕露( X7 M  \; M! U& S$ c
+ s8 Y; X9 c9 E4 t
    大家注意看,诗中的第一片“树叶落地”,和“一扇门缓缓关上”,这两个毫不相关的句子(词语,或意象)是怎么弄到一起的呢?+ l' X! A% \- E" D# Q4 F5 D6 Y
    这是因为:诗人在选择轴上通过隐喻把两个句子等值了。7 R, m& I1 L" I; s5 @; w6 y
    首先,诗人通过垂直联想,选择句子(词语,或意象)来替代“树叶落地”,至于选择什么意象,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选择,无非就是意象间的相似与类比等等,这是诗人的个人才华问题,我们不管他。但要知道:当诗人选择了“一扇门缓缓关上”这个句子之后,他就必须使“树叶落地”和“一扇门缓缓关上”这两个句子等值,否则让人读着莫名其妙。那如何等值呢?就是隐喻。
. q& X% ]' \8 a& `5 J    然后,诗人把“树叶落地”和“一扇门缓缓关上”这个选择反射到组合轴上。大家看2-5句:“灯火和药罐子在其中沉睡/夜薄凉,久病不愈的人开始怀念床/无棉花,无枕头,床板内部有路延伸/月光三千里。被赶路的脚夫一截一截地吃掉”。这几句,就是诗人的组合方式。至于诗人怎么组合,那也是他的个人才华问题,我们不管他,无非就是相邻事物的替代与相继等等。但要知道:这个组合,是对“树叶落地”和“一扇门缓缓关上”的相继、延伸或补足。补足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转喻。1 J( B  d- _; ^9 \: U: e+ d
    也就是说,“树叶落地”和“一扇门缓缓关上”,如果没有选择轴上的隐喻等值,就没有后面那一段在组合轴上的转喻补足。& C1 _2 n7 @, L/ g# Q
    同样的道理:诗中的第二片“树叶落地”与“一张脸”是怎么扯到一起的呢?其实就是在选择轴上通过隐喻把“树叶落地”与“一张脸”进行了等值。然后,把这个选择反射到组合轴上,即“这张弧形的脸,囊括一个深邃的秋天/睡不醒的是老虎。我走在路上/是睡醒了的绵羊,和天空软绵绵的云朵”,这几句就是诗人的组合,即通过转喻进行的相继、延伸或补足。
1 n: H# p, h/ D+ V    同样的道理:诗中的第三片“树叶落地”与“雁阵搅得天空疼痛不止”是怎么扯到一起的呢?也是因为在选择轴上通过隐喻进行了等值。然后把这个选择反射到组合轴上,后面那几句,即是诗人的组合方式,即是通过转喻进行的相继、延伸或补足。
$ _- ^# W  {. U; M! y+ [    由此不难看出,从语言艺术形式上分析《三片落叶》的陌生化效果,其实就是三次选择轴上的隐喻和等值,三次组合轴上的转喻和补足。雅各布森的这个陌生化“公式”,大意就是如此,他解释了陌生化(诗意)的成因。
/ u. C3 V  {6 m    虽然诗人多数并不懂雅各布森的这套东西,但诗人们所做的,正是这个东西。* [% K& o, B$ G, k4 t4 S

! w) _8 L7 i# ^2 d+ z& r3 q
6 o9 \, R# m6 d9 i" e4 T  Z; [9 [再举个例子:布莱希特的“横断面”) E- d8 g, o1 G9 r- F& b! T
8 }; R9 v& V! D9 D+ Z1 J
2 v/ o5 a/ d3 K* Y3 T. N
    布莱希特研究的陌生化,是戏剧陌生化。他也给陌生化下了一个“定义”: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
! l5 P# v# U' p! R; L7 _4 I    这个定义,从戏剧陌生化的角度讲,叫“间离法”或“间离效果”。3 i& W* n+ n7 E9 }
    一般认为,戏剧应以“共鸣”为基础,把观众卷入事件或角色,让观众随着剧情一起悲欢。但布莱希特认为这是小儿科,仅仅是触发了观众的情感而已,甚至是在消磨观众的行动意志。他认为,好的戏剧并不刻意把观众卷入事件随剧中人物的命运喜怒哀乐,而是把观众变为对象,让观众紧张地关注戏的“进行”,而不是紧张地关注戏的“结局”。' u6 a+ I% Q7 k5 X! q+ @
    布莱希特的戏剧陌生化理论很有系统性,拿到诗上讲,比较重要的一个意思是:戏剧化的诗歌叙述不应指向“结局”,而应指向“进行”。这是过程主义的叙述姿态。戏剧化的诗歌叙述,乍一看像讲故事,诗的陌生化效果从哪里来呢?即从“进行”中来。说的具体一点,即产生于诗对叙述事件的状况的揭示。5 \& a) `  I" d1 q" D
    那么,怎么“揭示状况”呢?把布莱希特的意思运用到诗的叙述上,大约是:中断线条式的叙述情节,形成一个或多个情节的横断面,叙述在这些横断面上停留,并把它放大,戏剧陌生化的效果就产生了。
3 K9 j3 O! ~4 j+ }) m6 u    “叙述在横断面上停留,并把它放大”,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拿诗人茧衣的一首诗来分析一下。大家看手上的资料:
0 g" A: ?4 U" y1 l5 |. V8 i2 ~" }+ m9 k' M" t3 V: J
             《观张旭<肚痛贴>》
, [4 Z0 z7 [8 R/ ~% r# u$ k' e$ S
             他肚痛,发热5 C) }$ B- R. W  F
             疑似风寒所致8 g' @, m4 f" Y- W7 f: p; u
             他用铜壶烧水+ U" o! _, T- P9 p
             躺下,又坐起来2 N" B- y6 C3 C
             他把水换成了酒# @9 g8 N( U6 V& v
             月光把一块砖照得很白4 H) ]7 h& y( b. @
             像纸
& A( O2 L) p( j7 ?             “拿笔来”
3 b; N9 V  D  d) S1 E9 ?( X0 ?& ~3 J2 {6 u* `             他挽起袖子2 g5 l& z9 Q" E" U1 `0 l
             突然想起肚痛的事情: }/ _' v: a) A; _8 P, G& p6 G
             于是扔下笔
6 y9 R5 \; b6 e# i& [7 Z- [             用头发蘸着墨汁
+ }/ K8 A6 k8 C" R! N) L             写下一个痛字
7 I# l. f' u( M5 ~             写罢就倒下睡了8 L8 f; N! {8 Q. s6 `; [4 z- u
             从唐朝睡到今天  U* z& h0 v. h5 b" ?; ^- E2 O
             这才想起& s  b6 w5 _) C! _
             把一截袖子  q: p0 C  |; d& y" ^. e1 [
             落在了贞观二年的枕边
5 l3 T) E' D# P! I) G             而袖子里裹的
# Y; M: E6 T8 }2 B) _+ {             一方端砚8 R( _3 m4 m+ J3 E  D7 B) ]; O% _% x
             在嘉德春季拍卖会上
* r" W# C0 _; m" O8 x9 v+ B             喊出了天价# O1 h* k+ Y' h" V
3 N9 {5 r2 ^4 C( z" ?
    这首诗,从“他肚痛,发热/疑似风寒所致”,写到“用头发蘸着墨汁/写下一个痛字”,是前半节的叙述,是线条式的叙述。这样的叙述很常见,没什么特别,只因不同诗人的才华与想象力而有区别。诗人通过想象力,叙述了张旭写《肚痛贴》的现场与过程,其中点出了“酒”、“发书”等与张旭有关的标志性元素,体现出诗人心气与张旭狂草之气的合一。/ Z/ b/ Z8 `3 K2 s9 ]% x% l% r
    但接下来,诗人在叙述的“横断面”上停住了,并把它放大。+ d% x( v5 z$ E
    诗的后半节,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叙述横断面:在“用头发蘸着墨汁/写下一个痛字”之后,诗人不再进行线条式的叙述推进,而是在“写罢”之后的横断面上停住,即中断叙述情节,形成一个情节横断面,在这个横断面上停留并把它放大,戏剧陌生化效果由此而来。$ M% ~% t; e: \0 o5 _
    这个道理,就像研究一根木头,不能把木头从头研究到尾,应该在某个或某些地方把木头劈断,看它的横断面,看它的年轮,这样看才有意思。/ `' Y0 Y3 e' S4 ]0 S  }  V
    有一次我去三星堆,朋友带我看一段土筑的古城墙,乍一看就像一条小河堤。那土城墙被切断了,并在切断的地方建了一座房子来保护它,从那切断的横断面上,可以看出一层一层不同时期、不同质地的土层,这样,就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城墙的古老。这个道理,和“叙述在横断面上停留,并把它放大”的道理一样。9 F/ B' Y: D: f4 L
    在叙述的横断面上停留与放大,是根据诗的叙述需要来取舍的,没有定式,完全取决于诗人的才华,其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地拉长、缩短或替换,只要能保障最后的叙述效果即可。
8 _+ w0 `) M  ^6 {    这一类充满戏剧化叙述的诗,貌似讲故事,但与布莱希特所期望的戏剧一样,不刻意把读者卷入叙述事件,不刻意吸引读者关注叙述指向的结局,而是吸引读者关注叙述的“进行”。宏观一点说,这是强调人的动机大于强调人的本能,叙述中的人物充满未知。通过这样的叙述,诗,就为读者的客观判断力提供了较大空间。
4 J' I3 t3 t' h    再看这首茧衣的《崔九》,这里面有两个叙述的“横断面”:
/ }, x) q  X* n. a$ o  d
+ V3 q4 s# L  j4 e             《崔九》1 [* N3 I+ Q; m4 t+ [

. ?# J# k5 o. U$ D4 k             归隐山林的人
& B% s( b7 I* Z6 u0 }5 K, K- Q1 N& e             曾经是卞梁城里! |% Y. @7 e8 X* e3 l& A' `
             最喧嚣的一把扫帚
' Z- g' P8 f9 b$ ^             在山中
7 U( _( t: ^  Q0 P2 N' w: f/ u1 V5 p             他仍是习惯扫- m* Q) x; Z1 j! ^4 `& j/ K' I
             扫雪,扫落叶* [; _7 x: N, ~& f
             大柳树下的蝉蜕5 Z( P6 {2 j! {$ U3 ]
             把桃花从粉红扫成了白
2 T/ {; Y1 \7 b" Q0 D' {) _3 h( U             他不喜欢白色的桃花
/ n: G0 ~7 g  l  Q, y             可他依旧是扫# x' d9 `& l1 w: z
             依旧是翻开《论语》7 u' w& Z, q% k6 a2 E: V8 F
             吟几句1 U1 t5 g- S  }; z. s
             又合上
2 `2 a) D& T5 n9 b" v1 {0 u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 A- {8 i$ Z; L! J3 w             说这话的时节
$ J6 q1 P4 {. \+ I8 X             距离被罢黜已是四年的光景了1 G* f$ {6 w& ^2 ~; H5 e, q
             今天他坐在石上3 I" F( M" K/ g
             看雨落在山脉里
" C% J( Q; S$ W             他不掸去膝上的落叶" @6 M  T. e1 @0 E& _3 H3 U7 x/ O
             不惊扰衣摺里的蝴蝶
2 [8 @4 r2 @! q% W4 }             他已经习惯  r2 {% s  }1 @# Q# ^+ X
             像另一块石头4 V; G+ o6 v- K/ v
             那样睡去* H( Y& Q; }  X
% ~" m% H: t  T
    这首诗的中间写道:“说这话的时节/距离被罢黜已是四年的光景了”。这两句,其实是一个叙述转身,以这个叙述转身为界,前面写的“在山中”的情形,即是一个叙述横断面;后面写的“今天他坐在石上”的情形,即是另一个叙述横断面。诗人正是在这两个叙述横断面上的停留与放大,完成了一首关于崔九的、极富性情的叙述。* p+ J; j0 H1 t# T: k! M" r. u

5 Y" @/ I2 ^0 T5 O! X8 ]
- v1 c  P4 ?+ l* Y0 a7 s  h. P" p5 b9 p  |: p7 M
日常与陌生,这说法靠谱吗?8 N/ D4 f! o5 ?
; \; R' t& ~4 V3 h
: u% R; d! b: t  q& Y; o
    以上,举了两个陌生化理论的例子,看起来“技术性”很强,让我们坚信:某种高超的叙述技术,让日常的东西在诗中变成了陌生的东西,于是乎诗意盎然了。8 ~. F6 k9 k- x% Q  t& T
    果真如此吗?$ d) {: W' L1 s$ @+ n0 w
    其实不一定!陌生化,不管你怎么去定义,按目前的诗歌理论,它归根结底是从“日常化”变过来的。既然如此,也就是说,诗人事先就知道他使用的词语意义是日常的。而事实上,你真能判断一个词语的意义是日常还是陌生吗?3 ]. u8 I* W! B: o$ ~
    举个例子。从空间上看,一个词语的意义如果在A处是日常的,在B处可能是陌生的。比如“得瑟”这个词,在东北是日常的,在四川就是陌生的。“龟儿子”这个词在四川是日常的,在东北是陌生的。照此逻辑,同样一首诗,可能四川人读了是诗,东北人读了不是诗,岂不荒谬?0 W1 B5 ?2 D1 _8 O/ B: x
    从时间上看,一个词语的意义如果在A时是日常的,在B时可能是陌生的。比如“同志”或“小姐”,一时日常,一时陌生。, F% x: m+ [) {) d4 Y5 S
    所以,我们通常理解的陌生化,不一定靠谱。
0 M+ d3 U% v8 D' _& N3 @
# x5 W" W5 s8 k7 m  q! l* F+ z2 `* I6 N6 _7 H/ F
不是陌生化理论狭隘,而是我们的理解狭隘, r: M( f) R9 c4 l6 W  V1 V

: b6 E! K; r" y1 [, |; C( |. B5 [% |# c/ e2 J" r* w+ I% D# z3 r( t
    日常与陌生的说法不一定靠谱,是不是前人的陌生化理论有错误?
/ [% M& ^5 f  N; N5 ~& E    不是。是我们狭隘地理解了陌生化理论。凡是经典理论,必然是活的,我们应把前人经典的诗学理论看作“生产性”的理论,根据现代汉语诗歌的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继承发挥。
- j& K% S# ^; o2 q+ t% n/ g    所有的陌生化理论,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宏观上都可划为两个层次(就诗而言):一是词语层次的陌生化,这是“术”;二是结构层次的陌生化,这是“道”。这两个层次本来不可分割,完全看诗人的悟性高低。
6 M6 e) b' M( v7 U6 d# {    也就是说,无论是雅各布森的“公式”,还是布莱希特的“横断面”,你若从词语陌生化的层面理解,你只是理解了“术”,不是“道”。记住,一切基于词语层面理解的陌生化理论,都是“术”,只有基于结构层面理解的陌生化才是“道”。
1 F, L( ?; F# S& l) S3 N* o    “词语陌生化”,即是我们对陌生化的狭隘理解,因为我们学习西方的现代诗,从源头上学,首先学会的就是词语陌生化。
" I6 D) S4 i* n    一般认为,法国象征派开启了现代诗潮,大家看波德莱尔、兰波等人的诗歌语言可以知道,其语言艺术形式从根本上讲就是扭曲或变形,这就是以“词语陌生化”为主要特征的,是关于现代诗探索的初级阶段。语言的扭曲和变形传到中国,中国诗人都学会了,于是汉语也有了现代诗,但这是“术”,不是“道”。
& k9 F( Z2 g4 N    实质上,法国象征派诗歌开启的一个关于现代诗的大道理,不是扭曲或变形的表象,而是“语言形式大于语言内容”。这才是“道”,但绝大多数中国诗人没学会,于是乎,我们看到的百年新诗图景主要是这样的:象征或意象的语言(词语陌生化),加上观念或哲理的内容(写了什么主题),如此浅陋的现代诗被中国诗人一直写到如今。4 G1 _) J  d6 }
    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仅从“词语”层面狭隘地理解了陌生化。
3 ]9 ~' }( c, F1 W1 z: p. O0 B# D" K. `

- S9 j( h7 U# y& I“词语陌生化”与“结构陌生化”; u1 E) q1 d& G9 H0 |3 O8 |

3 t% C( I; }  ]% _9 r! N, |' e; _4 v" v  r8 ]! N
    关于陌生化的理解,应该从“词语”走向“结构”。" ^# o7 d7 a  A# O8 K+ b8 n
    什么叫词语陌生化呢?简言之,就是把词语约定俗成的A意义改变成B意义。这并不是陌生化的真正奥秘。陌生化的奥秘是结构陌生化——不是把词语约定俗成的A意义改变成B意义,而是让词语避开或还原了释义性。
& j# [( w# [7 o4 r    所谓避开,是把词语导向不可说的可能性,意义无立锥之地,始终不落在“理”上,就像马祖道一禅师所言“说似一物即不中”。所谓还原,如果词语约定俗成的意义是A,那么,它在诗歌中的意义依然是A。词语所指的日常意义原来是什么,在诗中依然是什么。! ]' _. S5 v; J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让大家理解“词语陌生化”与“结构陌生化”的区别:5 U8 a  \# [! c  U. ?
    比如“麻雀”这个词,怎么让它从日常到陌生呢?如果你写“一只着了火的麻雀”、“蓝色麻雀”、“倒着飞的麻雀”,这就是词语陌生化。) ?1 S% J8 n, z" V) S( a. t
    如果你写“一只麻雀飞过天空/母亲拎着一桶衣裳走到河边/今年的雪,下的比往年早”,这就是结构陌生化,因为这三句诗的诗意是互相产生的,是通过诗的叙述结构产生的。在诗中,麻雀就是麻雀,而非什么蓝色麻雀或燃烧的麻雀,麻雀的日常意义进入诗之后,它的陌生化效果从结构中来。麻雀不管它是日常意义还是陌生意义,它只对诗的结构起作用,最终目的是整首诗歌陌生化。就像布鲁克斯说的“诗意产生于上下文之间”。* i5 e2 B$ ?  G
    结构陌生化,目的不是让一个词语产生诗意,也不是让一句诗产生诗意,而是让整个一首诗产生诗意。如果你说“某句诗写得好”,这是标准的外行话。
/ r6 Q' T: ^+ N! I1 _2 Z. u    大家可能知道这样两个概念:“本事”与“情节”。情节,就是陌生化了的本事。在诗中,基于词语的或本事的东西,都是术,只有结构的或情节的东西,才是道。
# f9 v! D1 V$ v# c0 E3 m    弗罗斯特讲过一句话,“诗歌情节产生韵律”,我二十岁就注意到这句话,很刺激我,但一直解释不清它的真实含义,后来我才悟出,弗罗斯特讲的奥秘就是结构陌生化。华兹华斯说,诗歌不是象征,是寓言,这句话虽然不是讲结构陌生化的,但足以证明他已悟出结构陌生化的道理。
8 y& M% G# c) k# l- w' @
( c; a8 c' Z" [/ {# H
: H+ y, R" V+ J1 S0 `  S/ o. t什么样的眼睛看出什么样的结果& |, A% n1 |3 J8 J) X( v7 q
0 l: V8 U2 C8 B. X; ~# N

5 {9 r: d/ _* P% d$ z  Q+ t    事实上,从亚里斯多德到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的意义从来都不是限于词语意义的陌生,而是旨向了整个语言形式,正如什克洛夫斯基说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的内容,而是为了取代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4 r& x  |2 q6 a( _3 k
    从源头上看,亚里斯多德说的“惊奇”,就不仅是从词语上说的,也是从结构上说的。因为“惊奇”之说基于模仿论,有戏剧性推动诗歌叙述的意味,它一定也是指向了诗歌结构的。: d. n4 _- H6 i- c
    从源头上看,中国古代的“比”也一样。如果你狭义地理解,“比”就是比喻一类的修辞作用。如果你广义地理解,“比”也是处理诗歌结构的。大学者朱熹,给“比”下了一个定义:以彼物比此物。朱熹的话,就未必仅是从修辞角度讲的,因为“以彼物比此物”本质上也具有戏剧性推动诗歌叙述的作用,也有结构陌生化的作用。
5 X& H) U& j5 H# }% o; p7 }7 M/ y7 O5 \    举个大家十分熟悉的例子,中学课本里的一首诗《诗经·硕鼠》:9 j& ?$ C; ^" Y: y7 C. g  y  o2 z
" `& F: w2 C' V6 n9 D6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z  w/ K9 \# x  U4 i! f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 [$ x8 ]9 n6 {- P: m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9 B& w. C7 R" e+ J8 d% S9 J' I; L* m  l! v2 v( O; ?
    人尽皆知,这首诗用了“比”的手法,即用硕鼠比喻贪政,这是古人所谓的美刺手法。如果是考试题,答案大概就是这样。7 @; E2 ~: O# h( a$ ?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思维,来注意一个细节——大学者朱熹,对这首诗的解释与别人不同。他在《诗集传》中说,《硕鼠》表现的是“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一般认为,这是朱熹对该诗主题的另一种解读。其实呢,朱熹这句话反映的,并非是对《硕鼠》内容理解的分歧,而是他与别人不同的诗歌观念。+ ^( A* h4 h  t+ {
    在朱熹的观念中,《硕鼠》通过“比”的手法叙述了一个关于迁徙的戏剧性的故事,不单纯是一首象征意味的诗。也就是说,“比”在《硕鼠》中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了某种修辞,而是处理了诗歌结构。) i9 K  X! W' n6 I  ]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牵强附会,俗话说,什么样的眼睛看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在创造性地理解前人的经典,让经典活起来。其实不仅是“比”,赋比兴的道理都是这样的,今天不展开分析了。
+ {- f: G: l& O# @6 c3 e7 d* N. N
" j! l) l: Z8 I0 D$ b+ k  c
! B2 ^2 s. d/ w8 w, I. C& }8 J; \7 G诗,除了结构没有奥秘  f! b5 {/ B. F6 O0 W0 i7 y
0 z- v1 l8 m; m6 `: \
& m- o, ^  C+ A. t3 x, P) f6 b0 a
    诗的最大奥秘,就是结构。3 ?- b9 Y4 G, v1 r2 B1 Y
    当然,你也可以说诗有一万种奥秘,但一万种奥秘都可以从结构中产生。诗的任何阅读效果(笼统地说就是诗意)都可以从结构中产生。学诗,结构是本,其它是末。就像临济义玄禅师说的:“但得本,莫愁末”。
) Z- E! n2 n5 L. R) l' Z    诗的标志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是诗意,从普通的理解层面讲,这是对的。但从高级的理解层面讲,诗的标志是结构,因为有了结构就有了诗意,结构是诗的核心。
# y' a% U" [: ^% @    叙述的标志是什么?也是结构。不要以为长诗就是叙述,其实,很多长诗根本就没有结构,不过是平行式的漫游,那种东西写的再长也是忽悠。记住:诗是向上的构筑,不是平行的漫游。修辞的堆积往往是无穷无尽的漫游,结构的奥妙才是无穷的创造。一切取决于你的理解,取决于你的眼界高低,就好比陌生化这个东西,你若低级的理解就是词语的,你若高级的理解就是结构的。7 n; \' o, I. u* j8 |
    啥叫诗的结构?
7 k: k5 v0 `$ Q; M    结构即关系,关系有层次。浅层次的关系靠技法,高层次的关系靠心法。最基本的关系是材料关系,这是语言“意义”层面的。更上一层,是叙述策略关系,这是语言“使用”层面的,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更多的时候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而最上一层的关系,是“诗人心气”与“语言性情”之间的关系,二者若能融为一体,即是完美的结构。这种融合靠技法不行,必须靠心法。
& c5 ~" q4 |3 r+ Q2 L    诗的“结构陌生化”,从技法上讲也有多层次。7 d8 K" ]9 Z0 }4 l3 D$ v
    首先,它通过叙述推动,向结构要诗意,而非通过意象推动,向词语要诗意。大家总是习惯性地把词语理解为日常的和陌生的,即:词典上的词语意义是日常的,诗歌中的词语意义是陌生的。这么理解比较直观,似乎是真理,其实是错觉。事实上,陌生化是从诗的整体而言的,并非是指某个词语进入诗歌之后陌生化了,而是指整个一首诗陌生化了。
, G, Q+ Z  e$ W: p    结构,让整个一首诗陌生化,有各种各样的叙述策略。随便举些例子:& b5 D& p: _. L) {- a2 M$ Q- O' O
    有的诗,句句无诗意,但其中某一句着力,一瞬间让整首诗产生了诗意,比如巫小茶的《狗尾巴草》,魔头贝贝的《冬日即景》。有的诗,句句无诗意,也没有任何一句着力,但句句互相着力让整首诗产生诗意,比如北魏的《梦见1967年的冬天》。有的诗,句句有诗意,但句句互相拆力,不给人堆积感,不貌似可以提取出警句,这也是以结构让整首诗产生诗意,比如吕布布的诗。这样的例子很多,皮旦、周瑟瑟、北魏等都是擅长叙述策略的诗人,限于时间不展开分析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阅读。
" S  z8 d8 A9 u5 e) Q( o1 Z( A4 O) B; R: |
: }: ?! d% X( p* e4 e7 p
结语,和一个顺口溜
$ ^+ K1 X$ w+ R, f: X3 Q9 Q
' w- F0 }( L7 G- [! `( `2 a0 T$ b7 h
. v- e& g- {+ t8 N- P, r    我谈诗,就是五个关键词:基本支点是“叙述”,写作立场上讲“公民”与“过程”,美学形式上讲“直接”与“可能”。6 e: O* N1 V$ t' j
    所谓诗的叙述,从策略(艺术形式)上讲,核心手法是“直接抒写”,产生诗意的关键是“结构陌生化”,文本效果是“可能性”。
0 i3 j/ q2 A" ?3 C    以结构为诗的第一要素,通过叙述策略影响诗的结构,通过诗的结构让词语本来具足的诗意直接自然呈现,而不是像现代派早期那样对词语进行变形扭曲,这就是从“词语陌生化”到“结构陌生化”,就是弗罗斯特的“诗歌情节产生韵律”,就是布鲁克斯的“诗意是从上下文中获得的”,就是王国维的“不隔”。你若从结构层面理解了其中道理,一万个大师说的一万句经典,都不过是同样的一句话。
1 o6 c+ M9 E1 c# y! T    词语陌生化是技法,结构陌生化也是技法,更是心法。当然,结构陌生化是对诗歌陌生化的高级理解,是为了区别“词语陌生化”而说的。用佛家的话说,这叫方便。如果你真正领会了,就没有所谓高级低级的区别,词语陌生化与结构陌生化融为一体,随心所欲。如果你教条地模仿,你写的跟兰波、艾略特一样,也不过是漂亮的尸体。" P8 z2 P4 C' F$ ^9 ^, N
    最后,我给大家说一个顺口溜,结束这次交流:
3 Q  Z; j) i% ]' M( N
4 [* }$ J  A. x/ J) X" c  o) d* z( x1 |+ @  L% M( s6 t) ~
        诗意本来有,日常即陌生。
" k' k7 ~* g" U, E( M        叙述出结构,一切自然成。3 F" Q; h! s$ a  l

! W0 ?/ }/ k. }  L$ J2 G7 C    谢谢大家!) m' y/ n' |/ ?5 ?

- d0 g) {$ G8 q4 n& T" n1 A- l1 i                                                时间:2013年11月16日上午  v' N- Z  c6 o* d9 {& N  \
                                                地点:山东高密,凤凰宾馆
, q, s, P1 p* w; c$ ^6 d  `$ b" O                                                注:讲座资料节选自白鸦诗学随笔《叙述心法正脉》草稿
5 s" ]/ Y* a5 n6 y/ C  R
$ \$ I; ^' A* H0 U+ X" f5 _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13-11-20 01:36 置顶他在回忆里开着火车,含着
( h/ j: `! w$ O$ y% ]一根狗尾巴草,好象嘴里含着; ^) g% Y" a# M$ t" f- G1 n( R
一个女子。他的6 G0 s) U, Q' T8 z
二十年来如一日没有变过名字的
8 C& ?" t9 o5 ^* v: a3 G1 D; G女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的# f1 t- Q( R: r* K; P* G
女子,他看一眼扫把她就会去扫地的5 M/ @$ g( O2 M
女子,会种地织毛衣的
0 N7 K: }0 W  \. o女子,想念他时会打喷嚏的  T. {5 K8 W7 D. [% A
女子,他满嘴都是她头发的5 ~. R7 w; D' Z. u" @
女子,和他共用好多次枕头的# u' q1 h5 o3 u+ R- m2 o
女子,他在刷牙而她在旁边上厕所的, E& V7 z* k$ r/ K3 [
女子,情人节送他一大把狗尾巴草的
; O* X) Y8 f' J' e5 j) r+ M4 Q女子,令他饱受那狗尾巴草折磨的5 g1 a8 R) E' n+ i4 `
女子。
4 U7 r* Y( g3 ^7 U
/ O4 [  Q# ~5 k(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1:53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6 15: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