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在全球化的大陆上标出新版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在全球化的大陆上标出新版图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 东方早报

  记者 沈祎 周四晚,由诗人北岛策划,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以及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的第三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在香港开幕。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邀请了18位来自海内外的诗人,其中最年长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83岁,最年轻的台湾(女)诗人叶觅觅则只有27岁。其他诗人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西班牙、波兰、智利、缅甸、伊拉克、菲律宾、韩国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内地受邀参加的有诗人韩东和女诗人蓝蓝。如此丰富多样的背景使得这次诗人的聚会像极了一次诗歌的“联合国”。两年前因为操劳诗歌节而病倒的北岛,再次出席主持这次诗歌盛会时也显得格外兴奋。
  北岛:
  一直想搞个诗歌大聚会
  有趣的是,这次诗歌节的出版物和各种邀请函上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幅北岛的摄影作品,抽象的光影叠加很像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汇。北岛告诉早报记者,这是他在今年参加西班牙诗歌节时无意拍下的一张照片,没有想到和这次诗歌节的主题形成了一种契合。“我在海外漂泊了那么久,一直都想打破文化的边界,搞一个诗歌的大聚会,然而一直困难重重。终于,在香港这个地方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在诗歌节开幕前的诗人与媒体的见面会上,北岛这么说。
  本次“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主题为“岛屿或大陆”。“岛屿”一词近年来在诗歌界的使用率颇高。对此,北岛引用了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扉页上的约翰·邓恩诗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块,是大陆的一部分。”他解释道,“这句诗穿越了三百年的黑暗,成为人类团结与尊严的隐喻。然而在当今时代,这诗句却成为全球化疾病的隐喻——如果全球化是‘大陆’,那么诗歌就是‘岛屿’。全球化的新版图背后,充满了语种、民族、宗教、文明的交错、并置与对抗。”至于记者问及为何是“岛屿或大陆”而不是“岛屿与大陆”,北岛则表示,“或”字代表了一种选择,更是表示一种疑问,而“提出疑问,是诗人的天性也是诗人的责任”。
  “诗歌回避或屈从于现实,都是另一种奴役”
  开幕前的媒体见面会,更像是新老朋友们的“茶话会”。看得出来,诗人之间也充满了喜悦与新鲜感。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是彼此的外文译者,但在此之前也只限于“神会”于诗歌的世界里,在现实中则是首次见面。
  作为这次聚会最年长也最具声望的诗人,83岁的阿多尼斯完全没有受到长途旅行的时差困扰,他在见面会上对记者说:“这样的诗人聚会像一个诗歌的国度,没有东方和西方之分。在这个诗歌的大花园里,我们每一个诗人都是一棵树木,都是一朵花草。”阿多尼斯同时强调,“在这几十年来,东西方都发生了知识上的革命,其中也包括诗歌观念的革命,有一种来自美国的观念认为:诗歌主要是对现实的再现。但我反对这样的观点。不论是回避现实,或是屈从于现实,都是另一种‘奴役’。诗歌应该超越现实,把我们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当世界上的一切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只有诗歌像爱情一样,可以表达最深刻的本质。”
  来自韩国的诗人李晟馥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对东亚古典文学也十分痴迷,同时喜欢研究易经。他说,现实对他来说就是梦境,而诗人则是活在“梦中之梦”。他借用波德莱尔的一句诗歌总结:“在诗歌里,我们都是灵魂伴侣。”
  来自加拿大西岸的诗人Tim Lilburn表示自己20多年前就深受北岛、顾城、多多那代中国诗人的影响,近年来则开始阅读欧阳江河、西川、蓝蓝等诗人的诗歌。
  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女诗人Conchitina Cruz表示,自己的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台风“海燕”的灾难,她说:“这个世界有许多地方的人们正在受苦,而诗歌让这些苦难得以释放,被人看见。”对此,来自英国威尔士的女诗人Menna Elfyn则安慰道:“连接我们的不单单是苦难,我们同样因为欢乐而相聚。”
  缅甸诗人Zeyar Lynn同样也是一个诗歌翻译家,他将在座诗人包括阿多尼斯、北岛、Peter Minter(澳大利亚)、李晟馥、蓝蓝等的作品译介到缅甸。他介绍,在缅甸有两句俗语,一句讲:“诗歌是知识分子的工具”;另一句则是:“诗歌是大众的武器。”看起来这两句话有一些矛盾,其实它们道出了诗歌在社会角色中的复杂性。
  智利诗人Raul Zurita同样分享了他家乡的一个谚语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他原先并不会唱歌,后来他沿着一条河走,越走越开心,于是便开口歌唱起来。”Zurita说,这次活动将许多不同语言背景的诗人聚集在一起,自己就好像身临一个语言的大海洋,这让他兴奋不已。
  来自伊拉克的女诗人Dunya Mikhail家乡在巴格达,现居美国密歇根州。她说,和密歇根州相比,她的家乡巴格达实在是一个太“热”的地方,不论天气还是文化都很“狂热”。Dunya认为,诗人并不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诗歌可以带领每一个人去他们想象的地方。
  来自澳大利亚的Peter Minter则从自己的身份出发诠释了对“岛屿”的理解。他说,澳大利亚本身既是一座岛屿,也被视作一个大陆(大洋洲),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尽管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距离比较遥远,但澳政府近年来对于边境安全的问题却十分关注。这种客观环境的多重性确实影响了写作者的身份,但他认为,应该排除“殖民化的感官”。事实上,岛屿之间的边界已经被打破,正如他从悉尼飞到香港,在城市之间穿越,边界的概念对他来说已经越来越模糊,文字制造人际之间的力量,带领人们穿越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但Minter同时回忆道,最近在他家附近的山林发生了一场大火。他和妻子孩子只有30分钟的时间收拾行李离开屋子,他在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书房,因为有太多书籍无法带走而倍感痛心。这次特殊的经验让他意识到文学与生活的关联性其实非常密切,而诗歌对人性的探问意义,则是在诗歌写作中应该持续进行的课程。
  内地女诗人蓝蓝则借用了在场的波兰诗人Rozycki的一句诗歌“波浪起源于众神的犹疑”(《热带气旋》)说道:“是诗歌的“热带气旋”将我们所有诗人聚集到了香港,诗人在香港相聚,彼此是朋友;在诗歌里相遇,彼此则是亲人。”内地诗人韩东则说,这次聚会的地点多年前他曾经来过,但是早已不记得,这次诗人聚会像是修补了他的记忆。而作为一个“记忆力极差”的人,仿佛只有和诗歌有关的东西可以帮助他发现并且纪念生活中所有不该忘记的事情。
  “诗歌之夜”诗人
  首次走出香港
  昨晚,在一场由诗歌朗诵和洞箫、埙演奏的跨界表演中,“国际诗歌之夜”正式拉开序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波兰诗人Tomasz Rozycki、缅甸诗人Zeyar Lynn还有内地诗人蓝蓝分别朗诵了各自的代表作。本周六和周日还将举行另外两场与小号合奏以及菲律宾乐队合作的诗歌朗诵会。
  此次“诗歌之夜”除了按照前两届的惯例举办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朗诵会,开展多次专题讨论会,并为每位出席的诗人出版多语种的诗歌合集之外,这次诗歌节的一个新亮点是,从11月中旬开始至明年1月底,在穿行于港岛的二十多辆老式“叮叮车”的车厢内,都布置了中英文的诗句。诗歌将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伴随香港这座岛屿上的所有乘客一起,穿行于每一日的生活旅途中。同时,这次受邀参加“诗歌之夜”的诗人也将首次走出香港,分成三组,前往广州、汕头和深圳继续诗歌交流,形成一种涟漪效应。北岛说:“诗歌如同众多的岛屿,正在标出一个更新的版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3 18: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2:30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4 07: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