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浠水农民诗人王英去世 郭沫若曾称其农民骄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命运多舛笔耕不辍,郭沫若称其为“农民骄子”

   人物简介

王英是新中国第一代农民诗人,与张庆和、魏子良、徐银斋并称为“四大农民作家”。王英追求以情、景、理、趣、美取胜和熔古诗、新诗、民歌于一炉的表现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王英体。

王英一生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文化报》《诗刊》等50余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诗歌、曲艺、散文和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达2000余篇(首),先后出版了《山湖风月》《杜宇啼痕》及《一蓑烟雨》等诗歌专集。

王英的处女作《喜迎大军过长江》,发表在1949年《湖北日报》上。改革开放后,王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培养诗歌人才追求诗歌风格上,先后开办“王英诗歌讲习班”,创办“乡风诗社”。20多年来,“王英诗歌讲习班”已开办15期,学员遍布新疆、北京、上海、天津,培训诗歌作者1000多人。

2 日,曾被郭沫若誉为“农民骄子、文化主人”的浠水农民诗人王英因病去世,享年86岁。去世前一个星期,王英在病榻上吟诵了自己生命的绝唱《梦》:“一生诗笔未停松,八十余年腰背弓。我有今朝中国梦,长征路上走驼峰。”5日,黄冈知名作家何存中撰文:“王老师,到天堂您还写诗吗?后辈用涌出的泪为您送行!愿您在天堂安息!”

少年苦难身世激发诗歌情怀
1927年,王英出生于浠水县梅梓山竹屋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出生时,父亲在外从军,后一直杳无音讯。世俗的压力,舆论的偏见,迫使外婆在他出生后将他丢弃,被一姓王的人捡回抚养,取名王望秋。后来,他自己改名王英。

不幸的是,在他16岁时,养父也死了。母亲杨氏希望他能帮家里种田,不再支持他读私塾。他出生的梅梓乡是一个歌乡、诗乡,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梅梓山上就有“梅山诗社”。

从那时起,王英就有一个诗人梦,并将其作为奋斗目标。每次从私塾放学,别的孩子回家吃饭,他经常回到屋前竹林里,等别的同学吃完饭再去上学,他又饿着肚子跟他们一起上学。竹林是他的避风港,也是他的情感寄托之地。

王英曾用碎碗片在竹子上刻过一首诗:“身系千磨志不忧,一心窗下把书求。黄河尚有澄清日,岂肯英雄不出头。”

那时私塾读书,每到端午节,学生必须给先生送东西。家庭富裕者一般都送鱼、肉、糯米等物,他当时在家干农活,托别人带了八角钱给先生。后来别人又将八角钱带回给他,说是先生嫌少不收。

他心里很不快,后来写了首诗夹在先生字典里。怕先生认出笔迹,他叫外校读书的同伴帮助抄写。诗曰:“先生似牧一群羊,羊众之中有栋梁。借问栋梁谁一个,除头削尾请思详。”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他巧用拆字法:羊字除头削尾为王,全班仅他一人是外来王姓,其余皆为族姓。那位先生没读出是谁写的,据说追查了一个月没结果。

曾受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接见
1952年,王英在小学任民办教师,经人介绍认识了贫困农民的女儿陈东云。

1953年,两人正式结婚。陈东云没读过书,只在夜校扫过盲,认识几个字,但勤劳、诚实、能干。他俩结婚后,两口子恩恩爱爱,日子过得很甜蜜。儿子咏桥的出世,更是给这个贫苦家庭带来快乐和希望。

王英写诗读书的时候,陈东云总是帮忙裁纸打下手。冬天为他烧炉取暖,夏天为他摇扇驱蚊。为了他晚上能写作,陈东云上山捡回松树节和松节油。用破瓦片做灯座,将松节和松节油放在破瓦片里供丈夫写作照明。

家庭的温暖使他诗情激发,自1949年写作《喜迎大军过长江》开始,华丽的文章不断涌出。1955年3月,《湖北文艺》发表了王英写的150多行的《赶鸡》鼓词,更是大大鼓舞了他登上诗坛的自信心。

他的单行本《赶鸡》1956年6月由北京宝文堂出版社出版;《两姨丈·赶鸡》合订本1956年8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唱词《龟形山》1958年6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山头和尚头》《社是山中一枝梅》刊入1958年郭沫若主编的《红旗歌谣》。

1956年,王英出席了湖北省第二次文代会,1958年8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成为上世纪50年代“浠水四大农民诗人”之一,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接见。1959年郭沫若接见他时,在他的日记本上题字曰:“农民骄子,文化主人。”

但在王英33岁风华正茂的人生旺季,厄运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家人。1960年春,他随同湖北省文化局组织的工农创作巡回辅导团在宜昌辅导写作,突然传来一封电报,全文如下:“王英爱人被雷打死,小孩身受重伤,速归!”更不幸的是,经过两年医治,独子咏桥终因伤势过重夭折。“三个饭碗空了两个,剩下一个装满眼泪。”从此他孑然一身,将全部精力投身到诗歌艺术的追求之中。到1996年夏天为止,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文艺》《武汉文艺》《布谷鸟》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250余首。

浠水县文化馆画家王金石,和王英同在一个文化圈50余载。同住一个文化小院近30年,其间王金石的画室紧挨他的居室,两人是将近20年的隔壁邻居。1987年秋,王英60岁生日时曾送他一首诗:“斗室春秋寒暑更,孤灯夜夜伴诗魂。拧丝觅得惊人句,常向纱窗带血吟。”

挎着背包走遍全县80%村庄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农民作家,王英只读过几年私塾。虽然没进过新学堂。但他却饱读古曲诗词,对杜甫、杜牧、范成大、王维、贾岛的诗大部分能倒背如流。

王英勇于挑战,他努力学习新诗的写作方法,喜读舒婷、北岛、席慕容、海子的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诗刊》《长江文艺》等刊物上发表新诗多篇,诗作《乡村四月》还在1996年第二次全国田园诗歌大奖赛中获奖。

他的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自1978年开始,他用仅有的20多元钱买书买报,背着背包到各村镇进行诗歌创作辅导,并将自己的书报送到文学青年手中。他走遍浠水县80%的村庄,有人说“他是一个用脚写诗的人。”

1982 年,在浠水县文化馆业务馆长朱泗滨的鼓励下,他开办了“王英诗歌讲习班”,创办了“乡风诗社”,举办全国性的“一多笔会”,办起了《乡风诗报》《乡风诗笺》。20多年来,“王英诗歌讲习班”已开办15期,学员遍布新疆、北京、上海、天津及湖北黄石、武汉等地,培训诗歌作者1000多人。

在他的努力和帮助下,一大批诗坛新秀脱颖而出,很多学员加入市作家协会和省作家协会,学员们在《诗刊》《诗歌报》《诗人》《东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800多篇,一些学员还出版了个人诗集。

王金石感慨地说,与当下各种营利性的辅导班相比,“王英诗歌讲习班”和“乡风诗社”,相当于一份免费午餐,入班入社只收少量刊物打印费。

晚年王英仍然坚持办讲习班和诗社,向年轻诗歌爱好者讲述一个个诗的童话。他有一首《陋室自吟》,是他诗歌生命的真实写照:“不嫌屋矮破栏门,遮体还能作舌耕,心血浇桃汗润李,诗坛增发几枝春。”
                                                                                    来源:荆楚网-楚天时报 作者:柯利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6 19:27 | 只看该作者
悼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6 21:40 | 只看该作者
为诗歌献出了一生。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7 10:51 | 只看该作者
为诗歌献生。
悼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7 13:10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歌者!愿先生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7 20: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悼念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4 07: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