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语言
文/戴永成
青青的草,是春天最早长出的语言,水灵灵地依偎于草原湖岸,湿漉漉的母语,来自一条母亲河。一滴母性的水,润泽水做的童年和春的童谣,春的语言清新、纯净地流过童心。
一夜春风,柳芽长出唐诗,万条垂下绿丝绦,被二月剪刀裁出的绿叶,都是春的语丝。
春雨夜来,桃花开成宋词,碧桃天上栽和露,叩问桃红为谁倾吐春的情歌与爱的情思?
春的语言,是草色的种子。一种疯狂地播种,势不可挡。临水而歌,漂流远方。遇土扎根,发芽梦想。流浪如蹄,语调铿锵。与花相约,草味十足。
草色的语言,被农人扶在犁铧上,种在田埂上便长出农谚。野性的语言,被草根含着到处流浪,种在他乡便是乡音。
春的语言,是奔跑的蹄音。一马当先,是春的脚步。万马奔腾,是春的旋律。排山倒海,是春的气势。春的语言,清新如雨后竹笋,蓬勃如泰山日出。
有草色的地方,就有春的语言。有流水的地方,就有春的语言。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春的语言。有爱情的地方,就有春的语言。
草的呐喊,花的花语,树的情思,山的泉声,河的流韵,月的心事,都是春的语言。
草原、大漠、高山、大海、森林、村庄、城市、水乡、古镇、阳光、种子、土地、灵魂、爱情与信仰,天涯海角,都有春的语言。万物生灵,都有春的语言。
春的语言,属于春天,属于诗歌,等待被诗人采撷、播种与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