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文/清柳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以言情、言志。 诗歌是情感的一种载体 ,它里面所蕴含的事物 、意象等构成一个复杂而立体的空间。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产成着不同时代的诗歌形式 ,同时这些时代的诗歌也从它表现的形式到内容都受到其影响,被打下时代的烙印。 我们不难发现从先秦诗经三百首 汉赋 古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歌 都是一个在不断适应时代不断追求情感表达 形式解放的过程。诗歌的体裁 形式 用词 都是为着诗歌的灵魂而服务的, 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情感等内在的事物。
我们现代诗歌 这个时代的诗歌 也在不断地发展 追求诗歌内容到形式的新奇与突破甚至出现一种流于形式 极端一味追求诗歌用词独特怪异的现象。追求这些从一方面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它或可催生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世上本无路 不过是人走多了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诗歌发展变化的现象中 。 只是当一味去追求这些外在表达时 而弱化了诗歌的内在 则无疑是买珠还椟 。
要想了解这种现象 还是需要回归的现实社会的视角。一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都对其产生宏观的影响 是它的营养巢和催生剂。它之所以能大量产生 而不是个别特例的前提是它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 因为它是这个时代的 产儿。现在社会的发展让大量情感的空洞 缺失 浮躁 ,一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个性 张扬 独特的人生观念的世界。这些都会反映在情感的表达上 ,烙印在诗歌的形式上。从这一点上我们也不难理解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由一个不完善到趋向于完善的过程。而它的兴衰灭亡则取决于这个社会的需求。过去的各种诗歌形式也不是一出现就完美无瑕的,就算是在其最鼎盛的时期亦是存在着各种弊端与不足之处。只不过悠悠时光浩瀚诗海能留下来 ,能让人们选择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是那些内在与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的诗歌。时间就是最好的滤网 和方向标。不需要急着去批判和否定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岁月自会剥除那些浮燥的外衣淘出金子般的好诗。
追求新奇这本是一件好事 ,他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诗歌体验 往往会给人很多耳目一新 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是它不是现代诗歌优劣的评判标准 , 也不应该成为诗歌创作的束缚 。
诗歌创作跟雕刻艺术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歌的展现是情感雕琢的一个过程 , 雕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出你所想要表达的事物 为增彩添色 。 如若失其灵魂与内在 那么再好的雕工也只不过是一件好看的工艺品 。 “葡萄美酒夜光杯”好诗如酿 体裁容器 。
月光杯赏心悦目 但醉人的是琼浆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