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芒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印象:老家现在下着霜(组诗)

                                    文/汤胜林

第一印象

曾经的山,现在是土包
曾经的河,现在是小溪

就像那个晒萝卜干的老太婆
她年轻时是那么白皙和饱满
现在却把自己晒成了一块萝卜干

第二印象

高速公路从老家门前经过
大山、小河进一步萎缩
低矮的楼房现在变成火柴盒

屋子里那些个火柴棍呀,头上有火药
有火药又能怎么样?
划燃了,不过一阵小小火

第三印象

仿佛就在梦中,仿佛就在昨天
那些儿时记忆中的天真少年
还保持着曾经的鼻涕、冻手、泥衣服

可惜呀,他们不是他们
他们只是他们的下一代,复制品

第四印象

老家的土狗,不是原来的土狗
叫声却是原来的叫声
夹杂着亲切的乡音、方言

也许我身上还残留有故乡的气味吧
它们见了我,只简单叫几声
又忙自己的狗事去了

第五印象

小时候听老家的公鸡打鸣
越听越像:“毛主席语录——”

上次回去听公鸡打鸣
越听越像:“喂人民服雾——”

昨夜没听到公鸡打鸣
估计它们睡得很香,在做中国梦

第六印象

三十年前,作为大山里第一个走出的中专生
我是新闻,我的同学李三娃是读者

三十年后,作为大山里第一个有钱的老板
李三娃是回乡创业者,我是新闻撰稿人

第七印象

小时候看出殡,那棺材要八个人抬
后来越做越小,那是因为农村壮劳力太少
棺材太重,大家没有力气抬

现在土葬改火葬了
不需要人抬

第八印象

为什么,照片里的巴山那么雄壮
电视片中的山花那么漂亮
现实中的老家却总是令人失望?

难道说,家乡就如美女的脸蛋
远些看,光滑似绸缎
放大一百倍,却似大旱之年干裂的稻田

巴芒品诗:
        关于“故乡”的记忆,我相信我们都有很多话要说;关于对现代物质发展的反思,我相信有很多诗人都在做;关于“老家”的诗歌读过很多,而这一组,是击中了我的胸口,是具有相当分量颇让人思量的文字。

      何谓印象?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读完这组《印象》形成的印象就是“忧虑与反省”,我脑海中涌出了这样的句子,某位诗人(印象中应该是张宏志)写的:


能出口的,全出口了
只剩下我们不值钱的灵魂
能进口的全进口了
只剩下他们不可爱的制度


能污染的全都污染了
包括我们不能污染的内心世界
能破坏的全都破坏了
包括我们不能破坏的人格


我之所以要引用这段诗句,是想佐证这组诗歌所体现的内涵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并由此引申开来。

      《第一印象》是“故土”印象“的速写,”曾经的山,现在是土包/曾经的河,现在是小溪“,我们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是粗犷型的掠夺式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挖矿占地,拦河养鱼。资源有限,人的欲望却无穷无尽,我们曾经的故土,在发展中完全变了模样,”就像那个晒萝卜干的老太婆/她年轻时是那么白皙和饱满/现在却把自己晒成了一块萝卜干"。

      《第二印象》首节是浅浅的白描,“高速公路从老家门前经过/大山、小河进一步萎缩/低矮的楼房现在变成火柴盒",白描的风景中有宽广的高速,有老家,有大山,有小河,有低矮的楼房;高速公路是时代节奏,也是工业化象征,更是快速发展的写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河的萎缩,曾经光鲜挺拔的楼房成了“火柴盒”(这其实还隐喻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是不合拍、也是脱节的),在此基础上,诗歌进行了阐述“屋子里那些个火柴棍呀,头上有火药/有火药又能怎么样?/划燃了,不过一阵小小火”,“火药”象征了什么?从善意的角度去诠释,我希望它不是愤怒,而是希冀,朴实而善良的农耕希冀之火,总的说来,在未完成工业化之前,我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大国,民富则国强,但显然,目前为止,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离普遍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发展的忧思,也是诗人忧患意识的体现。

       《第三印象》则进一步阐释这一种忧患意识,“仿佛就在梦中,仿佛就在昨天/那些儿时记忆中的天真少年/还保持着曾经的鼻涕、冻手、泥衣服//可惜呀,他们不是他们/他们只是他们的下一代,复制品"。一代代从山里走出去淘金的人,三十多年来前仆后继,很过人淘到了金,却离开了“故乡”,更多的人辗转来去,却只能保持基本生活,把老去的父母留在山里,把孩子留在山里,生活还是一样艰难,而且延续这一种困苦的生活。时代发展这样迅速,对这样一个庞大弱势群体给予任何指责都是不人道的,他们一样在努力,一样在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这就是奋斗者和奉献者的悲悯写照。

       而《第四印象》在整组诗中则显得比较另类。“老家的土狗,不是原来的土狗/叫声却是原来的叫声/夹杂着亲切的乡音、方言//也许我身上还残留有故乡的气味吧/它们见了我,只简单叫几声/又忙自己的狗事去了”。语言诙谐,调侃中见深深无奈。

      《第五印象》:“小时候听老家的公鸡打鸣/越听越像:“毛主席语录——”//上次回去听公鸡打鸣/越听越像:“喂人民服雾——”//昨夜没听到公鸡打鸣//估计它们睡得很香,在做中国梦”。个人感觉这是在借写农村公鸡打鸣写国家灵魂的发展简史。这里的“公鸡”其实就是经历着这段历史的人,也是经历着发展变迁的广义乡土(包括城市)。说起来我们的发展之“梦”这么多年来一直建立在一声声口号上,这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情。但我又想,这样的梦碎了又做,做了又碎,碎了再做,只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梦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这种“梦”一样的沉沦与搏斗,并非梦一样虚无而渺茫,相反,对它们的反思是真诚而有力量的,社会发展的力量就是这样迂回着、而又前行着。

       我觉得《第六印象》放的位置有些靠后了,建议提前,放《第四》、《第五》之间较为合适。作为组诗的铺陈出现要好一些。因为从整组诗来看,这是个人反省比较出众的章节,相对浅显。诗歌的铺承应一般规律为由大到小,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当然也可以反其意而用之,但作者这组诗却夹在《第五》和《第七》之间,有些单薄而显得失去了层次感。个人看法。

       《第七印象》写的是“出殡”,火葬是殡仪制度的一大进步,作者却从中反思出人伦、人情世故的退步,这很新,也很沉重。“小时候看出殡,那棺材要八个人抬/后来越做越小,那是因为农村壮劳力太少/棺材太重,大家没有力气抬//现在土葬改火葬了/不需要人抬”。

      《第八印象》:“为什么,照片里的巴山那么雄壮/电视片中的山花那么漂亮/现实中的老家却总是令人失望?//难道说,家乡就如美女的脸蛋/远些看,光滑似绸缎/放大一百倍,却似大旱之年干裂的稻田”。实际上,这个结尾提出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号,又是一个有太多答案的问号。上文中诸多印象皆为镜子,是印在作者和读者心中的影子。佛教经典《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云:“喻如阎浮堤一切众生身及馀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这和《第一印象》形成了奇妙呼应,袒露才是真正的反省,这种反省(可能还暗含忏悔)是诗人的底线,捅破一层窗户纸需要担当,也需要勇气,解构社会现象,从解剖自我灵魂开始,从“雄壮、漂亮”的目击开始,直入卑微、孤独的内心深处,记录一个真实而疼痛的时代核心,这永远是一个诗人的精神诉求。
       总之,这组诗行文不多,着力却不浅,却让人感觉气场很大。行文从容不迫,轻重若轻。非常好。

-------------------------------------------------------------------------------------------------------------------------------------------------

2、暮色漫起(一组)
                     文/如月之月

《手掌上开满颤栗的花朵》

清晨,等一缕风
从天际而来,穿过山川草木
吹拂淡紫的帘幔
你看,风来花就开
手掌心开满颤栗的花朵

朵朵轻柔似羽,飘飞似蝶
我又多了一个思念的理由

只是,她们不肯多做停留
在风里旋转
随之,扬长而去

巴芒品诗:

       这诗很美,掌心上开满的花朵就是那些欲得而不得的东西,随风而来,随风而逝,唯留淡淡忧愁和感伤。文字表述也很朦胧,自然,诗歌原本就该是朦胧的,因为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是朦胧的,而诗人要做的,本就是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朦胧却又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并把它记录下来。诗歌不要晦涩难懂,更不能去装深刻,刻意追求深刻和晦涩其实是反诗歌的。我们都得承认,很多时候诗歌就是文字游戏之一种。即为游戏,就会散场,那么多的诗歌,都会随时光“扬长而去”,但不代表以此来否定诗歌的价值,因为诗意的追求和思想不会散场,会以其它方式存在。

《冬天的孤独是什么颜色的》

我想是绿色的,像春野
布满着骄傲,当秋天逼近
难逃洗劫,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蓝色的,像大海
澎湃地呼啸,再落寞地退场
风平浪静,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红色的,像浆果
高挂在枝头,肆意炫耀
不久便落地成为蚂虫果腹之物
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白色的,像雪花
孤独地绽放,再孤独地消逝
像是未曾来过,譬如我们的爱情

巴芒品诗:
        我有个小小的疑惑,题目“冬天的孤独是什么颜色的”,看了全诗,觉得“冬天”二字有些限制了诗歌的主体性。把“冬天”二字去掉,似乎更能领会诗歌的意思。四节诗,书写爱情的四季,四季不同,爱情却是一样无果,一样孤寂。当然,我们可以想像这是诗人在“冬天”仰望爱情,体现一种对美好爱情无比渴望的痛苦。

《暮色漫起》

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
我无以计算,一头的白发
挑起了几道梁,几座山

暮色降落的时候
那一对挑担人儿
挑着挑着,就忘了风花雪月

只谨记风中的誓言
不离,不弃

巴芒品诗:
        首先要对这首诗点一个“赞”,这是一首好诗。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作者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用很为贴切的语言表述出来了。我们读过无数的表现忠贞不二主题的爱情诗,或是缠绵悱恻,或是海誓山盟,但这一首极为独特的地方-----作者整首诗不言一“爱”,但字行间无一不说爱,无一不是爱。“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我无以计算,一头的白发/挑起了几道梁,几座山”,“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应是出自“千钧一发”这一成语,把这个诗眼挑明了,这首诗歌的起点和立意就比较高了。真正的爱情不奢望风花雪月,但一定希望白头到老,终生“不离、不弃”。这样的爱情是为人们所祝福、称道的;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我喜欢的;这样的诗歌是我喜欢的,读着读着突然间就有欣喜:“对,这样的诗就是我乐意读到的”!

《一眼辽阔》

当雄鹰展翅,带来草原的香息
是否有格桑花,遗落天涯

一盏马奶酒的温度
燃烧着广袤的草原
一匹马背上的胡琴
倒出经年的悲恸

牧草茂盛,马羊像遍布草原的星斗
蔚蓝的苍穹
难抵眼前
无以触及的辽阔

2014-1-8

巴芒品诗:
         这首诗用反复的对比来强调一种情愫,从“雄鹰展翅”到“遗落天涯的格桑花”,从“一盏马奶酒的温度”到“一匹马背上胡琴倒出的悲恸”,再“从蔚蓝的苍穹”到“眼前无以触及的辽阔”,这样的对比层层深入,展示人与自然“亲切的无力感”。诗歌的主题具有不切定性,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舍弃阅读的过渡。诗歌也是一面镜子,给它不同的光源,它就反射不同的情感色彩,读者的每一双眼睛都是不同的光源,我相信不同阅历的人能从中品出不同的感觉来。

-------------------------------------------------------------------------------------------------------------------------

3、白天鹅的白
文/翠儿

一场缘起  也许
必须先被困在咒语里
如同被搁置在
天边的幻象

尘世的清凉 恰好的悲欢
梧桐下的光和影
今生的幸福与患难
必须经历漫长的隐忍
守住一段仓皇
才会相信你的到来

如同相信白天鹅的白
必须被碾碎 坠落
仿佛散花 仿佛微尘
必须轻得听不到一点
呻吟

巴芒品诗:
        这诗里突出的是“白”,“白天鹅之白”,象征的应该是中“纯净,高尚,神圣,一尘不然的境界”,无论是思想还是追求。诗歌的铺承被“困在”咒语里“幻象”展开,行文婉约,由景入情,复又寄情于景,一韵三叹。前两节应是抒发内心一段无奈守望,“缘起”尘世的“清凉悲欢”,“漫长的隐忍”也不过是“仓皇”地“相信你的到来”,实际上,我认为这样“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一般的喟叹,是体现漫漫心思无人共赏的愁苦。所以,诗歌第三节进行了阐述:再纯净神圣再美好的情思也易破碎,更易被“碾碎 坠落”,“仿佛散花 仿佛微尘/必须轻得听不到一点/呻吟”,即可见情凄之切,又表述洗净铅华,欲自我涅槃之节。
        但就诗歌语言而言,这首诗的凝练程度是不够的,就是说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提炼,尤其是第2节,整个就像散文语言。另“尘世的清凉 恰好的悲欢”一句,“恰好”一词用得非常不好,因为我读了好多的论坛诗歌,这样的用法比较泛滥,如“恰好,一片树叶落了下来”,“恰好,起风了”,“恰好,你的目光落在此处”......等等,诗歌语言,越是自我的才越是大众的,而不是相反。最后想说的是这种类型的诗歌要写出特色、写出彩来真的很不容易。
        浮光掠影,谈点浅见,权作交流。

---------------------------------------------------------------------------------------------------------------------------------

4、春天的肋骨(外二首)

文/蝶小妖

时间,只浅浅侧了侧身
一场绿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它的信仰,被重新命名。不再焦渴

阳光剔除掉苍白
我看见我们的肋骨上
收藏着倔强和一枚精湛的图腾

虚幻终与寒冷作别
大地旋开安静
亮出一草一木
铁轨上奔跑着绯红

黑夜与黎明对峙片刻后
一只树丫上的小鸟告诉我,春天到了

《疾翔》

一匹
疾驶的风景,去了北方
时间在奔,梦想在奔
岁月磨成风骨
从江南而来。脚下的石头发出呐喊

尘世的隐痛
如何引渡?一个名字行走灵魂
呵护我成长的掌心啊
在低处的尘埃里,把影子擦亮

我的诗歌叩响了
清越的马蹄声。在燃烧中,疾翔

《相约春天》

春天的敞亮
扫尽世间清冷。一泓春水掀起微澜
驱散血液中的雾霾

温度,忽高忽低
藏进一条河流,铺开
思想的眼睛,正慢慢苏醒过来
一瓣春色,从压榨的时光里发出胚芽

当第一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
你说,你将归来
拨开最初的心璧
与我相约

爱正以光的速度,抵达两个人的天涯

2014.2.2

巴芒品诗:

        我说过,作为一个90后诗人,蝶小妖的诗歌是找到了自己方向的。某些傲慢的“老诗人”一听说写诗的还是孩子,就会做出副不屑一顾的腔调来,貌似看不起这些新生力量。我为某些“老诗人”们汗颜,诗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激情,意味着灵感的爆发和捕捉,而这些优势是青年人更具备的优势,所以我们看见古往今来大多诗人代表作是在青春年少时就完成了的;我更为这些新生力量所鼓舞,他们一进入诗坛,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就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他们是诗歌的未来,欢迎他们揭竿而起,造诗歌傲慢老诗人的反,这才是诗歌之幸!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该入正题了。就我所读过的蝶小妖的诗歌而言,整体印象是走的浪漫主义路子,抒情性和感染力都很强。这三首也不列外。《春天的肋骨》春天来了,“时间,只浅浅侧了侧身/一场绿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间有时慢得让我们忽略,有时又快得让我们惊诧,“时间一侧身,春绿盖天地”,对比中见气势;“阳光剔除掉苍白/我看见我们的肋骨上/收藏着倔强和一枚精湛的图腾”,一个严冬的隐忍,并没有让希望失去翅膀,相反,希望的翅膀在积蓄着力量;“黑夜与黎明对峙片刻后/一只树丫上的小鸟告诉我,春天到了”,我们也就释然了。《疾翔》一首,让我称道的是其中内在的速度和力量,“时间在奔,梦想在奔”;“一个名字行走灵魂”;“我的诗歌叩响了/清越的马蹄声";“在燃烧中,疾翔 ”---我可以大致概括为“成长的脚步马不停蹄”。《相约春天》相对更为婉约,“一泓春水掀起微澜/驱散血液中的雾霾”,“温度,忽高忽低/藏进一条河流,铺开/思想的眼睛”,温度也就是春天忽高忽低的心事,情由境生,情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情就能看到什么样的景物,感受什么样的温度;“当第一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你说,你将归来/拨开最初的心璧/与我相约”,读到这里我终于得以知道,原来那“忽高忽低”的小鹿情怀从何而来,“爱正以光的速度,抵达两个人的天涯”,这样的丽景与柔情相统一,顿时意境全出,让人觉得境界阔达,境界高远;这样的写法由景到情的自然过渡,巧妙不漏痕迹,手法还是比较高的。个人觉得来自作者较为深厚的古典修为。

        提点看法:“大地旋开安静”“旋开”一词用得较为随意,易起歧义,联系上下文来看,可能作者的本意是要说大地不再安静,但这里“旋开”安静,就意味着要“释放”安静,和下句中的“亮”出一草一木是产生了矛盾的;有些写法过于详实,也会破坏诗歌的美感和关联,比如“春天的敞亮/扫尽世间清冷。/一泓春水掀起微澜/驱散血液中的雾霾"前两句基本可不要,大而失当,去掉后留下后两句,意思也完全到了。当然,作为还年轻的你们,经过努力,诗意进一步提升、进入纯熟境地当指日可待。

        另外提出一个看法供大家思考:浪漫主义诗歌其实不落伍,别怕那些拿着铁扫帚、神气活现想横扫诗坛的各类所谓的诗歌流派。诗歌无非就是言志言情,哪怕是实验类诗歌也一样。很多诗歌争论只是争夺话语权的斗争,对诗歌发展大多有害无益。我们的歌诗该往何处去?会如何发展?能离开传承和语言吗?能给出答案只有时间!

-------------------------------------------------------------------------------------------------------------------------------------------------


5、王志彦2013短诗10首

《冬至,或抄录错误的雪花》

麻雀背上的薄霜,比雪花更委婉一些,在冬天
佛光暗于灌木的落寞,熙来攘去的人群,淹没在鸟的孤寂里

就有问道的石头,堵住雪花里的水声,就有大片的时光
倒塌。纸样锋利的枝桠,在辽阔的西风上,夜不能寐,发出尖叫

而失控的落叶,如同上苍在冬至里最后一次遣返的憎恨
苍白的祈祷中,有无法治愈的洪水与灰烬

2013-12-9

《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

谁要乘着诗歌的善良,在词语的油漆味中
缩短与生活的距离。乃至制造渗透光芒的虚无

万物肥美,被时间抽空的倒影,身负命运的美丑
一切崇高,只是夜间的萤火,对着冰冷的月光示威

那就开始吧!大地坐拥一切腐朽
为了苟同,我把石碑安放在一堆乱骨之中

2013-12-22

《我忽略了一场雪的从容》

那时候,时光开了侧门
一只乌鸦探出头来,窥视着苍白的小镇
就见目空一切的寺庙,脱了龙袍,素面净身
身体里放生了无数头奇形怪状的小兽
山下落寞的石径,对魏晋越来越生疏
悄悄收起锋芒的人,背负年久失修的心境
邀风对饮,从容路过的雪,和时光一起跑

这一切,我若干年后想起
那场雪已返回山顶,变作白云,去了他乡
最初的丛林中,我忽略的不是一场雪的从容
而是原始的欢愉、爱和宗教……

2013-11-19

《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

白刀子藏于白骨,海水死于火焰
在秋风的禅指下,万物低弧度中消失

就像缓慢的缝隙,在暗中剥开种子的来生
让光颓败于一枚叶子不多的行程中

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
石头内部的硬伤,一直是月光苍白的根源

就像它庄重的旗袍,有着
不可覆盖的阴暗,仿佛它的本身

2013-10-19

《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

2013,已是陈旧的歧途。光阴麻木
大街上和公园假山背后的善恶,仍然是老面孔

麻雀们继续侮辱着天空的高度,雾霾在持续
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就像生活里艰难的呼吸

因羞愧而推迟醒来的草木,依然被贴上葱茏的标签
“真可耻!”,有人在暗夜虚掩了一道时光的侧门

2013-12-26

《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

譬如,我去唐朝,从来不带明月
金樽暗淡,灵魂在一纸惺忪的词语间独饮

就有飞燕指点落日,晚霞拦住船头
一截肉身在宿命之河沉浮

“谁把世界安放在虚妄之间?”
我从滂沱的花香中,读出烟雨之外的千年暮色

因此,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
提醒钙化的思想,一滴水照样眷恋前世的清风

《和菊花在蒙霜的路上谈祖国》

“让我们共同赞美祖国吧!霜雪已在路上”
“那就从火焰开始,再到冷漠”

“权力掩盖了什么?譬如,小丑习惯嗜血”
“你是舌状草本,说话要注意口型”

“要是牢笼中的虎,突然开了天窗?”
“黑夜只诞生恶,光,总死在恶的口中”

“人民永远举着花环,野草病了还顶着露水”
“国破山河在,人死草复生”

“即将过冬,这是必然的枯萎吗?”
“没错,我的证词将在今晚交给奢靡的检察官”

《看到大海,我不再像个男人》

我终于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水的锦绣
这意味着,我看到了大山以外的另一种肩膀

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浩瀚,如此深厚
一艘渔船,在潮起潮落间可以如此从容

现在,我感到骨头中的锈迹
一点点被海水掏空。云和鸟渐飞渐远

波涛深处的水草,在孤岛上秀着好身段
几只小海螺把落日抬到了摇晃着的海面

事实上,看到大海我已不再像个男人
周身既没有海的气息,胸中也无海的涛声

《重量》

我一生都在计算着四季的重量
风在虚无中的强大,雨在花香中的滂沱
以及一枚叶子从风华到雪月,再到在浮世中悄然消失

“时间是老辣的对手”。生命之重
被时光的砝码一点点减去,就像体内的积水
始终无法打开河流的闸门

一切重量,都有着清秋般的命运!

《冬天里的事物》

这些被时间遗弃的骨头
是岁月本身的疏忽,细微而忧郁

一只梅瓶,打破冰封的裂纹
铺张的雪花,渗入一个人的内心

那些孤立的决绝,没有暗涌
像拥有王冠的猛虎,隐于丛林的心跳

遍地都是远方,逼近火的预言
找不到打碎枷锁的利器


巴芒品诗:
        先说句实话:王志彦的诗,我读得不多。可能是他来北京诗人时间不长的原因,而我除了这地方,也很少去其它地方走动。
       今早起来读论坛上的诗,读了一些,但这组是让我惊喜的。天空还下着雨,据说很多地方在在下着春雪。这组诗歌不是雨,却让我感受到雨的澄澈;这组诗歌不是雪,却让我感受到了雪的悲凉。在几乎窒息的文字穿行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寻找诗歌精神的出口。

       我不熟悉作者,搜遍记忆也没找出有名的诗人谁叫这个名字,但这真没关系,诗歌才是诗人唯一的通行证。那咱们就一起来欣赏诗吧。      

       在这里,就不对这组诗歌进行一一解析了,一首诗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而这10首诗歌,所表述的情愫和主题也有所不同,但通过文字,总能找到作者的精神诉求。      


       作者“乘着诗歌的善良,在词语的油漆味中/缩短与生活的距离。乃至制造渗透光芒的虚无”,(见《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读完整组诗歌,我其实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这其中两个词语:善良、虚无。善良为实,虚无为幻。就这10首诗歌而言(因为没读到作者更多的作品,只能拿这10首诗歌说事),诗人似乎欲以善意的良知,为我们打开现实的虚幻世界。我们能从每一首诗里找到佐证:“佛光”(善)“暗于灌木的落寞”(幻)(见《冬至,或抄录错误的雪花》);“一切崇高”(善),“只是夜间的萤火”(幻)(见《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悄悄收起锋芒的人”(向善),“背负年久失修的心境”(幻),(见《我忽略了一场雪的从容》);“秋风的禅指下”(善),“万物低弧度中消失”(幻),(见《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因羞愧而推迟醒来的草木”(知耻为善),依然被贴上葱茏的标签(幻),见(《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晚霞拦住船头”(善),“一截肉身在宿命之河沉浮”(幻),见(《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让我们共同赞美祖国吧!”(善)“霜雪已在路上”(幻)(见《和菊花在蒙霜的路上谈祖国》);“波涛深处的水草(善)”,“在孤岛上秀着好身段(幻)(见《看到大海,我不再像个男人》);“一枚叶子”(善),“从风华到雪月,再到在浮世中悄然消失”(幻)(见(《重量》);“一只梅瓶”(善),“打破冰封的裂纹”(幻)(见《冬天里的事物》......等等,在文字所营造的迷宫里,在看似飘忽不定的诗意土壤上,在现实和虚幻的不断穿行里,作者以诗意的善良、以诗歌良知为读者创造了一种境界。每一首诗歌文字都很少,但每一首诗歌又让人觉得很大,似乎有很多话要说。通过对现实文明的思考与透视,背后交接的是现实的纠缠和精神的自由!
        关于这组诗可说的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还是就此打住吧,期待大家一起来交流。

=======================================================================

6、囚禁(3首)
           文/紫藤晴儿


《囚禁》

阳光走进我的床单
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
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
风以及
日子的残骸。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
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
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
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
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
把我的胸腔关闭
像现在的我
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
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

2014、2、8

不死的橡树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2014、2、8

《春天欣欣向荣》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2014、2、8


巴芒品诗:
        我可以负责任地这样说:这三首诗是我读过的紫藤晴儿写的截至目前最好的诗歌。
        紫藤晴儿来北京诗人的时间好像也就两年左右,印象中她最初的作品青涩无比,甚至有时连句子都写得言不达意,我还为此跟帖直截了当地批评过她。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锲而不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吸收、练笔、写作,现在的作品和以前相比自已不可同日而语,她成长速度之快有时要让人目瞪口呆来形容,这样说吧:她用一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有些诗人一辈子都未完成的蜕变。我只能叹服是其天赋使然。
        这三首诗歌,我认为都是论坛诗歌的经典之作!

    《囚禁》:“阳光走进我的床单/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风以及日子的残骸。”多么漂亮的开局!“阳光”这“神出鬼没”又大方的家伙,常常用金子般的胸怀来照亮、抚慰、温暖这个世界,“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虽然对“阳光”心存膜拜和感恩,但却诱发了诗人对这种幼稚膜拜的反思,三个”以为"排比句作证,接着情绪急转直下,“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我相信,“阳光”传达的是“人世至善”的信念,然而为何会出现“以为”中“错觉”,还让我“惨死”在唇边?因此我又不得不相信:总有种善良纯真的信念和坚持被现实之轮碾压粉碎,因而才会产生这样凄绝的痛感。“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把我的胸腔关闭”;那个曾经照耀她的太阳离开了,给她温暖、安慰的太阳消失了,黑夜来了,“像个巨大囚笼”,关闭胸腔,自己一个人遗留在黑暗之中,“现在的我/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这个时候,诗人的那缕温暖、和熙的阳光已经消失不见,被无数期冀中的质疑所遮掩,诗人在“黑暗的囚笼中”无限期地质疑下去,说明什么?我只想说,诗人可能已不再对世界抱有善意幻想,现实之恶和人心之恶让诗人自觉地从黑暗内部开始体察和直视未来。王小妮写过:“日头走了/我听见渐渐浓黑的脚步”(见王小妮《日头》);海子也写过:“......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见海子《日出》,这些诗句和作者在本诗中的诉求是异曲同工并有些许精神呼应的,“这是由社会剧烈变革和人文思潮的改变,国人对绝对现实体现的聪明才智---适时应变、随波逐流的炎凉世态.....给敏感多思的诗人带来巨大而深刻的震动和精神击打(杨远宏《水晶的诗光----王小妮诗歌创作论》”。

      《不死的橡树》:这首诗我无需说什么,只稍作排列改变,意思也就出来了---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春天欣欣向荣》:我还是做一下排列再读----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这首诗传达三个主要信息:冷漠、无奈的悲切、自怜自艾,显然是噬心的。我想一个真正的诗人只能也只会屈服于内心,只会为内心而写作。但是,现实和内心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人的思想既被现实紧紧控制,却又常常沉湎于各种想象之中。“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现实之躯向大海去了,去“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这是类似于梦魇般的絮语和境界;“看不到墓地的地方/春天欣欣向荣/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准备解体”,我觉得这四句是经典警句,历经人世沧桑的人,终于生长出人性光辉;墓地阴冷,春天欣欣向荣;无论如何,哪怕忍受解体的痛楚,也要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瓣!这是刹那间的直觉体验,展示一种日常的隐忍却又决绝的生活态度。
        再说几句题外话:天赋再好,也需要修炼。我想后天努力和人生历练就是催化剂,这让紫藤晴儿的诗艺越来越成熟,也让她的诗歌内涵越来越宽阔,越来越耐读。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39 | 只看该作者
暮色漫起(一组)
          文/如月之月

《手掌上开满颤栗的花朵》

清晨,等一缕风
从天际而来,穿过山川草木
吹拂淡紫的帘幔
你看,风来花就开
手掌心开满颤栗的花朵

朵朵轻柔似羽,飘飞似蝶
我又多了一个思念的理由

只是,她们不肯多做停留
在风里旋转
随之,扬长而去

巴芒品诗:


       这首诗很美,掌心上开满的花朵就是那些欲得而不得的东西,随风而来,随风而逝,唯留淡淡忧愁和感伤。文字表述也很朦胧,自然,诗歌原本就该是朦胧的,因为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是朦胧的,而诗人要做的,本就是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朦胧却又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并把它记录下来。诗歌不要晦涩难懂,更不能去装深刻,刻意追求深刻和晦涩其实是反诗歌的。我们都得承认,很多时候诗歌就是文字游戏之一种。即为游戏,就会散场,那么多的诗歌,都会随时光“扬长而去”,但不代表以此来否定诗歌的价值,因为诗意的追求和思想不会散场,会以其它方式存在。

《冬天的孤独是什么颜色的》

我想是绿色的,像春野
布满着骄傲,当秋天逼近
难逃洗劫,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蓝色的,像大海
澎湃地呼啸,再落寞地退场
风平浪静,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红色的,像浆果
高挂在枝头,肆意炫耀
不久便落地成为蚂虫果腹之物
譬如我们的爱情

我想是白色的,像雪花
孤独地绽放,再孤独地消逝
像是未曾来过,譬如我们的爱情

巴芒品诗:
        我有个小小的疑惑,题目“冬天的孤独是什么颜色的”,看了全诗,觉得“冬天”二字有些限制了诗歌的主体性。把“冬天”二字去掉,似乎更能领会诗歌的意思。四节诗,书写爱情的四季,四季不同,爱情却是一样无果,一样孤寂。当然,我们可以想像这是诗人在“冬天”仰望爱情,体现一种对美好爱情无比渴望的痛苦。

《暮色漫起》

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
我无以计算,一头的白发
挑起了几道梁,几座山

暮色降落的时候
那一对挑担人儿
挑着挑着,就忘了风花雪月

只谨记风中的誓言
不离,不弃

巴芒品诗:
        首先要对这首诗点一个“赞”,这是一首好诗。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作者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用很为贴切的语言表述出来了。我们读过无数的表现忠贞不二主题的爱情诗,但这一首有它比较独特的地方。作者甚至都没有说“爱”,但字行间无一不说爱,无一不是爱。“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我无以计算,一头的白发/挑起了几道梁,几座山”,“一根白发足以挑起千斤担”应是出自“千钧一发”这一成语,把这个诗眼挑明了,这首诗歌的起点和立意就比较高了。真正的爱不是风花雪月,但一定是白头到老,“不离、不弃”。这样的爱情是为人们所祝福、称道的,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我喜欢的,这样的诗歌是我喜欢的,突然间就欣喜了:“对,这样的诗就是我乐意读到的”!

《一眼辽阔》

当雄鹰展翅,带来草原的香息
是否有格桑花,遗落天涯

一盏马奶酒的温度
燃烧着广袤的草原
一匹马背上的胡琴
倒出经年的悲恸

牧草茂盛,马羊像遍布草原的星斗
蔚蓝的苍穹
难抵眼前
无以触及的辽阔

2014-1-8

巴芒品诗:
         这首诗用反复的对比来强调一种情愫,从“雄鹰展翅”到“遗落天涯的格桑花”,从“一盏马奶酒的温度”到“一匹马背上胡琴倒出的悲恸”,再“从蔚蓝的苍穹”到“眼前无以触及的辽阔”,这样的对比层层深入,展示人与自然“亲切的无力感”。诗歌的主题具有不切定性,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舍弃阅读的过渡,给它不同的光源,它就反射不同的情感色彩,读者的每一双眼睛都是不同的光源,我相信不同阅历的人能从中品出不同的感觉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39 | 只看该作者
白天鹅的白
文/翠儿

一场缘起  也许
必须先被困在咒语里
如同被搁置在
天边的幻象

尘世的清凉 恰好的悲欢
梧桐下的光和影
今生的幸福与患难
必须经历漫长的隐忍
守住一段仓皇
才会相信你的到来

如同相信白天鹅的白
必须被碾碎 坠落
仿佛散花 仿佛微尘
必须轻得听不到一点
呻吟

巴芒品诗:
        这诗里突出的是“白”,“白天鹅之白”,象征的应该是中“纯净,高尚,神圣,一尘不然的境界”,无论是思想还是追求。诗歌的铺承被“困在”咒语里“幻象”展开,行文婉约,由景入情,复又寄情于景,一韵三叹。前两节应是抒发内心一段无奈守望,“缘起”尘世的“清凉悲欢”,“漫长的隐忍”也不过是“仓皇”地“相信你的到来”,实际上,我认为这样“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一般的喟叹,是体现漫漫心思无人共赏的愁苦。所以,诗歌第三节进行了阐述:再纯净神圣再美好的情思也易破碎,更易被“碾碎 坠落”,“仿佛散花 仿佛微尘/必须轻得听不到一点/呻吟”,即可见情凄之切,又表述洗净铅华,欲自我涅槃之节。
        但就诗歌语言而言,这首诗的凝练程度是不够的,就是说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提炼,尤其是第2节,整个就像散文语言。另“尘世的清凉 恰好的悲欢”一句,“恰好”一词用得非常不好,因为我读了好多的论坛诗歌,这样的用法比较泛滥,如“恰好,一片树叶落了下来”,“恰好,起风了”,“恰好,你的目光落在此处”......等等,诗歌语言,越是自我的才越是大众的,而不是相反。最后想说的是这种类型的诗歌要写出特色、写出彩来真的很不容易。
        浮光掠影,谈点浅见,权作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40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肋骨(外二首)

文/蝶小妖

时间,只浅浅侧了侧身
一场绿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它的信仰,被重新命名。不再焦渴

阳光剔除掉苍白
我看见我们的肋骨上
收藏着倔强和一枚精湛的图腾

虚幻终与寒冷作别
大地旋开安静
亮出一草一木
铁轨上奔跑着绯红

黑夜与黎明对峙片刻后
一只树丫上的小鸟告诉我,春天到了

疾翔

一匹
疾驶的风景,去了北方
时间在奔,梦想在奔
岁月磨成风骨
从江南而来。脚下的石头发出呐喊

尘世的隐痛
如何引渡?一个名字行走灵魂
呵护我成长的掌心啊
在低处的尘埃里,把影子擦亮

我的诗歌叩响了
清越的马蹄声。在燃烧中,疾翔

相约春天

春天的敞亮
扫尽世间清冷。一泓春水掀起微澜
驱散血液中的雾霾

温度,忽高忽低
藏进一条河流,铺开
思想的眼睛,正慢慢苏醒过来
一瓣春色,从压榨的时光里发出胚芽

当第一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
你说,你将归来
拨开最初的心璧
与我相约

爱正以光的速度,抵达两个人的天涯

2014.2.2

---------------------------------------------------------------------------------------------------------------------------------------------

巴芒品诗:
       我说过,作为一个90后诗人,蝶小妖的诗歌是找到了自己方向的。某些傲慢的“老诗人”一听说写诗的还是孩子,就会做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腔调来,貌似看不起这些新生力量。我为某些“老诗人”们汗颜,诗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激情,意味着灵感的爆发和捕捉,而这些优势是青年人更具备的优势,所以我们看见古往今来大多诗人代表作是在青春年少时就完成了的;我更为这些新生力量所鼓舞,他们一进入诗坛,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就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他们是诗歌的未来,欢迎他们揭竿而起,造诗歌傲慢老诗人的反,这才是诗歌之幸!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该入正题了。就我所读过的蝶小妖的诗歌而言,整体印象是走的浪漫主义路子,抒情性和感染力都很强。这三首也不列外。《春天的肋骨》春天来了,“时间,只浅浅侧了侧身/一场绿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间有时慢得让我们忽略,有时又快得让我们惊诧,“时间一侧身,春绿盖天地”,对比中见气势;“阳光剔除掉苍白/我看见我们的肋骨上/收藏着倔强和一枚精湛的图腾”,一个严冬的隐忍,并没有让希望失去翅膀,相反,希望的翅膀在积蓄着力量;“黑夜与黎明对峙片刻后/一只树丫上的小鸟告诉我,春天到了”,我们也就释然了。《疾翔》一首,让我称道的是其中内在的速度和力量,“时间在奔,梦想在奔”;“一个名字行走灵魂”;“我的诗歌叩响了/清越的马蹄声";“在燃烧中,疾翔 ”---我可以大致概括为“成长的脚步马不停蹄”。《相约春天》相对更为婉约,“一泓春水掀起微澜/驱散血液中的雾霾”,“温度,忽高忽低
/藏进一条河流,铺开/思想的眼睛”,温度也就是春天忽高忽低的心事,情由境生,情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情就能看到什么样的景物,感受什么样的温度;“当第一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你说,你将归来/拨开最初的心璧/与我相约”,读到这里我终于得以知道,原来那“忽高忽低”的小鹿情怀从何而来,“爱正以光的速度,抵达两个人的天涯”,这样的丽景与柔情相统一,顿时意境全出,让人觉得境界阔达,境界高远;这样的写法由景到情的自然过渡,巧妙不漏痕迹,手法还是比较高的。个人觉得来自作者较为深厚的古典修为。
       提点看法:“大地旋开安静”“旋开”一词用得较为随意,易起歧义,联系上下文来看,可能作者的本意是要说大地不再安静,但这里“旋开”安静,就意味着要“释放”安静,和下句中的“亮”出一草一木是产生了矛盾的;有些写法过于详实,也会破坏诗歌的美感和关联,比如“春天的敞亮/扫尽世间清冷。/一泓春水掀起微澜/驱散血液中的雾霾"前两句基本可不要,大而失当,去掉后留下后两句,意思也完全到了。当然,作为还年轻的你们,经过努力,诗意进一步提升、进入纯熟境地当指日可待。
      另外提出一个看法供大家思考:浪漫主义诗歌其实不落伍,别怕那些拿着铁扫帚、神气活现想横扫诗坛的各类诗歌流派。我们的歌诗该往何处去?会如何发展?能离开传承和语言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40 | 只看该作者
王志彦2013短诗10首

《冬至,或抄录错误的雪花》

麻雀背上的薄霜,比雪花更委婉一些,在冬天
佛光暗于灌木的落寞,熙来攘去的人群,淹没在鸟的孤寂里

就有问道的石头,堵住雪花里的水声,就有大片的时光
倒塌。纸样锋利的枝桠,在辽阔的西风上,夜不能寐,发出尖叫

而失控的落叶,如同上苍在冬至里最后一次遣返的憎恨
苍白的祈祷中,有无法治愈的洪水与灰烬

2013-12-9

《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

谁要乘着诗歌的善良,在词语的油漆味中
缩短与生活的距离。乃至制造渗透光芒的虚无

万物肥美,被时间抽空的倒影,身负命运的美丑
一切崇高,只是夜间的萤火,对着冰冷的月光示威

那就开始吧!大地坐拥一切腐朽
为了苟同,我把石碑安放在一堆乱骨之中

2013-12-22

《我忽略了一场雪的从容》

那时候,时光开了侧门
一只乌鸦探出头来,窥视着苍白的小镇
就见目空一切的寺庙,脱了龙袍,素面净身
身体里放生了无数头奇形怪状的小兽
山下落寞的石径,对魏晋越来越生疏
悄悄收起锋芒的人,背负年久失修的心境
邀风对饮,从容路过的雪,和时光一起跑

这一切,我若干年后想起
那场雪已返回山顶,变作白云,去了他乡
最初的丛林中,我忽略的不是一场雪的从容
而是原始的欢愉、爱和宗教……

2013-11-19

《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

白刀子藏于白骨,海水死于火焰
在秋风的禅指下,万物低弧度中消失

就像缓慢的缝隙,在暗中剥开种子的来生
让光颓败于一枚叶子不多的行程中

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
石头内部的硬伤,一直是月光苍白的根源

就像它庄重的旗袍,有着
不可覆盖的阴暗,仿佛它的本身

2013-10-19

《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

2013,已是陈旧的歧途。光阴麻木
大街上和公园假山背后的善恶,仍然是老面孔

麻雀们继续侮辱着天空的高度,雾霾在持续
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就像生活里艰难的呼吸

因羞愧而推迟醒来的草木,依然被贴上葱茏的标签
“真可耻!”,有人在暗夜虚掩了一道时光的侧门

2013-12-26

《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

譬如,我去唐朝,从来不带明月
金樽暗淡,灵魂在一纸惺忪的词语间独饮

就有飞燕指点落日,晚霞拦住船头
一截肉身在宿命之河沉浮

“谁把世界安放在虚妄之间?”
我从滂沱的花香中,读出烟雨之外的千年暮色

因此,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
提醒钙化的思想,一滴水照样眷恋前世的清风

《和菊花在蒙霜的路上谈祖国》

“让我们共同赞美祖国吧!霜雪已在路上”
“那就从火焰开始,再到冷漠”

“权力掩盖了什么?譬如,小丑习惯嗜血”
“你是舌状草本,说话要注意口型”

“要是牢笼中的虎,突然开了天窗?”
“黑夜只诞生恶,光,总死在恶的口中”

“人民永远举着花环,野草病了还顶着露水”
“国破山河在,人死草复生”

“即将过冬,这是必然的枯萎吗?”
“没错,我的证词将在今晚交给奢靡的检察官”

《看到大海,我不再像个男人》

我终于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水的锦绣
这意味着,我看到了大山以外的另一种肩膀

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浩瀚,如此深厚
一艘渔船,在潮起潮落间可以如此从容

现在,我感到骨头中的锈迹
一点点被海水掏空。云和鸟渐飞渐远

波涛深处的水草,在孤岛上秀着好身段
几只小海螺把落日抬到了摇晃着的海面

事实上,看到大海我已不再像个男人
周身既没有海的气息,胸中也无海的涛声

《重量》

我一生都在计算着四季的重量
风在虚无中的强大,雨在花香中的滂沱
以及一枚叶子从风华到雪月,再到在浮世中悄然消失

“时间是老辣的对手”。生命之重
被时光的砝码一点点减去,就像体内的积水
始终无法打开河流的闸门

一切重量,都有着清秋般的命运!

《冬天里的事物》

这些被时间遗弃的骨头
是岁月本身的疏忽,细微而忧郁

一只梅瓶,打破冰封的裂纹
铺张的雪花,渗入一个人的内心

那些孤立的决绝,没有暗涌
像拥有王冠的猛虎,隐于丛林的心跳

遍地都是远方,逼近火的预言
找不到打碎枷锁的利器


巴芒品诗:
        先说句实话:王志彦的诗,我读得不多。可能是他来北京诗人时间不长的原因,而我除了这地方,也很少去其它地方走动。
       今早起来读论坛上的诗,读了一些,但这组是让我惊喜的。天空还下着雨,据说很多地方在在下着春雪。这组诗歌不是雨,却让我感受到雨的澄澈;这组诗歌不是雪,却让我感受到了雪的悲凉。在几乎窒息的文字穿行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寻找诗歌精神的出口。
       我不熟悉作者,搜遍记忆也没找出有名的诗人谁叫这个名字,但这真没关系,诗歌才是诗人唯一的通行证。那咱们就一起来欣赏诗吧。在这里,我就不对这组诗歌进行一一解析了,一首诗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而这10首诗歌,所表述的情愫和主题也有所不同,但通过文字,总能找到作者的精神诉求。      作者“要乘着诗歌的善良,在词语的油漆味中/缩短与生活的距离。乃至制造渗透光芒的虚无”,(见《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读完整组诗歌,我其实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这其中两个词语:善良、虚无。善良为实,虚无为幻。就这10首诗歌而言(因为没读到作者更多的作品,只能拿这10首诗歌说事),诗人似乎欲以善意的良知,为我们打开现实的虚幻世界。我们能从每一首诗里找到佐证:“佛光”(善)“暗于灌木的落寞”(幻)(见《冬至,或抄录错误的雪花》);“一切崇高”(善),“只是夜间的萤火”(幻)(见《肥美,大地坐拥一切腐朽》);“悄悄收起锋芒的人”(向善),“背负年久失修的心境”(幻),(见《我忽略了一场雪的从容》);“秋风的禅指下”(善),“万物低弧度中消失”(幻),(见《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因羞愧而推迟醒来的草木”(知耻为善),依然被贴上葱茏的标签(幻),见(《一些事物缩短了祭祀的行程》);“晚霞拦住船头”(善),“一截肉身在宿命之河沉浮”(幻),见(《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让我们共同赞美祖国吧!”(善)“霜雪已在路上”(幻)(见《和菊花在蒙霜的路上谈祖国》);“波涛深处的水草(善)”,“在孤岛上秀着好身段(幻)(见《看到大海,我不再像个男人》);“一枚叶子”(善),“从风华到雪月,再到在浮世中悄然消失”(幻)(见(《重量》);“一只梅瓶”(善),“打破冰封的裂纹”(幻)(见《冬天里的事物》......等等,在文字所营造的迷宫里,在看似飘忽不定的诗意土壤上,在现实和虚幻的不断穿行里,作者以诗意的善良、以诗歌良知为读者创造了一种境界。每一首诗歌文字都很少,但每一首诗歌又让人觉得很大,似乎有很多话要说。通过对现实文明的思考与透视,背后交接的是现实的纠缠和精神的自由!
        关于这组诗可说的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还是就此打住吧,期待大家一起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囚禁(3首)
           文/紫藤晴儿


《囚禁》

阳光走进我的床单
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
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
风以及
日子的残骸。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
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
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
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
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
把我的胸腔关闭
像现在的我
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
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

2014、2、8

不死的橡树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2014、2、8

《春天欣欣向荣》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2014、2、8


巴芒品诗:
        我可以负责任地这样说:这三首诗是我读过的紫藤晴儿写的截至目前最好的诗歌。
        紫藤晴儿来北京诗人的时间好像也就两年左右,印象中她最初的作品青涩无比,甚至有时连句子都写得言不达意,我还为此跟帖直截了当地批评过她。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锲而不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吸收、练笔、写作,现在的作品和以前相比自已不可同日而语,她成长速度之快有时要让人目瞪口呆来形容,这样说吧:她用一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有些诗人一辈子都未完成的蜕变。我只能叹服是其天赋使然。
        这三首诗歌,我认为都是论坛诗歌的经典之作!


       《囚禁》:“阳光走进我的床单/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风以及日子的残骸。”多么漂亮的开局!“阳光”这“神出鬼没”又大方的家伙,常常用金子般的胸怀来照亮、抚慰、温暖这个世界,“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虽然对“阳光”心存膜拜和感恩,但却诱发了诗人对这种幼稚膜拜的反思,三个”以为"排比句作证,接着情绪急转直下,“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我相信,“阳光”传达的是“人世至善”的信念,然而为何会出现“以为”中“错觉”,还让我“惨死”在唇边?因此我又不得不相信:总有种善良纯真的信念和坚持被现实之轮碾压粉碎,因而才会产生这样凄绝的痛感。“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把我的胸腔关闭”;那个曾经照耀她的太阳离开了,给她温暖、安慰的太阳消失了,黑夜来了,“像个巨大囚笼”,关闭胸腔,自己一个人遗留在黑暗之中,“现在的我/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这个时候,诗人的那缕温暖、和熙的阳光已经消失不见,被无数期冀中的质疑所遮掩,诗人在“黑暗的囚笼中”无限期地质疑下去,说明什么?我只想说,诗人可能已不再对世界抱有善意幻想,现实之恶和人心之恶让诗人自觉地从黑暗内部开始体察和直视未来。王小妮写过:“日头走了/我听见渐渐浓黑的脚步”(见王小妮《日头》);海子也写过:“......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见海子《日出》),这些诗句和作者在本诗中的诉求是异曲同工并有些许精神呼应的,“这是由社会剧烈变革和人文思潮的改变,国人对绝对现实体现的聪明才智---适时应变、随波逐流的炎凉世态.....给敏感多思的诗人带来巨大而深刻的震动和精神击打(杨远宏《水晶的诗光----王小妮诗歌创作论》”。


         《不死的橡树》:这首诗我无需说什么,只稍作排列改变,意思也就出来了---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春天欣欣向荣》:我还是做一下排列再读----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这首诗传达三个主要信息:冷漠、无奈的悲切、自怜自艾,显然是噬心的。我想一个真正的诗人只能也只会屈服于内心,只会为内心而写作。但是,现实和内心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人的思想既被现实紧紧控制,却又常常沉湎于各种想象之中。“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现实之躯向大海去了,去“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这是类似于梦魇般的絮语和境界;“看不到墓地的地方/春天欣欣向荣/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准备解体”,我觉得这四句是经典警句,历经人世沧桑的人,终于生长出人性光辉;墓地阴冷,春天欣欣向荣;这是刹那间的直觉体验,展示一种日常生活态度。
        再说几句题外话:天赋再好,也需要修炼。我想后天努力和人生历练就是催化剂,这让紫藤晴儿的诗艺越来越成熟,也让她的诗歌内涵越来越宽阔,越来越耐读。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8:43 | 只看该作者
囚禁(3首)
           文/紫藤晴儿


《囚禁》

阳光走进我的床单
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
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
风以及
日子的残骸。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
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
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
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
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
把我的胸腔关闭
像现在的我
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
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

2014、2、8

不死的橡树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2014、2、8

《春天欣欣向荣》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2014、2、8


巴芒品诗:
        我可以负责任地这样说:这三首诗是我读过的紫藤晴儿写的截至目前最好的诗歌。
        紫藤晴儿来北京诗人的时间好像也就两年左右,印象中她最初的作品青涩无比,甚至有时连句子都写得言不达意,我还为此跟帖直截了当地批评过她。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锲而不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吸收、练笔、写作,现在的作品和以前相比自已不可同日而语,她成长速度之快有时要让人目瞪口呆来形容,这样说吧:她用一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有些诗人一辈子都未完成的蜕变。我只能叹服是其天赋使然。
        这三首诗歌,我认为都是论坛诗歌的经典之作!


       《囚禁》:“阳光走进我的床单/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我没有付过一分酬金。任我挥霍你的温度,抵消着/风以及日子的残骸。”多么漂亮的开局!“阳光”这“神出鬼没”又大方的家伙,常常用金子般的胸怀来照亮、抚慰、温暖这个世界,“我以为我拥有了光明的快感/我以为闪电是床上戏/我以为雷声中埋着一只火鸟”,虽然对“阳光”心存膜拜和感恩,但却诱发了诗人对这种幼稚膜拜的反思,三个”以为"排比句作证,接着情绪急转直下,“这种错觉。让我惨死在唇边”。我相信,“阳光”传达的是“人世至善”的信念,然而为何会出现“以为”中“错觉”,还让我“惨死”在唇边?因此我又不得不相信:总有种善良纯真的信念和坚持被现实之轮碾压粉碎,因而才会产生这样凄绝的痛感。“当你转身消失,黑夜这个巨大的囚笼/把我的胸腔关闭”;那个曾经照耀她的太阳离开了,给她温暖、安慰的太阳消失了,黑夜来了,“像个巨大囚笼”,关闭胸腔,自己一个人遗留在黑暗之中,“现在的我/时间的快车都避开我这个庸妇/我明白囚禁比死期还长”,这个时候,诗人的那缕温暖、和熙的阳光已经消失不见,被无数期冀中的质疑所遮掩,诗人在“黑暗的囚笼中”无限期地质疑下去,说明什么?我只想说,诗人可能已不再对世界抱有善意幻想,现实之恶和人心之恶让诗人自觉地从黑暗内部开始体察和直视未来。王小妮写过:“日头走了/我听见渐渐浓黑的脚步”(见王小妮《日头》);海子也写过:“......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见海子《日出》),这些诗句和作者在本诗中的诉求是异曲同工并有些许精神呼应的,“这是由社会剧烈变革和人文思潮的改变,国人对绝对现实体现的聪明才智---适时应变、随波逐流的炎凉世态.....给敏感多思的诗人带来巨大而深刻的震动和精神击打(杨远宏《水晶的诗光----王小妮诗歌创作论》”。


         《不死的橡树》:这首诗我无需说什么,只稍作排列改变,意思也就出来了---

我还没有勇气找到投江的地方
听说渔夫都是不吃鱼的
他们玩腻了海水,风浪,灯塔
我在纸船上划船
像一个空想者

雨水再次撕裂伤口,鹰的斗篷装满了阴冷
我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祭奠

像不死的像树,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在为谁沙沙作响


        《春天欣欣向荣》:我还是做一下排列再读----


鞭炮一个劲的响。失落在光圈下
有着浮荡女人的悲切,从这出发

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
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

海水涤荡着沙滩
傀儡的春天已在饱满等候

看不到墓地的地方
春天欣欣向荣
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
准备解体


       这首诗传达三个主要信息:冷漠、无奈的悲切、自怜自艾,显然是噬心的。我想一个真正的诗人只能也只会屈服于内心,只会为内心而写作。但是,现实和内心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人的思想既被现实紧紧控制,却又常常沉湎于各种想象之中。“列车拉着我的身子,前方是大海/那是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现实之躯向大海去了,去“可以埋下记忆的地方”,这是类似于梦魇般的絮语和境界;“看不到墓地的地方/春天欣欣向荣/努力去打开自己。像一朵花/准备解体”,我觉得这四句是经典警句,历经人世沧桑的人,终于生长出人性光辉;墓地阴冷,春天欣欣向荣;这是刹那间的直觉体验,展示一种日常生活态度。
        再说几句题外话:天赋再好,也需要修炼。我想后天努力和人生历练就是催化剂,这让紫藤晴儿的诗艺越来越成熟,也让她的诗歌内涵越来越宽阔,越来越耐读。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7 1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