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委鬼走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荐】“中国微小说诗派”诗群(更新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6:57 | 只看该作者
贝贝女 发表于 2014-3-16 14:42
万里长征第一步啊。共同努力。加油

谢大家支持!是的。目前诗派只是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大家一起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09:30 | 只看该作者
趁大展延期,补贴近作一首(“微中篇”)。可排列《死刑》之后。

《补天》

画家在画画
他一会儿看看天
一会儿看看画
天上是一些窟窿
画上,也是一些窟窿
诗人的表情肃穆而悲壮
女粉丝被他的深沉击中了
芳心一阵阵骚然
教授们面红耳赤
山谷里叮叮砰砰
一个做梯子的人在砍树
他没有斧头
只好用手砍
手砍断了很多
但到现在为止
树,还没有砍断一颗
王经理出差了
飞马来西亚
自从他走后
办公室雀跃了不少
大伙儿大谈其飞机
其中小张一鸣惊人
说,飞机
不是打飞机的飞机
飞机就是飞机
教授们终于有了共识:
(1)梯子是做不了那么高的
(2)比起鸡蛋的壳
天,虽然硬那么一点点
但要让梯子吃住力
应该还是有一些吃力吧
(3)即使是爬上去了呢
风肯定是很大了
恐怕一定会把人吹跑
(4)最关键的是
用什么材料呢
工艺,也是个问题……
当然,科学的结论还是有的
那就是:
做梯子的那个人
肯定是个傻×
王经理还没有回来
陈副经理心里藏着的那只虫
不免茁壮得比平常快了太多
小张突然叫了起来
靠!
陈副经理吓了一跳
脸上的亲民路线唰地拐弯了:
经理不在
就翻天了不是?
原来腾讯弹出了一条新闻
大意是
从6岁开始
养父就着手强奸其养女
其实这条新闻
陈副经理也看到了
他自个儿也轻声地靠了一句
对那个禽人极其地不齿
陈副经理虽然有些非常规性行为
但这点小瑕疵
应该可以说
就像天上的窟窿一样
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了
况且他的画家朋友和诗人朋友
不止一次地说
这件事儿
不但不能称作“小瑕疵”
——而且
与艺术的灵感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7:21 | 只看该作者
补贴近作:

《长角的孩子》

孩子生出来
头上长着两只角
角,和女人头上的是一样的
但医生确定地说:
“孩子,不是你的……”
“——那……那是我男人的吗”
“——也不是”
男人睁着大大的三只眼
盯着孩子大大的三只眼
孩子咯吱咯吱地笑着
女人看一看男人的眼
再看一看孩子的眼
她百思不得其解
孩子,究竟是谁的呢


《补  天》
(修改版)

画家在画画
他一会儿看看天
一会儿看看画
天上是一些窟窿
画上,也是一些窟窿
诗人的表情肃穆而悲壮
女粉丝被他的深沉击中了
芳心不免有些摇曳
教授们面红耳赤
山谷里佟佟噗噗的
一个做梯子的人在砍树
他没有斧头
只好用手砍
手砍断了很多
但到现在为止
树,还没有砍断一颗
王经理出差了
飞马来西亚
自从他走后
办公室雀跃了不少
大伙儿大谈其飞机
其中小张一鸣惊人
说,飞机
不是打飞机的飞机
飞机就是飞机
教授们终于有了共识:
(1)梯子是做不了那么高的
(2)比起鸡蛋的壳
天,虽然硬那么一点点
但要让梯子吃住力
应该还是有一些吃力吧
(3)即使是爬上去了呢
风肯定是很大了
恐怕一定会把人吹跑
(4)最关键的是
用什么材料呢
工艺,也是个问题……
当然,科学的结论还是有的
那就是:
做梯子的那个人
肯定是个傻×
王经理还没有回来
陈副经理心里藏着的那只虫
不免茁壮得比平常快了太多
小张突然叫了起来
靠!
陈副经理吓了一跳
脸上的亲民路线唰地拐弯了:
经理不在
就翻天了不是?
原来腾讯弹出了一条新闻
大意是
从6岁开始
养父就着手强奸其养女
其实这条新闻
陈副经理也看到了
他自个儿也轻声地靠了一句
对那个禽人极其地不齿
陈副经理虽然有些非常规性行为
但这点小瑕疵
应该可以说
就像天上的窟窿一样
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了
况且他的画家朋友和诗人朋友
不止一次地说
这件事儿
不但不能称作“小瑕疵”
——而且
与艺术的灵感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3-24 09:11 | 只看该作者
委鬼走召 发表于 2014-3-19 17:21
补贴近作:

《长角的孩子》

这两篇构思新颖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支持走召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3-27 23:06 | 只看该作者
提起,让更多诗人关注、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8:55 | 只看该作者
    未满先生授新作2首。感谢先生对中国微小说诗派和《中国微小说诗》刊物的支持。先生简介和诗作如下。
   
    未满:网名天外诗狂,湖南人。现主办民刊《中国诗人村》。 上世纪80年代在海南岛参与组建中国文学社团联合会,并主持联合会会刊《飓风》。2001年,在广西北海筹办“中国诗人村”,策划召开“中国新世纪诗歌研讨会”,涉嫌扰乱社会治安被拘禁,引发海内外的报道和关注。


《国家有救了》


重大车祸
受伤者全是高官
记者急切地问医生
“请问主席有救吗?”
医生摇摇头
又问:“副主席有救吗?”
医生摇摇头
再问:“总理还有救吗?”
医生摇摇头
记者紧张了:“那谁还有救?”
医生:“国家有救了


《等交警来了再说》

毛和蒋开车刮蹭了
毛下车看了看。从车里拿出一瓶茅台
对蒋说,人没什么事就好,老哥来,喝一口压压惊

蒋接过酒,豪爽地喝了几口,把酒递给毛
来,你也喝几口
毛说,不了,我现在不喝,等交警来了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4-1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当代中国新诗的尖端品牌》
——三种前沿诗学理论观照下的“中国微小说诗”

当前,在小说化诗潮中,“中国微小说诗派”无疑最具活力、潜力和代表性。该派集聚了以垃圾派元老为顾问的老中青诗人团队,构建了《“中国微小说诗”美学纲要》《妙在“介入“与“介出”之间》的美学纲领和介入理论;诗歌文本上,不但能够与自身倡导的理论丝丝入扣、相互印照,而且还可经受其它前沿诗学理论的严格检验。下面试以三种前沿诗学理论对该派的诗歌文本予以观照解析。

一、 “语象诗”理论下的“中国微小说诗”

“语象诗”为诗人茅草创立的前沿诗学理论。茅草先生认为: “‘语象诗写作’就是在在全球化语境背景下,将西方‘后现代’诗与中国传统诗相结合,为中国‘后先锋诗’发展输入了本土文化元素,创造出融叙事、口语、语言形象于一体的新的写作方式。”试看走召的相关文本:

《买  天》
买了后/他每天坐在院子里/对着它发呆

这首“俳绝体”微小说诗采取口语叙事,但其“天”又具有一定意象特征,为文本提供了一定的“主题隐喻化”。

《吃  痒》
他们谈诗/越谈越痒/最后/他把着她/一头埋进她肚子里/他变成了一头牛/她也不甘示弱/他们各自在对方的身体/吃着自己的草

本篇从口语化的叙事渐次导入“超现实主义”的“语象叙事”。走召的相类文本还有:

1、《会飞的嘴唇》
公共汽车上/小王的嘴唇蠢蠢欲动/像一只按捺不住的蝴蝶/跌跌撞撞地飞了起来/对着那个女孩的脸庞一阵猛亲/女孩厌恶地一巴掌拍来/嘴唇像一只蚊子被拍落在车里/小王呲着光溜溜的牙齿/尴尬得无地自容/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小王想,看来/明儿再出门时/还是戴一副口罩为妥

2、《长角的孩子》
孩子生出来 /头上长着两只角/角,和女人头上的是一样的/但医生确定地说:/“孩子,不是你的……”/“——那……那是我男人的吗”/“——也不是”/男人睁着大大的三只眼/盯着孩子大大的三只眼/孩子咯吱咯吱地笑着/女人看一看男人的眼/再看一看孩子的眼/她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究竟是谁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茅草先生将新汉诗分为直抒、象征、情绪、民歌、意象、解构、解释、口语、叙事、情绪、散文、语象11种类型,而“语象诗几乎是前10种类型的集大成者……它把象征、意象作为语象创造的元素,因而兼有象征诗和意象诗的长处;它注重语言自身的功能、注意形象直观,因而与西方现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遥相呼应” 。也就是说,“语象诗”的写作,代表着当代中国新诗最前沿的诗学方向。

二、“新型诗”理论下的“中国微小说诗”

“新型诗“是诗人法清创立的最新诗学理论。其核心理论工具主要有3个:1、“在能指处写,不在所指处写”;2、“在表面写,不绕到背后写”;3、“技法本身可以变成诗”。

先看 “在能指处写,不在所指处写”。法清先生说: “小说也好,诗也好,气不能泄,底不能露,否则就死了。宁要模棱两可,不要明确答案。否则,它就会死于结尾处,失去多种可解读性。”试看孙成龙的《过错》:

她苦等一周/没有等回老实巴交的男人/他已经/给老板乱棍打死/打电话报警/男人已成被告/罪名是抢劫洋芋/村民纷纷指责她/不该逼着男人/去追要两年前卖姜的钱

按说,这首诗有着“中国特色”的严肃“主题”,但这并没有成为作者刻意营造的焦点。一个《过错》的标题映照一个“追要两年前卖姜的钱”的动作,虽然轻描淡写,却是意味无穷。相类文本还有魏博的《让位》:

火车站/雨很大/人们都急急地找地方躲雨/乞丐手里拿着根油条/对女人说/大姐 让让/这地我住了快一年/女人很不情愿地往边走/这时/乞丐转头看了看越来越大的雨/对女人说/哎 都不容易/我匀点地方给你吧/女人鄙夷地撇了撇嘴/转身走向了雨中

通过对日常场景冷静而平淡的铺叙,刻画了乞丐和女人各自的微妙心理,最后以女人“转身走向了雨中”的画面作结。这无疑符合法清先生的“方法”:“自然而止,且结尾一般用具象的句子。不概括、不总结、不回马一枪、不揭示、不议论。”

再看“在表面写,不绕到背后写”。 魔约《午夜的男人》:

在街道的两旁/一个靠左走/一个靠右走/中间被路隔着/他们谁也看不见谁/这两个男人都是好男人/默守着交通规则/红灯的时候/他们耽误了一样的时间/绿灯的时候/他们行了一样的路程/这两个男人都是回家的男人/一个走在去家的路上/一个行在来家的途中

相对上述孙成龙与魏博的诗,90后诗人魔约的这首微小说诗,甚至摒弃了情节营造与心理的刻画,毫无 “主题”和“主旨”的痕迹可寻,只是让语言和人物自身进行诗意地呈现。

另看“技法本身可以变成诗”。法清先生说:“小说中,特别是法国新小说派,也已经推翻了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旧的小说模式,而将注意力放在叙述、语言、意识、结构等本身上,不是放在人物、故事等传统小说的重点上面。我想,诗也可以变一变,可以有一种‘新型诗’,技法变成诗本体,写的过程即是诗本身。如果你能体会到这一点,你的读诗的大脑就转过弯来了,你就又翻过了一座山头。”作为诗派的发起人,走召对微小说诗的各种体式与技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索。其“微中篇”《重点》,没有具体的人物与情节,也没有任何场景或“意象”,全篇以叙述者的叙述动作串联,可以说是纯粹的“以叙述动作为诗”;而《补天》更具代表性:

画家在画画/他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画/天上是一些窟窿/画上,也是一些窟窿/诗人的表情肃穆而悲壮/女粉丝被他的深沉击中了/芳心不免有些摇曳/教授们面红耳赤/山谷里佟佟噗噗的/一个做梯子的人在砍树/他没有斧头/只好用手砍/手砍断了很多/但到现在为止/树,还没有砍断一颗/王经理出差了/飞马来西亚/自从他走后/办公室雀跃了不少/大伙儿大谈其飞机/其中小张一鸣惊人/说,飞机/不是打飞机的飞机/飞机就是飞机/教授们终于有了共识:/(1)梯子是做不了那么高的/(2)比起鸡蛋的壳/天,虽然硬那么一点点/但要让梯子吃住力/应该还是有一些吃力吧/(3)即使是爬上去了呢/风肯定是很大了/恐怕一定会把人吹跑/(4)最关键的是/用什么材料呢/工艺,也是个问题……/当然,科学的结论还是有的/那就是:/做梯子的那个人/肯定是个傻×/王经理还没有回来/陈副经理心里藏着的那只虫/不免茁壮得比平常快了太多/小张突然叫了起来/靠!/陈副经理吓了一跳/脸上的亲民路线唰地拐弯了:/经理不在/就翻天了不是?/原来腾讯弹出了一条新闻/大意是/从6岁开始/养父就着手强奸其养女/其实这条新闻/陈副经理也看到了/他自个儿也轻声地靠了一句/对那个禽人极其地不齿/陈副经理虽然有些非常规性行为/但这点小瑕疵/应该可以说/就像天上的窟窿一样/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了/况且他的画家朋友和诗人朋友/不止一次地说/这件事儿/不但不能称作“小瑕疵”/而且/与艺术的灵感有关

除了“以叙述动作为诗”,在逻辑上,该诗彻底打破了通常微小说诗的线性逻辑,充分地发挥了诗的跳跃式并联叙述作用和魅力。正如法清先生所推崇的境界:“是自然天成,混沌一片,看不出逻辑来……技法本身也全般转化为诗,技法即诗。”

三、“金川诗歌”理论下的“中国微小说诗”

相对“新型诗”理论和“语象诗”理论对语言与技艺的聚焦,金川诗歌理论(下称“金川诗学”)是“诗艺,是灵性的醒悟”, 是“透过作品,呈现诗人的现状,透析诗人所依赖的现状”的生命诗学与生存诗学。“金川诗学”认为:人们习惯把一生看做一场戏,或者也可以叫做一场游戏。而戏剧也好,游戏也好,无非是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被戏剧或者游戏盲目地吸引。觉得有趣,好玩。沉迷于观看,甚至沉迷参与。参与,也仅仅是刚刚入门。
第二种,是成为戏剧中角色,再也走不出戏剧,甚至成为悲剧的真实制造者;或者成为游戏者与游戏捆绑在一起,与游戏一起结束。
第三种,是成功地行走在戏剧之内之外,玩转在游戏之内之外,找到来去自如的模式。这时的戏剧,这时的游戏,已经与生命本身存在的模式融合成为同一种模式,彼此没有戏剧与游戏的痕迹,也没有表演的痕迹,也没有任何失败与成功的区别。(《诗艺的图谱》)

这种人生与诗学的三重境界,与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说”不无相通: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除三重境界外,王国维先生的“出入论”与“金川诗学”的“第三种”更是异曲同工:“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而走召的《妙在 “ 介入”与 “介出”之间——关于“中国微小说诗”的“入”与“出”》,也高扬了这种“妙在出入之间”的人生与诗学境界的诗歌理论。
在此理论基础上,“中国微小说诗”的诗人和诗作也符合“金川诗学”润泽和增益生命的观点。在《是时候了!回归……――关于海子诗歌事件以及海子诗歌境界的思考》中,“金川诗学”认为诗人与诗歌:

第一是愉悦心情,即使成不了诗人,写不出大作,心情要好,别因诗歌连个好心情都丢失,如其这样,不如远离诗歌,远离文学,远离诗人;
    第二,诗歌无法成为一个人生存模式时,是一个辅助工具,起码有利于身心健康,别因诗歌身体垮掉,或者让心理有了疾病,那说明路子不对,即使你写出再好的诗歌,也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损伤,也是得不偿失的,无益的,心身健康是生命幸福生存的基本保障,连基本的保障都无法维持的生命,生命的水平是低级的;
    第三就是,诗歌是润泽生命,不是摧折生命,通过诗歌到达心神和悦满足,使生命安如泰山,稳如磐石,快乐如鸟儿,幸福如青翠原野,分享生命历程的喜怒哀乐,享受天伦之乐,劳动创作的快意,等等,别因诗歌把生命都丢失,把最大的本钱都丢失了,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作为小说化的诗派,“中国微小说诗”强化对生存、生命的客观观照而拒绝和摒弃对诗歌的情绪化沉迷。由于这种情绪化沉迷是初学者难以迈过的“坎”,这就决定了微小说诗诗人的“入门”门槛就站在了前沿与高端:即金川诗学所谓的“第三种境界”。在具体的写作中,微小说诗诗人通过社会、人性与生命的深刻观照丰富了心灵,通过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获得了创造的快乐;其作品中也往往 “充盈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幽默、睿智与洒脱”:

《先干为敬》(孙成龙。原标题:《兄兄兄弟,先干干干为敬》):
公务员面试结束/笔试高出14.5的我/被反超0.001分/作为东道主/他把同场面试的近10人/请到知名酒店小聚/几杯小酒下肚/跌撞过来拍着我的肩膀/兄兄兄弟/先干干干为敬/老哥对对对不住你了/你你你不知道/这这这岗位/专门为我设设设设置的/除除除非我闯不进/要要要不/高高高多少你都没没戏/我我们县的组组组织部长/是我姑姑姑姑父/亲亲亲的

面对社会的不公,作者一方面给予了鞭挞与嘲戏,一方面体现了心态的平和与洒脱。再看胡有琪“历史微小说诗”《高老师》:

他得天独厚/个不高  姓高/所以  一当上老师/永远都叫高老师
他教的学生成绩都是高家庄的高/却把自己的爱情越教越糊涂/那个特殊的年代
他想入党  却又和一个自己的学生暗送秋波/关键时刻  一个公安局局长的女儿揭发了他/说他不和工农兵的女儿耍朋友/却和一个五类分子的小姐玩/是阶级立场不稳  可恨  可恶  人人共讨之/这话谁都听得明白/他没有把这位根正苗红的后代视为红宝书
结局可想而知/他不但没有收获爱情  还被清除出红色队伍/他一哭二哭  继而嚎陶大哭/还是没有感动组织  还是背一身骚而去
说也怪  恢复高考后/他又和他教过的许多学生一起考入了西南师范大学/他又成了老师/还是叫高老师/只是一说往事  他的头还是莫明其妙的低下/眼角里有泪花涌动

既写出了沉痛,也写出了轻松;既正视了历史上的荒诞现实,也不作政治上徒然无功的歇斯底里。
另外,关于诗歌的“虚构”,“金川诗学”在《论虚构》中认为:

艺术不是虚构,而是用一种看似虚构的方式,挖掘更难以发觉的真实。

这种虚构的理论在“中国微小说诗”中无疑最能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对于一个小说化的诗歌流派,虚构是其重要、主要、甚至全部的构建方式,但这种虚构往往抵达的是比日常耳目所见更加深刻的真实。前文引列的“超现实主义诗”《长角的孩子》,就是以一个虚构的情节和超现实的手法传达了 “孩子是谁的”的生命哲学命题;《会飞的嘴唇》以同样的手法刻画了男性对心仪女性爱慕与冲动的心理真实。其它“写实”类的微小说诗更是以虚拟的人物和情景揭示与传达了的社会、文化、人性的深层真实。

以上分别以不同的文本接受了一种诗学理论的检验。其实,文中的每一个文本,往往不但可接受一种、二种、三种、乃至更多理论话语的检验。例如,“语象诗”的文本,何尝不是“新型诗”,不符合“金川诗学”……呢?兹不一一赘述。

综合以上论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以“语象诗”、“新型诗”,还是“金川诗学”的视角,“中国微小说诗”都能提供足够优秀的文本经受不少于一重前沿理论的检验。加上其“中国特色”、综合主义、极简主义、微小说诗的四大本位要素,使其极具时代性、包容性、艺术性、可读性和非艺术的其它功能。可以说,毫不夸张,其综合、前瞻、精奇和高度辨识性的艺术形态已经使之迈入了或至少正在迈入当代中国新诗最尖端的诗歌品牌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22:07 | 只看该作者
《极简叙事•颠覆叙事•魔幻叙事•话语叙事》
——关于“中国微小说诗”的“微叙事诗学”

作为一个小说化的诗派,微小说诗,如何在极短的篇幅内实现其叙事策略,发挥和创新小说叙事的技巧与功能;或者说,构建一种适宜微小说诗的“微叙事诗学”,这是诗派发起人走召一直思索和探索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微小说诗”美学纲要》中,走召提出了“极简叙事”、“颠覆叙事”、“魔幻叙事”、“话语叙事”等诗学叙事范畴。下面试结合上述范畴,以走召、孙成龙的相关文本,简述该派对微小说诗——也是对小说诗、对中国新诗“诗歌叙述学”谱系的开拓、丰富与创新。

1、“极简叙事”
“中国微小说诗”崇尚“极简主义”,既是篇幅的需求,也是美学的旨趣。所谓“极简叙事”,主要有五个技巧或特征:省略、跳跃、勾勒、点染、留白。试看走召的《相亲》:

女孩说她有××病
小王一下子懵了
几次相处下来
小王觉得挺合适的。
父母当然是坚决反对了
小王只得又相了几次
差强人意地把婚给结了。
生的娃儿,是个儿子
老父母喜得合不拢嘴
不过,医生偷偷告诉他
说,娃携带××病毒
应该,系母婴传播

“几次相处”,“小王觉得挺合适”;如何“相处”?如何“合适”?一笔带过。随后的“反对”、“相亲”、“结婚”、“生子”四个“章节”,一句一跳;最后一笔勾勒“老父母”的“合不拢嘴”,与事件的意外结局形成较大张力,抵达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以上是“省略、跳跃、勾勒”;点染,也可是说是“特写镜头”。例如,村长“脖子上的青筋一起一伏” (《精华》),老王“揪了揪囡囡的小肉脸” (《过家家》),大朗的“担子吱呀吱呀的” 《祝福》, 都是通过细节的放大或强化,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与生动感。留白,则是多以具象作结,不做说明,不发议论,让读者思考或发挥。孙成龙的相关文本也较具代表性,如《活着》:

煤矿组织体检
查出尘肺
他去确诊
必需粉尘接触史证明和诊断委托书
贱卖年猪
四处奔跑找关系
煤矿不给开
还单方撕毁合同
三天后
一个黑瘦的身影
奔跑在
几十里之外的采石场

体检、确诊、找关系、撕合同、奔赴采石场,5个情节,12行诗,74字,深得“省略、跳跃、勾勒”的极简单叙事笔法。


2、“颠覆叙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形成了较大的“解构主义”诗潮。微小说诗,秉持“第三代”以来的“非主流”精神,传承了这种“叛逆”的“解构主义”。这点在《转益多师是我师》一文中有所阐述。这里要说的“颠覆叙事”,当然包含了这个意义上的“解构叙事”。着重补充的是,“颠覆”,还可以是对既定故事与事实的直接改写:

《祝  福》

下大雪了
大郎回家去
(担子吱呀吱呀的)
家里动静正大
他贴门听了一晌
不禁面红耳赤
又上街去了
(担子吱呀吱呀的)
也好
大郎想
老二和金莲弄
弄出了娃儿
总还是武家的吧
只要不像我
就行了

(本篇和以下文本作者均为走召)在传统故事体系中,潘金莲的出轨,是与西门庆;但这里却成了武二(武松)。并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戴上“绿帽子”的主人公,不但没有愤怒,反而设法自我安慰,予出轨者以“祝福”……作者寄予了怎样的历史文化意蕴?且任读者思寻。同样,在《要嫁就嫁黄世仁》中,“白毛女” 与地主黄世仁的关系竟是这样的:

10、某晚

黄世仁终于来了
喜儿依然不苟言笑
进屋化了个淡妆
老黄嘘问了寒暖
拿出一些新买的首饰
让厨子炖了个鹿肉火锅
俩人斯斯文文地吃了
喜儿吃得脸红扑扑的

不但如此,新世纪的“喜儿”,鉴于自己深刻的人生感触,对自己的女儿的这样建议:“我和你亲爹世仁的事/想必也有人传到你听了/你爹不是什么好人/但世道也就这样/你嫁个他这样的,也行/——你看着办吧”——对传统故事进行了更大尺度的颠覆。

3、“魔幻叙事”

《女汉子》

小A23岁
貌美如花
30岁当经理
39岁的时候
做到了副总
这天
谈判完后
客户B小姐心里怦怦直跳
她觉得
A总一脸络腮胡
确实很有些男人味

“魔幻现实主义”是小说中广为人知的流派和手法。但在当前的口语叙事诗中,尚不多见;至少,没有形成有意识的诗潮。上引诗中的小A,始初“貌美如花”,但在故事结尾,突然 “一脸络腮胡”,这是一种手法上的“魔幻”;企图抵达的,是社会生存对人性异化的深层真实。再如《变脸》:

1、正要到点时
女人突然尖叫起来
因惊吓过度
瞪着惊恐的眼睛
气绝身亡了

2、男人瘫软下来
胸口又紧又堵
就像高速公路上
刚刚发生的那起车祸

3、凶残的眼神
长长的獠牙
牙尖上闪烁着诡异的光
自己的脸有多可怕
——男人浑然未觉

4、春去秋来
男人长出许多脸
也掉下许多脸
有的脸随风而去
有的掉进肚子里

5、掉进肚子里的脸
有些烂掉了
有些被活吃了
最终存活下来的
要么狰狞凶暴
要么隐忍诡诈
或者圆滑佞巧

6、但男人的现脸
总是不甘退位的
肚子里的这些脸
就免不了各怀鬼胎
觊觎着那个位置

7、事发前
——男人蓦然记起了:
只怪多喝了酒
又加上是关键时刻;
就被那张狰狞的脸
谋了现脸的位置了

8、警察到来时
男人惊慌失措
兀自喃喃地说:
不关他的事呀
真的不关他的事
怪就怪这张变脸的脸
实在太猝不及防了

诡异的变脸事件,即是一种“魔幻”的现实,又是类似潜意识幻觉、隐喻人性真实的“超现实”。

4、“话语叙事”
“话语叙事”在小说中运用广泛,但在诗中,应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微小说诗对此作出了颇有成效的尝试:

《精  华》

“经观察,粮食反动
请予彻底改造”
接到书记的指令后
村长立即行动
鼓弄着村民们
将一屯屯的粮食
酿成一壶壶的酒
“酒,是反动的平方”
村长一手插着腰
一手指指点点的
脖子上的青筋一起一伏:
“今后,我们的主粮
就是政治上最纯洁
科技上最先进的——酒糟”

这首诗,话语,是叙事的辅助,并且是隐喻的;运用了“话语叙事”,但还显得有些生涩。《人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民教师”
老王怕是不配的
张老师愤愤地说:
“就说‘人民’两字吧
他讲是偏正短语
词语的重心在后面
近义词为‘庶民’、‘草民’
多作被动和使动用法
还说《商君书》所谓: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五者若不灵,杀之’
……您说说,陈校长
有这么糟蹋‘人民’的么”

本篇,可以说是“话语叙事”为主体了:通过人物的话语进行自我描绘和表达“微言大义”。“完全”的“话语叙事”则有《性侵语录》:

“是小莉吗
我小花啊
告诉你呢
我被性侵了啊
哈  哈……
就是那个‘一网情深’
傻×一样
长得也不帅
进房就扒衣服
一分钟不到就×了
真TM没用。
还好我留了××样本
这会儿刚报案
少说也要这货赔××万
不然岂不亏死了
呵  呵……”

情节和人物全部通过人物话语来展开,不失为微小说诗写作的一个特色创新。

此外,走召的《死刑》《重点》《补天》等篇目,有“叙述圈套”(侧重“叙述动作”而不是故事情节)的叙事尝试;《九品科长佟世忠》《要嫁就嫁黄世仁》等“微长篇”小说诗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一般叙事手法的大量运用,兹不一一赘述。

总之,中国诗歌抒情多,叙事少;总体而言,叙事功能并不发达。现代以来,不少诗人尝试过叙事长诗。上世纪90年代,号称“中年写作”的年代,重视冷静、节制、叙事;叙事诗渐有主流化趋势。 但这种叙事,除了小说化写作,多为日常生活叙事。而“中国微小说诗”,以小说化的“虚构叙事”为主,通过在有限篇幅内进行多元的叙事尝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叙事诗学”;可以说,不仅有力地深化了“微小说诗”这一文体本身的建设,同时,也丰富和推进了中国新诗 “诗歌叙事学” 谱系的构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5-9 10:07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9094-1-1.html

诗友你好,敬请阅读我的新贴,请积极跟帖参与讨论!此事比较重要,你的意见将有可能改变事情的走向和结果!感谢你的光临!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8518-13-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6:57 | 只看该作者
唐九藏 发表于 2014-5-9 10:0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9094-1-1.html

诗友你好,敬请阅读我的新贴,请积极跟帖参与讨论!此事 ...

已读。赞同先生流派和诗群分开评的意见。不过,这次的所谓评选,包括诗界很多所谓严肃的评选之类,结果都是很可笑的,历史将会证明;不必太过认真。即使再评,也不乐观。我个人觉得,就本群组,踏踏实实探索是第一要务。生命不息,反动不止。路还有很远。问好。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21: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