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杨林的新书《杨林诗选》出版了,我在第一时间收到,系统阅读历时6天,2天读完,4天思索。读得快是因为入心、入味、快意;思得久是由于诗歌文本呈现特质的繁密与复合。新书里的40多组组诗或长诗对我有延续的不小的震动。令我久久沉浸在灵性十足的语言和优雅明净的情怀中,也在其诗歌特征的似与不似中徘徊着、辨认着、吸纳着。
杨林的诗歌具备自得其所的语言功底和高度智性的运筹能力,并在向着心灵内部的诗写过程中自觉阐释了神性意义。⑴纯熟洁净的词语组合和造句功底,恰如其分的分行节奏和抒情气息,以及明亮准确的寓意抵达,三者构成了他诗歌语言的灵动鲜活;⑵知觉感悟方面,他具备充沛的心灵建构能力,于“你”“我”之间的探问、阐释、映照,形成了对现代人人格内层的多面立体的剖析。这种剖析不是刀法淋漓式的,而是对另一个自我内省式的渗透式修复。由此阐释了佛法层面的真性,即本真——智性。⑶因此通过系统隐喻的连贯与心脑共通的知觉营造,杨林诗歌面向自我的意识剖析促发了他的对个体对应世界,个体对应历史,个体对应山水自然的灵觉生长,人性中高度凝聚的神性层面自然而然地散发、漫射出灵魂光芒。
词语上对人生经验的隐约点染,内蕴里对生命历程积淀的再诠释,诗人杨林将容易飘忽的、遗失的、淡视的寻常孤独和本色热爱挖掘到了深层。这些自语或与另一个自我的通信式的表达,借助了腹语之术传播出明净醇和的人格力量,蕴藏于意志的丹田,构成无争却能够自证的本体之论。诗人也通过其他侧面如对历史人物和现实城市的描述性辨认,映现了心灵的困境,驱动出坚韧的突围姿态。
在开篇组诗《玉髓》中,我讶异于诗人杨林对玉髓全面的、繁密的、浑然一体的知觉描述。玉髓作为实体和象征体同时存在于诗中,对这个实体的赞美正是审美层次的第一层原始性的吟咏;而对玉髓这个象征意味浓郁的对象加以丰富的,全方位的、穿越时空的抒情刻画,则提升了诗歌审美的层次,是第二层的知觉体验和第三层灵魂高度的超验。这是人到中年才开始具有的境界,这也是心到成熟之后达到的格调。玉髓寓意的揭示其实正是诗人本心的自我认定,斑斓而写意,祛除人性的杂质,提纯真善的美德,固守润洁纯盈的品质。这组诗歌的语言的精炼与句法的转合十分到位,古典的文化传统的造诣也成就了这组开篇精品的细腻肌理。
在随后的诸多组诗中更能读到“润洁纯盈”这一根本抒情品质的多个侧面。
⒈《等一场雪》对欲望自觉的克制和消融;《风继续吹》对洗尽铅华后的人的自知与清醒;《黑夜沉香》在冥想中对虚妄的揭破和对浓郁之爱的崭新理解等等,都是自觉的修复意识。诗写就是行为,也就是反省和养心。
⒉另一些组诗是带有光阴主题的人生感悟的发酵品。《抽身而去》里对江湖兄弟的豪义,对命运抉择的理性平常之心,对故园乡土的怅惘与未酬之念,令人动容。《欲望》里的关闭与打开、重塑与解冻、遗弃又重逢等等人生态度,则让人读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⒊从个体出发看世界看城市看他者,有《入口与出口》、《城中村》、《死去活来》、《秋雨,穿过夜》等佳作,运用了及物的、回归生存现场的扎实写法。
⒋而对本体灵魂的告解和倾诉,诗人贡献了最多的篇章。如《逝水流年》、《零点怀想》、《挽救》、《无以言说》、《我穿过灵魂的针孔》等篇,零度的语境,醒目的词条,决绝的誓词,则呈献了一颗壮年者遒劲有力的雄心和一副智慧者温良恬淡的灵魂。以至于用制订了“悼词的标准”来矗立了自我思想的高度。
⒌《中国元素》、《美女,陷落的江山》、《宋玉:九章》等篇章有着壮丽丰美的咏叹。是诗人走出自我灵魂,让灵魂与历史、家国和天下接通,得到充分的释放、激活和遨游。特别是《宋玉:九章》,特别雄厚的积淀和旁逸斜出的奇思妙想,将历史,人物,文明,文化,东方美学和情操境界融汇一处,反照出现实社会和人心里的种种弊端和残缺。其立意深邃,空间维度博大,堪称华章。这也是对开篇《玉髓》的反向的激越式的龙吟,实乃一个人一个家国梦的洪钟大吕。而由浮雕龙玉髓引发的《玉髓》之诗无疑是他的作品的本身、本心和本性。
⒍最后一首长诗《舞水》则以水为道,演绎出大道至简、善念至纯的疼痛却不悔的人生语境,是为精心排序的《杨林诗选》的尾音。
我想,诗人杨林之所以筛选出这40多组诗歌作为诗选内容,显然是在强调诗歌的艺术高度——词语的,意识的和境界的,它们是韧性的、智性的和纯盈的。对大篇章的粗读并不能恒定我以上的思考和判断,尚需要更深入和慢速地品味,想必定能收获更多的诗学经验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这部诗选,我认为值得推荐和研究的。
在今年十月一个周末,我和诗人杨林第一次见面。杨林真诚,健谈,对诗学的理解细致、丰富。这个诗写经验的交流过程令人欣悦的、建设性和清晰而难忘。杨林重视对语言、结构和意象、境界的追求,因此他充分自信,创作势头生机勃勃。但同时也特别坦诚地认知到自己有待继续突破的环节,当然,这也是我本人诗写过程中的需要解决的课题:
如何在语言突围中让诗歌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具开放性和亲和性;
如何在强化艺术感染力的前提下更流畅自如地普及达到雅俗共赏;
如何让自己的抒情语态因应不同题材去展现更多的语调、脸谱和身段......
作为新乡土诗派代表性诗人的杨林,并没有局限自己的创作题材,不断拓展的,深化的,多面呈现的几部主题性诗集令我印象颇为深刻。如果说《侗族大歌》开创性地挖掘了侗族——这个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和精神溯源的话,那么《春夏秋冬》接龙长诗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天道的中年认识和修养;而《杨林爱情诗选》对情爱的平等、尊重和共生共建的积极与热忱坦露出诗人寻真向善求美的一颗本心;那么,三本诗集在前期不断的主题式诗写打磨过程后,也成就了精选本的《杨林诗选》——本源性的语言淬炼和精神价值体系的聚合。
由此,得见诗人杨林有规划的、合理的诗歌创作道路正在越走越宽,越行矫健。衷心祝愿!
温经天
2013.11.10 深圳
附:
玉髓(组诗)/ 杨林
一
无极而终。
蜷缩一团浮云内,于形而下
静到窒息,以为梦幻是仰望的中心
那无边无际的牵引,凿开时光
让灵魂在混沌里穿越、往返
拯救冰封与垂死的身体
甚至忘记了伤痛,那些有形的腐烂
无形的挤压,以及命运焚烧的烈焰
足以粉碎紧握的拳头、灌风的耳朵
当吞下漩涡,也淹没于漩涡
流水留下晶莹,等光透亮
但绝不委身黑暗,与更美的假设
从寂静中来,通过死亡回到更好的寂静中
在手心发现了夺目
也就有了初始、中心和归途
二
太极而定。
口含日月,于形而中悬浮
双脚被尘土浸淫,沉陷的暗夜
褪去原色,供奉冰洁的头颅。
相信的事物,体内封存的一株水草
摇曳春夏秋冬,以及爱恨情仇。
一切记忆都已固化,显露圆润和饱满
坚硬,似水柔情,透彻
有着天空的音色,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的风雨。
内伤,是时光的齿痕
撕咬姓名,又雕塑了灵魂
沉重,空灵
这双重的品性打磨的人间,也是倒转的天堂
在地狱之上腾挪,抚摸真实的心跳
在陈旧中,点燃自己的光泽
在碎裂前,比影子还轻
三
阴阳而生。
枯黄得透明,于形而上飞翔
昼夜是独自的。迷恋这交融的欲念
背脊是山峦的重影,追逐
那每一条经过的河流,以及来世。
在自己伤口里重逢,身披雪雨霜露
顺势流动却在逆势里静止。
呼吸着孤独,渴望那并不真实的烟云
构成魂魄合一的家园,然后
通过物质的霉点,精神煽动独立的羽翼
风声里失去了根系,弯曲中
和盘托出了天地,被爱收复。
敏感于虫鸟细微的呼唤,又常常被雷电击中
倾倒于钟情和张望,忧郁随时醒来。
爬行,唯有思想独立
罪孽深重,却迫不及待等自由挽救
散乱,凝固,守着自己
冰清玉洁
(后记:好友刘丹送我一件浮雕龙玉髓,路云说这就是我。我是天枰座,都说天枰座是没有灵魂的,我的灵魂一直游离于身体之外,于冥冥宇宙里飞翔。我因此感到我的身体是沉重的,我的精神是空灵的。我写下玉髓这组诗,也是写下我的姓名、我的人生、我的心灵。)
2013年5月4日青年节晚长沙金域府草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