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的诗意
——90后诗歌印象(一)
韩庆成
韩东1982年写出《山民》的时候,也许没有料到,受这首诗影响最大的,会是八年后才陆续出生的那批人。这种以口语为特征的直白的诗歌,继文革中盛行的口号+民歌的“政治抒情诗”之后,再一次大幅降低了包括朦胧诗在内的新诗苦心积虑建立的诗学门槛。它是为诗歌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还是把诗歌再度引入歧途,抑或兼而有之,至今仍无定论。本文试图结合90后诗歌的创作实践,来简要谈一谈直白和诗意。
沈奇2007年对口语诗有一篇专文论述,他当年指出的口语诗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粗浅,无难度,无深度,本为高难动作的诗歌成了庸常游戏;二是大量的仿写与复制,导致严重的相似性和“同志化”。他把脉后开出的药方,今天也仍有效力:情感的智慧化(相对于情感的激情化)、口语的寓言化(相对于口语的写实化)、叙事的戏剧化(相对于叙事的指事化)。这个药方的精髓,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诗意。
口语诗的外在特征是直白,通俗易懂。直白不能简单地归为缺点或优点,直白如李白的《静夜思》,就能千古传诵;直白如《对白云的赞美》,则至多是个笑谈。有无内在的诗意,最终裁定一首直白诗的价值。
那什么是诗意呢?沈奇的三个药方是细化的诗意。简单点说,诗人在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的时候,采取的不是未经提炼的常人的方式,而是有所升华的艺术的方式,不是普通感受,而是心灵感悟,后者产生的,即是诗意。
口语诗因为“说话”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日常性和叙事性,一首诗往往因事而起,以思而终。看一首本期推荐的童仔的《坟》。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很多老人面临一个去城里生活还是留守农村的选择。这样的题材如何入诗呢?作者通过对坟墓的观察,找到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切入点:“爷爷一直不愿意/跟我们回城里/去生活/在回程的车上/我才看到/老家/那山头上的/坟地/要比山下的房子多得多”。一个坟比房多,即死人比活人多的农村景象,一种绝地的守候,一种悲凉的诗意,从短短几句中弥漫开来。
口语一定是直白的,但直白不仅仅属于口语,很多书面语诗歌,也是直白的。同时从朦胧诗、第三代、新世纪网络诗歌中汲取营养的90后诗歌,语言特征上有把口语、书面语包括西化语言融为一体,适时为我所用的趋向,体现出对各种可能语言的兼容并蓄。如本期推荐的郭海明的《写给TLL》,你就不能把它的语言简单归为口语或者书面语:“小时候不敢去爱/我便用喜欢置换爱/用好感置换喜欢/最后,我终于用默默的祝福/置换了/心里的第一次悸动”,但读过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却是鲜明的:直白而有诗意。
直白的诗意的代表性作品,我还是愿意提到阿煜的《植物人》,它能够登上2012年度中国好诗榜,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这种直白的诗意的价值。
实际上
当我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
心里便愣了一下
我问护士
他的血液是绿色的吗
他喜欢阳光吗
如果
是
春天的时候
他是先长叶
还是先开花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完全符合沈奇所说的三点:情感的智慧化、口语的寓言化和叙事的戏剧化。并且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异向思维,而异向的思维,是决定诗意产生,产生多少以及浓度强弱的关键前提,是诗人区别于常人的差异所在,今后有机会将专文探讨。
相对于这种整体性的诗意营造,还有一种细节的诗意也值得注意。这种细节的诗意来自意象的适度运用,它既避免了密集意象带来的晦涩,又改善了直白语言过于寡味的缺陷。如本期推荐的青铜在南的《通知》:“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纳兰/容若,像一枚枫叶放在/另一枚枫叶上”;向晚的《入冬记》:“更多的叶子像是去年的,你看见它/就会想起一个年迈的老者出走;叶落一片,……它比任何时候/都恰到好处的躺着,不再那么热闹的/被风吹捧着”。
适度运用意象,是90后的直白诗歌(不仅仅是口语诗)一个正在形成的特点。当年曾经把口语和意象对立起来的诗人,现在也意识到口语与意象存在互补性。口语意象,是直白的诗歌产生诗意的一个相对简便、可行的方式。
(本文为《山东文学》下半月刊90诗苑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