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评论] 大地的细节与美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地的细节与美丽
——品寿州余益环先生的旧体乡土诗
李春鸣/文


  当我们凝望古芍陂这片水草丰美的鱼米之乡时,一个不容忽视的身影出现在漂浮着薄雾和麦香的水流与田园之间,出现在晚归的农人与嬉戏的孩童之间。这个身影谦逊而质朴,他面色平静,用心地打量这个世界,用心地以笔为嗓,唱着一曲乡村的赞歌。多少年来,他经历了无数人生的苦难,看尽人世的沧桑,但他的声音依旧那么清澈,一如安丰塘纯净的水。
  “虽爱写诗功底浅,常听南院鸟儿歌”,这个如此谦逊而质朴的人就是余益环先生,一个农民的儿子,土地的儿子,来自乡村又终身服务于乡村的诗人。他为一介农人也好,为人师也好,为基层官员也好,都在用毕生去寻求一份幸福与安宁的感觉,在他的乡土诗歌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他用心描绘的大地的细节与美丽。虽然他经历的乡村生活充满艰难和困苦,但却有一种生长的力量、劳动的光辉和人情的淳朴,使得这片他亲近过的土地更加温暖,消逝了怆然,留下了美丽。
  余益环先生于1935年出生在安丰塘畔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儿时过着“辗转东西境况差,半年糠菜半年瓜”的贫穷生活,甚至日子拮据到“年头岁末断炊烟,面对苍天五内寒”的境地,但童年的苦难生活并没有磨灭掉他心灵的诗意,反而是安丰塘畔美丽的风光人情给了他不竭的诗情。波光潋滟、柳条曼舒的安丰塘宛如一幅纯美的油画,从北圩到南圩,古塘的水流进先生的血脉里。是的,在先生的血液里流着太多来自这片土地的悸动,仿佛只有在这片土地中,他才能把握到平静与安详。不然,我们就不足以理解,何以在他的诗篇中,总是带着几许浪漫,几许遐想,几许回忆、伤感和安详。按照《我的自述》所说,先生学写诗很晚,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诗歌应当大都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而这些回忆的画面——那些大地上的细节和美丽啊,构成了他诗歌最美的精魂。
  当他手中的笔在白纸上留下墨痕时,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春天的萌芽,夏天的成长,秋天的成熟和冬天的怀想。他热情地赞美着春天“莺歌处处菜花黄,草旺青青沃土香”,感受着“姹紫嫣红遍地茵”,当他“漫步踏青原上野”,不禁欣慰“无边光景兆丰年”。即使春天过去,先生也自有宽广的襟怀:“何怨芳菲今又尽,年年岁岁百花开”。在“欣喜黄梅雨乍停”中,先生又给我们带来“风轻云淡柳青青”的夏天。当我们还陶醉在“鹧鸪声声叫麦黄”中时,先生又告诉我们已是“秋风缕缕透窗纱”的秋天,并且“又是丰年谷穗稠”。在新秋,先生于“盏盏香茶缕缕烟”中“窗前端坐望云天”“怡养心声种砚田”,这是何等盎然的诗情呀!即便是在冬日南窗前,先生也是“兴致唱吟琢字句”,启发我们“何怨冬临无秀色,小楼檐下挂红椒”,这又是何等敏感的慧眼呀!
  当然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田园的风光,这片土地上的农事更是增添了先生田园牧歌的内涵。“碧波万顷望无边,塘畔家家乐种田”,“笑语声声人两岸,双门地道米鱼乡”,这片热土怎能不闪现劳动的光辉?先生点出了这片土地的美在于劳动者的创造:“女稼男耕同奋力,南坡绿到小河沿”。他由衷地讴歌劳动和劳动者的伟大:“东西南北笼晨烟,一宿黄垅变绿田”;“农家五月闲人少,遍地新插水稻田”。即便“冬临秋尽野花残”,也是“四季农家地不闲”,真可谓:“晨雾朦胧遍野烟,农家劳作各纷然。茫茫大地闲人少,未罢南场又做田。”诚然,劳动是艰苦的,艰难的生存需要劳动者俯下身躯,但只要心中有了诸如先生的信仰和爱,这劳动就会变得富有诗意和生机。先生的这些诗无不向我们传递着这个理念:双手劳动,慰藉心灵。其实,先生不像个基层官员,在他的诗作中,他极少回忆为官的事情,“由来愿做野田翁,朝望晨曦晚赏虹”,在短暂的为人师的经历中,他也是一边“未忘育才滋栋梁”,一边“偷闲课罢去锄瓜”。他自己的确像是辛勤的农人,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中过着自己简单的人生。他喜欢“火把阵阵亮四方”的中秋节,怀念那种“田坎篝火烧毛豆,半生半熟食也香”的生活,还有夏秋之际露宿“夜半语声扬”的惬意,更别说数九严寒“围坐炉旁叙话欢”的温馨了。
  忘记了自己是所谓的官员,或许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乡之长,先生与百姓同乐是他最可贵的品质。当风不调雨不顺时,他忧愁农家的困苦:“脱粒未完农事苦,家家空屯怨苍天”;“秋播连日雨,户户对天愁”。当物阜年丰时,他又会“悠悠漫步乐朝霞,走近村边野老家”,于池塘秋水前,与“陌人相叙逮鱼虾”。这种与群众的亲密关系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发生在先生的生活中,其时他投宿于安丰塘畔的一个陌生渔家,得到了主人盛情相待,于是至今他仍念念不忘,感念“暮色苍茫半路中,幸逢慈善老渔翁”,犹记“茅棚宾主聊长短,塘岸灯光映夜空”以及“渔火依塘岸,同眠共小舟”的温情。
  对陌生人都无比感念的先生,自然对他的亲友也是情意绵绵。他怀念去世的母亲,难忘“依稀病榻侍娘亲”;他痛悼病逝的三姐,极言“哀思随梦到西天”;他遥念病中的内弟,询问“故人能否动身来”;他牵挂出嫁的女儿,感慨“亲情儿女总相关”……在这些至情至性的诗篇中,对胡建华和李景朋两位友人的感情尤为令人感动。先生与胡建华老师的关系亦师亦友,先生写诗多得胡老师的指点,两人互为知音。当先生迁居古城后,胡老师竟有“从此不谈诗,谈诗无人听”之语,先生也和诗道:“受益良师情不忘,新居何觅像胡翁?”两人感情可见一斑。胡老师仙逝后,先生感赋道:“知音挥手去,孰与共敲诗。长叹悲皤发,夕阳系我思。”读之令人唏嘘。李景朋与先生同乡且同庄,他曾救助先生读书求学,一饭之恩自然让知恩图报的先生终生难忘。当好友病逝后,先生悲痛地写下这样的诗篇:“莫逆之交情怎忘,施恩于我更思量。衔悲遥望一人去,日后何方是故乡。”我们一般人在母亲去世后才会有“日后何方是故乡”的感慨,而先生却把这种情感用在自己的挚友身上,由此可知两人友情之笃和先生感恩之深。先生还写道“我愿与君同岁月,若能来世再同乡”,读之使人动容。
  来自于土地的余老先生,就这样始终关注着土地,关注着土地上的人和事。他相信土地不是虚无的,他相信诗意就存在于土地上那些平凡的人和事上。为此,他总是以悲悯的胸怀打量着人和大地的细节,发掘出细节中一闪而逝的美,正是这些细节和这些美,让我们触摸到了民间大地中的永恒的命题。
  是的,古芍陂这片大地上的细节之美,被余老先生老农一样质朴并无比谦卑的眼睛洞察到了。他写下了他们,那乡下生活里曾经感动过他的点点滴滴化作最美的回忆的画面:无论是布满云朵的午后的天空,还是芬芳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以及塘水,以及农人日常的劳作和悄然间的四季更替与土地上的生死轮回……这时,我们看到了“喜吟昏晓”而醉了的“诗魂”,谁还在意先生自谦的话“仄仄平平未入门”呢?
  先生的乡土诗,很容易让我想起荷尔德林的那句名言: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先生的诗正是对荷尔德林这句名言的实践。诗意的生存,人和大地的依存与亲近,这些我们当代人缺失的东西,在先生的诗里俯拾皆是。如今,当你看到先生“独饮花旁一碗酒”的时候,难道你不想和他一起垂钓南坡秋水边,听“鸡鸣前后满庄园”吗?
  “冬去春来人已老,白头犹忆写沧桑”。最后真诚地祝愿“乐道安贫堪自慰,留得晚晴夕阳红”的余老先生长寿安康,在人生的晚年,写出更多更美更好的诗篇!(文中诗句均引用余益环先生的诗歌,恕不一一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15 10:42 | 只看该作者
冬去春来人已老,白头犹忆写沧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15 12:11 | 只看该作者
悦读新作!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9:51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4-3-15 12:11
悦读新作!问好

握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9: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累 发表于 2014-3-15 10:42
冬去春来人已老,白头犹忆写沧桑

感谢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4 15: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