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诗歌》(之三)
文/戴永成
【东北蘸酱菜】
爷爷,是一个闯关东的东北汉子。爷爷种了一辈子地,吃了一辈子蘸酱菜却从不厌烦。爷爷告诉我说,蘸酱菜是庄稼院人最简单也最有味道的菜。
炸一碗鸡蛋酱,把生食的黄瓜、生菜、水萝卜、一些时令的苣荬菜与山野菜、尖椒、蒜、小葱洗净,若吃熟食的,用水焯熟菠菜,茄子与土豆蒸熟即可。用自己种的蔬菜喂养自己的舌尖,用心品尝村庄的宁静,乡下人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踏踏实实。
我在浮躁的城里生活,却有好多乡土诗友。每每诗友们小聚时,大家总爱点蘸酱菜。一位乡土诗人告诉我:乡土诗歌是蘸酱菜喂大的,那味儿飘着泥土的呼吸和村庄老井水的味道。我像乡下人一样,特别喜欢这位乡土诗人写的乡土诗,越嚼越有憨厚的乡情味。
【农家炖菜】
农家炖菜,是村妹子最拿手的厨艺。
“村妹子肚里三把火”。第一把火,是父亲头顶上的那枚太阳,父亲用被日头灼热的汗珠撰写田埂。第二把火,是母亲胸脯上好烫的乳峰,母亲用乳汁撰写儿女。第三把火,是村妹子淘米的雪峰,村妹子用灶火撰写农家炖菜。
大铁锅坐在灶台上,排骨、土豆、豆角、玉米、窝瓜、胡萝卜、木耳,往水锅里一炖,锅沿贴上苞米面大饼子。锅里飘香的是庄稼院的日子,心里滚烫的是村妹子的心事。
村妹子,进城开起了小吃部,起的名字很土,叫“一口猪”。村妹子用乡情开饭馆,用农家炖菜打招牌。城里人都说,那乡下菜滋味勾来了多少小伙子的魂。可有人把谜底揭开:说村妹子有两座迷人的雪峰,而守护农家炖菜香的是一颗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