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在山塬间穿行,一座座葱茏的山塬迎面扑来又向后退闪。
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升升降降。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浓缩了人生沉沉浮浮的轨迹。
遇弯拐弯,遇坡爬坡,我已学会随路况调整自己的心态,安静地放飞思绪,让它如一只隐形的鸟儿,穿梭于林中云间,感受天地之辽阔。
也总是这样,不管去哪里,在独立中总有对别人的依赖,在自由中总要受到一个位置的约束。
比如——
你去一个面馆吃牛肉拉面,你会立刻变成一个油腻腻的号码,和别的号码一起排队,拉面的师傅和调汤的伙计,谁认得你是谁?
你去宾馆住宿,当你手里捏了一张房卡,你一晚的行为便要受到《旅客须知》的制约。
回到家里,似乎自由自在,可是,面对老人、妻子和孩子,你敢放纵了心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许多无形的条条框框,像影子一样尾随着你,它既是你依靠的拐杖,也是拴你的绳索。
既然如此,那就安心地接受这个事实吧:你暂时和一辆客车捆绑在一起的生命安危,只能听凭那双掌控方向盘的手驾驭,不要抱怨车速的快和慢!
凡事都有利弊,快和慢是辩证的关系——
快了,也许能尽快抵达目的地,却也会增加危险系数;慢了,你也许会心急,但却不会经受更多的颠簸!
这样想通了问题,还有什么思想上的疙瘩解不开?
你看那些挤靠在一起的山塬,被狂风暴雨在身上雕刻了许多沟壕,但它们从未发出过一声抱怨和叹息。
那些茂盛的草木,是穿在山塬身上的衣服,上面布满了雨的针脚。 |